请尊重一个女人对命运的抗争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标题叫《—个23岁的女孩怎样面对痛苦》。
这个23岁的女孩在台湾读书时,遭遇过一场意外。她的皮肤60%以上被烧伤,这意味着她一生都会怕热、怕晒,不能穿漂亮的裙子。在最初的痛苦治疗中,她每天都哭几次。她开始对一切感到麻木,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甚至想过自杀。
在一个如花的年纪,因为一场大火,她的命运被改写。
我想起了另外三位女性。
第一位,她曾是一个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公背叛了她。家变之后,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并且遇到了心爱的男人。然而不幸的是,这个男人很快就去世了,她也被公司的合伙人赶走了。
第二位,她是一位在律政界叱咤风云的耀眼人物。她在普罗旺斯看中了一个庄园,计划退休后去那享受余生。不久,她突然被告知,之前所有积蓄投资的一个基金会,只不过是一个“庞氏骗局”,这意味着,她破产了。一个近60岁的女人,失去了工作,没有了财产,将如何生活?
第三位,她有一个非常有钱的爸爸,因为这个关系,她一毕业就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进入一家知名公司上班。但是,突然她的爸爸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她成为别人嘲讽的对象,被公司解雇,处处碰壁。
以上三位女性,分别是美剧《傲骨贤妻》中的艾丽西娅、《傲骨之战》中的戴安和玛娅。
生活有时候如同戏剧一样,会突然转变方向,如同前面说到的23岁被烧伤的女孩。而戏剧也一样在反映生活的真相,本以为嫁给一个不错的老公,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某些庇护,不料,梦想的世界瞬间就坍塌了。或者一生功成名就,本想安享晚年,却飞来横祸。再不就是一夜之间。公主成了灰姑娘。
我们总喜欢祝福和安慰他人“你的明天会更好”,或期待和以为“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那篇写23岁女孩的故事的文章里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作“明天很可能不会更好,承认这一点是我活下去的方法”。这是读起来无比痛心的一句话,然而,你细看人生后,又会深以为然。
被大火烧伤的23岁女孩说:
“我只能正视我的痛苦。
“我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并不是努力去掩盖伤痕、粉饰痛苦,而是去支撑普通的生活。
“我开始知道消极、悲伤、绝望、痛苦是生活本来就有的磨难。”
她承认和接受生活强加给她的悲伤之后,依然选择努力过下去。让我为之动容的也是这一点,因为这是比对抗痛苦更为艰难的事。艾丽西娅、戴安和玛娅无一不是坚守了这一点。 艾丽西娅在面临丈夫背叛、事业败落时,仍然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happy life and control my fate(享受生活,掌控命运)。一个中年妇女,从给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当助理起步,慢慢地找到事业的方向。被迫离开公司后,她在自己的公寓里独立创业。戴安在破产第二天还是准时去上班,用墨镜挡住哭过的双眼,对一直跟她分居的丈夫说,我好极了。玛娅被人攻击、唾骂躲在厕所哭时,另一位叫卢卡的女主角对她说:“坚强起来,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埋头好好工作,工作是你的好朋友。不要看电视,少上网,好好看书。现在是很难,但总会过去的。”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很容易遇到人生的低谷。更让人难过的是,你并不知道在这一段低谷行走要花多少时间,要花多少力气。
我有一个学五行易经的朋友,她对命运时局有着十分细致的研究。有一次,我问她,每一个人是否都存在着定格的命运,或者是我们真的可以预料到一生的境遇和走向吗?她说,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没有哪一种命运是一成不变的,再精确的计算也无法知道每一个明天的好坏。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手上的事。(P6-9)
文字是少年的拙与少年的壮,如一尊小到看不清面目的塑像,塑造者倾注的热情使它在夜晚放出光芒。
——绿妖
爱写作的人终身拥有专利,凭借一个一个的字,走出没有光的所在,时光荏苒,她们光芒永在。苏小姐就是这样一个自带光芒的女孩。
——黄佟佟
看听风的淡淡文字,像在耳边听到风声——她是暮春夜晚的那种微风,带着轻盈的暖意,抚过碎发和耳垂,吹皱你心中的小池塘。
——逯薇
愿你活得更为丰盛
6年前,我在福建一个叫晋江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那是一个极小的城市,想去的地方,几乎都能用脚走过去。我知道我的朋友都住在哪条街,我记得所有本地同事家的门牌号。熟人社会的生活,安稳平静。我曾经认为,我会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老去死去。
2012年,我去了深圳。
在车上,我读了《夜航西飞》这本书。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最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起来安全无害,可以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起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大巴穿行在幽暗的高速公路上,路边房屋的零星灯光忽闪而过。很快,繁华宽阔的深圳跃入眼前。我在这里度过了极不适应的大半年,迷路、没有朋友、莫名地恐惧。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看了很多书,也因为读书,我认识了一大帮热情、丰富、开朗的朋友。
深圳,只用了一年时间,让我爱上了它。不过,即便陷入爱恋之中,有时候,我依然是旁观者身份的存在。或许因为在小城市冷却了太久,也可能是因为我性格内向,城市的热度在我身上传递极慢。我有过极度的焦虑、彷徨,直到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是不强求自己快速地融入其中。我要把我看到的人、事,和我经历的一切,都写下来,用记录的方式去感知和体验新奇的生活。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身心合一的方式。通过观察、记录、书写,我变得更有耐心,更懂得倾听他人,更加能够理解自己和我所处的世界。
我写我的同事、书友、儿时的玩伴、一起徒步的朋友、喜欢的老师、仰慕的偶像……起初,只是默默地写在日记本上,读者只有我自己。后来发给身边的朋友传看,也仅限于我信任的几个人。在网络日渐发达之后,看到我写的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我书写的欲望像开闸的堤坝,喷涌而出。时至今日,我依然分不清,这是倾诉的冲动,还是创作的才华。无论如何,我都喜欢成为这样的观察者,并通过写作这种方式,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和这个热闹世界的参与者。
渐渐地,我在深圳这个超级都市里的孤独、焦虑、无助被写作化解。更确切地说,是被这个城市里的人所化解。他们不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拒绝在同一个地方老去死去,他们飞越干山万水,依然谦和温柔。
也是因为这些鲜活的、闪亮的人的存在,才让书写变得有意义。
我非常喜欢的作家绿妖曾说:“文学,是在你的每一个障碍、每一个心灵的黑暗深处、每一个身体感被抽走的绝望之地、每一个痛苦激烈的狂暴灵魂里。只要你相信,它就在。用它沉默的喉咙,为你唱出最明亮的音乐。”
我也找到了唱出最明亮音乐的来源,那就是一直与我同行的每—个人。
2017年春天,我开始在广州生活。
与深圳的热情相比,广州更为沉稳。因此,这里的人给了我更为厚重的力量,他们让我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自我价值,在变化的时代中掌握自己的节奏,去面对生命的苦和悲,去体验和期待黑暗中光亮时刻的到来。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这本书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以快乐结束。每个人的形态千千万万,而无论如何,他们也都在折射一种光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选择想要的生活,舒展自己的心灵,为了我们共有的生活变得好一点而一直向前向上。
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因为平庸而被淹没在人潮之中;
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活得更为丰盛。
当你翻开这本书,你已然成为走向未来的一员。无论你的目的地是哪里,与你同行的我们,将会和你一起到达。
苏听风著的《你的气质里藏着曾走过的路》包含30篇生活感悟,20个人生故事,5个困惑解答……作者用有温度的文字告诉我们,只有看清楚桎梏自己前进的一切,才能勇敢跳脱平庸的枷锁。无论世事浮沉,要永远记得初心,永远善良,心存温柔,保持向上的姿态。
纵使时间砥砺,内心充满欢喜。一个人的时候不焦灼万分,两个人的时候讲究生活。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坚持,比如读书、写作和运动。有个别人拿不走的一技之长,有个持之以恒的爱好,除了吃吃喝喝之外,有更有趣的事情来填补空虚。
不煽情,不矫情,并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生活纵有好与坏,爱与恨,快乐与悲伤,热闹与寂寞。
不可改变的是我们要拥有一直向前的心。
我们享受生活,向往生活,这将是我们值得欢喜、庆贺的事情。
苏听风著的《你的气质里藏着曾走过的路》告诉读者,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