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登·伯查德著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告诉我们此刻,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充实,更幸福,拥有更多自由。我们可以体会更多种感受,拥有更多种力量、更多的爱和快乐。只不过能否实现这些,取决于我们怎样做。只有两件事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要么是新鲜的事物进驻我们的生活,要么就是让我们的生活萌生出新事物。不要再幻想机会会从天而降,大家需要鼓起勇气,主动去创造机会。其间,我们一定会遇到阻碍,但千万不能再退缩,不能再自轻自贱。请坚信,我们的梦想是完全值得为之拼搏的,现在已经到了我们释放自我、绽放光彩的时刻。
能力引导个人通往自由之地。生活中你总要在某个时候逼自己一把,因为不逼就不能够深刻审视自己,不逼就不能发现能力边界,不逼就不能逃离困境。很多人都是在关键时候对自己狠了一点,才突破了个人的瓶颈,突破了社会的束缚。
在布兰登·伯查德著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里,作者用诗意的文字为每个时常感到无力的现代人以慰藉,融合当代心理学以及古老的哲理智慧,为读者找到超越自我提升潜能的方法。是什么原因让你裹足不前?要如何调整心态,面对恐惧?如何把每一天活得充实又有意义?你要选择被现实征服,还是追求自己的人生?
保罗·科埃略说在其名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过,畏惧忍受痛苦比忍受痛苦本身更加糟糕,没有一个心灵在追逐它的梦想时会忍受痛苦。开始迈出第一步吧,没有人打心底愿意做“差不多”先生,不是吗?
01 勿忘自由的初心
我用人格诠释自由。
——莫罕达斯·甘地(Mohandas Gandhi)
快乐、充实、有意义地生活,这是全人类的权利。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利用好它。许多人纵然有着雄心壮志,却活得卑微。他们不是在探索自由的生活,而是委曲求全地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应该用宏远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生活,而且每时每刻都需要有这样宽大的视野。不去不懈地追逐梦想,而是坐在那里自怨自艾,发牢骚,埋怨,偶尔因为那本就微不足道的成就欢呼雀跃。难道人的本色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我们本该是狂野的,独立自由的,我们的心本就该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当下的时光本就该属于我们,每一天都要活出真我,充分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还要追求自身的目标与意义,积累人生。若人能够从社会枷锁中解脱出来,就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大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尽情地施展拳脚。我们可以肆意地追寻梦想,而这是那些被困于压力和烦恼中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追求:人类的使命召唤我们追求和体验人的自由。
这既不是政治口号,也不是什么哲学观念。有一点是大家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全人类都在追求着最大限度的自由——社交自由、情感自由、创作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还有精神上的自由。无论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怎样的精神追求,信奉何种人生哲学,他们都想得到自由并行使自由的权利。这正是:无论一个人想从生活中找到怎样的感受,他都想自由地感受;无论一个人想创造什么,奉献什么,他都想自由自在地做这一切;无论一个人在工作时间或是闲暇时间想做什么,他都想自己做主,还要自由地享受。所以说,我们的欲望之源就是对自由的进一步渴望,渴望有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多的行为自由。
选定目标并努力实现,这让生活充满了活力与动力。唯一的阻力就是恐惧和压力。
个人自由的定义是这样的:从社会压力的束缚中得以解脱,而恐惧正是那可悲的自我束缚。摆脱掉这些阻碍,我们就可以拥有释放真我的能力,就可以拥有冲破他人与自己所设的束缚,追逐内心所求的能力。
体验个人自由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内心的愉悦与本真,会感受到自由和自立。在与他人交往或奉献世界的时候,你会明显感受到真诚与活力。
实现个人自由是人类的目标。其含义是:
·自由地塑造与感受生活;
·摆脱压力、过去的伤痛以及现在的烦恼;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有勇气对周边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理想,不用考虑对方是否会接受; ·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追求快乐、财富、健康、成就,并为之付出努力;
·支持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想法、理想和品格;
·始终如一地坚守职责;
·努力在孩子心中播撒自由的种子,让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样,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拥有满心的勇气,抓住实现理想的机会。
这是全人类的渴望与追求,对此,谁能说不呢?
数个世纪以来,革命家、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人类思想的领导者们诠释了人类对个人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想必大家早就从人类固有的权利中悟出了这样的真谛,包括表达自我的观点,追求幸福、和平与繁荣,这些都是脱离他人的思想或是自我拙见而存在的。(P1-3)
用尽全力拼搏,才是对人生最大的敬意
那些认为命中注定要有一番作为的人,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站在镜子前自问,为何徒有壮志雄心,却活得那般渺小?
此时,大家必须正视镜中那疲惫的眼神,想清楚自己为何在琐事上浪费那么多精力,为何我们如此害怕向外界展露真实的自我,为何总是怯懦地躲避冲突,为何甘愿委曲求全。大家必须得问自己,为何要在社会那令人窒息的你争我夺中卑躬屈膝,以致自己也流于平庸,到头来只是得到些蝇头小利。相反,客观环境却为那些有胆识、有恒心、有创意且个性独立的人提供了无限的自由、能量和财富。我们必须得弄清楚,是否因为我们求稳、希望被人接受的心态让自己产生了从众思想,变得毫无个性可言。
这可是人生大事。假如我们还能有幸再次获得老天及自然法则所赋予的全部能量,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消除那些限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所谓对自己人生最大的敬意,就是要让自己尽全力去拼搏。
大家都知晓这样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尽管由于诸多后天因素所限,比如意志、动机、习惯等,我们并不能过同样水平的生活,但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我们一些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权利,其中就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不过,要想拥有这样生机勃勃、自由而幸福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警觉、自律起来。大家要相信,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就是独立思考,可以自己选择目标、喜好和行为方式。因为,人的内心对自由与独立有着一种本能的追寻,有着自我指引式的心理趋向,有着生生不息的生物学倾向,有着改进生活的精神追求。不被限制地追求自由、展现自我、实现抱负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权利,善男信女们切不可被这种恐惧、陈旧的观念所牵绊。大家必须要掌握自己的生命,而当自我掌控能力失效的时候,当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变得迂腐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加自由幸福的生活,大家有责任去更改、摒弃它们,重塑习惯。你必须倾尽全力,改进思维方式,改进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当一连串的自我压抑与社交性因素削减了我们的锐气与个性的时候,你有权利、有责任丢开这种生活,重新来过,并通过某些理想的方式实现对自我的掌控。
在这漫长的痛苦中,我们默默地承受着,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个人或有一次好运能带给自己更多机遇。但是,外在的因素是解救不了我们的,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纠结状态的时候,期盼上天伸出援手的急切心情会油然而生,或者,我们可以选择从更高的人生层面去看待问题,寻找快乐。在这个多变而嘈杂的世界,我们要在内心辟出一片净土,同时在创造生活时要能够自力更生。 这是一种艰难的尝试,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的行为往往都会导致对自我的重复性伤害,导致幸福感的缺失。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一种盲目的渴望,我们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但实际上,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我们真实的内心与能力。于是,大家压制住了真实的自我:忘记了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不能大声地喊出自己的观点和梦想。我们每天的生活闲散而慵懒,周围世界的喧闹与欲望暗自操控着我们对自己的评判,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变得像傻瓜一样。如若你能够主动勇敢地承认过去的错误,反思自我,就很有可能发现过去没有被发现的潜能,就很有可能看到一条崭新的星光大道。
所以,请大家一起来开启新的生活吧。让我们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坦白。不管看到什么,都要向世界宣告我们的自由与能力。
……
此刻,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充实,更幸福,拥有更多自由。我们可以体会更多种感受,拥有更多种力量、更多的爱和快乐。只不过能否实现这些,取决于我们怎样做。只有两件事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要么是新鲜的事物进驻我们的生活,要么就是让我们的生活萌生出新事物。不要再幻想机会会从天而降,大家需要鼓起勇气,主动去创造机会。其间,我们一定会遇到阻碍,但千万不能再退缩,不能再自轻自贱。请坚信,我们的梦想是完全值得为之拼搏的,现在已经到了我们释放自我、绽放光彩的时刻。
因此,我们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生命(理所当然)是自由的、独立的。人们发誓要远离那些打压或伤害自己的因素,远离那些存在于众人之间的恶性联系。我们要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人,去奋力拼搏,为梦想而生,寻找和平,创造财富,毫不隐藏地爱那些我们爱的人,毫无畏惧、毫无顾虑地奉献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追求共同利益,行使独立个体做事的权利。
布兰登·伯查德口才极佳、语言犀利,颇有王尔德的风范。
——拉里·金 美国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诗意的美感和爆棚的力量,足以唤醒人生,使人自由发展。这是一本胜利之书,将引领读者远离激情匮乏,到达充实、激情的自由彼岸。
——保罗·科埃略 巴西著名作家、《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