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晓红编著的《承德史话》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承德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向世人系统展示了承德的古今风貌。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承德的自然及其历史、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秀美山城及生态建设、承德境内的景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及示范基地、革命史迹及重要人物。“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曾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的承德,记载了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
| 书名 | 承德史话/中国史话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奚晓红编著的《承德史话》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承德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向世人系统展示了承德的古今风貌。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承德的自然及其历史、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秀美山城及生态建设、承德境内的景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及示范基地、革命史迹及重要人物。“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曾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的承德,记载了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 内容推荐 奚晓红编著的《承德史话》介绍了,承德曾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皇家文化、佛教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 承德是一座风景秀丽迷人、名胜古迹荟萃、四季气候皆宜的旅游名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承德的“城市名片”,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承德市连接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承德即将成为直通京唐、曹妃甸、天津和秦皇岛四大港口的重要腹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承德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对于承德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有着重大意义,将使承德迈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共赢之路,使承德跨入与京津“同城”发展的新时代。 目录 序 一 自然环境及历史源流 1. 山川风貌 2. 天然资源 3. 历史沿革 4. 古城兴建 二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 避暑山庄景观 2. 周围寺庙风采 3. 沧桑岁月纵览 三 秀美山城及生态建设 1. 山水园林城市 2. 各具特色名县 3. 京津绿色屏障 四 旅游胜地及地域文化 1. 景区景点分布 2. 旅游接待服务 3. 非遗文化名录 五 特色产业及示范基地 1. 钒钛产业集群 2. 农业产品加工 3. 先进装备制造 4. 清洁能源基地 5. 尾矿开发利用 六 革命史迹及重要人物 1. 红色历程 2. 莅临领导 3. 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历史沿革 承德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展示了原始人群在承德生活的痕迹。境内5000年以前的红山文化遗址,说明了人类的进步。3000年前的山戎文化遗址,开北方少数民族在今承德境内活动的先河。春秋战国直至清代的漫长岁月中,承德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和农耕的领地。各少数民族同汉民族的民众共同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创造了承德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旧石器时代,承德境内已有人类活动。1988年,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营子镇东北四方洞出土了石器575件、动物遗骨1765件,这是在河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也是在燕山山脉深处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迹,距今约有3~5万年。四方洞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石器时代,丰宁、承德县、平泉、围场等地先后发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如2008年6月被发现的凤凰山遗址,位于承德市双桥区冯营子镇冯营子村西北约700米的凤凰山坡下,出土了石斧、石刀等磨制石器约200件,经专家鉴定,这些石器为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的文物,这一发现填补了承德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距今约6660~4870年的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已经存在于今承德地域。在丰宁、滦平、承德县、隆化、双桥区等地出土的文物证明,承德所属各县区均属于红山文化范围。近年,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赤峰市考古的新发现,说明承德境内的辽河流域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在北方的扩展之地,也是东北渔猎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4000~3400年前,承德地域的原始人,逐渐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私有制逐渐诞生。在今平泉、承德县、滦平、围场、隆化等地发现的大量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和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承德地域内夏朝的遗迹很少发现。商朝时期,境内仍然生活着若干氏族部落,在丰宁黄旗镇二道桥子村发现的亚避暑,说明亚氏部落已归附于商王朝。经考证,当时承德地域的土方氏族,也从属于商朝,其范围在今丰宁、隆化、承德、平泉一带。周朝建立后,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今承德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逐渐占据了今承德地域。1990年,在滦平县梨树沟发现一处山戎墓地;1993年,滦平县博物馆为配合虎丰铁路建设,对沿线占用墓地进行发掘清理,共清理墓葬30多座,出土文物400余件;考古发现,在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潮河源村,分布着山戎墓葬多达500多处,出土了部分文物,事实说明潮河流域是古山戎族的聚居区。后来,山戎衰落,逐渐被东胡吞并。历史上,山戎曾与燕国多次发生战事,齐桓公也曾多次征伐山戎。山戎战败之后,逐渐依附燕国,承德地域逐渐成为燕国统治地区。因此,战国时期,承德属燕国右北平郡、渔阳郡。燕、赵、秦列国在今承德地区争霸不休。此时,东胡族逐渐衰落,匈奴逐渐兴盛,并严重威胁燕国的安全。燕国为了抵御匈奴,开始修筑长城。长城共分为燕南、燕北两段,燕北长城始于今张家口、独石,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县境,由东行经今承德的丰宁、围场两县,进入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境域,至朝鲜边境。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消灭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今承德地域纳入秦的版图,仍属右北平郡、渔阳郡,为东胡民族生活之地。 秦王朝在承德地域继续利用燕北长城防御匈奴,并不断修建新城。在围场县发现的3件秦代铁权,证明了秦王朝对承德拥有统辖权。 秦末汉初,今承德境属冒顿匈奴左地。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今承德境域尽入西汉的版图。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境属汉幽州刺史部渔阳郡、右北平郡(塞地)。人们在承德境内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汉代古城址和驻军遗址,围场、丰宁、承德县、平泉、滦平的古城遗址出土了汉代的兵器和生活用具,证明当时毗邻今承德地域的匈奴不断南侵,与西汉军队发生战争。为防御匈奴,汉朝修建了若干段长城,主要以烽燧为主,穿越今丰宁、滦平、隆化、承德县境域,以丰宁境内最多。西汉末年,承德今境属乌桓民族的势力范围。建武元年,东汉建立以后,今承德地域归东汉统治。此时,承德全境被乌桓民族占据。东汉末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三国魏时,今承德全境属鲜卑轲比能部。P9-11 序言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 《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史话编辑部 2014年6月 后记 后记 《承德史话》是记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承德的历史的简明通俗读本。 2014年6月末,《中国史话》编委会向承德市人民政府发函,协商出版《承德史话》。承德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由承德市地方志办公室承担编写任务。 7月下旬,市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了《承德史话》编写班子,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整体编写思路及各部分编写要求,对纲目进行了反复修订,随后召开了《承德史话》编写工作会,由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市内有关方面的专家分工撰稿。9月下旬,经过反复修改和细致核实后初稿完成。书稿经《中国史话》编辑部专家审读编辑,同时报承德市人民政府领导审阅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承德史话》编写工作得到承德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大量资料,充实了书稿内容,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短暂,水平有限,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著者 2014年10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