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所著的《岳飞传/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演义色彩的传奇章回小说。它以岳飞的生平为主要线索,前六十回写岳飞出世,求师学艺,崭露头角,领兵抗金,直至风波亭遇害。后二十回虚构了岳飞之子岳雷为酬父志,率领岳家军,与牛皋等忠义之将收复失地、平定金国的故事。
| 书名 | 岳飞传/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邓广铭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广铭所著的《岳飞传/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演义色彩的传奇章回小说。它以岳飞的生平为主要线索,前六十回写岳飞出世,求师学艺,崭露头角,领兵抗金,直至风波亭遇害。后二十回虚构了岳飞之子岳雷为酬父志,率领岳家军,与牛皋等忠义之将收复失地、平定金国的故事。 内容推荐 历史上,有关岳飞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夸大其词之处,甚至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演绎。邓广铭先生的这部《岳飞传/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将岳飞的生平事迹第一次引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中,不仅在考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地还原了岳飞的生平及形象,搞清了围绕岳飞的很多史实,澄清了很多历史疑点,而且,还精辟地阐释了岳飞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本书还为中国历史人物学术传记的写作树立了标杆。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北宋、辽、金的对峙斗争。辽与北宋的相继灭亡 一、北宋王朝晚年的腐朽残暴统治 二、北宋境内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岳飞幼、少年时期的生活 四、金政权的建立和它的抗辽斗争 五、宋、金的海上盟约和辽政权的灭亡 六、女真贵族的南犯和北宋政权的灭亡 第二章 宋政权的重建和南迁。岳飞在抗金战争初期的 立功与受挫 一、宋政权的重建 二、岳飞置身抗金斗争的最初阶段 三、宋政权的南迁。两河人民的抗金斗争 四、女真铁骑渡河渡淮继续南犯 五、宗泽出师未捷身先死 六、赵构流窜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始末 七、建康失陷和杜充降敌。岳飞从驻屯建康到撤离建康 八、南宋王朝的流徙和下海 九、岳飞驻军宜兴县 十、岳飞收复建康府 十一、岳飞班师回宜兴 十二、从就任通泰镇抚使到退往江阴 第三章 宋、金对立斗争形势的剧变 一、女真贵族树立伪齐傀儡政权 二、张浚丧师和金人占领秦川五路 三、女真贵族阴遣汉奸秦桧归南宋 第四章 岳飞讨平军贼李成、张用和曹成 一、讨平李成和张用 二、讨平曹成 第五章 南宋王朝建立初期对南方人民的残酷压榨 一、南宋王朝的横征暴敛 二、钟相领导的湖湘地区人民的起义。军贼孔彦舟扑灭了这支起义军 三、王宗石领导的贵溪、弋阳的农民起义和刘光世军对这两县居民的屠戮洗劫 四、范汝为领导的福建人民的起义及其为韩世忠军所扑灭 五、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及其为岳飞军所扑灭 第六章 岳飞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其初步实践。支援淮西友军奋勇抗击敌、伪军 一、把全副心神贯注在抗击敌、伪,收复失地的问题上 二、收复襄阳府等六州郡 三、援淮西 第七章 瓦解湖湘地区农民起义军的罪行 一、湖湘地区的起义军在杨幺郎(太)领导下继续战斗 二、岳飞用软硬兼施的手法瓦解了湖湘起义军 第八章 直捣中原的壮志难酬 一、伊、洛、商、虢的相继克复 二、没有实现的移屯江州拟议 三、在京西陈、蔡地区又一次击退来犯之敌 第九章 合并刘光世军的拟议和曲折 第十章 关于请立赵伯琮(奋)为皇太子的一场风波 一、赵伯琮的被选入宫 二、岳飞奏请把赵伯琮正式立为皇子 第十一章 宋、金对立形势的又一次大变化 一、刘豫傀儡政权的被废及其在南宋统治阶层中的反应 二、汉奸秦桧重登相位 三、金对南宋的诱降和南宋朝野的反应 第十二章 屈膝丑剧的扮演和岳飞的坚决抗议 一、投降、受降仪式之举行 二、秦桧、赵构恬不知耻地大肆宣传“和议”的成功 三、岳飞对降敌罪行的激烈反对 四、在反对无效之后愤请解除军职 第十三章 风范一斑。生活点滴 一、岳飞初露头角时期所赢得的声誉 二、喜欢和文士们谈论历史和现实问题 三、对待部属恩威并用 四、自奉菲薄。不蓄姬妾 第十四章 金人变卦撕“和约”,刘铸顺昌败敌军 一、女真贵族撕毁了宋、金和约 二、刘铸顺昌败金军 第十五章 从头收拾旧山河 一、赵构连续以《御札》催促岳飞出师 二、岳飞的战略部署及其“连结河朔”的政策所奏功效 三、岳家军直捣中原,目标在于收复河朔 四、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被迫奉诏班师 第十六章 金军再犯淮西。柘皋战役前后的岳飞和岳家军 一、金军再犯淮西 二、南宋军队在柘皋的胜利和在濠州的失败 三、岳飞在移师淮西以后 第十七章 赵构、秦桧收兵权 一、前此几次未能实现的收夺兵权的谋划 二、赵构、秦桧收夺三大将兵权 三、秦桧进一步摧毁南宋的国防力量 第十八章 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的签订 一、兀术诱和 二、赵构、秦桧对南宋主权、领土和人民的大出卖 第十九章 秦桧、张俊肆意罗织诬陷,岳飞、岳罢和张宪惨遭杀害 一、岳飞被劾罢官 二、王鹃儿诬告张宪,意在牵连岳飞 三、岳飞的入狱、受审和惨遭杀害 四、事后炮制出笼的判决书 第二十章 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一、认为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赵构而不是秦桧的几种意见 二、驳“区区一桧亦何能”说 三、纠正对于“正资宗之名”的一种误解 四、秦桧死后赵构坚持降金政策不变的问题 五、岳飞的狱案“名曰诏狱,实非诏旨” 第二十一章 有关宋、金战争和岳飞评价的几个问题 一、宋、金战争的性质 二、岳飞是南宋的一员爱国将领,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 三、论岳飞的“尽忠报国” 四、岳飞是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附录一 岳飞冤案的昭雪 附录二 有关“拐子马”诸问题的考释 一、在有关宋、金战争史料中出现较早的“铁浮图”、“拐子马”、“拖叉千户”、“河北签军”和“左护军”诸词 二、对“铁浮图”和“拐子马”最早的错误解释 三、岳珂《鄂王行实编年》所载郾城战役中的“拐子马” 四、“铁浮图”和“拐子马”全都不是“三人为联,贯以韦索”的 五、“拐子马”就是左右翼骑兵 六、纠驳岳珂的“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和“拐子马由此遂废”诸谬说 后记 一、南宋官修史书中关于岳飞生平事迹的记载 二、私人著述中有关岳飞的记载 三、家传系统中的一系列著述 四、我对旧有资料的取舍从违的标准 邓广铭先生学术年表 邓广铭先生与《岳飞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北宋、辽、金的对峙斗争。 辽与北宋的相继灭亡 一、北宋王朝晚年的腐朽残暴统治 (一) 公元12世纪的最初二十五年,是宋徽宗赵佶做皇帝的年代。赵佶自即位以来,骄奢淫佚,其生活之腐朽糜烂,在历代的皇帝当中是少有其比的。他所最宠信、最重用的将相大臣和宦官嬖幸,是蔡京、王黼、梁师成、童贯、朱勔等,每一个都是奸贪残暴、无恶不作的人。蔡京“天资凶诈,舞智御人”,在赵佶做皇帝的二十五年当中,他先后四次做宰相,为时共达十七年之久。王黼是因风姿美好,“多智善佞”,又极力巴结得宠的宦官梁师成,而得以很快地超升为宰相的。他做宰相虽仅五年时间,却也作恶多端,所养姬妾之多,所储金帛珍异物品之多,几乎都能和赵佶相比拟。梁师成是个宦官,聪明伶俐,“善逢迎,希恩宠”,因此就得到了赵佶的恩宠。执政、侍从之类的高级职位,全都可以通过他的门路而得到,以致当时人把他称为“隐相”(幕后宰相)。童贯是一个最受赵佶宠爱的宦官,他在赵佶面前,巧于献媚,善于体会他的意旨,因而,到赵佶统治的后半期,他竟成了北宋王朝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朱勔是苏州人,是因为善于搜括珍奇玩赏物品而得到赵佶宠信的。 (二) 由上述这班人拼凑起来的北宋最高统治集团,把北宋末年的政治推入污浊的深渊,黑暗的时代。他们看到,在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变法期内,为了准备“吞服”西夏和辽政权而积储下来的金帛和粮饷,虽在宋哲宗赵煦统治期内支用了不少,但还有大量的剩余,因而就提出“丰、亨、豫、大”的口号,扩建北宋王朝的宫廷,把朝廷的场面都粉饰得富丽堂皇。为了搜集江浙地区的奇花异石,织绣丝绸,雕刻一些象牙金玉器物,在苏州和杭州设置了应奉局和造作局。造作局中所役使的各种工匠,每天都达数千人,而所用物料却全是从民问无偿榨取的。应奉局不但役使大量人员到山岩湖泊中去搜求珍异,而且对居民家中的美好花石,也一律征取。然后用大量舟船向开封运送,每十船组成一纲,前后相继,称为花石纲。尽管这些物品大多是无偿征取来的,但总领应奉局的朱动却借此而向北宋王朝的府库支取大宗款项,每次支取,动辄以数十百万计,其中的大半却都入于朱勔之家。 这一伙吸血鬼般的北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用集聚到开封的花石竹木等等,在官苑当中添建了一所侈丽高广的延福官,又在平地修建了一座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达九十步。山的上下,布满了楼台亭阁,也挖掘了池沼,修造了桥梁。他们在大兴土木,营造这些建筑物的时候,所规定的一个规格要求是:“欲度前规而侈后观。”也就是说,不但要使其富丽堂皇的程度能够空前,而且还希望它能够绝后。他们耗费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脂膏血汗和生命财产,筑成这样一些“穷极巧妙”的赏玩游观场所!(P6-P7) 序言 自序 岳飞,一个出生在北部中国的农民家庭,代表了当时生活在和曾经生活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一切爱国农民,也代表了在苦难中的南部中国人民而置身战场上的人物,在他的禀赋当中也具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单纯、质直、坚定、强项。当一个惊天动地的祸变降临到他的时代和乡邦中时,要保卫乡邦、敉平祸变、拯救万千苦难同胞的强烈愿望,便冲动在他的生命脉搏当中。一念所至,勇往直前。当那些上层执政者们还在议论未定,彷徨无策的时候,他先已为这一意念所驱使,挺身走上战场,参加在对南犯金军的斗争当中。而从此以后,对于这个明确的意念和选定的道路,他始终不渝地把握着,坚持着,为它而生,为它而死。 对国家民族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岳飞,竞被民族败类秦桧、赵构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酷致死。当其时,秦桧奸党凶焰炽烈,多方肆虐,以致没有人敢在岳飞惨遭横祸之后,立即把他的生平事迹和言论丰采全面系统地记载下来,写成行状或墓志铭之类。相隔六七十年后,其孙岳珂才为他编写了一部《行实编年》。其后作者继起,从13世纪前叶直到20世纪的40年代之初,先后刊布的有关岳飞传记的作品,为数确已不少。但就这些著作的内容看来,都不免具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或则虚夸,或则诬枉,或则不尽,或则不实。而且陈陈相因,互相蹈袭。以史识论,全无“独断之学”;从史实看,全少“考索之功”。 为补正上述有关岳飞史传中的那些缺失,我在1944年就写了一本《岳飞》,努力要把岳飞传记的述写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上来。然而那时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仅仅是一知半解,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自然还都是陈旧、落后乃至反动的老一套。而在史实的考订方面,对于旧史籍中的谬误的纠正,为数也有限。 全国解放以后,经过思想改造运动,经过持续的理论学习,在立场、观点、方法方面都稍稍有了一些转变和提高。我便于1954年把十年前所写的《岳飞》进行了一次改正,并改书名为《岳飞传》。对于有关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一些问题,全都做出了与《岳飞》当中大不相同的处理。对于旧史籍中的记载,也进一步做了不少订正。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我又把1954年所写的《岳飞传》再次改写,断断续续,亘时凡五年之久,迄今才把它修改完毕。这次修改的幅度较上次更大,粗略估计一下,改写的部分至少应占全书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这次改写的过程中,有一些情况、想法和问题,须在此略作交代: ——不论汉族或女真族,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金王朝或南宋王朝,都是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内部的一个割据政权,亦即国中之国。因此,汉族与女真族虽可以互相称为外族,南宋与金国虽可以互相称为外国,但这决不意味着把其中的任何一方排斥在整个中华民族或历史上的中国之外。宋、金双方虽长时期以兵戎相见,那也只能从战争的性质上区别双方之谁是谁非,而决不能沿袭旧来的民族偏见,诬蔑说,由于女真族的本性凶狠残暴,变诈无信,所以才发动了这场战争。恰恰相反,我把发动这场侵宋战争的责任都写在女真军事贵族身上,认为他们的这些军事行动,所代表的,也仅仅是金王朝统治阶级的私利,与女真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不相符合的。 ——岳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民族英雄中的一员,是南宋王朝最杰出的一名爱国将领,这不仅从他一生抗金的战斗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从他生平的言论和他所撰作的各种体裁的诗词文章(包括经他授意而由幕僚代作的),也同样可以得到确凿证明。而通过后者,或者可以更真切地体认出岳飞的精神面貌。因此,在这次改写过程中,我除了把岳飞在抗击金军的战场上所立功勋详加记述外,还把他自己抒发爱国情操、表述雄伟胸怀的作品,也尽量引录了来,并择要作了一些阐释和分析,以期更易于理解。 ——宋、金的战争,距今已经八百多年,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正在为振兴中华这个同一目标而贡献其智能和才力,在兄弟民族之间自然再不会发生互相征战挞伐的事。因此,我们之所以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岳飞其人者进行述写和赞扬,决不是由于担心中华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还会发生对抗性的矛盾,希望届时能再出现一些岳飞式的人物。绝非如此。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岳飞那种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贞热爱,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为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忠贞热爱,一心一德,同仇敌忾,随时起而对付妄图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和大小霸权主义者,以保证各兄弟民族的安全,使其能得在安全环境中共同从事于振兴中华的大业。 ——清人钱彩编写的通俗小说《说岳全传》,在乾隆时虽曾一度成为禁书,但书的内容并不好:既与历史事实相去太远,还夹杂了大量封建糟粕;文笔既不见长,虚构的情节和场面也太多,且都不见精彩;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全少可取之处,是不能像《三国演义》那样称做历史小说的。但在近几年内,却有人把它稍加删改,改称《岳飞传》,大量印行。它几乎全是从钱彩书脱胎而来,对于钱书中与历史事实颠倒错乱之处大都未予纠正,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很少提高,甚至连封建性的糟粕也未能彻底清除。倘使取名为《岳飞演义》或“外传”、“歪传”、“别传”、“野史”之类,那倒无所不可,而却偏偏取名为“其实难副”的《岳飞传》,颇不可解。因为,不论述写任何类型人物的传记,全都是属于史学领域的工作,即全应恪守史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准则,决不容许肆意编造。因此,那部已经印行了的《岳飞传》,既不配称为历史著作,连历史小说(如上举的《三国演义》)的水平也够不上。而广大读者却大都误认它为一部信史。经过我三次改写的这本《岳飞传》,尽管在内容方面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在述写过程当中,我却一直是要把它写成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所以,要想认识岳飞的庐山真面目,只应到我的这本著作中来认取。在这里看到的岳飞,固然还不可能惟妙惟肖,然而我相信是可以得其仿佛的。 ——对于民族败类秦桧、赵构之流,我是要尽情加以鞭挞的。然而,我也仍须恪守史学著作的原则,以我所能够掌握并确定其为可信的史实为不可逾越的界限,既不能作任何夸张,更不敢有任何虚构。 ——本书所用纪年办法为:凡属于宋或金单方面之内部问题者,即只采用宋或金之年号及年次,并于其下注明为公元某年;凡涉及宋、金双方的事件,则问有仅标出公元某年,而不再标举宋、金双方之年号及年次的。 ——本书引文较多。引录时所用原则是:凡属奏章、诏令、书札、诗文,以及长篇对话(如第十九章所引录的王鵰儿的《告首状》)等皆一律照录原文,间亦加以校勘,以补正其间的讹脱。但对于简短的对话,原文语意又不甚通畅、难遽理解者,则改写为现代口语,然亦力求其能与原意全相符合。 ——近些年正在讨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是否后人伪作,岳飞曾否在朱仙镇大败金军,等等,我均写有专文,加以考释、论证,不再在这本书中进行探讨。只有关于“拐子马”的事,谬说流传将及千载,“三人为伍,贯以韦索”的错误解释已可谓“深入人心”,牢不可破,我便特地把《有关“拐子马”诸问题的考释》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以期清除这一传统的误解。 我的愿望是:通过这本书,能把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勾画出来,把他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都能如实地、真切地描绘、表述出来,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和公允的评价。我恳切盼望亲爱的读者,直截了当地以我的这种愿望作为衡量的尺度,把我所写成的这本书加以衡量,看看其中与我的愿望相符合或不相符合的各有几多,而凡其不相符合的地方,都请给予指明和教正。 邓广铭 1982年1月31日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