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精)/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胡金旺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从学术上讲,苏轼与王安石在对待佛道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苏轼在学术上从学坛崭露头角开始就一直试图将三教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提炼出一个从最终指向上看是儒家精神但是又融合了佛道的思想的哲学体系。苏轼最终实现了这种本体论建构的设想。而王安石的思想明显不同,在前期特别是早年具有明显排斥佛老的倾向。坚守儒家的本位立场,其最高本体也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天命论。后期思想却认为儒释道的本体具有一致性,因而以此为突破口毫无顾忌地吸收佛道思想和注释佛道经典。这种在学术上对待佛道前后判然不同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本体论的嬗变是王安石学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胡金旺所著的《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精)》对苏轼与王安石学术的研究正是围绕这些学术特点与差异展开的。

内容推荐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精)》由胡金旺所著。

佛道思想与苏轼哲学体系的关系在于其解脱观与内丹修炼对于祛除内心杂念的作用,这种内心的净化能立即使得本体(本心)显现出来。苏轼以为这种佛道式的修炼对于我们悟道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然而,苏轼虽然借用了佛道的方式来悟道,但是所悟之道又并非是佛道之道。

王安石早期的学术足迹出入诸子百家及佛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学术再创造,开启了宋代学术非性命道德之学不谈的新潮流,初步勾勒出了儒家的内圣之学,此时期的学术特征即是援佛道以入儒。变法期间,王安石的学术兴趣转移到经学训释上来,而且其主要精力已经转向了政治,诠释经典的主要目的也是为现实政治服务,此时期是调和三教。

对苏轼王安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他们在北宋学术中本来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苏轼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苏轼与理学家在道本体上的分歧

 第二节 苏轼哲学与其诗歌创作及人生态度的关系

 第三节 从本体论看苏轼与程颐义利观的对立

第二章 苏轼的佛道思想

 第一节 苏轼的哲学体系及其与佛道之关系

 第二节 从《续养生论》看苏轼对儒释道的融摄

 第三节 苏轼的修炼内功与行气、按摩、胎息等道教方术

 第四节 苏轼采日月华功

 第五节 是离铅坎汞还是离汞坎铅

第三章 王安石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字学:王安石学术嬗变的枢纽

 第二节 王安石道本体之嬗变

 第三节 从天命到命运:王安石命论之演进

 第四节 论王安石《洪范传》的思想架构

 第五节 王安石《洪范传》作年论辨

 第六节 论二程与王安石在道本体上的对立

第四章 王安石的佛道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学术嬗变及其与佛道关系之演进

 第二节 从学术视角探析王安石的佛教观

 第三节 王安石与道家道教

结论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及其与佛道关系之差异

附录 论牟宗三“即存有即活动”之要义

参考文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