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是当代一个十分重要且热点的话题,从各级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在苦苦“寻根溯源”,追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但大量涉及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甚至贯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实乃一本旷世奇书。恰逢猴年,《西游真意(儒释道周易立体揭秘西游记)》作者王杰星集多年研究之大成,运用儒、释、道、周易当中的智慧,立体破译和解析了《西游记》中所藏的密码和真诀,独树一帜,带您领略不一样的西游。
| 书名 | 西游真意(儒释道周易立体揭秘西游记) |
| 分类 | |
| 作者 | 王杰星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是当代一个十分重要且热点的话题,从各级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在苦苦“寻根溯源”,追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但大量涉及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甚至贯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实乃一本旷世奇书。恰逢猴年,《西游真意(儒释道周易立体揭秘西游记)》作者王杰星集多年研究之大成,运用儒、释、道、周易当中的智慧,立体破译和解析了《西游记》中所藏的密码和真诀,独树一帜,带您领略不一样的西游。 内容推荐 弘扬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当代一个十分重要且热点的话题,从各级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在苦苦“寻根溯源”,追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但大量涉及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甚至贯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实为一部旷世奇书。无奈惜其全书暗语重重迷雾叠叠,世人大多以其只为哄小孩玩的故事书。王杰星著的《西游真意(儒释道周易立体揭秘西游记)》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集作者多年研究之大成,运用儒、释、道、周易当中的智慧,深刻破译和解析了《西游记》书中所藏的密码与真诀,内容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之言,实为当今不可多得的一部西游学说力作。 目录 第一章 我这么读西游记 1.《西游记》是本什么书 2.关于作者 3.《西游记》在讲什么 第二章 西游记解密 1.释厄主线 2.姓名玄机 3.师徒长相与兵器 4.故事情节 5.周易五行 6.数字密码 7.孝为众本 8.师徒一体 9.唐僧肉 10.天道循环 11.妙义提纲 12.妖怪洞府 13.守诚之道 14.取经路程与目的地 15.正本清源 16.身心性命 第三章 孙悟空真行者 1.猴王出世 2.水帘洞 3.猴王立志 4.猴王访道 5.满庭芳 6.樵夫指路 7.菩提祖师 8.猴王拜师 9.孙悟:空 1O.祖师登坛 11.祖师讲法 12.玄机暗示 13.祖师传道 l4.七十二般变化怎么学 15.筋斗云我有吗 16.修身警世 17.谁是混世魔王 18.烧干水脏洞 19.东海龙宫 20.圣人的金箍棒 21.衣甲相称 22.金箍棒上天入地 23.生死簿 24.弼马温 25.齐天大圣 26.王母蟠桃 27.老君的金丹 28.十万天兵代表什么 29.化胡的金刚琢 30.天地人身八卦炉 31.为什么要大闹天宫 32.大圣与如来的对话 33.五行山的玄机 34.玉帝与如来谁权力大 35.安天大会 36.六个金字 第四章 人的心是“唐僧” 1.光蕊温娇 2.金色鲤鱼 3.洪江渡口 4.乳名江流 5.不知姓名与不识父母 6.母子相认 7.金山寺嘱咐 8.认祖归宗 9.擒杀刘洪 10.全家团圆 11.菩萨卖货 12.三教合一的锦谰袈裟 13.九环锡杖 14.小乘大乘 15.立誓取经 16.取经出行时间竟然是出生时间 17.陷虎穴 18.金星解厄 19.我们的“镇山太保” 20.勇斗猛虎 21.尽人事 22.公公托梦 23.两界山 24.师徒相遇 25.揭去金字 26.赐名行者 第五章 白龙马大脚力 1.纵火烧明珠 2.蛇盘山鹰愁涧 3.看着行李坐到老 4.修身四要 5.猴王斗龙 6.二神指路 7.魔头与龙马 8.专倚自强难降龙 9.玉龙化马 10.师徒过岸 第六章 良能猪八戒 1.天蓬错投胎 2.猪悟能 3.行者扮妻 4.真假眷属 5.猪刚鬣 6.没面子的女婿 7.九齿钉钯在人身 8.钉钯能筑头 9.心猿降木龙 lO.猪八戒 11.辞行高老庄 第七章 诚意沙悟净 1.打碎玻璃盏 2.沙悟净 3.流沙河在哪里 4.宝杖妖精 5.妖怪身世 6.火候难辨 7.凡胎重太山 8.宝杖是灵性神兵 9.八戒犯难 10.红葫芦 11.沙和尚 12.法船过流沙河 第八章 雷音寺真相 1.灵山脚下 2.玉真观 3.众生的凌云渡 4.我们的无底船 5.师徒般若波罗蜜 6.拜见如来 7.设供传经 8.无字真经 9.有字真经 10.儒释道传经法会 11.少一难 12.通天河西岸 13.师徒落水 14.一阵狂风谁人知 15.如来敕封 16.师徒正果 17.周易解密雷音寺 结语 试读章节 四大名著自成书以后,干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富有神秘色彩,又别有趣味的,当首推《西游记》。老百姓普遍都欢看《西游记》,后又将其搬上了荧幕,使之成为荧幕经典,《西记》也因此名扬海内外。当然,四大名著中最富争议的也非《西记》莫属。此书自明代成书以来,关于其内容属性、作者归属就论了好几百年,直到近代才稍微平息了点。 我们如将《西游记》全书通读下来,稍微思索一下就会发现,面描述的情节有好多地方都相互矛盾,有些甚至很不严谨,真是雾重重!如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七十二变化,会筋斗云;到东海龙宫,取得定海神针金箍棒;又到地府了生死簿;还上天庭偷吃了王母蟠桃,盗了太上老君仙丹;之后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擒之不得,而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直到百年后,唐僧才将其救出,继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西游记》书均是围绕师徒去西天取经而展开的,取经之前悟空早已本领通可为何取经路上,每遇妖怪阻难,却总也打不过,还常常要上庭去搬救兵来解围。这些情节明显就是反复矛盾的。 有人说,守天宫的天兵神将们是给玉帝打工的,所以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神将们都不舍得卖力,因此悟空才未逢敌手。而取经途上所遇之妖怪,都是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心态不同,卖力程度也不同,故悟空才频频踢到铁板,只能上天求救了。如此强扯看似有理,其实是一点也说不过去的。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妖怪时经常不堪一击,无奈之下,只得上天庭去搬救兵,而天兵天将只要一出手,却常是轻易就把妖怪降服了。那我们不禁要问了,悟空连妖怪都打不过,连天庭里的一头神兽都打不过,又怎么能够大闹天宫呢? 另外,唐僧在取经之前,办事说话超有智慧,为何取经路上,却老是犯迷糊,动不动就涕泪横流、怨天尤人的?诸如此类的情节有很多,真是疑点重重? 这本书自成书以来,关于其内容属性,持各种观点者均有。有人说《西游记》是本医书!里面确实有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辩证治病的章节。如第六十九回中就有悟空在朱紫国帮国王悬丝诊脉,辩病证,配药治愈国王的情节。 有人说《西游记》是本儒家书!里面确实有大量的儒家《周易》、《河图》、《洛书》以及《中庸》之旨。如第十回就有袁天罡叔父袁守诚为龙王卜雨,下雨时间、点数分毫不差,龙王私改下雨点数,却遭来杀身之祸。书中还有袁守诚为龙王指点迷津的故事情节。并且,书中所载的方位皆合《周易》卦象方位。书中凡是涉及到数字的,也与《周易》、《河图》、《洛书》有所关联。 有人说《西游记》是生活书、哲学书!书中第十回,渔翁张稍与樵子李定,二人的对话、吟诗,见地实属高见。 有人说《西游记》是本谋略书!书中师徒一遇困难,悟空便奇妙想,各种招数,虚实结合,捭阖进退,确实有勇有谋、有智慧。 有人说《西游记》是本释家书!里面确实存在颇多禅理,不少手中皆蕴含禅理。如第十九回,收完八戒后,路过浮屠山,乌巢禅百授唐僧《多心经》。禅师把整篇经文口诵了一遍,唐僧赶紧拜授。 有人说《西游记》是本道家书!这种观点从明末就开始存在,清时已盛,更有学者公开称之为《西游证道书》,清时陈士斌悟一子)对其做了全面破译,称为《西游真诠》。随后,乾隆年间元子(刘一明)又更加全面深刻地进行了解析整理,称之为《西原旨》。 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到底哪种观点更正确呢?关于这一点,只孚大家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认真参看各家经典,放下宗派门户之见,开心扉,自然而然就会有答案的。《周易》上讲:“地势坤,君子上厚德载物”,就是在告诫我们,心胸要像大地母亲一样博大,那样能无所不包、无所不载!如有这等心胸,即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月合其明,才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P3-5 序言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是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我们的华夏文明,曾一度是世界文明的风向标。今天,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茶余饭后,聊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享受。我们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吸取当中的智慧,不再盲目地西化。盲目西化、去中国化,对国人而言确实是件很悲哀的事。西化让我们迷失,让我们浮躁,让我们人情淡薄,让我们伦常颠倒。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潮悄然兴起。这股思潮,宛如一阵春风,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这股春风让我们回归传统,继承传统。回归传统让我们自立,继承传统让我们自信,发扬传统让我们自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会有伟大的文明、伟大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来,华夏民族虽历经沧桑,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有优良的文化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有很多,春秋时期有诸子百家,两汉有经学,魏晋有玄学,唐时儒释道三家鼎立,宋明有理学,明清以后则是接地气的小说。 四大各著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而其中最为声名远播的,当首推《西游记》。我们的国人可以说大多数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我们的童年不再寂寞;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童年多了许多乐趣与美好回忆。但是有一点,相信有很多人是不清楚的,即《西游记》其实是本旷世奇书!之所以称其为旷世奇书,是因为其中藏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西游记》中不但大量涉及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甚至贯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举例为证: 第二回里须菩提祖师传授悟空的诗句:“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这首诗里的用词完全是道家的专业丹道术语,《西游记》中此类诗句及术语极多,这便涉及大量专业知识,一般的小说家是万万不具备这样的功底的。再如第十四回开头诗句:“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这首诗中,心是佛,佛是心,心佛皆妄,是典型的释门禅理,亦合乎释门的中观破相学说。像此类禅理诗句,《西游记》书中颇多。 再如,书中凡是涉及到方位数字的地方,均用到了周易知识。如第一回中记载了悟空出世前的那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这些词汇均是天文星象及周易当中的专业词汇,一般人是不会轻易运用到此类知识的。而且,像此类运用周易知识的情况,书中还有很多。 此外,《西游记》中还充满着前后矛盾。如第九回说唐僧的父母于贞观十三年完婚,后生下唐僧,但是到了第十三回说到唐僧出行取经的时间,又恰恰是贞观十三年。唐僧父母被恶人所害,唐僧长至十八岁,为父母报仇雪恨后才出行去取经的。我们应该相信,能够写出《西游记》此等巨著的作者,如按我们现今的学历来衡量,肯定是具备小学一年级水平的。连一年级学生都知道十三加十八等于三十一,唐僧出行取经的时间应是贞观三十一年才是,可为何出行取经又是贞观十三年?这样的情况,真是矛盾重重。像此类问题,《西游记》中还有很多。 如第九十八回师徒到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前来接应,言年年等候,杳无音讯,等了十年师徒才到灵山。而后在雷音寺如来传完经于师徒,观音菩萨又说,师徒是历经一十四年才到灵山的。这里就又互相矛盾了。故凡在《西游记》中遇见此类情形时,千万不要以为作者是不会算数的。其书中但凡有大矛盾处,正是藏有大真诀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书中还有一点很特别,就是在描述师徒取经目的地雷音寺时,完全将其描述成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景象,雷音寺在《西游记》中并非释家的“独家直营店”。而描述到雷音寺主人公如来时,也是如此,俨然就是三教合一,可见如来也并非释家的“专利”。 以上描述也只是提取了《西游记》中很少的部分来举例的。因此,从其全书所涉及的知识面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游记》并非一本简单的神话小说,也绝非一本哄小孩的故事书。《西游记》中可谓随处是密码,处处藏真诀。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运用儒、释、道、周易当中的核心思想,来破译解析《西游记》中所藏的密码和真诀,带您领略不一样的西游。 另外,为方便读者比对学习,从第三章开始笔者会选录《西游记》中的原文,在原文底下做阐述解析,以便于读者更加清晰地感悟西游。本书引用的原文部分,若有与《西游记》原文不同的地方,皆因其原文部分太长,笔者适当做了文字压缩,但关于其原书的故事情节,笔者没有做任何改动。本书原文部分是以清朝刘一明的《西游原旨》为底本的。特此声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