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袁世凯的开场与收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薛观澜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薛观澜等著的《袁世凯的开场与收场》,书名与主题相扣,内容包含袁世凯宦海沉浮的种种往事,涉及戊戌变法、袁世凯称帝等众多史实,历史史料较为丰富,资料来源广泛,整体框架清晰,编排比较精细,富含阅读趣味,《袁世凯的开场与收场》是一本别具一格的袁世凯历史传记。

内容推荐

有关袁世凯的传记,坊间已出版不少,薛观澜等著的《袁世凯的开场与收场》所搜集者乃有关袁世凯当总统到称帝之间的种种过程,包括他与段祺瑞有其不可分之密切关系,至于袁段之间有无磨擦?有无裂痕?段氏如何事袁?袁又如何待段?其中种种隐秘,实非局外人所可得而知。

本书作者群体权威,主要作者:薛观澜既为晚清名臣薛福成之孙,又为袁世凯之东床快婿,特殊的家庭背景和身份,使得其对当面年的政海内幕知之甚详,记述的都是亲身经历目睹的历史史实。名报人黄天石少时参与云南戎幕,历掌簿书,曾代表唐继尧报聘湘粤,其文公正平允,堪称传世之作。林熙为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高伯雨,他从香港大学图书馆中找到美国萨培医生(Dr. William Sharpe)的自传,其中第八章《为中国一个贵族动手术》(Operation on Chinese Royalty),高伯雨因此译写了《袁克定治病记》,袁世凯怎样请到这个大夫,他怎样到洹上养寿园为“太子”脑部开刀治疗腿疾,可说是第一手资料。

本书内容独家,史料价值尤为珍贵,具有独特的出版价值和文化价值。本书的出版,能够填补同类市场的空白,增加袁世凯生平传记的权威性、真实性、可靠性,对于相关研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录

【导读】 一代枭雄袁世凯

袁世凯与北洋三杰

中山先生让总统?袁世凯不肯南来

袁世凯不敢南来就总统职忆述

孙、黄、袁三巨头会见记详

民国元年 中山先生与袁世凯会谈记

宋教仁被刺秘闻

宋教仁被刺与孙黄失和

时势造英雄——黎元洪外史

袁世凯、黎元洪结合之史实

袁世凯、段祺瑞之间的微妙关系

袁世凯、段祺瑞、曹汝霖

杨度误认袁世凯为“真命天子”

六十年前的“洪宪皇帝”

民初倒袁历史人物:是非功过说陈宧

追忆陈宧参加倒袁运动的一幕

蔡松坡与云南起义的真相——云南起义、再造共和六十年纪念

云南起义的史实解剖

唐继尧轶事

讨袁之役中的李宗黄——纪念云南起义再造共和五十一周年而作

身历其境的讨袁之役

陆荣廷参加护国讨袁的经过

我所知道的袁大公子

因刊《辛丙秘苑》且谈袁克定

袁克定治病记

袁克定做了我的芳邻

袁大少爷谈袁世凯与戊戌政变

北京吉祥茶园初晤袁寒云记

自命为“风月盟主”的袁寒云

试读章节

小站练兵的开始

光绪十年,吴长庆由韩被调回国,直隶总督李鸿章派袁接统在韩庆军。翌年中日双方议定撤兵,袁以商务委员名义留韩,日人恨袁次骨。直至光绪廿年,中日战争,袁始由韩回国,即以浙江温处道派往小站练兵,足见当时清廷并不重视小站练兵之举,饷糈亦不充分,惟袁办事认真,立将“定武军”四千人扩充至七千,改名“新建陆军”,组成督练处,以徐世昌任参谋,唐绍仪、田文烈任文案(田文烈曾随袁氏到韩任军事文案,后任河南省长)。袁氏当时且规定高级将领之任用,必经考试选拔,表示用人惟贤,此实良法。冯国璋、段祺瑞等辈,皆藉此砥砺成器。惟袁以文人为幕僚长,急需军事人才,爰请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总办荫昌保荐数人。荫昌字午楼,尝与德皇威廉第二同学,娶德妇,与袁为亲家,在北洋军阀中,除袁之外,资格无出其右者,高级将领什九是其门生。荫昌身材矮小,军装笔挺,蓄“威廉”须,眇一目,代以玻璃眼,人极温良,喜与予等讲笑话,稍有旗人举动轻佻之习,故入民国,始终沦为公府侍从武官长。

北洋四杰剩三杰

荫昌当时所保荐之四人,第一名是冯国璋,第二名段祺瑞,第三名梁华殿,第四名王士珍,皆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袁氏召见四人时,见皆眉清目秀,英姿飒爽,冯居首名,又是秀才,军中秀才难得,袁自特别赏识。惟袁心中最喜段祺瑞,因段是安徽人,朴实无华,袁以为可靠,且段曾赴德国学习军事,袁更视为奇货,故袁立即委派商德全与段祺瑞两人为考官,命其甄拔中下级军官。无何,梁华殿在一次夜操中失足溺死,此子若不早殁,必能爬到国务总理之地位,殊可惜也!袁既急于建军,乃委冯国璋为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坐办。段祺瑞为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等于团长)。王士珍为工程学堂总办,兼工兵统带。三人实皆速成人才,足见当时才难之一斑。袁对三人职位,始终保持平衡,细加分析,此时冯之地位较高,机会亦占优先,关于领兵之道,冯似胜过王段,惟冯过于圆滑与袁个性不合,故其优势遂渐消失,先为王士珍所追上,后为段祺瑞所压倒,冯氏为此老大不平。袁又加意提拔北洋军中之老兵,新建陆军中所谓“小站旧人”,有张怀芝、孟恩远、段芝贵、王怀庆、雷振春、陆建章、曹锟、田中玉、陈光远、卢永祥等。至于受袁节制者,有姜桂题、张勋、倪嗣冲各军。一日,兵部侍郎于式枚被派到小站视察。于氏谙相术,归语同僚日:“小站官佐,吾相其面,非将即相,起码督抚,其中容有高于将相者(袁冯段曹皆为元首)是可异也!”清室亲贵闻此,乃大起恐慌,遂定制袁之策。

考协统暗通关节

不久,袁以道员升任直隶按察使,所率军队皆受直隶总督荣禄节制,是故戊戌政变,仓促之间,袁氏不能接纳维新派之意旨。夫袁早入强学会,内心赞成维新,然斥维新派之措施为幼稚。庚子年袁升山东巡抚,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划界自保,义和团不能人鲁境一步。袁并命北洋巡防军统领副将张勋北上勤王,又将山东省旧军改编为新军二十营,派冯国璋主持山东全省操练事宜。当济南秋操,德皇所派青岛总督特来参观,既见兵操皆采德国式,大加赞赏,并誉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为三杰,此乃“北洋三杰”之称所由来也。光绪廿八年袁迁直隶总督,以北洋大臣兼练兵大臣,在保定设督练公所,委段祺瑞为参谋处总办,冯为教练处总办,永庆为兵备处总办,王士珍为步兵第一协统兼直隶全省操防营务处督理。从此以后,始有北洋军之名称。是亦为袁氏扩军时期,所以协统一职,为冯段王三杰所必争,但此时王士珍已捷足先登矣,王且兼任全省操防之要职。翌年又成立一协,此次考中协统者为冯国璋,段祺瑞大懊丧。不久又要成立一协,袁怕段祺瑞考不中,暗中私通关节,竟将试题示段。段大感激,一生常提此事。

P5-7

序言

说到袁世凯,称他是一代枭雄,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他一生充满传奇,在晚清末年声势煊赫,风云际会,扶摇直上,曾与张之洞同入军机。到溥仪继位后,醇亲王载澧为摄政王,载澧及隆裕后因戊戌政变旧怨都主张杀袁世凯,后以张之洞力请而罢,始命其以足疾之借口开缺回籍。袁世凯此次被黜,实乃其生平之最大挫折。到宣统三年,他东山再起,任内阁总理大臣,重揽大权。当时爱新觉罗之孤儿(溥仪)寡妇(隆裕),只有任其摆布了。到了民国成立,他一变为中华民国之大总统,再变为只有八十三天的“洪宪皇帝”!他就任民国总统后,内政外交,本有可为,但他不知民主政制为何物,又受其子袁克定之怂恿,因此有民国五年的称帝之荒谬举措,弄到后来护国讨袁,众叛亲离,及身而败,他也忧愤而死!

袁世凯(一八五九至一九一九年),字慰庭,号容庵主人,河南项城人。父亲袁保中官至候补同知。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为嗣子,袁保庆病故后,复随堂叔袁保恒至燕京念书。早年科举失意,乃弃文从军,投身淮军。一八八一年五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淮军名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次年,随吴长庆率师渡海援朝鲜,以援韩之役有功,奉旨以同知用。及至一八八四年春,中法战起,海疆多故,吴军奉命调防金州,而以袁世凯任留后,吴长庆为之请于直隶总督李鸿章,而有“总理庆军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之命。直至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始奉调回国。

甲午战败后,清廷认为淮军不足恃,欲改练新军。一八九五年十月袁世凯奉命于小站练兵,所用将校人员,一部分为淮军宿将,一部分是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如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陈光远、王占元、张怀芝、雷震春、田中玉、孟恩远、陆建章、曹锟、段芝贵等,当时都属副将,而徐世昌当时亦在幕中,赞襄营务,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大抵孕育于此时。

一八九九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锐意变法,新党谭嗣同建议利用袁世凯,夺旧党直隶总督荣禄兵柄,袁世凯却告知荣禄,荣禄遂据以上呈,谓新党不利慈禧太后,太后大怒,引致戊戌政变,袁世凯以告密有功,升任山东巡抚。综观袁世凯在清朝时,其所以风云际会官运亨通者,始则由于吴长庆之提携,继则由于李鸿章之识拔,及翁同龢、李鸿藻之庇护,最后则得力于荣禄之汲引。

一九〇〇年庚子之乱,袁世凯加入东南自保。一九〇一年袁世凯于李鸿章死后接掌直隶总督。翌年,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时成为清廷唯一之机辅重臣。朝有大政,每由军机处询诸于他,以资取决。其声势之煊赫,事权之繁重,实驾各省督都之上,也因权势过重,又手握重兵,引起清廷皇族亲贵不安,一九〇八年(光绪三十四年)被迫以足疾开缺返回河南。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获清廷重新起用,九月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组阁后,暗示前方将领段祺瑞等通电主张共和。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袁世凯颇感不悦。一月十五日孙中山与袁世凯协议,若清帝退位,即推其为临时大总统。因此,袁对清廷软硬兼施,造成溥仪下诏退位。二月十五日,南京参议院选袁为临时大总统,并促其南下就职。袁世凯却借故北京兵变,三月十日于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

民国二年国会选举,宋教仁为实现政党政治,联合诸党同组国民党,选孙中山为理事长,由宋代理,准备以国会优势对抗袁世凯。三月二十日宋教仁遭暗杀;七月十二日,爆发二次革命,讨袁军兴,但不久孙中山与黄兴分别败走日本、南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先利用军警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总统;当选后,又解散国会,废止民元《临时约法》,另订《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总揽治灌,并改任期为十年,且得连任。总之,袁世凯不但是独裁元首,且是终身总统。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攻占青岛,夺取德国在华利益,更乘机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为得到日本的外交支持,民国四年五月九日接受其中第一号至第四号。稍后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鼓吹君主立宪,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凯正式接受,且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元旦行登基大典。袁世凯谋帝制自为,引起举国反弹,蔡锷乃于民国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云南起兵反袁。袁世凯因军事失利,加以众叛亲离,先将登基之期押后,复于民国五年三月二十二日,下令撤销帝制,仍欲自居总统。但各省先后独立,袁世凯羞愤成疾,于六月六日尿毒并发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有关袁世凯的传记,坊间已出版不少。本书所搜集者乃有关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到后来当总统到称帝之间的种种过程,包括他与段祺瑞有其不可分之密切关系,至于袁段之间有无摩擦?有无裂痕?段氏如何事袁?袁又如何待段?其中种种隐秘,实非局外人所可得而知。其中薛观澜为晚清名臣薛福成之文孙,又为袁世凯之东床快婿,与段氏为姻娅,故对当年政海内幕,知之独详,凡所记述者,无一而非彼时所身亲目击之珍贵事实。

孙中山为履行其诺言,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而以就职南京为条件,蔡元培、宋教仁等人甚至奉命北上迎袁,但袁世凯这个老狐狸仍然有其借口,而在北京就职。《中山先生让总统·袁世凯不肯南来》《袁世凯不敢南来就总统职忆述》两篇文章有详细的探讨。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蔡锷、唐继尧等人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举行护国运动,西南爆发反袁运动。名报人黄天石少时参与云南戎幕,历掌簿书,曾代表唐继尧报聘湘粤。值云南起义五十七周年纪念,特撰《云南起义的史实解剖》一文,公正平允,堪称传世之作。

另外林熙为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高伯雨,他从香港大学图书馆中找到美国萨培医生(Dr. William Sharpe)的自传,其中第八章有《为中国一个贵族动手术》(Operation on Chinese Royalty)一文,高伯雨因此译写了《袁克定治病记》。袁世凯怎样请到这个大夫,他怎样到洹上养寿园为“太子”袁克定脑部开刀治疗腿疾,可说是第一手资料。

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寒云),自幼聪慧异常,六岁学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文章。“读书博闻强记,十五岁作赋填词,已经斐然可观。”其诗文在当时被誉为“高超清旷,古艳不群”。除此之外,他很早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在一九〇六至一九〇八年间随父居津沽时,便从老一辈罗瘿公、吴保初、方地山等名士交游,与古器物、书画词翰结下不了缘。他为人风流旷达,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更被少数史家比作“近代曹子建”。《自命为“风月盟主”的袁寒云》一文有详尽的叙述。

本书搜集许多当事者的亲历亲闻之作,对于“拥袁”与“倒袁”的种种细节经过,多有不同已往的看法,此正可补正史之缺,为研究者提供不同的解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