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就是心态好、脾气好、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当然不是。实际上情商是一门综合学问,它涵盖了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多方面的品质,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改造来提升的。通过《情商是什么--关于生活智慧的44个故事》,李筱懿会告诉你怎样才能修炼成高情商。
书中不仅有大量普通人身边的故事,还讲述了许多高情商的名人故事,如用教养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林志玲;从邋遢的外表成长为懂得管理自己形象的杨澜;在婚姻中保持头脑与经济独立的赵薇;对自己有一套严格纪律要求的严歌苓;求职中处处碰壁,却屡败屡战的方文山;给力却不霸道,美丽而不犀利的《欢乐颂》“安迪”;吸金力开挂、具备强者思维的“曲筱绡”;关于把压力关在“门外”的白岩松;用实力扭转偏见的孙扬,等等。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把看似高深的问题具体化,让读者轻松掌握情商硬知识。
日常生活中谁没有二三烦恼,它们大多与情商有关:为什么她嫁得比我好,赢在了爱情起跑线?如何处理尴尬的办公室恋情?怎样面对上级的批评?老板交代了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怎么办?把话说周全的技巧有吗?八面玲珑的他,为什么输给了一根筋的他?如何克服拖延症和选择障碍症两大“绝症”?女人怎样才能挣到钱?为何聪明女人总能遇到肯拉自己一把的男人……
《情商是什么--关于生活智慧的44个故事》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专为都市男女量身打造的情商修炼指南。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作者李筱懿把这些年来常用的情商知识点和管理学概念,变成通俗易懂、能让人举一反三的故事与读者分享。她用严谨的情商硬知识,将故事如剥洋葱般层层解读,使读者迅速掌握要点,转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轻松应对生活、情感与职场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选择障碍症,可以这样破
在餐厅吃饭,有些人经常花很多时间点菜,点完了还要修改、替换,比起看菜单,他们更愿意点直接搭配好的套餐,避免选择障碍带来的痛苦。
选择障碍症,是一种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独立决断能力,在面对选项时异常艰难,甚至感到恐慌,无法正常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断。可是,选择随处可见,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工作婚姻,选择障碍症究竟该怎么破呢?
1.用开放式选项克服“选择狭隘”,在重要问题上寻求更多可能性
平时和读者交流,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以下几类占了很大比重:
我该不该与现任男友分手?我该不该跳槽或转行?我该不该放弃外派机会?我要和那个不重视自己的朋友绝交吗?亲戚开口借钱,借还是不借?
大家发现了吗,这些都是封闭式、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当我们过度关注一个问题时,视野会受限制,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这是一种“选择狭隘”,也是人为设限。选择狭隘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只选择熟悉选项,我们称之为“单因曝光效应”;二是只选择第反应想到的选项,我们称之为“路径依赖”。
如果把“我是否应该跳槽”,换成“我最想做哪一类工作”,再问问自己,就会得出不同层面的答案;而当我们陷入“跳槽与否”的二元选择后,往往会忽视“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同样地,在“我该不该分手”这两个选项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怎样做可以改善关系”“怎么让关系保持冷静和稳定”“如何分辨感情中真正的障碍”等等不同选项呢?而且很明显,多元化的选项对你更有帮助。
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认为:人们更偏好选择他们熟悉的东西,因为这种偏好会降低不确定性,这就是“单因曝光效应”。但是不管事情看上去多简单,都不会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更多选项常常是害怕面对思考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不妨把目光放长远,多看看其他选择。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袁泉塑造了独立优秀的职场精英唐晶的形象,她短发利落,谈吐优雅,剪裁良好的黑白灰套装,就像她从不拖泥带水的职场表现。袁泉演出了唐晶工作中的勇敢果决,也演绎了感情中的脆弱敏感,非常符合亦舒原著里“姿态好看”的新女性形象。
1996年,袁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96级明星班”的一员,与章子怡、梅婷、胡静、秦海璐等并称“中戏七朵金花”。
少女时期的袁泉,气质独特,形象上镜,基本属于老天赏饭吃的类型。大学期间,她就参演了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并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2000年,袁泉主演电影《蓝色爱情》,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极具辨识度的外形,在专业上刻苦努力,再加上高起点,袁泉只要像一般演员那样,顺势接广告、拍电影、演电视、宣传时机恰当,走红不是难事。但是,她没有选择大多数艺人的发展路线,而是略过常规选项,确定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去演话剧。毕业后,袁泉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
话剧的传播范围相对小众,曝光率低,收入也少,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和耐力,但在袁泉看来,这才是忠于自己内心的工作,她更在意获得观众真正的认可。
2003年,袁泉演出《赵氏孤儿》,意外摔下舞台,打了六根钢钉和一根钢条;2005年,她重回舞台主演《琥珀》,在香港三天内预售门票达到三千张,创下香港话剧的销售纪录;2007年,三十岁的袁泉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同在名人堂里的,还有老舍、曹禺等前辈,她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2叭3年,她凭借《简·爱》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她成为话剧演员中的大满贯,集齐三大奖项:梅花奖、学院奖和话剧金狮奖。
袁泉承认接拍影视剧带来的名气和收益具有诱惑力,但她没有办法同时做好几件事,必须做出选择。比起走量和快餐式的影视作品,她更愿意遵从内心,在话剧的舞台上深耕细作。
当你面对重要选择,感到左右都不是,抉择两难,请尝试打开思路,意识到还有一个选项叫做“其他”。这种开放式思维所带来的选项有助于我们克服“选择狭隘”,寻找到更多可能性。
比如袁泉,在“要不要做一个影视演员”的选项之外,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话剧表演,以热爱为出发点,找到了不同的领域,并且走到了这个领域的金字塔尖。
2.用“次级决定”克服“决策疲劳”,在不重要的选择上简单化
读完第一点,你可能会问, “开放式选项”适用于所有的选择场景吗?选择越多就越好吗?当然不是。选择有成本,每增加一个选项,就要相应地增加决策成本,当决策成本超出决策带来的收益时,就应该放弃一些不必要的选项。
……
P106-108
自序:情商从来不是“说话让别人舒服”
李筱懿
(一) 这本书有什么不同
从2014年到2017年,三年多的时间倏然而过,谢谢你陪我从《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写到了第五本书《情商是什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六神磊磊说过一段有趣的话: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好学,爱上各种讲座培训班,但好像没有什么用呢?因为她们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堆道理。道理通常长这样:你要相信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知识通常长这样: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人的行为暗示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道理只告诉我们结果,知识却让人明白,怎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帮助你达成结果。但是,无论道理还是知识都有点枯燥,经常读不动,需要加一点趣味和故事,我们才能读得明白、读得开心,从而记得住,也用得上。
所以,这是一本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都有点的书。
我希望把这些年常用的情商知识点和管理学概念,变成能让人举一反三的故事和你分享,让你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迅速掌握要点,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据说,故作高深的人讲道理,真正高深的人讲故事。这本书里,有很多耐读的故事。
(二)会交际的美人,未必情商高
十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特别会吃饭的女人,大家叫她林主任,真是我见过现实中最美的人之一。她曾经是文艺兵,面貌精致身材高挑,能歌善舞,确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说话语气语调恰到好处,嗓子里像含着一包糖,清甜却不油腻。她20多岁当上办公室主任,负责企业各种接待和公关,在饭局上既会喝酒也会聊天,还能在精彩时唱歌助兴,很多和她吃过饭的女孩都把她看作偶像,觉得像她一样才算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才是“情商高”。
但是,我明白她的才华我学不来,我做不到唱念做打样样俱全,我所能做的,就是有礼有节,不过度热情,也不冷淡,宾主尽兴就好,气氛未必多热烈。
因为工作原因,我和林主任再相逢已是若干年后,她成了资深熟女,我也不再是小女孩,但她还是办公室主任,依旧话术周全,擅长活跃气氛,满场飞舞地和男人攀交情,和女人开玩笑,纵情大笑时眼角浅浅的鱼尾纹像美人鱼的尾巴一般散开。
可是,她再也不是饭局上的NO.1,更美更年轻更开朗的女孩取代了她,女孩们娇艳洒脱,歌声悦耳,相比之下,林主任美人迟暮和强弩之末的颓势,让人心疼。
但是,她吞得下委屈弯得下腰,依旧很活跃并没有冷场。 又美,还能低得下身段,确实是一种能力,但那不是情商。
因为腰弯得太久就直不起来了,姿态既不好看,也不合适,还未必达到效果,就像30岁之后的女人,再拿性别和性感当优势,注定走不远。
林主任的职业,始于办公室主任,也基本止于办公室主任,说她“情商高”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评价她“爱交际”。
(三)情商和聪明不一样
汉武帝的李夫人,据说是位高情商的女人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重病中汉武帝来看她,她坚决不见,甚至皇帝许诺重金,她依旧不动心,身边人埋怨:“皇帝因为喜欢你,才要见你一面,你为什么不答应呢?见了面,也好请他照顾你的儿子和兄长。”
李夫人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如果他看到我现在的病容,就会厌恶我。还会照顾我的家人吗? ”几天后,李夫人去世,如她所料,她拒绝见的那最后一面,不仅没有激怒汉武帝,反而激起了皇帝的无限遗憾和痛苦,他命令画师把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对她生的儿子钟爱有加,提拔她的哥哥李延年当大汉帝国音乐协会主席,并且把她另外一个一事无成总打败仗的哥哥李广利提拔成大将军,传说,汉乐府的著名诗篇《秋风辞》,就是武帝为怀念她而创作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虽然汉武帝孤绝冷酷、喜怒难料,若干年后对犯了大罪的李氏家族进行了两次灭族行动,但李夫人最想保护的人,她与汉武帝所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安然无恙。汉武帝只有六个儿子,但几乎占全了历史上所有皇子的遭遇:被废、早死、造反、暗中使绊子、争储等等,各有特色,相比之下,刘髆的结局算是不错。
重读这段历史,在无奈的局势下,李夫人确实情商不低。
她的情商不是一时的聪明,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性格与处境有明确的认知与清醒的判断,不图一时荣耀,明白长久的利弊。
她用“延迟满足”和“永失我爱”两种心理对待汉武帝,把家人安排妥当,只是她的家人缺少像她本人一样的睿智、才华和克制,没有站稳安全地带。
高情商和低情商,差别就是这么大。
(四)情商从来不是“说话让人舒服”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吗?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情商未必更高级、影响更大,但智商更类似一种天分,后天个人再努力,都不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情商接近本领和技能,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改造,有明显改善和提升。
我见过多种类型高情商的女人和男人,他们有些能把好话说得更自然悦耳,有的能把丑话说得更精准到位,有的和颜悦色从不失控却不软弱,有的能在关键时候得体地发火而不嚣张,还有的能在既方便自己也不损伤别人的情况下把复杂的事情办成。
所以,情商确实是个多面体,绝不仅限于通俗意义上的“让别人舒服”或者“让自己舒服”,这最多只是“情绪”。
在这本书里,我把情商设置了自知、自信、自控、自励等八个层面,每个层面用“划重点”来强调硬知识,用案例来解读具体使用情境,尽量用通俗的例子和身边场景,把高深的问题具体化。
愿这是一本对你有用的书。
李筱懿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