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幺蛾子(漫画俗话说沧州)(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建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夜了个后哄

据说,某大学毕业联欢晚会上,主持人突发奇想,要每位同学讲一句家乡话,比比谁讲的意思最简单而发音最难猜。结果,一名沧州籍学生夺魁,他说的就是“夜了个后哄”。

夜了个,即昨晚,古籍中多作“夜来”。如孟浩然那首著名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了个”的本字应作“夜来过”。古人习惯把清晨作为一天的开始,而不是现今的子夜零点。夜来过,言外之意是昨天的事,典型的过去时。

后哄,多数人以为是“后晌”的白话异读。可是由“晌”到“哄”,总觉得有些绕远,不如“昏”更顺路更方便。后昏,黄昏以后,也就是晚上。

P2

烧鸡大窝脖

沧州烧鸡虽没有山东德州的扒鸡名气大,但也色香味俱佳,与之难分伯仲。做烧鸡,必先得窝脖子——把鸡脖盘回,将一侧鸡翅塞进嘴腔,别住鸡头。特征总令人难忘,个个如此这般,以至烧鸡添了个“窝脖”的诨名“不吃烧鸡吃窝脖”“给他个烧鸡大窝脖”等土话也随枝长叶,应俗而生。

工艺上的烧鸡窝脖,据说是为了便于加工、整洁美观,不然鸡脑袋滴里嘟噜的,不好拿,也不中看。交际中的“窝脖”却实在不是什么好看的事。个人的行动或要求,被人不客气地驳回或制止,而又无话可说,没脾气使,没咒儿念,总有些”吃糖不成反被盐鼻句”“脸没露成倒现了眼”的窘相。

P4

下三烂

沧州民谣里唱道:“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要吃凉水面儿,套上小驴推三烂儿。粗箩箩,细箩担,盆里和,板上按,拿起钢刀切细面。切的细面一条线,煮到锅里花花转,盛到碗里醋油拌,尝尝不成也不淡……”

老辈子人们用石磨推面,从磨麦子到成面,需要过六次箩。每一箩,乡人俗称“一烂儿”。第三烂儿的面细而白,从第四烂儿越往后面就越粗黑。下三烂就是指后三烂儿,是用面的粗黑比喻人的鄙恶、不成材,或事物的低劣、不像样儿。

P7

多一抿子

沧州把多余、没有必要或多管闲事说成“多一抿子”。“抿子”本是旧时闺房用来抹头油的小玩意儿。由于形制小,蘸的头油也很少,所以常用来表示些微之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若不够,那里省一抿子就够了。”既然些微不碍大局,那么少一抿子不打紧,多一抿子也没关系,偌大的荣宁二府,千把两银子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儿!而沧州土话里的多一抿子没这么轻描淡写,颇有“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味道!(一作“穿着雨衣打伞——多此一举”,歇后得更妙,但不够俏皮。)

P8

二姑娘

二姑娘,不是指排行,而是说她不是真正的(大)姑娘,是个冒牌的。它的出处,似乎已经捌不着正根儿了。然而,沧州老乡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曾经提到过“二姑娘”。《滦阳消夏录》卷四:“再从兄旭升言,村南旧有狐女,多媚少年,所谓二姑娘者是也。”狐界是人世的投影,已然“多媚少年”的“二姑娘”,虽然还没出门子,但早已不是什么冰清玉洁女儿身了,所以配不上姑娘这个婚前专用名词。可是没嫁人,就不能叫小媳妇儿,贞操观念的模糊导致了界定概念的麻烦,没办法,来个“二姑娘”吧

P11

二五眼

沧州有人总喜欢逗逗愣愣地用加法来计算,“你说他呀他是一五眼加一五眼——二五眼!”

二五眼,说轻了是平凡无奇,言重了就是糙蛋,不轻不重的解释是不怎么样。沧州李子《运河弯弯·收蟹的时候》:“真想不到,他这个人这么二五眼!”就是最沉的那个意思。

民国《沧县志》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人们对“二五眼”的理解已有不同。有人说它是个字谜,“二五眼”是谜面,谜底是“平”,“稀松平常”“普通平凡”“无奇平庸”“一般平平”的平。平,上面一横,下边“十”字,中间藏着两点儿。一十正合二五之数,左右一边一点儿又恰似人的两只眼。

P13

后记

天地一趣场耳!

风雨雷电,云雾霞霓,天之趣也;山河湖海,荒漠冰原,地之趣也;燕瘦环肥,弄文习武,笑骂嘻怒,人之趣也。

趣之外,更有奇趣焉。沧州杜玉寒兄谓之幺蛾子。

流星雨乃天之幺蛾子,火山喷发乃地之幺蛾子,一产五胞乃人之幺蛾子。

请进而言之人事。

凡琴师而业砍柴,樵夫而善弈棋,国手而惯插秧,农民而常临帖,书家而解卖油,卖油翁而没事儿泼墨调彩、涂抹丹青者,皆可谓之幺蛾子。画家呢?画出圈儿外,画到字纸、画到信封上还不算,要画成一个一个信封,画上一枚一枚邮票,就连圆圆之邮戳、方方之邮编框,均能一一描出,惟妙惟肖,这才算幺蛾子。

这叫人不禁忆起当年某画家画全国粮票,以假乱真,以换米求生。然,彼乃出于无奈,而非源自有趣也;且其“粮票”,仅高仿真耳,非邮封之独创可比,故玉寒之极品邮封真乃今日画坛一大幺蛾子也。

幺蛾子,又可写作幺蛾儿。夫幺蛾儿始作俑时,吾在焉,乐观其成也,今幺蛾儿破茧已出,吾犹在焉,乐观其舞翩跹也。因跋以记之。

知微庐主人孙建丁酉仲夏

目录

夜了个后哄

烧鸡大窝脖

下三烂

多一抿子

二姑娘

二五眼

行子

狗油

意意似似

打腰

磕巴嘴,喝凉水

一斗穷,二斗富

拉拉

幺鹅子

打个喷嚏一百岁

烧包

糖瓜祭灶

倒灶

砸锅

鸡毛蒜皮

小葱抹酱

老鼠偷油

油葫芦

香油罐儿

屎壳郎变知了

老虎和刺猬

老郭抹泥儿

马郎

蛤蟆吵湾

燕巴虎

翻驴槽

拔萝卜

种李子

钓骆驼

数轱辘子

刷锅洗碗

蝎虎柳子

小孩儿拉巴巴

黑猪过河

打蛤蟆油

五魁首·八匹马

鸡不尿尿,各有一便

倒两筲

秀才旁牛

鸡事鸭事,各自一事

转冠莲

狗尾巴拴棒槌

粘糕粘鸡毛

豁个儿

矬子里头拔将军

淡吃萝卜咸(闲)操心

跟儿离了

猫盖屎儿

猫儿腻

外行离八头

干打雷,不下雨

快嘴子

多嘴驴

蚂蚱眼子

一脑袋糨子

鸡孵鸡二十一,鸡孵鸭二十八

鸡往后刨,猪往前拱

腌臜

活好煞

序言

话说夜了个后哄,闲来无事,忽然打个喷嚏,想起约了孙建喝茶。

茶寮相聚,边喝白茶,边白话,扯东扯西,扯到他十年前出的书《乡谣偶记——沧州俗语札记》,当时我露了一小手儿,配画都是俺划拉的。现在看上去,未免有些二五眼,不够打腰,遂悄没声儿地想出一幺蛾子,便有了漫画版的沧州俗话。

顺便暴一句,画画的自觉有两把刷子,但常有刷歪出格的时候,写俗话的幼时口吃,但其著书行文绝不打磕巴。俗话说,闲吃萝卜的总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若君有缘观此漫画俗话,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矬子里头拔将军,看哪幅够意似,就多撒瞪两眼,便会自得乐趣。

时逢2017年,乃沧州建州1500周年,谨以《幺蛾子——漫画俗话说沧州》献给这座属鸡的城市,让沧州人了解那些会说不会“讲”的沧州俗话,于他乡新朋旧友聚会之时,白话白话以增笑耳。

@行走的稻草人丁酉正月

内容推荐

一部让你眼前一亮的书,一本好玩极了的画册,一册很有内涵的手账,一次不按套路的出牌。——这就是孙建撰、杜玉寒绘的《幺蛾子(漫画俗话说沧州)》!

漫,亦精心,俗,而可耐!用大雅包装大俗,以偏门强调偏爱!

编辑推荐

《幺蛾子(漫画俗话说沧州)》是河北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与知名画家杜玉寒携手创作的老沧州文化读本,数十幅生动的水彩漫画搭配相应的沧州俗语解说,生动诙谐地讲述了那些大家会说不会“讲”的沧州俗话,于传统俗语中见老城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城人豁达的生活态度。本书不仅是对老城沧州文化的幽默解读,更是一部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人情世相的文化读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