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土门胜境(1984-1989全新修订珍藏本)/贾平凹散文全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贾平凹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贾平凹著的《土门胜境(1984-1989全新修订珍藏本)/贾平凹散文全编》是“贾平凹散文全编”之一,以时间顺序编纂,囊括了作者从1985年至1989年所有创作的散文、诗歌、随笔、创作谈等作品,内容涉及个人生活、婚姻家庭、收藏爱好、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窥见其人生轨迹与写作历程,时代感极强。

内容推荐

贾平凹成名于散文,其中《丑石》《月迹》《风雨》《落叶》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小学教材。他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内容浩瀚,五彩缤纷,风格迥然,特色鲜明,或内涵深厚,细致灵动;或朴实自然,淡涵哲理,均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阅读贾平凹的散文,就像走在幽静的道路上,遇见了让人喜欢的颜面身影、花草树木、云间飞雀一样,自动地停下脚步,凝聚心神,看看听听,欢喜不已。贾平凹著的《土门胜境(1984-1989全新修订珍藏本)/贾平凹散文全编》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贾平凹散文大全集。

目录

我的小传

刁永泉论

编辑逸事

黄土论语

——读和谷《原野集》

仙游寺

自传

——在乡间的十九年

观菊

未名湖

红石峡

游寺耳记

干雨松

我的诗书画

柳湖

求缺亭

崆峒山笔记

胡小毛演孙悟空

陋室

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

在桂林

太阳城

守顽地

灵渠

游西山

平凹携妇人游石林

佤族少女

南宁夜市

风景

羊城呓语

关于树

人病

荒野地

菪石岩

我的追求

——在中篇近作讨论会上的说明

在南京的想法

我们祝我们成功

——陕西青年文学创作会闭幕词

《西安文学院学员作品选》序

一点想法

——《远山野情》外语

预言留在以后

——《陕西中青年作家小说选集》序

四月二十七日寄蔡翔书

说《天狗》

关于《冰炭》

答平凉作者问

一封荒唐信

浅谈儿童文学中散文的写作

——在儿童文学创作讲习班上的

讲稿

世界需要我睁大眼睛

读《还阳草》的笔记

对《火纸》要说的

一点儿感悟

周同宾散文集序

陈长吟散文集序

答《文学家》编辑部问

致友人

对于长篇小说的随想

——一次会上的发言

与王愚谈《浮躁》

花好月圆

——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建社三十

周年而作

黄宏地散文集序

时代呼唤大境界的作品

——致北村同志

尤永杰散文集序

《守顽地》序

庞烬散文集序

杨莹诗集序

阿莹作品集序

《开拓者风采》序

杨清秀作品集序

平凹病中答客问

《人迹》序

《人迹》跋

董蛟诗集序

《静虚村散叶》后记

匡燮散文集序

空白

题三中全会以前

分手给××

告别

——题××与××

致陕北黄土高原

北上(之一)

高塬上的一只斑鸠告别着一株垂柳

天·地

——静夜给

一个老女人的故事

太白山

——劝××君

送友人李××出任周至县

无题(之一)

北上(之二)

啊,亚克利兰

七月十二日过榆林沙漠

鱼化石

我的父亲

老人

初恋

深山见闻

过马嵬坡杨玉环墓致E信

野游

希望

致关中平原

洛阳龙门佛窟杂感

二月

单相思

无题(之二)

我的眼睛有了特异功能

广岛的老鼠

——并非攻击人的一则寓言

《空白》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九八三年一月八日,我从城北郊外迁移市内,居于三十六点七平方米的水泥房,五个门开关掩闭不亦乐乎,空气又可流通,且无屋顶漏土,夜里可以仰睡,湿湿虫也不满地爬行,心遂大足!便将一张旧居时的照片悬挂墙上,时时做回忆状。照片上我题有一款,如此写道:

“贾平凹,三字其形,其音,其义,不规不则不伦不类,名如人,文如名;丑恶可见也。生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少时于商山下不出。后入长安,曾怀以济天下之雄心,然无翻江倒海之奇才,落拓入文道,魔蚀骨髓不自拔,作书之虫,作笔之鬼,二十二岁,奇遇乡亲韩××,各自相见钟情,三年后遂成夫妻。其生于旧门,淑贤如静山,豁达似春水。又年后得一小女,起名浅浅,性极灵慧,添人生无限乐气。又一年入城合家,客居城北方新村,茅屋墟舍,然顺应自然,求得天成。为人为文,作夫作妇,绝权欲,弃浮华,归其天籁,必怡然平和;家窠平和,则处烦嚣尘世而自立也。”

随便戏笔题款,没想竟做了一件大事,完成了而立之年间第一次为自己作传。今读此传,甚觉完整,其年龄、籍贯、相貌、脾性,以及现在人极关心的作家的恋爱、家庭、处世态度无不各方披露。故《新苑》杂志要求自传,以此应付,偏说太单,迟迟一年有余不肯再写,惹得杂志社几乎变脸,生怕招来名不大气不小之嫌,勉强再作一次,发誓以后再不作这般文字,即就老死作神作鬼,这一篇也权当是自作的墓志

铭了。

这是一个极丑的人。

好多人初见,顿生怀疑,以为是冒名顶替的骗子,想唾想骂想扭了胳膊交送到公安机关去。当经介绍,当然他是尴尬,我更拘束,扯谈起来,仍然是因我面红耳赤,口舌木讷,他又将对我的敬意收回去了。

我原本是不应该到这个世界上做人的。

娘生我的时候,上边是有一个哥哥,但出生不久就死了。阴阳先生说,我家那面土炕是不宜孩子成活的,生十个八个也会要死的,娘便怀了我在第十月的日子,借居到很远的一个地方的人家生的。于是我生下来,就“男占女位”,穿花衣服,留黄辫撮,如一根三月的蒜苗。家乡的风俗,孩子难保,要认一个干爹,第二天一早,家人抱着出门,遇张三便张三,遇李四就李四,遇鸡遇狗鸡狗也便算作干亲。没想我的干爸竟是一位旧时的私塾先生,家里有一本《康熙字典》;知道之乎者也,能写铭旌。

我们的家庭很穷,人却旺,我父辈为四,我们有十,再加七个姐妹,乱哄哄在一个补了七个铜钉的大环锅里搅勺把,一九六〇年分家时,人口是二十二个。在那么个贫困年代,大家庭里,斗嘴吵架是少不了的,又都为吃。贾母享有无上权力,四个婶娘(包括我娘)形成四个母系,大凡好吃好喝的,各自霸占,抢勺夺铲,吃在碗里盯着锅里,添两桶水熬成的稀饭里煮一碗黄豆,那黄豆在第一遍盛饭中就被捞得一颗不剩。这是和当时公社一样多弊病多穷困的家庭,维持这样的家庭,只能使人变作是狗,是狼,它的崩溃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父亲是一个教师,由小学到高中,他的一生是在由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的来回变动中度过的。世事洞明,多少有些迂,对自己,对孩子极其刻苦,对来客却倾囊招待,家里的好吃好喝几乎全让外人享用了,以致在我后来做了作家,每每作品的目录刊登于报纸上,或某某次赴京召开某某会议,他的周围人就向他道贺,讨要请客,他必是少则一斤糖一条烟,大到摆一场酒席。家乡的酒风极盛,一次酒席可喝到十几斤几十斤水酒,结果笑骂哭闹,颠三倒四,将三个五个醉得撂倒,方说出一句话来:今日是喝够了!

这种逢年过节人皆撂倒的酒风,我是自小就反恶的。我不喜欢人多,老是感到孤独,每坐于我家堂屋那高高的石条石阶上,看着远远的疙瘩寨子山顶的白云,就止不住怦怦心跳,不知道那云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一只很大的鹰在空中盘旋,这飞物是不是也同我一样没有一个比翼的同伴呢?我常常到村口的荷花塘去,看那蓝莹莹的长有艳红尾巴的蜻蜓无声地站在荷叶上,我对这美丽的生灵充满了爱欲,喜欢它那种可人的又悄没声息的样子,用手把它捏住了,那蓝翅就一阵打闪,可怜地挣扎,我立即就放了它,同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

这种秉性在我上学以后,愈是严重,我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老师和家长却一直担心我的“生活不活跃”。我很瘦,有一个稀饭灌得很大的肚子,黑细细的脖子似乎老承负不起那颗大脑袋,我读书中的“小萝卜头”,老觉得那是我自己。后来,我爱上出走,背了背篓去山里打柴、割草,为猪采糠,每一个陌生的山岔使我害怕又使我极大满足。商州的山岔一处是一处新境,丰富和美丽令我无法形容,如果突然之间在崖壁上生出一朵山花,鲜艳夺目,我就坐下来久久看个不够。偶尔空谷里走过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甚至还小的女孩儿,那眼睛十分生亮,我总感觉那周身有一圈光晕,轻轻地在心里叫人家是“姐姐”!盼望她能来拉我的手,抚我的头发,然后长长久久地在这里住下去,这天夜里,十有八九我又会在梦里遇见她的。

P12-14

序言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生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发达贵?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

如此而已。

后记

我更多的是写小说和散文,最倾心的却是诗;并不故作多情,我读诗的时候,确实身心极易处于激动。但是,诗如火一样耀眼而令我难以接近,时时虽在写,却不敢公开于世,全是为某位朋友所写,为某宗事所写,为某处山水所写,情得导泄了也便心灵平衡安妥罢了。我只是傻想:中国人感知和把握世界是整体论的意识,诗则贯通其中,是有意而无形的;今生即就是做不了诗人,心中却不能不充盈诗意,活着需要空气,就更需要诗啊!

偶尔受人怂恿,拿出一首两首发表了,我可敬可亲的诗人们多给以鼓励,甚至又逼我整理诗稿编一个集子。天呀,这多么让我兴奋和惶恐!但一边整理,一边老产生疑惑:这是诗吗?这像诗吗?朋友说:“你觉得像诗的时候,那才真不是诗了;诗是心之曲,能看见你的心就是了。”真是这样吗?可以吗?!

那么,说明一下,这个集子的诗最早写于一九七六年,截止于一九八六年春,总共十年。所选的诗,其中有抒情的,有叙事的,除个别篇章外,全属为具体人、事所写。在此番收集整理中,恕我更换了一些题目,而出现有人名时又以××代替了,我想读者是不会骂我这样做不高雅的,当事的人也不会怨我太唐突吧!

编这本诗集,我最要感激的是老诗人邹荻帆同志,是他给了我这种勇气;我只是说,我现在还不是诗人,但我从今往后,力争去成为一个诗人。

一个哲人说过:收获麦子的时候同时收获到了麦草,收获到麦草并不否定去种麦子。我是拿了板斧到鲁班门前来舞的十足的无知无畏的小子。但既然诗人们在山林中挖出了我这个小坑,祈愿这个小坑沁出一泓泉水来,也能在风清夜静之时,反映出天上的那一柄弯月和两颗三颗大而亮的星子。

1986年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