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富浪潮(美国商业200年)/全球商业史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陈润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陈润著的《财富浪潮(美国商业200年)/全球商业史系列》系统梳理了美国在全球商业中品牌企业的发展历程,对纷繁复杂、割裂模糊的美国百年来的商业史变迁做了完整描述。这是一本专业讲述美国商业史的著作,作者以财经作家的专业眼光和手笔叙述了该国商业领域中卓有业绩和有建树的个案研究。为立足当下,结合中国商海领域的需求,不懈做出宝贵探索的读者们以可供借鉴和参阅的文字。

内容推荐

冒险家和资本家共同掀起创业和投资的滚滚热潮,在经济危机中力挽狂澜,催生一批批富豪,超级富家顺势而生。

为何财富新贵层出不穷?

摩尔斯:电报业连通美国,在科学荣耀中安享事业成功。

卡内基:从锅炉工到企业家,内心充满英雄情结,一生捐赠达3.5亿美元,愿意帮助如己一般自强不息之人。

百事可乐:远见卓识的领导层、创新战略的经营层、严格管理的执行层和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产品,与先于他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

马克斯:打破美国火箭、飞船等技术垄断,以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的身份上市,继而成为全美的太阳能服务供应商。

谷歌公司:致力于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建立全球搜索引擎,2015年排名世界500强榜首。

苹果公司:设计开发和销售电脑、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提供在线服务,以创新闻名世界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荣获2016年全球100大有价值品牌。

或许陈润著的《财富浪潮(美国商业200年)/全球商业史系列》能给你答案!

目录

第1章 拿破仑时代

第2章 大逆转与大败局

第3章 发明家的时代

第4章 变革的力量

第5章 战争与商业

第6章 经济危机突围

第7章 又见烽烟

第8章 时尚风潮

第9章 第五共和国的商业格调

第10章 创新有道

第11章 并购与扩张

第12章 商战无形

第13章 走向复兴

试读章节

他开创了北方殖民方式的先河,他的思想成为美国精神的原型。

1659年,18岁的小威廉回到家时,没有像往常一样对老威廉跪地请安,而是连帽子都没摘就走到父亲面前说:“朋友,我真为你健康的身体感到高兴。”老威廉目瞪口呆,旋即一股怒气冲上心头,将他逐出家门。儿子这样的行为在那个时代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究其原因,小威廉在牛津接触到的新思想——贵格会,让原本就叛逆的他更加离经叛道。也正因如此,他在后来的殖民统治上才敢于创新,开拓出一条辉煌的道路。

然而,当时英国对贵格会十分排斥,追求自由、和睦、平等的他们自然不被国教所容忍,就连清教徒也反戈相向。贵格会处处受到压迫和驱逐,即使在百家争鸣的牛津大学也一般无二。最终,小威廉因拒绝接受国教教规不仅使父亲大为光火,更使得自己被牛津除名。23岁时,他正式皈依贵格会,并为此奋斗一生。

1670年,老威廉去世,尽管对儿子大失所望,可还是把遗产悉数留给了他。其中不仅有大笔财产,还包括英国王室对老威廉拖欠的薪金和国库的欠款共16000英镑,如果扣除通胀因素,这笔钱相当于2008年的210万英镑。所幸小威廉没有因为继承巨额财富而无所事事,享受时光,而是依旧狂热地投身到贵格会的发展中去,就算他已经因为公开阐述自己的信仰四次被投到伦敦塔。

当然,这笔遗产还有更重要的作用。1674年,小威廉带领一部分饱受摧残的贵格会成员到北美洲寻求出路,他买下新泽西州西部的一块地皮,并命名为“西泽西”,作为教会发展的落脚点和理想的实现地。在随后的建设中,他将“我们把权利赋予人民”的方针应用到管理中去,成为未来宾夕法尼亚政策的雏形。

事实证明,小威廉的理想更为远大,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让整个贵格会和受到宗教压迫的人获取自由。很快,他便回到欧洲,多次向英国王室索要欠款以扩大自己的土地。英国王室对此苦恼不已,巨大的金额根本无力偿还,在小威廉再次“讨债”的时候,他们终于做出一个改变美洲历史的决定——将整个宾夕法尼亚赠送给他,条件是债务一笔勾销。这一提案让小威廉感到震惊,他欣然接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土地拥有者。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英国王室,不仅还清了巨额债务,还让恼人的贵格会远离本土,大西洋的距离足以让英王查理二世备感轻松。

时机已经成熟,一切准备就绪,小威廉秉承贵格会的平等与和睦精神,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理想国。法律中的第一条便是:禁止因宗教问题虐待任何人。主张将一切相信上帝的人都视为手足。宗教自由的确定甚至宽恕了抵触他们的新教徒和清教徒,并且诚挚邀请不同宗教和国家的人来到这片新生的殖民地,将引以为荣的自由天堂展现给他们。

当然,只有宗教的自由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宾夕法尼亚州的发展,明智的小威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经济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最终,“代役租”这一概念被提出。所谓的“代役租”就是移民们只要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租种地,之后再也不必承担任何费用和义务。这一政策在当时难以置信,小威廉也因此被誉为“史上最开明的封建主”。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宾夕法尼亚州的经济蒸蒸日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生产力的提升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威廉的开明政策远远不止这些,他曾说:“如果我们不愿受治于上帝,则我们必受治于暴君。”为了保障民主,在他任职总督时期,并没有赋予自己多大的权利,而是让一切法律政策由议会决定。因此,宾夕法尼亚成为当时北美大陆上最“另类”的一个州,吸引了无数追求自由的人来此发展。(P6-7)

序言

美国商业史就是一部财富变迁史

财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互相交换物品,但财富大规模产生和积累是在公司诞生之后。如今,公司每年创造全球90%以上的生产总值。

公司的诞生源于冒险者对财富的巨大欲望。1600年的最后一天,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贸易权,两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6年,弗吉尼亚公司获得英王詹姆士一世授予的北美洲土地,组织144名移民分三艘商船前往美洲,开疆辟土。1620年9月,100人搭乘“五月花”号轮船开往美国,定居普利茅斯。这些冒险者既是股东,也是美国最早的企业家和经营者,他们从事农耕、捕鱼、伐木、种植烟草和毛皮贸易,到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前,殖民地人均财富水平已超过宗主国,占总人口10%的白人富商和地主拥有社会65%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说,美国史也是一部大公司史,一部财富变迁史。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催生航运业发达,因此最早的美国富豪是水手出身的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就不足为怪了。蒸汽机发明之后,动力轮船的水上竞争转移到铁路领域,范德比尔特又成为“铁路大王”,与另一位富豪安德鲁·卡内基竞争。铁路延伸需要钢材,钢铁工业开始热火朝天,“钢铁大王”卡内基成为亿万富豪顺理成章,而石油的发现和开采则造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财富。石油与钢铁成为汽车工业的两大引擎,亨利·福特T型车的流水线推动20世纪初的工业变革和管理革命,财富盛宴进入“汽车时代”。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美国财富跟随交通格局和运输工具的变化而流动,整个国家的地理版图、贸易体系和生活方式也悄然转变。

冒险家和资本家紧紧拥抱,共同掀起创业和投资的财富浪潮,金融巨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力挽狂澜,在大萧条和经济危机中投放源源不断的现金提振信心。IBM和惠普的崛起则意味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拉里·埃里森等富豪皆出于此,盖茨是2016年福布斯富豪榜的美国首富,他已傲居该榜榜首20多年。互联网浪潮则催生出一批财富新贵,谢尔盖-布林、杰夫·贝佐斯、马克·扎克伯格等潜力巨大。投资领域的富豪依旧耀眼,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点石成金的神奇令世人追慕。传统行业仅零售不倒,山姆·沃尔顿的后代长期稳居美国富豪榜前列。

美国200年的财富变迁遵循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演进的规律,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公司进化的逻辑完全吻合。富豪的财富挡不住时代洪流的冲击和涤荡,老牌大亨终将退出,富过三代的家族都是顺势而为的识时务者。2016年美国富豪前三大行业是零售、投资、科技。制造业的超级富豪并不多,尽管美国制造水平全球领先,但所用产品进口居多。  2016年全球富豪最多的国家依然是美国,前十大富豪中有7位美国人。一年前,全球十大富豪中美国人也有7位。首富仍然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拉里·埃里森、科赫兄弟及山姆·沃尔顿家族成员紧随其后,位居前十。另外,美国富豪数量、世界500强公司数量、GDP排名均为世界第一。

从卡内基、洛克菲勒到盖茨、巴菲特,美国超级富豪多是大慈善家,如果临终前还非常有钱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耻辱。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富豪都是财富管理者而非拥有者,只有让财富流动起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才是财富的真义,也是富豪的价值所在。

而慈善,无疑是回归财富本义。

后记

在过去九年里,我阅读了大量中外企业史和企业家传记,尤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和顶级商界领袖的史料。交叉对比阅读时,我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书来系统性梳理全球大企业的发展史,对纷繁复杂、割裂模糊的全球商业史变迁做完整描述,甚至连讲述商业史的著作都很少,除了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中国商业史领域卓有建树的研究。想到这些,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立足当下,为全球商业史留下一些可供参考和研究的文字。

激情归于平静之后,我被自己的冲动和无知吓了一大跳。虽然这些年我写过近十部企业史和企业家传记作品,深入企业访谈、调研,查阅、搜寻、核实浩瀚企业史料,每天置身于喧嚣与浮华之外。不过置身于全球商业史浩繁史料的故纸堆中,我逐渐意识到这是项不可能完成的浩大工程。我非新闻、中文科班出身,没有人教过我如何从事专业写作,更无专业历史研究功底。豪情满怀地提笔之后,却无数次有过放弃、绝望的念头。

为了自我鼓励,我开始在《芭莎男士》(商业版)、《企业观察家》、《支点》、《中国民商》等杂志开设专栏,长期撰稿。一边研读企业史、企业家传记,一边进行商业史写作,前后两年有余。在此期间,我完成第一部商业史作品——《全球商业一百年1914-2014(上):大商崛起》,这本书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我因此信心倍增。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感觉到全球商业史无法由一部书稿叙说详尽,需要扩大成“全球商业史”系列漫说开来。

我的写作方法是以国家为分类,以教父级企业家与代表性企业为主体,以时间为顺序、以史料为标准真实记录,融合国别体与编年体于一炉。选取国别的逻辑是从全球GDP排行榜人手,通过长期研究,我发现全球GDP国家排名与世界500强公司数量、全球有影响力企业家数量、全球富豪数量的各国排行次序高度正相关,换句话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企业竞争力和商业影响力的真实映照,国家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较量。

依此思路,我开始从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这四个国家商业史的研究和写作。当然,我希望日后能将“全球商业史”系列不断完善,将更多国家在商业领域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奉献给读者。

在这里,我不想用太多的文字来倾诉写作过程的艰辛与困苦,尽管这是我迄今为止耗费时日最长的一次写作经历。相较而言,我愿意多花点时间,对刘冰峰、王景超、王晶、王桂娟、胡世同、张晓义等诸位朋友表示感谢,你们为“全球商业史”系列图书的资料查找和初稿梳理付出颇多。

感谢“全球商业史”系列图书的策划编辑李红霞老师,你一如既往的耐心和热情令我十分感动。感谢责任编辑侯景华老师,你的严谨认真令我铭记于心。感谢封面设计师周琼同学,你的才华和创意常充满惊喜,为这套作品锦上添花。

为创作“全球商业史”系列图书,我查阅了大量杂志和报纸,包括网络资料,引用近百部企业史、人物传记图书中的史实,我要感谢所有精彩报道和图书著作的写作者。

坦白说,整个写作过程堪称一项不知天高地厚的冒险历程,甚至有些勉为其难,错漏之处难以避免。但我相信在认真、严谨、客观的努力创作中,每本书都有精彩、闪光、值得回味的故事和道理,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面对浩瀚商史,全球巨擘,谦虚者总是收获更多。

商业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失败的概率远高于成功,但正是所有冒险者的前赴后继,才共同书写出荡气回肠的全球商业史。这种向上、不屈的力量摄人心魄,催人奋进,让我更加坚定写作“全球商业史”系列作品的信念。

陈润

2017年1月18日凌晨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在纽约及哈德逊河铁路股票逼空大战中赚取数百万美元所带给我的满足感,还不如60年前那个明媚的5月的清晨,我踏上自己买的帆驳船,升起我自己的帆,把我的手放在自己的船舵上所感受到的那种喜悦和自豪。

——范德比尔特(“美国铁路大亨”)

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你可以把我的铁路、钢厂和钱都拿走,但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能在4年时间内重建公司。

——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国际基金会创始人)

我从一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干活攒钱,光明磊落地挣钱,然后尽我所能地给予。这一向被我视为一种宗教义务。在我还是个孩子时,牧师就教我这样做了!

——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美国石油大王”)

金钱的不断积累让富人往往面临这样的选择,把所有的钱积累下来,死后交给其他人管理,或者在活着的时候就把这些钱用在有价值的地方,让生活多一点乐趣。我更喜欢后面这种花法。

——乔治·伊士曼(胶卷发明人,柯达创始人)

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处于一个日渐萎缩的行业,那么赶紧在自己变得跟不上时代之前抽身而出,去换个工作或者转换行业。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办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