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而好的散文家是敏于观察、敏于剖析且敏于文字的。读他的散文,好像草原就在眼前。
《心无挂碍》一书就是鲍尔吉·原野著的一部散文集,共分六辑:“骑兵流韵”、“伊胡塔的候车室”、“蒙古民歌九首”、“上帝生活在大自然当中”、“从立春到大寒”、“每片雪都在找一个人”,收文100篇。
| 书名 | 心无挂碍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鲍尔吉·原野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而好的散文家是敏于观察、敏于剖析且敏于文字的。读他的散文,好像草原就在眼前。 《心无挂碍》一书就是鲍尔吉·原野著的一部散文集,共分六辑:“骑兵流韵”、“伊胡塔的候车室”、“蒙古民歌九首”、“上帝生活在大自然当中”、“从立春到大寒”、“每片雪都在找一个人”,收文100篇。 内容推荐 《心无挂碍》是一部具有蒙族特色的大气潇洒的散文集子。书中,鲍尔吉·原野写草原上的人和事、写对自然万物的感想。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充满了美和善的特质,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在对一草一木的细致描写中,作家写出了人的悲悯情怀,写出了对天、地及一切自然之物的尊重和爱。 目录 辑一 骑兵流韵 寻找鲍尔吉 我妈的娘家戚 北呀京的金啊山上 父 骑兵流韵 酒别 沙日拉咩绕,我的马 我爸 我妈 甘珠 飞机开到家门口 辑二 伊胡塔的候车室 胡四台的道路泥土芳香 被遗忘的墙 继母 满特嘎 萨如拉 照相 分衣记 歌唱 闪电 买卖 阳光碎片 伊胡塔的候车室 送行的队伍 火车 狗的时间观念 电梯记 自来水 辑三 蒙古民歌九首 诺恩吉雅 小黄马 嘎达梅林 达那巴拉 牧歌 四海 乌尤黛 达古拉 东泉 辑四 上帝生活在大自然当中 大地花朵川流 沉默的种子 种子 草药与大地的苦 梅岑根的墓园 黄土 墒 锦绣只是城里人眼中的风景 青草远道 化石 石头 铁里藏着红 沙滩 色彩的旋转和燃烧 露水的信 流水 千岛湖的美与善 蜜山的蜜 告别桑园 珠宝 呼吸 净月潭笔记 静中日月长 飞机八月窗飘雪 过青龙桥 铁轨 铁路的尽头 雅歌六章 上帝生活在大自然当中 路有走不完的路 找到了跑步的地方 我的鞋已经累了 每个人理应赞美一次大地 钟声 每个人都欠地球的债务 北陵:人民的绿 辑五 从立春到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雨下在夏至的土地上 立冬 大寒 辑六 每片雪都在找一个人 冰凌 冰的纹 冰雕 冰窟窿 水结冰时终于喑哑 太阳在冰上取暖 眺望冰河 残雪是大地褴褛的衣裳 凤凰号探测器报告:火星下雪了 每片雪都在找一个人 雪落在雪里 为孩子降落的雪 雪的前奏 雪地篝火 雪地狂草 雪不是化的 试读章节 萨如拉 我无论做什么,身旁总有萨如拉目光的追随。一旦定睛与她对视,她反而不好意思了,撩起破裙子遮脸,只露出眼睛热烈地望你。她的嘴,一定在破裙子里大笑着。 萨如拉是我堂妹格日勒的孩子,只五六岁。 虽然萨如拉学着大人的腔调厉声喝狗,以砖头勇敢地打别家觅食的猪,敏捷地翻墙摘豆角,但你看她时,她还是要羞涩。 她还不知道为自己家里的一贫如洗而难堪,她腿杆上久不洗濯而形成的黑渍,那件颜色褪到无以名之程度的裙子,都没有使她感到不妥。 当我用眼光抓她时,萨如拉先“哦”地尖叫一下,惊慌而幸福,然后两脚蹬地、弯腰架臂,准备跑。 有一次,我对着架上的豆角秧假装自语说:“萨如拉老是跑,肉都是竖丝,蘸酱油肯定好吃。” 我的声音不大,但已被蹲在外屋洗小手绢的萨如拉听到了,警惕地直腰观察左右,然后偷着把酱油瓶藏起来了。 她也许真的认为我将把她按到锅里,填满水,煮了吃肉。 在胡四台村,我由于是城里人而被友们认为是有钱人,他们谦卑地谈吐,唯恐说错什么话,这使我难过,感到对不起他们。 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照样得意扬扬。你给他糖吗?给吧。孩子们在品咂糖果的甜蜜时,其专注如一位教士读《圣经》,心里只有快活,而不是别人的恩典。孩子们聪明,知道世间之乐乃与生俱来,何须谦卑? 萨如拉爱洗小手绢,这一点已引起众人的议论。她一有空就用肥皂洗那块带小鸭子图案的手绢,扯在手上飞跑一圈,已干了,然后塞到鼻子下面,嗅阳光与肥皂的气味。 她一洗手绢,就要唱歌。其嗓子之嘹亮为整个家族所首肯。在我们的八度之上,她仍能唱两个八度,从容婉转,像鸟儿在云层里翻飞: 弥漫着白雾的鄂托克西边, 牵连着我心中的愿望, 真想和他见上一面啊…… 这是午睡时,萨如拉在窗下所唱。我静静地听,间或还有清水撩拨的声音,她又洗手绢了。 我坐起来往外看,见到她母格日勒对着我笑,大手大脚的,衣服后背让汗打透了。我们来到之后,友们轮流杀羊请客。我这个堂妹也随着大拨人马,找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拣一块骨头啃着吃。她没有羊,请不起我们,惭愧着,仿佛对不起我媳妇送她的鲜艳裙子。 但是,当她发现我注意并赞赏小萨如拉的所作所为时,就非常高兴,如同送给我的的礼物。 萨如拉的确是的,如果条件允许,我很想把她送到北京的朋友赵世民身边,让他给请一位像沈湘那样的老师教她唱歌,也许会培养出一位玛丽亚·卡拉斯或迪丽拜尔。 P72-73 送行的队伍 今年仲夏,我父母领着我姐姐塔娜及其子阿如汉和阿斯汉、我女儿鲍尔金娜,探结束离开了科尔沁左翼后旗朝鲁吐公社胡四台大队——这是我的家乡。 出门,我的堂姐、堂兄以及姐夫嫂子和不计其数的孩子全都穿上新衣服,送行。愚昧的蒙古牧人和西方的绅士一样,穿好的衣服为客人送行,绝不敷衍。这里面暗含一种隐喻,如节日的隐喻。离开人原本就像节日一样值得隆重。 我两个堂姐把辫子梳得光溜溜的,结实地盘在头顶,戴在帽子里,这是结婚的蒙古女人的发式。她们身上的新衣服每粒扣子都系好,衣上挂着在箱子底叠压的褶子。我的侄子们相貌英武,鼻梁直挺,眼里含着宛如悲悯的神情。他们呼呼啦啦走在我父的身后。 我大伯是瘫子,手把着窗框流泪。 雨后的草地现出沉绿,仿佛压抑着某种忧伤。铅云从天边列起,深者如蓝,浅者似灰。漫布在草地上的几百个水泡子盈不过数米,闪着亮光。有孤独的马低头吃草,以尾悠闲地撵扫虻虫。 我大伯家门口的路上,就这样走过来一列送行的队伍。孩子们的衣服五颜六色,招人眼目。这的确如办一件盛事。 邻居们站在门口,远远地望着。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做什么,谁来了以及谁走了。在《圣经》中常常出现“荣耀”这个词,在那里,“荣耀”是归于主的。在俗世中,被一大群穿新衣服的人簇拥送行,应该说是一种荣耀。 当然,官员们倘肯深入牧区腹地,送行的人也许更多,但谁肯为你穿新衣裳呢?所有的人怎么可能同时想一个问题——你明年会不会再来并为此悲伤呢?他们悲伤着,并压抑着悲伤。当我父的目光转向每个人的脸上时,每张脸都带着谦卑的笑意。 在送行的队伍中,不只有孩子,还有黄狗、小羊羔和永远垂着头的老马。它们也许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但不妨这么走着。 走啊走啊,他们走了两里多地,来到乘拖拉机去旗里的站点。拖拉机来了,我的四五十岁的已经有了孙子的堂姐们扑上去,紧紧搂着我父大放悲声。这一点,蒙古人与汉人的确不同。我的堂兄和侄子们远远僵立着,像木头一样,眼里含着泪水。他们拒绝哭出声来,不断擤着鼻涕,往裤子上蹭。 我父似乎觉得不应该流泪,他仰着脸,弹着眉毛,不断眨眼睛,让眼泪顺原路流回去。 拖拉机开了,也就告别了如此众多的送行的人、羊羔、狗及马。车开出很远,他们还在站着,仿佛等待什么人的指令。在雨后苍茫深绿的草原上,他们的穿戴鲜艳夺目。 P89-90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中国大陆最好的散文家。深藏在他文字里的,是一种文化上源远流长的观看的角度与生长的态度,是每一个保有珍贵的野性因而不甘愿就此陷入桎梏的生命心中那难以言说的疼痛和忧伤! ——席慕蓉 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而好的散文家是敏于观察、敏于剖析且敏于文字的(这三个“敏于”说来好像稀松平常,不过,要同时兼得,恐怕在一百个作者中也难遇其一)。当然,还外带几分于世的悲悯和于己的自嘲。 ——张晓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