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洪汛涛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洪汛涛著的《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收录了洪汛涛的经典名篇《神笔马良》《灯花》《夹竹桃》《树大王》和《狼毫笔的来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善良正义的传统道德使这些童话故事历久弥新,代代相传,成为大读者们和小读者们共同拥有的金色童年记忆。

内容推荐

洪汛涛著的《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介绍:马良酷爱画画,可他穷得连一支笔也没有。有一天,从天而降一个白胡子老头,他送给马良一支神笔,画什么便有什么。马良只给穷人画画,可这个消息却被贪婪的画师、庄园主和皇帝知道了,他们争先恐后来找马良,威逼利诱马良为他们画财宝,马良手持画笔,把金山画在海中央,还画出了鸣雷暴雨、狂风巨浪……

目录

神笔马良

灯花

夹竹桃

树大王

狼毫笔的来历

走近作家:永远的神笔马良

试读章节

神笔马良

一天,他经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画师,拿着笔,正在画画。

他站住脚,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就是舍不得离开,直到天黑,才想着该回家了。

从那以后,他常常老远老远跑去学馆门口看画师画画,一站就是大半天。他一边看,一边心里默默琢磨。他多么想自己拿起笔来,也这样一笔一笔顺着自己意思画啊。

这天,不知怎的,他竟然会不自觉地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走了进去,向画师请求说:

“我很想学画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

那画师斜着眼,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番,鼻子里“嗤”了一声,冷冷地说:

“穷孩子想拿笔,要学画画,做梦去吧!”

说着,就将他赶出门来,“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

“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连画也不能学呢?我就是要学画画!”

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

他到山上砍柴,就捡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描画飞鸟。

他到河边割草,就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画游鱼。

晚上,回到家里,他拿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画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

他没有笔,还是坚持学画画。

花落花开,暑往冬来,一年一年过去了,马良学画从不间断。

他窑洞的墙壁上,画上叠画,密密麻麻,全都是画。

他进步很快,真是画好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好的鱼就差不会游了。

有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黄兔,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

有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大黑熊,吓得牛群再也不敢到山后吃草。

但是,马良还是一支笔也没有啊!

村里的伙伴们都替他发急了。

有个伙伴,到森林里向一百种鸟求它们的毛,想给马良做一支笔……

马良知道了,阻拦他们说:

“鸟的毛是用来飞行的,兽的毛是用来御寒的,不能用它们的毛桌做笔。”

羊和狼本来是冤家对头,听说马良学画画学得很出色,却还没有一支笔,就一起来找马良了,它们说:

“我们的毛最合适做笔。羊的毛做的羊毫笔,狼的毛做的狼毫笔,才是最好的笔。你就用我们的毛做笔吧!”

马良见羊和狼因为他而和好,很高兴,可怎么也不忍心用它们的毛,说:

“你们早该这样了。谁也不欺侮谁有多好!拔毛是很痛的,我怎么能拔你们的毛呢?”

马良都一一谢绝了。

一次,学馆里的画师,拿了一把笔,到学馆前面的河里漂洗,不当心,有一支笔掉到了水底,水很深,他捞不着,只得随它去了。

一条鱼正好游过,看见这支笔,赶紧衔起来,甩动尾巴,转过身,给马良送去。

马良在河下游的河滩上拿草根画画,他不知道鱼送来的这支笔是谁的,说:

“这笔是别人掉落的,掉笔的人一定很着急,正在找这支笔。我不能收这支笔。”

鱼只得将笔衔回原来的地方。

一天,马良去深山砍柴,见到一棵高高的千年古松,就爬上树去,摘了一把细嫩的松针,想用松针做一支笔。没想到,等他找着做笔杆的竹管时,摘下的松针却被高山上的大山羊捡走了。热心的大蝙蝠陪他去高山岩洞里找大山羊评理。原来,大山羊的兄弟被猎人打伤了腿,要松针当药,而山羊上不了树,所以看到那一堆松针就拿走了。马良一听,气消了,赶紧又到千年古松上帮它摘来一大捧松针。去去来来,不觉天已大黑,本来离家就遥远,马良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很是着急。大蝙蝠在前面引路,大山羊驮起他,送他回了家。这次,马良还是没有做成笔,却很快活。

没有笔,马良仍旧用树枝、草根、木炭画画,从没有一天懈怠。但树枝、草根、木炭毕竟不是笔,马良多么想有一支笔。

这天晚上,马良躺在自己的窑洞里,因为他整日干活、学画,已经非常疲倦,想到自己还没有一支笔,越发焦急,翻过身来,翻过身去,就是睡不着,嘴里念叨着:

“我什么时候才会有一支笔呢……”

暗黑的窑洞里突然亮起一道五彩的光芒,来了个拄着龙头拐杖的白胡须老人,紧接着马良的话,说道:

“你现在就有一支笔了。”

怎么?白胡须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那龙头拐杖已经托在马良的手上。马良看着它一点点缩小,变成了一支笔。

白胡须老人谆谆嘱咐他说:

“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

马良手上托着的笔,金光灿灿的,像一条小龙,他诧异得直叫:

“谢谢啦,老爷爷……”

马良的话还没有说完,五彩的光芒就消失了,白胡须老人也不见了。可是,沉甸甸的笔,仍托在他手上。

他十分高兴,就奔出窑洞,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们都叫醒,告诉他们:

“我有笔啦!我有笔啦……”

这时才半夜哩,天还很黑很黑,一弯眉毛月,稀疏的小星星,发着微微的光。

他用那支笔,画了一盏大红灯笼,忽然,一盏真的大红灯笼,迎风悬挂在村口路边的大树上。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赶来了。

大红灯笼里的蜡烛,发出忽闪忽闪红彤彤的亮光,照着大家又惊又喜的脸。

大家把马良围在中间,一遍一遍地问着刚才发生的事。马良一遍一遍重复地回答大家。

大家一次又一次地摸着马良手上捧着的那支笔。有的还凑上鼻子去闻闻,有的还贴上耳朵去听听,有的还用舌尖去舔舔。

这是一支黄颜色的笔。整支笔,是一条浑圆的龙。笔尖,是龙的长须。笔杆,是龙的躯体和尾巴。在烛光里,变幻着各种深深浅浅的颜色。有人说这是黄金铸的,有人说这是璞玉雕的,但谁也说不清楚。P2-7

序言

洪汛涛先生是中国乃至世界享有声望的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与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等并称为“中国童话十家”。他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代表作《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曾被译成英、日、意等多种文字,编入中小学教材,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六十年前,1956年9月,《神笔马良》第一次以书的形式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程十发先生绘图。《神笔马良》是二十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童话故事之一,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中国明珠。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推荐新中国60年60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名。

洪汛涛先生1928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童年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他自幼喜好绘画、篆刻、书法,尤其热爱文学,喜欢搜集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作品,此后又在乡村学校任教多年。这些都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中,洪汛涛被誉为多面手,他为小读者写过诗歌、小说、电影剧本和散文。然而,统观他的创作,以童话居多。因此人们也常常称他为童话作家。他前期的作品有《神笔马良》《灵芝草》《宝斧》《灯花》等,倾心于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开掘与继承,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以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评奖一等奖的《神笔马良》为代表。“文革”后,他的作品有《夹竹桃》《破缸记》《鸟语花香》《狼毫笔的来历》等,以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狼毫笔的来历》为代表,重在反思人性,剖析复杂多面的人生世相与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根因,热情歌颂忠厚、善良、正直、献身的人格魅力。

童年的洪汛涛,就有一个心愿。“因为我爱笔,搜集有很多笔的故事,我便想到了要写一部以笔为主线的小说,写一个少年有一支神笔所发生的一切的故事。”童话《神笔马良》创作于1954年,最早刊登在1955年第3期《新观察》杂志上,作者署名“了的”。今天看来,的确很“了得”。

《神笔马良》是一篇具有鲜明中国民族气派和民间文学风味的童话。它塑造了一个叫马良的贫苦孩子,靠打柴割草为生,但喜欢画画,尽管连一支笔也没有,尽管遭到过别人的白眼与辱骂,但穷困阻碍不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通过写生学会了绘画,并且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而当他得到神笔之后,他用这支神笔,给穷苦的乡亲们画犁耙、锄头、油灯、吊桶等,但绝不给财主画画,绝不给皇帝画龙画凤画金山;他运用手中的神笔,把皇帝、大臣等统统葬身于大海之中。

在这篇童话中,作者在处理人物与宝物(神笔)的关系上,既吸取了传统故事的表现形式,又有发展、创新。在过去的民间童话中,宝物往往主宰着人物命运,得之福来运至,一切如愿以偿,失之则祸从天降,厄运连连,因而人们总是将希望寄诸宝物的威力上。而洪汛涛摒弃这种消极的因素,仅把神笔作为马良手中的工具和武器,它神奇力量的发挥完全建筑于马良刻苦练就的高超画技和爱憎感情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人物的意志和行动。在作者的笔下,神笔是人民美好愿望的化身。这样,洪汛涛讲述的虽是一个往昔的故事,而塑造的却是能跨越时代与地域、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童话人物形象,这也是《神笔马良》的成功所在。许多著名的画家,如程十发、万籁鸣、方增先、张光宇、杨永青等都为《神笔马良》画过经典插图。这些插图极富艺术韵味,与文字相得益彰,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融于一体的精湛之作。

电影《神笔》上映之后,马良的勤奋、聪颖、智慧、爱憎分明,立刻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电影在艺术上所呈现出的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绝不混同于其他国家动画电影的特点。《神笔》在短短两年时间里(1956—1957)先后参加12个国际电影节,赢得各国观众欢迎,荣获5个国际大奖,在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它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评比的儿童片,也是百年来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影片之一。

60年来,马良的形象一直在书本、戏剧、影视、绘画中不断出现,经过漫长岁月的淘洗,经过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检验而流传下来。它激励和陶冶着一代代读者,带来了真善美,带来了创造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力量。正如作家梅子涵先生所说:“马良养育过无数中国童年。”

谢谢洪汛涛先生!

李炳刚

2016年11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