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海十八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鸣亭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董鸣亭著施振华绘的《上海十八行》是《收获》杂志青年作家中短篇小说的选编本。本书选编的文章是从2002年到2010年期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在海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处在创作高峰的作家的作品。全书共选取了中短篇小说诗篇,期中女性作家7篇,男性作家3篇,分别来自台湾、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10篇作品的文字文风、写作背景均不相同,既有完全的海外生活展示也有对国内生活的描述。因为海外作家特殊的文化交融背景,使得他们的作品均由独特的韵味。对于读者既有新鲜感又不是完全陌生无共鸣。

内容推荐

老虎灶、小皮匠、包饭作、剃头店、小人书摊、跑街先生……这些以上海石库门生活为背景的行业,有些已经消失,有些又有了新的发展。从董鸣亭著施振华绘的《上海十八行》这些故事中,可以窥见上海这座海纳百川,又极具生活气息的城市的演变与发展。

目录

大裁缝和小裁缝

老肖家的剃头店

孔先生的“小人书”摊

小皮匠

姚大师的前世今生

“行贩”太公

“包饭作”和他的儿女们

老虎灶的记忆

扦脚女阿花

“大世界”娘娘

开棋牌室的女人

“拎出来……”

收旧货的人

梳头娘姨的今昔

一个司售家庭的变迁

“荐头店”和那些中介公司

跑街先生

柴爿馄饨

后记

试读章节

大块头不服气,就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随手拿起地上的一块布准备揩鼻涕,可仔细一看,这块布料是上等的西装料子,揩不得的,一揩那是要赔顾客钞票的。于是,大块头~转身,跑到了小裁缝摊头,拿起一块花布头就揩鼻涕水了。小裁缝也不吱声,只是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大块头。大块头却挥了挥手对他说道:“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呀。”

小裁缝也说:“我不是故意要他们来砸你摊头的,再说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呀,裁缝摊都砸碎了,谁也没有好处。

也从那天起,大块头的裁缝摊从右边撤走了,居委会让他去扫地。因为小裁缝摊头靠近左边,又是向着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给人间带来光明的,于是,居委会讨论决定,就让小裁缝摊头继续摆在弄堂口。可小裁缝老是觉得没有劲,一个人站在弄堂口,看大块头扫地,等他扫到弄堂口时,小裁缝就把摊头上的碎布头往地上扔。这些碎布头又细又小,粘在地上很难扫清。于是,大块头就火气上来了,骂小裁缝“撮掐”。小裁缝却眯着眼睛看着大块头,然后对他说:“你怎么一点也不瘦?”

大块头说:“要我瘦,除非我要去西宝兴路了。”

“那不是瘦,是变成一把灰了。”小裁缝说。

“我就知道你最好要我死,我死了,就没有人来抢你左边的摊头了。”大块头说着,就把扫帚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了小裁缝的摊头上。

小裁缝四处一望,见弄堂里静悄悄的,马上从一堆布里拿出一副象棋,叫大块头一起下棋。大块头不肯下棋,说饭也没有吃了,哪有兴致下象棋。小裁缝就学电影《列宁在1918》里瓦西里的一句话对大块头说:“面包会有的。”大块头一听,脸上就露出了笑容,顺手拿起裁缝摊头上的一块花布,朝自己头上一蒙,坐在了棋盘前……

不久,有人拿着绿色的布料来找小裁缝做军装,可小裁缝只会做中装,做那种没有肩胛的衣服,于是,小裁缝就对来人说去找大块头做,大块头的西装,讲究的就是袖子挺刮,肩胛神气,所以,军装的要求和西装没有什么区别。

可大块头的裁缝店没有了,喜欢时髦的年轻人就拿着军装料子去大块头家,大块头见有人来找自己做衣服,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在他接过布料时,对来人说:“我帮你做,但你要保密的。”

大块头的手艺真是不错,那军装做得要肩胛有肩胛,要腰身有腰身,再用一根军用皮带束在身上,别提多神气了。特别是小姑娘穿着大块头做的军装,那身材真是没话说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弄堂附近的年轻人都来找大块头做军装了。大块头也就白天扫地,晚上做军装,有时候忙得来觉也没有时问睡。  这时候,大块头想到了小裁缝,小裁缝的手艺做中装也是呱呱叫的,特别是盘花式纽扣,那是没话说的,不管是枇杷纽还是葡萄纽,样样漂亮。再说,都是裁缝,生意应该大家做的。于是,大块头就让小裁缝先把衣服做好,剩下上袖子的活他来做。

P8-9

后记

在完成了《上海十八行》后,心里想到要感谢的人很多。当然,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亲,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智慧,给了我生活在上海石库门这爿屋檐下的温情,但我的父亲没有看到我写的有关石库门的所有文章,所以在我写这本《上海十八行》时,我就对大家说: 这本书是为我父亲写的。那么在我的这三本石库门系列的书中,我已经对我的祖母、母亲、父亲的养育之恩给予了一份回报,我想对他们说:我是一个好孩子,一个非常争气的女孩子。

其次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贺友直先生。

在我完成了《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后,又琢磨着写第三本书。当时选择的题材很多,但总找不到一个更适合我创作的。就在我苦思冥想时,上海电视台准备拍一部纪录片《情系石库门》,摄制组找到了我,幸运的是在拍摄现场遇到了贺友直老先生,他以93岁的高龄和我们一起在片中畅谈上海石库门的文化,也借此机会,我接触到了贺老的画集《说说画画上海老行当——三百六十行》。当我打开这本画集时,看到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我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很多的人物,很多的故事,于是,我毅然选择了写上海的各种行业和从事各种行业的人。也就这样,《上海十八行》诞生了。所以,我要感谢贺友直先生,是他的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可惜,在我还没有完成此书时,贺老却于2016年3月16日去世了,也留给我一份深深的遗憾。

我和贺老都是上海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员,也经常在《海上宁波人》杂志上发表作品。经过协会领导的帮助,原本想在《上海十八行》一书上和贺老合作,所以,书中的十八篇文章,基本都是以贺老的作品为题材,进行故事和情节叙述的。但就在我写到第十五篇时,传来了贺老仙逝的消息,这不啻是个晴天霹雳,让我好多天不能安下心来写作。但我最后还是振作起来,我想对贺老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作品完成。何况我的老搭档——书的插画者施振华先生,他的画风也具老上海的风情,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画家,多年来,我一直得到他的支持。

所以,在后面的三篇文章中,我就脱离了贺老的《三百六十行》的内容,继续创作我们上海存在和发生过的故事。我想,《上海十八行》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也是对读者的一个交代。我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希望,我想对大家说: 我是一个认真的人,我以虔诚的态度在编故事。

最后,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我只想对大家说:我会继续进行创作,请给我一点时间,请相信我会为大家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8: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