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华著的《传统与现代》以“传统”与“现代”为关键词,着眼于20世纪以来文艺批评理论的研究,梳理出中外文艺批评理论继承传统与现代革新这两条发展线索,以期呈现中外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历程。同时,本书以批评理论指导批评实践活动,深入柒万里、黎小强、冯艺、朱山坡等广西重要画家和作家的创作,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学与现代意识,以此探寻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做出的回归传统或大胆革新的诸种努力。
| 书名 | 传统与现代(20世纪以来文艺批评的嬗变)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作者 | 梁冬华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梁冬华著的《传统与现代》以“传统”与“现代”为关键词,着眼于20世纪以来文艺批评理论的研究,梳理出中外文艺批评理论继承传统与现代革新这两条发展线索,以期呈现中外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历程。同时,本书以批评理论指导批评实践活动,深入柒万里、黎小强、冯艺、朱山坡等广西重要画家和作家的创作,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学与现代意识,以此探寻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做出的回归传统或大胆革新的诸种努力。 目录 序一 序二 享受人生品味艺术 前言 传统与现代——文艺批评的两个维度 上编 文艺批评理论中的“传统” 第一章 重解不朽的“传统” 一、《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的宣言书 二、动荡年代:英国的危机与出路 三、艾略特诗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 第二章 艾略特文艺评价体系中的“传统” 一、理论内涵:传统的过去性与现存性 二、评价实践:对玄学派的重新解读 三、理论意义:“审美形式主义”范式的转型 第三章 艾略特文艺创作领域中的“传统” 一、理论内涵: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 二、创作实践:“传统”的现代创新 三、理论意义:现代派诗歌创作手法的全新实践 第四章 余论:艾略特在中国 中编 文艺批评理论中的“现代” 第五章 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范式的现代转变 一、西方本质论文艺观与主客对立批评范式 二、西方对话论文艺观与主体间性批评范式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后现代批评形态” 第六章 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主体间性理论 一、中国主体问性理论的兴起、现状和趋势 二、国内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立场 第七章 图像时代的文艺终结反思 一、文学终结的实质和表征 二、文学不会终结的原因 三、余论:我们能为文学做些什么 第八章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史 一、当前互联网艺术史研究的薄弱与紧迫 二、艺术史研究对象的增容 三、艺术史存在形态的丰富 下编 文艺批评中的传统美学与现代意识 第九章 民族文艺批评 个案一:古拙之美——苗族画家柒万里人物画美学研究 个案二:朴拙的人物坚韧的生命——瑶族画家黎小强少数民族人物画艺术研究 个案三:赤子的壮乡行走——壮族作家冯艺的广西人文地理笔记研究 第十章 地域文艺批评 个案一:守着“鬼门关”的写作——论广西漆诗歌沙龙 个案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朱山坡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个案三:从粤桂边城出发的小说叙事——朱山坡小说艺术新论 第十一章 文化艺术批评 个案一:文化视野下的原始文身 个案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从生命本体论看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世界 个案三:语言路上的相遇——海德格尔、庄子语言美学研究 第十二章 现代小说批评 个案一: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批判 个案二:论钱锺书小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批判 个案三: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意识 个案四: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镜头手法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