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活法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子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子毅著的《中国活法》介绍:修身、齐家、立业、国家。无论是悠闲自在的路边小贩,还是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反思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活法”。在中国,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活法”。这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也取决于,并应该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和理念。

内容推荐

张子毅著的《中国活法》分为四部分,即修身篇、齐家篇、立业篇、国家篇。每篇以3-4章的内容,结合近些年来出现的热点,探讨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应有的处世态度。每章以《易经》中的引文结尾,并加以分析,用传统智慧诠释热点背后的哲学内涵,给人以警示。

目录

修身篇

第一章 新媒介大爆发:在虚拟世界守住底线

 珍惜时间:你的注意力,比任何信息都更值钱

 碎片化时代,不放弃深度思考

 谨言慎行,爱护你的虚拟人品

第二章 每个人都可以来一次供给侧改革

 升级人际关系

 要看懂山势水势

 外表很重要

 成为平台型的人

第三章 屠呦呦获诺奖:坚忍实干,才能品出人生的意义

 坚忍实干:专注于工作,而不是功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赞誉,你能冷静地将荣誉交归大众吗?

 人生的价值何在?

齐家篇

第四章 为什么“富二代”们总在惹是生非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真正的贫富之分是指人的品格高下

 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五章 反思“虎妈”“狼爸”: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中国独有的“虎妈”“狼爸”

 最好的家长不是“刻意安排孩子”,而是“开发孩子的潜力”

 什么是好的成长环境?

 赞许不等于炫耀,也不等于溺爱

 教育中的金钱问题

第六章 放开“二孩”:如何打造兄友弟恭的完美家庭

 “二孩儿”给老大出了?道难题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家风非小事,寻回家文化

立业篇

第七章 大众创业:创业艰难,唯靠“三力”方得始终

 反弹力:创业就是不断摔跟头,再不断爬起来

 坚韧力:成功者必然“九败一胜”,创业就是一场冒险

 冒险力:?夜放下成功,成功来自不怕失败

第八章 投资经:适应新常态,不做乌合之众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只想短线

 风险来自杠杆

 适应新常态,先从心态开始

 拿出些钱来投资自己

第九章 成功的企业,成功的老板,成功的员工

 什么是成功的员工?

 什么是成功的领导者?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国家篇

第十章 世界富豪榜上的华人越来越多:如何定义财富

 财富必然带来幸福?

 我们应该怎样获得财富?

 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才是真富豪

第十一章 每一个“互联网+”,都是机会与陷阱并存

 “互联网+”也不是万能解药

 一个人的陷阱,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机会

 关键在于创新

 “互联网+”是一个热词

试读章节

第二章每个人都可以来一次供给侧改革

要看懂山势水势

我曾认识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他已经年过五十,还在电子行业打拼。电子行业本来是台湾的优势产业,但这个行业变化很快,竞争也非常激烈,一般人都认为更适合年轻人。我曾和他请教过,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成功。

很意外,这位老先生没有给我分析科技前沿和竞争对手,他只是说,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懂山势水势,以及找到自己的贵人。

他所说的山势水势,指的是全球经济和一个行业的趋势,看懂潮流向哪个方向发展。而找到自己的贵人,是说要懂得布局,在正确的方向上提前找到合作伙伴。

这位老先生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以在北京为例,他虽然很忙,但他还是在北京的欧美同学会担任了职务,而且每次活动必到。在这样的活动上,他从不主动去和别人结交,只是忙前忙后。在和别人说话时,他会刻意避开“台湾腔”,大家都知道他是台湾人,但是他要融人这个圈子,就不能在活动中让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成为习惯,他可能知道我英语不好,在和我说话时,所有的专业术语也都努力地翻译成

中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个英文单词。

中国人讲究“多个朋友多条路”,一个人只靠自己奋斗,进步会很慢,所谓交朋友,就是要尽量利用社交圈子,掌握社交原则。认识的人多了,就会有能够帮助你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贵人。

不过,有心人不会等着和贵人偶遇,而是像这位老先生一样,主动融入贵人圈子。在科技领域,贵人就是那些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也是当下的社会精英,他们有些人在自己创业,还有些人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总之,这些人掌握了这个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潮流。多结交这些朋友,不但可以扩大见闻,增长知识,而且在新趋势到来时,能够随时请教,不至于请问无门。

可能有的人认为,靠别人的赏识、帮助,不如自己努力奋斗。这个观点不适合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讲究的就是分工、合作,没有人能够单打独斗。别人帮你的同时,你实际上也是在帮别人。这样你的圈子才会越来越大,而你的能力当然也越来越大。

另外一点,在建立人际关系时,很多人都抱着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的出发点,而且在大家的心中,“志同道合”实际上包含了很多标准,例如人品、性格、兴趣爱好等。但是想一想,这样的条条框框画下来,能够成为朋友的也就没有几个人。

其实这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人生得一二知己足矣”这句老话,说的就是这种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虽然由来已久却并不适合当下的社会。

中国人只满足于人生只能得一二知己,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习惯于身处“熟人社会”,所谓熟人社会,是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这本身没有错,而且会让我们生活得很舒服,周围都是熟人,有共同的背景,习惯于用一种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话语交谈。

熟人社会思维实际上本能地排斥陌生人。我们从小到大,都习惯于“敌视”陌生人。在幼儿园里,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对于独立在家中的老人,我们也会反复叮嘱,“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甚至在银行ATM机取款时,也会被系统提示,“不给陌生账户打款”……

因此,中国社会的信任机制也一直很难建立,进入陌生人社会也步伐缓慢。实际上,欧美国家也曾经都是熟人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必然从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P26-28

序言

关于活法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活在当下。不过对于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我们,活在当下有时是一种奢侈,因为现实生活如尼采所说:“置身于今日与明日之间,紧张于今日与明日之间的矛盾里。”

这种时代,个体的生活随时会被逆转。用来描述变革的故事中,古登堡是最常见的一个。15世纪就已经出现的印刷术,由于每页都要刻满文字,因此印刷速度非常慢。直到一位名叫约翰内斯?古登堡的印刷商意识到,可以将每一个字母都单独刻字随意重新排列。古登堡铅活字版机械印刷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出版成本越来越低,书籍品种数量都大大丰富起来,现代出版业蓬勃发展,书成为人类知识最重要的载体。

其实,古登堡的故事打动人心之处不仅在此,故事中的另一群人也经常被提及,就是那些15世纪的誊写员——他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在古登堡印刷机问世前,书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一名誊写员用一支羽毛笔、一瓶墨水和一叠牛皮纸抄写完成。印刷机出现后,誊写员们集体失业。

一项新技术让一群人失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历史车轮”的碾压吧。我将其称为重新估值:一个人或者说一种职业的社会价值(这里仅指经济价值)因各种原因,例如一项新技术的诞生而被重新定价。

这种价值重估让人不舒服,因为个人没有主动权。就像那些誊写员,没有做错任何事,可能仍然热爱工作,仍然一丝不苟,但是产品、工作的价值因为社会变革而被清零。

认为我讲的故事太遥远,不接地气?不,这正是现今社会的写照——危机与机遇。

最近几十年,互联网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大推手,但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处处点缀着“受害者”——电子商务的兴起,实体店的顾客大量流失。衣服可以在网上卖,饭总要亲自去吃吧?我们在近两年看到,O2O也在改变餐饮这个古老的行业。

另外,一种产品也可能会被其下游功能更强大的产品所吞噬。例如,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普通数码相机市场一直在萎缩,不得不退守到高端产品。因为对一般用户来说,数码相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智能手机完全可以代替数码相机。而且,相对于数码相机,手机搭建了一个更大的系统,让你方便地连接网络,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

当然,这是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某些行业和专业人才的落寞,其背后可能是另一群人的崛起。我们很难说清楚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产业新陈代谢”中,谁将是被彻底革除的,谁将是“拍死前浪的后浪”,谁又将是自我迭代、向高端进化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唯一能明确的是方法论,在风云诡变的年代用正确的态度,做正确的事。

变革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带来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恐惧感。其实,社会生活各方面正在发生的变化,都呈现着规律和趋势,只要我们认真去看,就能看到今天通往明天的路径。这就像在山里跋涉,准备安营时通过观察地形,确保帐篷不会被山洪淹没。

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在洪流中保持清醒。做事业的人,能不能始终抱持坚韧的态度精于业?做决策的人,在眼花缭乱的概念扑面而来时,能不能保持冷静的判断力?政府的官员,能不能主动地将自己和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父母的人,能不能为下一代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再说回到印刷机和誊写员,印刷品的优势当下正在被各种“屏”所瓦解,首当其冲的就是报纸,实时更新的网络新闻,日报已经失去优势。相信不需要太长时间,纸质书从形式到内容都会被“屏幕”改变。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身处传媒行业的人或许饱受煎熬,从资深媒体人集体转行就可见一斑。而生活在爆炸资讯中的每一个人,又如何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继续做最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呢?

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但个人的命运有很多种可能。民国初年,著名的国学大师黎锦熙请了三位抄写员帮他抄写文稿,第一位老老实实照抄,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位非常认真,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他名叫田汉,后来写过一首歌词,叫《义勇军进行曲》;第三个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于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这位有个性的抄写员名叫毛泽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