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与随想(从民国外交总长到比利时修道院修士西天取经现代玄奘陆徵祥的传奇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陆徵祥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陆徵祥编著的《回忆与随想(从民国外交总长到比利时修道院修士西天取经现代玄奘陆徵祥的传奇人生)》有一些对蒋介石的赞美之词,如他在讲演时说到抗战已经持续了六年,“百万英勇的同胞在一位可钦可佩的首领指挥下,宁死不屈,以血肉之躯铸成长城抵御外侮”,这是顺应当时抗战及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完全可以理解。本书并非为了宣扬天主教而谈论它。陆徵祥从一个从政者的角度走近天主教,他在苦苦思索,他在寻找出路——不是个人的出路,他寻找的是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前途。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皈依天主教的心路,以及如何最终选择了宗教生活和从事神职。他强调,自己是“以儒学的思想去审视天主教的显著优势”,“我以自己的方式和从我的祖国的角度思考福音书”。

内容推荐

北平政府外交总长陆徽祥一生传奇,陆徵祥,上海人,出生于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从1884年开始学习西方语言,主要是法语、后来又攻读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学。签署卖国条约二十一条,拒签巴黎和约。后在比利时圣安德奥斯修道院修道,《回忆与随想(从民国外交总长到比利时修道院修士西天取经现代玄奘陆徵祥的传奇人生)》为器晚年的人生历程进行的回忆和思考。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国王阿尔贝阁下的亲笔信

第一部 我的外交生涯1871-1906

第二部 我的政治生涯1906-1920

第三部 我的天主教和神职使命

第四部 我国的基督教使命

结束语

试读章节

星期日,1943年2月28日

几乎完全隐退地在修道院度过了15个春秋,又履行了7年神职,如今,在我71岁时,上帝似乎要让我重新开口并将有所行动。

善良的各位或许会觉得惊讶:我会如此长久地保持缄默?你们也曾多次好奇地问我,从个人生活到公众生涯究竟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我的外交官和外交总长职业生涯是怎么度过的,又是怎样听从上帝的召唤,从职业外交官生活走进修道院,过着神职生活,及至今日或许将成为一名传教使徒。

我将努力为诸位勾划出我生命的主线条,将一生浓缩于寥寥数语。

这一生,我竭尽所能,力图走好每一步,为了看得清、行得远,不让自己被盲目的偏见或任何恐惧蒙蔽双眼,不断地凭借经验的明光,凭借思索和对上天的仰赖来检验自己的行为和责任。

我的生命价值有几许,自有上天评判。不过,在读完本书后,您是否愿意和我一起祈祷,以我的不足来见证上帝的美好和伟大?

我生于上海。父亲陆云峰家境宽裕。1854年,父亲迎娶了我的母亲吴金灵小姐。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后不久便不幸夭折,此后的17年,再没能有过孩子,其间经历了贫困和种种磨难。

因而,1871年6月12日到来的我令父母尤为珍爱。然而母亲却因生产落下积水之症,8年后终不治身亡。时至今日,每想起母亲的早逝依然让我揪心不己。最终,我放下痛苦,并与那些比我更长久地拥有母爱的人们一起感受幸福,这多少减轻了我的痛楚。

该怎样才能表达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父亲虔诚,信实,富有远见。他无私地给予我深沉的父爱。13岁时,父亲为我注册进入上海方广言馆学习。当时的人们视这所学校的学生为叛徒,认为这些学生用所学之外语投敌叛国。幸而,父母自幼便教我如何面对旁人的苛责和生活的起伏。父亲还教育我永远不要迷恋金钱:“经过手的钱当如鸭背上的水,拥有的钱财应当用来换取一切美好的事物。”

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友,每天清晨必定出门散发传单,分送《圣经》。我遗传了他的这一习惯,经常散发一些与人有益的纸张,也从没觉得在这上面花钱是一种浪费。

我们当时都属于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v)。就是在这个基督教社团里,我接受了洗礼,也是在那儿初次感受到基督式的慈爱,感动人心的善举不胜枚举。成为基督教信徒对于我日后加入天主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社团传教士给予我的慈善和仁爱,令我没齿难忘。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教士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竞争。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下,竞争能拉近彼此距离并使灵魂升华;而当这种竞争演变为争斗,则会引发情绪,以至偏离真理。因而,当我进入修道院,读到圣本笃教规中有关“善事的方法”章节中的一句铭言“荣耀人,他是上帝荣耀的创造”时,真是不胜惊喜。

在接受了部分古典国学的私塾教育后,13岁半那年我进入了上海方广言馆就学。在那儿主要学习法语,教授法语的老师阿尔丰斯·波特先生永远那么精力充沛,热情洋溢。18岁时,我得了一场重病,所患的正是夺去我母亲性命的疾病,学业因此中断了整整一年。无人相信我会逃过此劫。然而,上帝眷顾,让我活了下来,并且成功地补上学业,考取了隶属于外交部的翻译学校——同文馆,21岁时我离沪赴京求学。

在北京我继续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学,指导老师名叫夏尔·瓦布罗(Charles Vapereau),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教授,我们终生保持着联系。当时的我并不奢望成为一名外交官,因为只有接受过完整的古典国学教育的学生才有资格成为外交官。然而我的确渴望有机会赴国外暂居一段时间,以期回国后在邮政系统谋得一个行政公职。事实上我从没想过从政,因为父亲清楚地看到帝国官员各种流弊沉疴,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让我与之同流。

因为学习勤勉,我在同文馆仅待了一年时间,便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比赛中胜出,于1892年12月,以四等翻译官身份被派往中国驻圣彼得堡公使团。就在那儿,我遇到了一位恩师,他以亲身经历和经验对我谆谆教导,引领我从个人生活走向公众生涯,这是父亲始料未及的,虽然这一切正是父亲亲自为我作的最佳准备和铺垫。P6-9

序言

此书记叙的这些文字仅仅是本人对往昔的一些记忆片断和思索拾遗,算不得回忆录。圣安德鲁修道院的修士会友们曾多次热切地表示,希望更近距离地了解我的公众生涯及个人生活,在他们的一再请求下,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1943年,为了回应大家的殷切期望,我选取了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些片断,以报告的形式在圣安德鲁市作了一场演讲。讲座在位于罗凡(Lophem)的贝塔尼(Bethanie)本笃会传教士修道院进行。当年我们的修道院被德军征用,正是这座贝塔尼修道院热情地提供了庇护,我们才得以在此安然度过修士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

倘若真有一日,上帝安排我写回忆录,我定将用我的母语——汉语来完成,因为只有用母语才能真正表达我的思想和内心种种微妙的情感。发表这些文字是为了将所讲述的这些内容传递给我曾有幸交往过的朋友,包括我们在欧洲和远在美洲大陆的最亲密的朋友们。

这些回忆的记录同时也是写给——不知可否允许我这么说——我亲爱的中国朋友和我的所有同胞们。字里行间,你们会发现,经过在国外尤其是战争年代的那些岁月,我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热爱之火丝毫未减,甚至愈燃愈旺。

过去的这场战争让我有机会认识到,当一个原本自由的国家被集权敌国占据后,在占领国强加的体制下,秘密警察是如何渗透到公共机构和人们私人生活的每个角落的。

1942年7月25日,我前往布鲁日雷朗德家的沙龙作一次宗教叙谈,聚会被突然闯入的3个盖世太保打断。他们先是禁止我发言,随即抢走我手中的稿件。片刻之后,他们禁止所有在场人员离开,并逐个查验身份证件。

这些讲座的最后附加了这一页内容,是想要表达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感想,尤其是我对那些既无力预防,更无法阻止这场战争的国家元首们应负责任的想法,我想这些大概可以回应读者对本书的期待。

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无比荣幸地将比利时国王阿尔贝陛下的亲笔信置于本书首页,国王的这封信写于鄙人加入本笃会的次日,在书信公之于世的前日,这位德行高尚的国家元首不幸英年早逝。

我一直觉得应该让国王了解:选择贵国的修道院来实现我的宗教生活,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我的生命伴侣,一位国王陛下的子民,正是她审慎谦和的基督徒姿态感化了我,在我的心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了宗教使命感。

以阿尔贝国王的回信作为本书的序言是我莫大的荣幸。

惟愿这本小册子成为我感念上帝的谦卑见证,感谢上苍眷顾我这个可怜人,感谢主公平待我亲爱的祖国。  谨以此回忆录献给上帝,也献给所有世上最亲爱的人们:可敬的双亲——陆云峰先生和他的太太吴金灵,尊师许景澄公使,还有最最亲爱的妻子,生于博斐(Bovy)的培德(Berthe)一陆徵祥。愿他们的人格和品行光耀人间。

1945年1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