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支笔的家庭旅行
分类
作者 刘开太//白春燕//刘明银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这次的行程,与往年一样,在尼克的呼唤中酝酿,在齐克的催促中筹备,在茉妞的行动中实施。

全家会议决定,暑假自由行欧洲。5月底,茉妞才开始安排行程,一项一项列出计划,提出日程:规划旅行路线、订机票、订酒店、订欧铁火车票、打印各种订单、申请英国签证和欧洲大陆申根国家签证、订一日游,等等。一环扣一环,一天接一天。一算计,时间还挺紧张,根本容不得半点儿差错。

还好,茉妞女士“艺高人胆大”,她毅然下了第一单,订下了7月26日从北京飞往伦敦的机票,返程则是从维也纳到北京,往返都在德国法兰克福中转,不能退改签。

一下子就把三个人逼到了无法回旋的地步,但是,便宜啊,三个人往返机票2.5万,比直飞便宜一半呢!

就这样,一切以这个时间点开始倒排。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月光伴日出,茉妞居然把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只等着起飞的那一天!

三杯芒果奶昔,“当”的一声碰在一起,宣布了欧洲之行的开始!

做芒果奶昔是茉妞的拿手好戏,无非是用酸奶和芒果搅在一起,做成一种糊状的饮料,却成了她要挟齐克和尼克的“撒手锏”,只有这爷俩儿乖乖听话并且能满足她的某些要求时,才能满足一下味蕾。

果然,茉妞爽爽地喝下半杯,提出新条件:“老哥,明天欧洲之行就开始了,你能不能少批评我?”又转向尼克:“儿子,你能不能少嘲笑我的英语发音?”

尼克的一杯芒果奶昔已经见底了。他根本不接茬儿,端起盛芒果奶昔的玻璃桶,又倒了一杯。

茉妞似乎忘了她刚才说的话,“卑贱”地讨好尼克:“儿子,芒果奶昔味道怎么样?”

尼克仍顾不上回答,又喝了一杯。

齐克针对茉妞的话,反唇相讥,当然是要把尼克拉到他这边:“我们从不敢批评你,最多只是向‘暴君’抗议!”

茉妞瞪齐克,齐克只顾把菜送进嘴里,躲开她的锋芒。

尼克的第三杯已经空空如也,他奇怪地看着一时陷入沉默的齐克和茉妞,用表情吸引着他们的视线,偷偷地伸手去倒第4杯。

茉妞还是发觉了,得意地制止尼克:“儿子,妈妈做的芒果奶昔是不是很好喝呀?……那你也不能再喝了,先吃点儿别的东西,妈妈还做了一桌好菜呢!”

尼克收回手,看着茉妞说:“我爸说得对,我俩最多只敢向‘暴君’抗议,哪敢批评你呀,哪敢嘲笑你呀!”

茉妞更得意了:“这就对了,你们乖乖的,我就带你们去欧洲!”  齐克和尼克递个眼神,尼克率先发难:“你要是发错了音,不让我给你纠正呀?”

齐克紧接着:“你要是做错了事,不让我给你指出来呀?”

“忍着!”茉妞大吼一声,半杯芒果奶昔一饮而尽,细长的脖子被她自己酿造的美味噎了一下,丰满、蓬勃的胸脯得意地鼓起来,又骄傲地落下去。

这就是15天欧洲之行的誓师宴!

P2-6

书评(媒体评论)

俗话说“三阳开泰”,现如今三支笔也能“开太”。我曾经批评过某些家庭,八室五厅,却找不出一支笔来。现如今家里能有三支笔,已经令人欣慰了,更何况这三支笔竟然能够珠联璧合,带人走进一个快乐的文化之旅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

一个痴迷于昆虫与自然的孩子,他对昆虫的痴迷,给这次旅行带来了很多出乎意料的收获。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中科院昆虫学家刘晔

三支笔,一核心。亲子同题,唱和笔耕。漫漫欧游路,暖暖三春晖。  ——北京大学文学评论家邵燕君

书写得真好,孩子的文字非常出色,很有灵气,真不得了。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处处透着一对为人父母者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哲学。全书无一说教之词,却胜读林林总总的育儿“宝典”。  ——家庭期刊集团原总编辑林双璧

《三支笔的家庭旅行》真好!自由行攻略,育子心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支笔同一景点、同一事件、不同视点的回眸与思考,令人深思。相信共同书写的旅程,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北京育英学校语文教师袁凤芹

扑面而来的美景和美食构成了饕餮盛宴,对生活的热爱把普通变为传奇,把简单变得精致。一家三口的故事留给自己,也留给了世界。  ——公安部青年作家吕铮

后记

“队伍不好带,三个人六个心眼,太难领导了!”

这是茉妞的著名论断,也是茉妞作为大管家最成功也最失败的经验之谈。

那是2014年春节期间的夏威夷之旅,茉妞、齐克和尼克一家第一次境外自由行,也是茉妞第一次担任全程总指挥、总领队和总导游。

那次她犯下了一个违反人体极限的致命错误——一天安排三次飞行,总时长超过14个小时,遭到齐克和尼克的无情批评。再加上在夏威夷的许多活动中,三人意见不一致,常常是齐克和尼克联合起来反对她已经做出的安排,所以她才发出了上述感慨,意在批评齐克和尼克的反对意见太多,不服从她的管理和领导。

不料,话音刚落就遭到那时还没过11岁生日的尼克的强烈反击:“老妈你说得太对了,你一个人就有四个心眼,我和我爸一人只有一个,你还嫌少啊?”

茉妞顿时无语,齐克鼓掌!

暑假的欧洲之行,茉妞一度不愿承办,可是齐克提出了一个-非常无耻的问题:“你是喜欢挣钱还是喜欢花钱?”

茉妞自知工资略低于齐克,齐克是用单位时间的收入高低来逼她就范!

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她宁可不去,也不愿意为一个因为工资高一点儿就盛气凌人的家伙提供复杂的出国事务服务。

你工资高那么几百块,年龄还大呢,吃得还多呢,家务干得还少呢,脾气还大呢,你神气什么?

可是挡不住尼克的请求!为了让孩子开开眼界,为了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高风亮节,茉妞淑女不计小人过,再次忍辱负重,接过2A欧洲五国自由行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从5月底开始,办护照、办签证、订机票、订欧铁通票、订宾馆,除了一次英国大使馆要求齐克和尼克必须到场的指纹录入之外,茉妞没用他们爷儿俩操半点儿心。

等一切手续全部搞定之后,茉妞长长地出了口气,也向齐克和尼克摆开了自己的功劳簿,同时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许说好,不许说坏,还把各城市导游的任务交给了齐克。

三个背包六双鞋,三顶帽子六只眼,三张嘴巴百颗牙,三条舌头品味欧罗巴!

15天,5个国家,8个城市,一家三口,吵吵闹闹,说说笑笑。六个心眼可能没有,但三个心眼却一个也不少。

操心的是茉妞,手里攥着大把订单、机票、火车票,身后还跟着两个饶吉另!

开心的是尼克,天天看美景,吃美食,高兴了就写篇“舌尖体”,让国内的阿姨大叔哥们儿咽着口水过过眼瘾。 忧心的是齐克,他每天都在琢磨,如果真有六个心眼,他该怎么分配?还轮得到他分配吗?

其实,齐克的真实想法是:如果真有六个心眼,他一个也不要,5个给茉妞,让她管好这个家;该属于尼克的那个就给他,让他健健康康、普普通通、快快乐乐地长大成人。

目录

Chapter 1 飞向欧洲放大假

充满期待的欧洲旅

誓师芒果奶昔

头等舱为什么就可以捉弄人

机场巧遇

一只大猩猩,两只小猴子

云层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空中航程

火鸡腿汉堡和意面

日落前赶到英国

“屁股大”的房间

大管家茉妞的成功箴言——旅途中的智慧和运气

Chapter2 伦敦四日

“简政放权”第一天

尼克的儿童票呢

教堂墙外的热

屁股比赛

泰晤士河边的鱼排配薯条

翻越栅栏比赛

格林尼治山脚下的蛞蝓

斯汤顿,一顿温暖的早餐

神秘的英国老头

伦敦郊外的石头之旅

迷失的狄更斯故居

送给“达哥”的帽子

牛排和龙虾

博物馆流水账

茉莉一样的美丽错误

遗憾的伦敦

大管家茉妞在伦敦的愉快领悟

Chapter 3 圆梦法兰西

胡闹的法兰西

光怪陆离的巴黎

那一口中国汤

列阵的标本

巴黎动物园之旅

巴黎之吻

教堂外的军乐

“上嘴唇”乐队

快乐的法国人

第一次欧铁之乘

普罗旺斯圆梦之旅

普罗旺斯的街头艺人

普罗旺斯的甲虫

派拉-罗雅拉

全家共识:不为旅途放弃自己的喜好

Chapter 4

坑爹的米兰

二乘欧铁:惊恐连连

尼克和“小摇滚”

霸气的美国老太太

拄拐杖的米兰老太太

坑爹的米兰

意大利七恨

最后的午餐

齐克提醒:人在旅途安全第一

Chapter 5

悲喜交加瑞士行

日内瓦的三张公交卡

阿里亚那的咖喱三明治

两个昆虫学家的国际长途

不知名的意式美食

欧洲之巅下的“批判会”

给上帝挖鼻孔

无人对抗的“欧洲步”

依依不舍的篮球

茉妞瑞士感悟:路上更要修身律己

奥地利音乐之旅

学会闭嘴,是一种修行

莫扎特,你为什么不是我儿子

你好,扎哥

萨尔茨堡的阳光好灼人?

跟我捉迷藏的欧洲大锹

六乘欧铁,不靠

诡异的密码盒

神秘的房东

人呢,维也纳的人呢

滑稽的维也纳方孔篮板

自然历史的“陷阱”

美味的“狗拉屎”

为富鲁格号忏悔

家是十二星级的酒店

尼克旅途心得:孩子在路上是“有用的”!

代后记 六个心眼儿三人分

序言

2014年,夏,三口之家的欧洲之旅。

起个大早赶机场,天色微明。

儿子刘开太,英文名字Nick,音译尼克,北京育英学校五年级小学生,11岁。给小学课本挑过刺,给习大大写过信,立志要当中国的法布尔,10岁发表了十篇作品。喜欢上学,更喜欢放假。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盼着放假,一放假就盼着旅游,坐飞机、坐火车、看美景、吃美食,不需要上课,不需要写作业,对自己的三大爱好——昆虫、小号和篮球充满幻想。

幻想究竟能不能实现呢?

妈妈白春燕,英文名字Menu,音译茉妞。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年龄保密。毕业15年,做过出版社编辑,也曾跻身企业白领,后来成为某单位干部。最大爱好是管理儿子和丈夫。喜欢给儿子做饭,拿起炒勺精力无限。自以为对这次旅行做足了功课,一切尽在掌握。可这是儿子和丈夫最担心的地方,因为历史证明,“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就是“一定会出事”的时候。

欧洲之行还这么灵验吗?

爸爸刘明银,英文名字zeek,音译齐克。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年龄嘛,也保密。小时候讨过一次饭,最怕挨饿,后来念书成瘾,32岁才从北京大学歪歪扭扭地“爬”出来,现在“混迹”于一家中央媒体。喜欢出国旅行“开洋荤”,尤其喜欢挑茉妞的刺,还对尼克的体-重忧心忡忡。害怕茉妞路上撂挑子,害怕尼克收不住嘴。

他担心的事情会发生吗?

临行前,齐克突然出了个“馊主意”,说要把欧洲之旅变成“家庭写作之旅”,三个家庭成员每天都把旅行故事写下来,不是流水账一样的日记,而是“亲子旅行教育故事”。每人要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体验,欢迎奇思妙想,呼唤盖世奇文!

茉妞曾自诩为家中的“文豪”(被尼克戏称为“问号”),擅长“机关体”,从不怕耍弄笔杆子;尼克担心会破坏旅游的兴致,浪费旅行的时间,但毕竟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过十多篇文章,对写作有热情,因此也信心满满地与齐克拍手成交。

齐克是劳动模范,每天早晚在手机上“点”个不停,经常点得右手痉挛。

茉妞说用笔写更有感觉,一路上竟然写坏了两支笔,花生米大小的字,写了两小本。

尼克在写了几篇之后大呼上当,可是“舌尖体”写出了感觉,发到微信上,受到国内叔叔阿姨的鼓励,一些同学和泳友也跟着起哄追捧,说看了之后馋得流口水,每天等着看,就像等着母鸡下蛋。于是尼克常常以寻找写作题材为由,要挟茉妞和齐克满足口腹之欲,带他遍尝当地美食,吃美了才写,否则“罢笔”。于是连夸带哄,连蒙带骗,恩威并用,软硬兼施,拍拍屁股捏捏脸蛋,再奖励两颗巧克力,一路下来,竟也写了十几篇。三口人加起来,70余篇,六七万字。

写得怎么样?各位“亲”评判!

内容推荐

一段“游学亲子”的快乐旅程,一次“家庭写作”的心灵游戏。提倡“家庭写作”,推广“家庭阅读”是创作《三支笔的家庭旅行》的基本理念和目的。

轻松幽默的文字,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的意境,发入深思的哲理,配上数百幅优美的照片,图文并茂,字字含香。

一对北大毕业的父母,带着一个机灵活泼的男孩,2014年暑假游历欧洲五国,每人一支笔,一起写,一起读,一起玩,一起游。家庭本来就是一个最好的娱乐课堂,更何况又是在异国的旅途上!

儿子的“舌尖体”成为小哥们儿的“微信快餐”和小女生的“餐后甜点”;父母的亲子游记则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旅游小品,把旅途中的惊险、刺激、矛盾和快乐绘声绘色地输送给读者。

快乐的旅行体验,生动的教育理念,探索,收获,分享。

《三支笔的家庭旅行》由刘开太、白春燕、刘明银所著,供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6条欧洲深度游路线,71个经典人文自然景点,几千公里的惊艳行程;

脚尖与笔尖的协奏,父母与孩子的狂欢;

家庭旅行是孩子最好的:文化课、自然课、写作课;

心灵成长在路上:带孩子用脚丈量世界,一起领略鲜活的欧罗巴。

一次三口之家的欧洲之行,因为有了“笔”而别样的丰富与精彩!不要犹豫,你也可以,与你的家人一起记录旅程或人生。

《三支笔的家庭旅行》由刘开太、白春燕、刘明银所著,供读者阅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