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应龙的民国往事(汉树有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得君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应龙作为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有着世代相传的良好信誉和文化,而马家先祖们的创业过程,更是充满了一段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或荡气回肠,催人奋进,又或者温情脉脉,感人肺腑。这些故事见证了一个老字号的成长和发展,更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得君编著的《马应龙的民国往事(汉树有情)》以1919年马应龙南迁武汉为起点,讲述马应龙在搬迁到武汉后经历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时期的浮沉变化,反映了马应龙这一老字号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守和笃定。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民国时期的老武汉特有的民俗和地域文化。

内容推荐

得君编著的《马应龙的民国往事(汉树有情)》介绍:陈长庚,家在鄂东北一小山村——陈家坳。弟兄三人,长庚行二,兄长庆,弟长喜。陈家坳四周都是起伏不定的小山丘,土地贫瘠,村里百十户人家,靠几分薄田无以为计,多外出到汉口谋生,时人称为“下汉口”。陈家三兄弟也加入到“下汉口”的行列,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主人公陈长庚从学徒到伙计到店员,直做到药店(马应龙)的管事。大哥则在汉口扛码头,后参加革命。三弟则在堂哥长贵店里帮忙。本书以陈长庚在马应龙的店员生涯中所经历的至少四次大的起落为主线,以他目睹的一切,来反映马应龙这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守和笃定。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民国时期的老武汉特有的民俗和地域文化。

目录

一 坐船下汉口

二 汉镇风物好

三 走进马应龙

四 初识马掌柜

五 学徒之生涯

六 长街演商战

七 胖和尚造访

八 兵变夜惊魂

九 劫后有余伤

十 李先生之误

十一 陈管事履新

十二 外埠设分号

十三 武昌围城记

十四 大哥闹工潮

十五 激情满江城

十六 赈灾献爱心

十七 广告倡国货

十八 东洋人上门

十九 惊天掘金案

二十 学潮动古城

二十一 抗战军兴时

二十二 烽火见丹心

二十三 迁入法租界

二十四 大哥托付重

二十五 胜利光复日

二十六 薪火自相传

二十七 刘家出逆子

二十八 涨风何时休

二十九 明天会更好

试读章节

抢购风潮过去后,马应龙店里的事务少了很多,少掌柜厚生吸取了上回的教训,知道在法币贬值的时候,多卖不如少卖,少卖不如不卖。保值保产成了商家们规避风险的主要做法,马应龙店里也是这样。

长庚现在不用再考虑销售的问题了,销多销少无所谓,没有销售更好,能维持下去就行,店里的事务清闲多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家里每天有大米,一家老小的吃饭不用犯愁,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中元节刚过,市面上流传着一个消息,南京政府方面要废掉法币,发行一种叫“金圆券”的新币了。长庚与大家一样,心里充满了期待,过了几天,汉口的《正风报》刊登了中央通讯社的消息,是关于发行“金圆券”通告,长庚拿着报纸仔细地读着其中的内容。

通告上面写着几条重要的规定:(1)8月19日为本规定生效的日期;(2)市场上以金圆券计算,所有法币一律禁止流通,限期向指定银行或委托单位按定价三百万法币兑换一块金圆券;(3)无论单位或个人,所持有的黄金和银元,限期向指定银行按每块银元兑换金圆券两元、每两黄金兑换金圆券两百元的价格兑换金圆券,逾期不兑换或继续买卖黄金、银元者,一经查出,即严厉惩处;(4)金圆券发行以后,各行各业,均需按法币与金圆券的折价出售,并只能低于8月19日前的价格,不准涨价或变相涨价,也不准囤积居奇,违者严惩;(5)国人(包括个人、工厂、银行、钱庄)存在国外的外汇,一律限期登记;以后又限令转入指定银行的账户,不准随便动用。

长庚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不对劲,赶到店里的时候,马家的父子俩也正在看当天的报纸,见长庚来了,三人便在店堂左侧的茶几旁坐了下来,议论起政府发行金圆券的事来。

“法币兑换金圆券不就得了,干吗还要人家拿出黄金、银元来兑换?”厚生首先说话了。

“外汇虽不兑换,也要转入政府指定的银行账户,这是什么意思?”老马掌柜补充了一句。

“我感觉政府这次发行金圆券,平抑物价并不是主要目的,好像还有别的什么目的。”长庚说道。

“政府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还有什么意图?”

马家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

“法币为什么贬值,而且贬值得这么厉害?”

长庚望着厚生,厚生摇了摇头,长庚接着说:“不就是政府手里差钱呗,打个比方,你手里只有一百元,却要花一千元。”

“那怎么可能呢。”厚生说道。

“普通的老百姓当然不可能,但政府是可能的。它要用钱,要打仗,国库里没有钱,收入又没有增加,那怎么办?”

“怎么办?”

马掌柜父子二人同时问道。  “只有加印钞票,这是政府的权力啊,钞票多印了几十倍、上百倍、上万倍,大量的法币流人到市场,但市场中的商品还是那么多,你说,那钞票还不贬值啊。”长庚说道。

“那现在换成金圆券有什么用呢?”厚生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换成金圆券呢,要把多余的钞票回笼,把原来多印的票子收回去,来减少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长庚说道。

“那就是跟原来没有加大发行时一样,但是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已经膨胀到这个地步了,换成另一种货币就能解决问题吗?”厚生一脸的疑惑。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换一种货币能解决问题吗?”长庚重复了一遍。

“我看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马掌柜说了一句。

“如果严格限量发行金圆券,顶多只能使物价保持现有水平,不再上涨。要想使物价降下来,希望渺茫得很。但是——”长庚停顿了一下。

“但是什么,快说啊。”马掌柜有些迫不及待了。

“如果政府真想抑制物价,除了用法币兑换金圆券,还要有大量的物资投放市场、充实市场,否则,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的。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并没有向市场大量投放什么物资。”

长庚这样分析道。

“还有,这次发行金圆券,为什么非要老百姓把黄金白银都拿出来换呢?”

说到这里,长庚停了下来,看着马掌柜父子俩。

“他要找老百姓借钱?”厚生冒出一句。

“找老百姓借钱应该是发行国债啊。”马掌柜也很疑惑地说。

“老掌柜说得对,政府若是真要向老百姓借钱的话,那就应该发行国债。但是发国债是要还的,还要给老百姓利息,是不是?”

“是呀,发国债就得给利息。”马掌柜大声说。P253-25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