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山行远/大观艺术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心明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金心明所著的《青山行远/大观艺术丛书》采用版块式编辑结构,以年鉴方式记录金心明的艺术状态,以研究艺术家个案资料为要求,体现艺术家在不同时间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生活状态,让读者更多角度来对艺术家金心明的了解。为当代中国艺术家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方式和对个案资料的收录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金心明所著的《青山行远/大观艺术丛书》主要介绍画家金心明个人的艺术生活,包括:写生、创作、教学,作品风格演变过程中的资料,收录与金心明相关的文字、图片、作品等信息。

目录

自序

状态

时光

心境

沟通

试读章节

金:就像朋友一样的。人的一生,虽然有这么多年,但真正跟你会有交叉的,或者说有点关系的,毕竟还是少数。这些跟你有点关系的东西,势必冥冥当中是有作用的,作用于你的。高家的情结,也是我的一个缘分吧,跟我自己刚好吻合的一种审美追求,突然间碰到的。

鲍:什么时候碰到的?

金:让我真正进入高时丰的这种状态里面,其实还是因为阅读。当然。我以前也读书,只是后来我感觉读书又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不太功利了,我会去读一些生活的书,闲书,我试图去了解前人的一些生活琐事,生活状态,所有在文字里面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这个是我乐意去挖掘的。所以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张岱,因为他有生活性的东西,还有李流芳,写西湖的。然后我就开始慢慢、慢慢地往近现代的,跟自己还有一丝半缕能够有点关联的人身上找,就找到了民国时候的那帮文化遗民,在杭州还能找到他们住的房子,墓,留存的作品,余绍宋、武曾保、经亨颐、都小番、夏敬观,西冷印社早期的那些社员,高家兄弟。也因为阅读,越来越迷恋文字、题跋,关注的人也离画画的圈子越来越远,越来越不专业了。这种状态就是在我开始对画画无所求的时候开始的,在那些同样无所求的前辈中寻找寄托。特别是高鱼占,完全就像一个知己一样,就开始着迷了。

鲍:你慢慢了解高家这么一个过程,你觉得他们六兄弟是一个什么状态?

金:比如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呀,还有就是脱离世俗,就是追求真实,这些东西都有。还有就是把艺术纯粹化,对于艺术他不是说追求,可能他根本就没有追求,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不是靠追求来维系的。可能还包括信心,有的东西其实就是信心,画画也是这样,也是一个“信”字,写字也是这样的,你相信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这个最重要。他们是闲人,生来就是为艺术的,用文化人的理想在创造精神。我们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在这个纷繁的现实社会里扮演某个角色。有时侯越专业越糟糕,变工匠化了,没有了人性。

他们的状态使我悟到了很多。比如学习,现在大家动不动就是宋、元,取法要越高越好,这还是以绘画的功利为目的的。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比如一样东西,你说没有价值,但是刚好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有养分的东西。读书也是这样,我用我的判断去吸收自己所要的东西,我心里很坦然,可以接受。不然的话,又重新卷入一种攀比和焦虑,或者是无休止地找自己的麻烦。从高鱼占的笔线里面,你找不到任何一点虚的东西,使我联想到打坐,都在过程中。

鲍:包括你们组成“午社”,是不是也受你们研究的民国文人的影响?

金:差不多,志趣相投,然后希望人与人之间尽可能的单纯。现在很多状态都太快了,得降下来,静下来。古人都是在玩,所有的东西都是玩出来的,画画也是这样,要表现一个什么内容,这个东西肯定是一个好玩的东西,他才去表现的。古人的这种艺术状态就是生活跟他的人文思想、情义,所有的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然后就出现了什么雅集,产生了作品。我们就凑这样一个团体,有这么一个平台,然后经常可以交流,经常可以聚在一起玩。找一个理由玩玩,或者搞些雅集,或者互相画画,一种技术上的交流,或者是艺术观点上的交流,还有收藏上的交流,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

鲍:聊聊你的绘画,前段时间我看到陈传席先生有一句话,他说你是取法“北宋后期的乔仲常”。

金:这个是他说的,我没有去想过。我现在在想自己的绘画这样走下去走到哪里?我还没想风格的问题,陈先生用他的理解看出来,不等于我能够这样走。我的路子是自己,就像我刚才前面讲的,我把身上的担子全部卸下来以后,很自然的一种状态,我就是这样画的。

我现在也在思考,我该怎么样继续往前走?现在又变成新的一些问题开始冒出来了,你不能老这样呀!或者是你要怎么样去改变绘画里面的东西啊!我觉得一个人是综合体,要弥补的东西很多,绘画在我看来不是特别重要,现在我把有些重心转移到书法上去了。

P14-P15

序言

小时候,在火柴盒上看齐白石的虾、青蛙、小鸡,觉得墨色好看、清新、可爱。

后来学画,学《芥子园》,那些树石,皴法,仕女什么的,就不再觉得齐白石的画有多么好了,嫌太简单,不够难,没有挑战性。

再到后来,小朋友学画学齐白石,老年人学画学齐白石,就更加地疏远他了。那两笔三刷的,心里不屑,小儿科,太没追求了。

而今自己也学了三十多年的画,东涂西抹的,作了很多的探索。说快乐也好,痛苦也好,估计今生也就只能做画画这么一件事了。于是,再仔细地看看齐白石。一个是阿西编的《齐白石精品集》;一个是浙江美术馆展的北京画院藏品。

齐白石和我一样,一辈子没做什么别的营生,几乎都在画画,从小开始,仕女、山水、花卉、鸟兽,应有尽有。一方面是兴趣,一方面是谋生。做喜欢的事,还能活命,和现在的我们一样。

他在前面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上,也很苦恼,走不出路,内心很挣扎。

一个农民,却追求文人画的旨趣。他不太看得上匠画,什么四王,元四家,宋画,在他眼里似乎都和工匠差不多。“四百年来画山水者,余独喜玄宰、阿长,其余虽有干岩万壑,余尝以匠家目之。时流不誉余画,余亦不许时人。固山水难画过前人,何必为。时人以为余不能画山水,余喜之。”“余少时不喜名人工细画,山水以董玄宰、释道济外,作为匠家目之,花鸟徐青藤、释道济、朱雪个、李复堂外,视之勿见。”“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糊涂乱抹不足快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戏捉活虫写照。”虽然如此,他还是在早年画了大量的仕女和工虫,这种无奈,这种取悦于人的索求,可以想见的苦痛。

不知是他的眼格天生高,还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工匠,耻于和匠人为伍?或许还是后者的成分多一些。齐白石的追求,虽然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生存压力下,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世俗历练。难能可贵他那颗不受束缚、自由散漫的心,表现在他的画笔下那荦荦大方的墨色和线条。不言,自现光芒。不肯委屈了自己,岂能迁就于他人?于是,“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伺快心时也。”

“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扰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就这样,齐白石作为一个“凡人”开始了“超凡”的艺术探索。基于他多年在画画这条路上的苦苦摸索,终因“未称己意”,走投无路,心灰意冷之后,“决定大变”。关键在于,此时的齐白石已经做好了铺垫,毅然决然地走向“自问快心”的解脱之路上去了。管你喜欢不喜欢,我就这样了。于是,他的天马行空,横涂竖抹,势不能挡。竟如飞蛾扑火,快何如哉?也或许,没有前面几十年的焦虑、抗争、痛苦、和愤懑,一再地表态,一再地失望,究竟不能走到涅槃的边缘,也就无缘最后的蜕变。

回到了孩童的状态。“不画未见之物”,这是齐白石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造,不作。不再迷信任何的古人和今人,哪怕是宋元,只选不多的几个孤傲不羁的叛逆者为心仪的对象,终生崇拜,视为己身。齐白石跳出自己,审视,看到了历史长河中自己孤寂蹀躞的身影。

没有了哪怕一丁点的所谓的艺术追求。无为的心是真正自由的心,自由的心是真正创造的心。作为、卖画、勤奋、积极、任^生、张扬、世俗、怪诞,这种种的作为都是齐白石的“自由”,看不见的“作为”,不自觉的“作为”。写诗,没了辞藻;画画,不见矩缝;作书,恣意纵横。当时的画坛大佬们,个个肩负文化责任,历史使命,从老祖宗那几根线条里读到了干头万绪的文脉。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享受着古人的赐予。于是。“时流不誉余画”。于是,余绍宋斥齐白石画为“恶”。在那些世家名门的学人眼里,学问,平和,正统,有为,无疑是立身之本,生存之道,岂可毁伤?

齐白石的解脱,是彻底的,是“直指人心”的,是通俗易懂的,是为大众所喜见的。他不经雕琢的天}生,灵光一闪,直接通向了“心底澈明”的“无挂无碍”。

从齐白石的身上观照自己,就像齐白石看八大、石涛一样,看到了太多的感悟。自己这么些年在画画上的努力,显得异常的苍白和乏味。我的骨子里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是那种看到田地,闻到柴火都会莫名激动的农民。一个自由不能束缚的灵魂,学得跟大家一样,苦苦追寻高贵繁华的影子,攀爬那空中的楼阁。四望,诗情画意、飘飘欲仙、如梦如幻、海市蜃楼。我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属于这里,因为害怕失去这足可留恋的良辰美景。人的贪欲,无穷的魔窟。铅华洗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副什么皮囊。

我是怎样的一个自己?终究将回到哪里?

或许,我这些年所谓成熟的画,也该走到尽头了罢。只是,我还不知道该去向何方。踟蹰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心的归宿,即是画的归宿。

子游为我做这本画册,罗列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看透我自己这么些年来试图在画画上鼓努为力的历程。“山鸡自爱其羽”,自己执着于画画这件事.满足着我作为社会人的虚荣心,不能自拔。我是这个社会的一枚棋子,学了一门画画的技术,做着一个“有用的人”的样子,得着意,忘了去想,那归去的路。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引领我们的路标无处不在,只是,我们不作迟疑的眼睛却轻易看不见它。

我总觉得。出书也好,办展览也好,其实都是做给自己看的。书还没出,自己先看到了诸多的问题,让我思考到平时思考不到的犄角旮旯。要算的话,这才是真正的收获。

权作如是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