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家风就有好家教
分类
作者 何凤娣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家风与家庭教育两者密不可分,优良的家风催化着优良的家庭教育,优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优秀的子子孙孙。

何凤娣编著的《好家风就有好家教》通过对家风的各方面进行解析,希望能够给广大家庭提供一个引导,改善普遍的家庭风气。

内容推荐

家风,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而家风正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灵熏陶、人格塑造、性格培养,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言的力量。家风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家风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内而外,从心动到行动,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何凤娣编著的《好家风就有好家教》就是告诉家长,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让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并给予孩子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从而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目录

第1章 家风——从未消失过的温暖

那些年,曾影响过我们的“家风”

我的幸福来源于“家风”

家风让三世同堂更和谐

家风好坏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家风让孩子的情商更高

后记:成成、果果在家风中茁壮成长

第2章 爱——家风最核心的精神力量

好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馈赠

人和氛围是家庭爱的核心

家庭活动是增进爱的平台

用温和、高效的方式沟通

享受孩子的爱,鼓励孩子布施爱

好家风不允许溺爱孩子

“隔辈亲”是上帝恩赐的福报

不要剥夺孩子体验失败的权利

后记:成成、果果也挨过打!

第3章 榜样——大人在做,孩子在学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父母相亲相爱,孩子也在学

孝敬老人,父母的影响力最大

执行家“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父母有礼貌,孩子差不了

家长勇于承担责任,孩子也重诚信

父母勤奋学习,孩子也不落后

播种幽默,快乐地生活

后记:成成、果果撒谎记!

第4章 家规——没有规矩,难成“家风”

人之初,规矩始

左手规矩,右手爱

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购物时的“三不”规矩

给孩子发言权,但不能乱插话

吃不言,睡不语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餐桌上的规矩

后记:让成成、果果承担一定的家务活

第5章 品性——家风塑造好少年

帮孩子拿捏好谦卑

做事用心而不是用计

合作才能成大事

倡导孩子间良性竞争

培养孩子的平常心

帮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引导孩子珍爱生命

教孩子乐观地看待生活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给孩子灌输珍惜时间的观念

给孩子带领回归自然

后记:成成、果果被误解后的处理

第6章 情商——培养人见人爱的孩子

既要教知识,更要育心灵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走自己的路

和孩子一起感悟幸福

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鼓励孩子原谅并感谢折磨你的人

教会孩子发泄心中的烦恼

学会取舍,懂得释怀

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缺陷

后记:成成、果果受挫后的趣事

第7章 底线——家风要与社会和谐相处

传统家风——取精华弃糟粕

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告诉孩子

认清个体价值,别拿孩子跟人比

永远做孩子的支持者

不必苛求孩子完美

把老师看成家风教育的盟友

后记:向成成、果果传递社会“正能量”

第8章 名人家风——汲取经验,营造完美家风

《颜氏家训》的家风精髓

《朱熹家训》的家风信条

《朱子家训》的家风精华

《弟子规》的家教思想

《曾国藩家书》的家风思想

试读章节

那些年,曾影响过我们的“家风”

家风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小学生的回答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店老板娘的回答是:“女生要自爱。”普通村民的回答是:“不打架、不斗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商贩的回答是:“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家风是什么?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建立在规矩与习惯的基础上,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内化成一种性格、态度与品质,规范着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世。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谈谈我的家风。我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从小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父母就教导我要与人为善,要诚实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学会通情达理。什么叫与人为善呢?我的母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嘴巴很“毒”,见到谁都会想办法揭他的伤疤、指出他的缺点,借此取笑他。每个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不愿意再次与他来往,到后来,他也失去了朋友。

母亲借这个故事想告诉我的是,与人交往,要本着一颗善意之心,不要无端地揭人之“短”,以免引起别人的不快。相反,应该嘴巴甜一点,主动与人打招呼;嘴巴甜一点,说些好听的,让别人心情好,这样别人才愿意与你交往。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嘴巴甜”的好处,不过,我还是照做了,很快,我就发现收到了奇效。因为每当我热情、主动地与人打招呼,在交谈中赞美别人时,别人都会露出开心的微笑。再后来,我听人在背后夸奖我,说我懂事、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我,我在学校里成了人缘最好的人。

当然了,我这种嘴巴甜并非无缘无故地说漂亮话,说虚伪的话,而是事出有因的,有所指向的。否则,别人也会察觉到我的虚伪,你说是不是呢?可以说,这个家风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每当回想起成年之后我顺利的事业、美满的婚姻、和谐的家庭生活,我无不感激当年母亲的谆谆教导。看来嘴巴甜一点,与人为善,真的非常有意义。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无论你说得出来与否,家风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那么,曾经的那些年,影响过我们的家风有哪些呢?要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多本书都写不完,我就挑几条比较普遍的家风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崇勤”型家风——代表人物曾国藩

谈到家风,我们就不得不谈到曾国藩,他是清末忠臣,他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影响力。他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身体力行地发扬勤劳的作风,也教育子女养成勤劳的习惯。他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还为家里的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上午刻纺花或绩麻,午饭之后做针黹刺绣,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虽然身为封侯拜相之人,但曾国藩却定期检查“日课”。不少家庭受曾国藩这种“崇勤”型家风的影响,也提倡勤劳持家、勤奋治家的家风,从而使这种家风源远流长。

“崇俭”型家风——代表人物晏婴

晏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宰相,官高位显,但却提倡节俭。他每次出行,都“乘弊车驽马”,“布衣栈车而朝”,在他的带动下,家人也不穿绫罗绸缎。晏婴临终前,不忘告诫夫人:“我死之后,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一定要保持我们的家风。”难怪司马迁在著《史记》的时候为他写传,并在传首赞美他:“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俭力行重于齐。”这种节俭的家风具有广泛的影响,后来蜀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也提倡节俭,那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至今被人传颂。

“崇学”型家风——代表人物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曾用莸杆画地教他识字。由于他从小勤奋自学,又接受名师的教导,所以后来文章名闻天下。尽管如此,欧阳修并不骄傲自大,而是一直严谨求学。受欧阳修的影响,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欧阳奕也从小好学,饱读诗书,后来颇有学问。俗话说:“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这种求学的家风在欧阳修的家族有很突出的表现。

“崇礼”型家风——代表人物丰子恺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人,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都很容易接受。父亲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亲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丰子恺无时无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他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每逢家里来客人了,他总是跟孩子强调:“要给客人倒茶、添饭,一定要双手捧上。”他还打了个比方,如果你用一只手给客人倒茶、添饭,就好像皇上对臣子的赏赐,或像是主人对乞丐的施舍。而当客人送礼物时,一定要双手、躬身去接,双手表达敬意,躬身表达谢意。这话深深印在了子女们的心里,也反映在子女的行动上,使他们受益终身。

“崇廉”型家风——代表人物卢怀慎

卢怀慎是唐朝宰相,他以廉洁著称。《旧唐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怀慎清俭,不营产业,器用服饰,无金玉绮文之丽,所得俸禄,皆随时分散,而家无余蓄,妻子匮乏。”据说卢怀慎从来不贪污、不受贿,连别人送给他的礼物都不收。他的儿子卢奂自幼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历任中书舍人,自始至终坚持廉洁从政,不贪不占。这种廉洁奉公的家风被一些廉洁的干部奉为珍宝,不断传给后人。

曾经影响过我们的家风数不胜数,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好几代人,千千万万个好的家风,可以汇聚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风气。所以,重视家风,重提家风,不仅关乎着“小家”的幸福和谐,也关系到“大家”的繁荣昌盛。(p002-005)

序言

家风是助孩子成长的“正能量”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开展了“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活动。对于这一问题,受访者有的面色凝重,回答发人深省;有的个性十足,回答让人忍俊不禁;有的一板一眼,回答字正腔圆、非常到位。

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作风、风气。国家有国风,社会有社风,家庭也有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辈教育子女和后代的方式,也是长辈激励后代前行的教鞭,更是长辈对后代的殷切期盼。家风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灵熏陶、人格塑造、性格培养,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言的力量,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家风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由内而外、从心底到行为的,孩子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良好的家风犹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它既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孩子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良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就像一种磁场,可以深深吸引孩子走上充满正能量的人生道路,使孩子发自内心地践行良好的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最小的单元。一种良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家庭变得和睦、团结;如果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那么汇聚起来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和谐,民族就会充满向心力,国家就会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良好的家风教育关乎着民族的兴旺发达,影响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以说,重视家风教育,用良好的家风带给孩子正能量,于公于私都是很有意义的。

家风的形成与家庭贫富无关,与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无关,所涉及的是父母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也许在家风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一对文盲父母,却可能培养出品德良好、德行高尚的孩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家风教育多么重要。

家风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品德、素质,重视的是孩子的内在修养,培养一个综合素质强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孩子更重要。曾有一次,我开家庭教育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做生意的父母来听讲座,我开玩笑地问他们:“你们不怕耽误做生意吗?”他们说:

“我们宁愿少赚钱,也要把孩子教育好。”这个回答很到位,它表明了这对父母重视教育孩子的态度。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究其原因,恐怕是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导致孩子无法继承、发展父母创下的事业。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人,哪怕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要心态端正,重视品德教育,以身作则,多给孩子正能量的影响,也能把孩子教育好。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片荒野,如果不播种善良,就会被杂草淹没;如果不耕耘高尚,就会蔓延低俗;如果不培植美德,孩子的心灵就会滋生丑恶。家风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一个家族的兴旺,好的家风于家于国都是有益的。因此,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