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萧华--纪念开国上将萧华诞辰100周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萧华传记组编的《回忆萧华--纪念开国上将萧华诞辰100周年》,增收了傅钟同志的《痛悼萧华同志》、宋树岐等的《萧华及其率领的八路军“挺纵”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萧霜的《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日子》、邹雅林的《坚持民族团结让利于民》,以及《萧华同志生平》和《萧华同志生平年表》,并在每篇文章前配了一张作者与萧华抑或与内容相关的历史照片(均由萧华同志家人提供),同时还对部分文章的作者进行了释注,使得本书更加符合阅读需求和习惯,也更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萧华传记组编的《回忆萧华--纪念开国上将萧华诞辰100周年》由萧华上将的战友、部下、家人等68篇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这些文章,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不同侧面,回顾了萧华同志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展现了萧华同志令人难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萧华同志多方面的才华,也寄托了作者们对萧华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目录

永久的怀念(代序)

深切怀念老战友萧华同志

沉痛悼念萧华同志

痛悼萧华同志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深切怀念萧华同志

长歌当哭慰英才

萧华政委在军事科学院

忆萧华同志

我军政治工作的领导者

我所了解的萧华同志的杰出贡献

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典范

建设辽东军区的萧华同志

悼萧华同志

深切怀念萧华同志

永恒的战斗友谊

明朗的微笑

为党奋斗到后一息

青少年时代的萧华

江西苏区时期的萧华同志

记萧华同志在少共国际师的几次讲话

难忘的岁月艰难的历程

长征路上的萧华同志怀念老首长萧华

斯人风范留华夏

回忆往事思绪万千

学习萧华同志的优良作风

我的良师益友

萧华同志病中忆抗战

八路军的“娃娃司令”

烽火边区忆华年

萧华及其率领的八路军“挺纵”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长留光泽在人间

萧华司令员在冀鲁边

整风和抗美援朝时期的萧华同志

勤勤恳恳鞠躬尽瘁

的怀念

学习萧华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作风

怀念·感激·鞭策

怀念老首长萧华同志

在萧华同志的领导下

永志难忘的回忆

深切怀念老领导萧华同志

萧华同志风范永存

在辽东前线的萧华司令员

回忆萧华主任

怀念老政委萧华同志

他永远活在部队和人民中

任劳任怨不计得失

永远年轻的将军

数载心血铸《长征》

青山依旧在

萧主任是永垂不朽的

他和同志们心心相通

文艺工作的杰出领导者

萧华同志与革命历史巨著《星火燎原》

忆萧华同志对八一厂的关怀

他为我军的体育事业倾注心血

闪耀着老红军优良传统的光辉

将军的心愿遍营的歌声

平易近人的萧主任

寄怀萧华同志

哭萧华伯伯

坚持民族团结让利于民

在后的日子里

爸爸向我走来

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日子

爸爸就像一团火

爸爸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录一萧华同志生平

附录二萧华生平简表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深切怀念老战友萧华同志

萧华同志不幸逝世了。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军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人,我失去了一位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我悲痛万分。

萧华同志病重住院期间,我多次去看望他。他同我谈国家和军队的改革,展望社会主义建设的灿烂前程,很少谈及他的病痛。我第二次看他的时候,他还谈笑风生,精神很好。他谈到红军时期我们并肩战斗的情景,深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你是个好师长啊!”萧华同志的话引起我的深思和对历史的回忆。

我同萧华同志相识50多年了。见面之前,我早就听说他12岁参加革命,17岁担任以能打能拼闻名的苏区少共国际师政委。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都很重视这个师,也很器重萧华同志。

我同萧华同志并肩战斗,是从1935年在长征途中哈达铺整编开始的。当时,为了适应北上抗日的新形势和战斗需要,中央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同志为支队司令员,毛泽东同志兼政委,下设三个纵队。我原在的红一团编人一纵队第一大队,我任大队长,萧华同志任政委。从此,开始了我和萧华同志共同的战斗生活。在严酷的岁月里,在频繁的战斗中,萧华同志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政委。那时他少年英俊,朝气蓬勃,智勇兼备,作战勇敢,雷厉风行,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执行上级指示坚决,处处为士兵作表率,深受部队官兵爱戴。在作战和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军事指挥员强而有力的支持。1935年9月,长征到达宁夏固原地区,在行军中发现青石嘴村驻有敌人骑兵一个团。我同萧华同志爬上小山,进行观察,见敌人戒备不严,我想打掉它,征询萧华同志的意见,他完全支持我。我们一道研究了打法,作了紧急部署,随后带领部队猛打猛冲,迅速歼灭了敌人。这是我和萧华同志共同指挥的,第一次打骑兵。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我们都很高兴。长征到达陕北后,部队重新整编,我们一大队恢复了红一团的番号,萧华同志任政委,我任团长。1935年11月,我们团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当时正是隆冬季节,萧华同志身穿单衣,顶着刺骨寒风,带领部队冲进了直罗镇。我们和兄弟部队一道消灭了镇内的敌人,毙敌一。九师师长牛元峰,毛泽东同志赞誉这次战役“给党中央把全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东征时,我调到恢复组建的红一师任副师长,萧华同志调红二师任政委,我们暂时分手了。东征中,我们两个师都打了许多胜仗,西征时,我调二师任师长,战友相会,又与萧华同志一起工作。1936年5月,在宁夏的曲子镇又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了马鸿宾部下四百多骑兵,活捉了绰号为“野骡子”的旅长。战斗中萧华同志和我在主攻团指挥所,敌人突然冲了过来,我们在离敌百米远的地方指挥反击,面对枪林弹雨,他镇定自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1936年11月,在山城堡打了一个胜仗,歼灭了尾追红军的胡宗南先头部队一个旅又两个团。我和萧华同志率二师参加了这次战斗。战斗中他有勇有谋,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我们配合得非常好。

萧华同志不仅作战勇敢,指挥果断,而且善于掌握部队思想脉搏,及时做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西征途中,部队紧急出发,为了隐蔽和迅速,连续进行夜行军和强行军,宿营地和具体任务都不向下传达,战士产生了许多猜测和疑问。萧华同志带领各级政治工作干部,不顾疲劳,边行军,边检查战斗准备,边进行宣传鼓动,迅速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励了斗志。萧华同志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曲子镇战斗后,部队西进至七营川、清水河一带和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军对峙。萧华同志组织部队以多种形式向该军展开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终于化敌为友,取得了显著成果。萧华同志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出色地做了团结回民的工作,帮助组织了地方回民自治政府,使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萧华同志还善于将上级意图变为群众的行动。西安事变时,我们第二师正在陕北井家沟一带休整。当蒋介石被抓的消息传到部队后,群情激愤,都认为应该把蒋介石杀掉。萧华同志和我耐心向部队做宣传解释工作,使干部战士的思想迅速统一到了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我和萧华同志在红军时期一起工作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亲密无间,肝胆相照,结下了亲密的战斗友情。1937年1月,我因为调“抗大”学习,依依难舍地和萧华同志分别了。以后,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他多次担任一个方面或一个地区的军政一把手。他的革命气魄、开拓精神和智慧才华,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的指挥才能更加出色,政治工作经验也更加丰富,成长为我军军政兼优的高级将领。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后转战东北,我在冀鲁豫,后转战华北,我和萧华同志虽战斗在不同的地区,远离千里,天各一方,但我们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当我得悉萧华同志担负的工作取得成就或胜利,我都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P1-3

序言

永久的怀念

转眼间,萧②华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几十年来,我及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想念他,他的音容笑貌常常萦绕在眼前。深夜,灯光依稀,梦幻缭绕,仿佛他还在伏案读书、思考或挥笔疾书;晨起,微曦初露,意念朦胧,仿佛他依然在室外小径上散步、吟咏抑或思索问题:中午和傍晚,孙辈放学,声稚语浓,仿佛他上班开会该归来了……我多少次走到院门口,翘首远眺,直至夜灯初上,才恍然明白他已永远离我们而去,再也听不到他那欢快的脚步声,再也看不到他那熟悉的身影,再也盼不到他的归来。每当此时,我的泪水总是止不住夺眶而出。30年来,我对他的怀念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人们的思念之情总是相通的。萧华同志1985年去世后,他少年时代的战友们曾告诉我说,他们每每回想到江西苏区时,脑子里总会闪现出年幼的萧华身背斗笠、打着赤脚、艰苦地行进在田间陌上,挨村挨户地去做发展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的身影:闪现出他带着少共国际师的健儿,用大刀、长矛和国民党“王牌军”罗卓英、陈诚部浴血苦战、殊死拼杀的英勇壮举。他长征路上的战友们曾经告诉我说,每当想起踏遍万水千山的那些日子,乌江岸上,萧华同志同红三团突破天险、横扫顽敌的往事宛在眼前;大渡河边,他访贫问苦、动员船工,亲自吹起激励勇士们渡河的冲锋号音犹在耳畔;大凉山下,萧华同志深人彝区谈判,促成彝族头人小叶丹与刘伯承元帅结盟的场面历历在目:腊子口旁,萧华同志深人前沿制定作战方案的情景,时现脑际……

1987年秋天,我重访抗战期间萧华同志曾经战斗过的故地。老区的人民对我说,40多年过去了,但是,萧华同志当年率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疾行千里,深入敌后,开辟冀鲁边根据地的事迹,仍在群众中流传。被老百姓昵称为“娃娃司令”的萧华同志,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谈判的往事,仍然是山东省惠民县人民街谈巷议的佳话。解放战争初期萧华同志率部用木船横渡渤海。进军东北的经历,仍然为胶东人民所传颂。那次,无论我走到哪里,当地的老村长、老党员、老房东都会紧紧拉着我的手,询问萧华同志别后的情况,问得是那样仔细,那样情深,似乎萧华同志还生活在他曾经为之奋战了八年并深深爱着的那块广袤大地上,生活在曾经和他鱼水相依的人民群众之中。在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一位年轻的县公安局长,无限深情地说,萧华同志为解放这块土地出生人死,他从小就知道将军的名字,并一直期盼老首长能回来看看乡亲们,可惜老首长忙,回不来。中午吃饭时,这位公安局长十分虔诚地端上一杯酒,走到我的跟前眼含热泪地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他代表山东根据地年轻一代敬上这杯酒,以表达对萧华同志的深深敬意。年轻人的这一举动,使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像游子回到故乡、重逢亲人那样伏首唏嘘,泣不成声。途经泰安时,一位从东北到山东出差的老同志,听说我要路过这里,便连夜赶到泰安看我。他说,斗转星移,人世沧桑,有些新近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淡忘,而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在记忆中却非常清晰。在转战东北的老战友中。只要一提起解放战争,一提起萧华同志的名字,当年他指挥部队开辟辽东根据地,在新开岭首次歼灭国民党一个师,三战本溪、四保临江、围困长春、策动曾泽生部起义、挥师人关、激战天津等往事,都会一一浮现眼前,甚至连木船渡海,雪地行军,同苏军会谈等场面的细节也记忆犹新,如在眼前……

这一切,确实好似发生在昨天、前天。1988年初春的一天,一位年逾八旬,在病床上躺了两年之久的老同志,漫忆旧事,情不自已,派人向我传话:告诉新兰同志,让她来看看我,我想萧华同志啦,我想她啦。来人话未说完,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几十年来,正是这种深沉诚挚的革命战友之情,给了我鼓励,给了我安慰,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在萧华同志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老同志们自发撰写回忆文章并结集成《回忆萧华》正式出版。这本收集包括了25位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在内的多位老同志、老战友、老部下等的68篇回忆和怀念萧华同志的文章,集中展示了萧华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事迹和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故事。应该说,这本小书是深入学习研究中共党史、军史的宝贵史料。它是萧华同志的战友、亲人们用最真挚的感情凝成的。在撰写这些文章时,老同志们多数还在一线工作,他们基本都是利用工作空暇之余,一点一滴回忆整理出来的。有的年高体弱的老同志则是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艰难地一字一句地进行口述,其子女或工作人员帮助记录整理。还有的老同志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口授录音……现在,这些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已悄然离世。但他们留下的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始终鼓舞和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在萧华同志诞辰百年之际,我们修订再版这本纪念文集,同时借此机会向各位撰稿者再次表示感谢,对已经仙逝的作者表示深切的怀念。萧华同志九泉有知,也会感到欣慰。愿这本沉甸甸、充满革命感情的文集,能够将同志们的绵绵思念之情寄托于不尽的时日,激励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献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发奋努力。

后记

为纪念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老红军、年届九旬的萧华同志老伴王新兰,近年通过申请立项并在总政办公厅编研局协助组织下,编撰出版了《萧华传》《萧华文集》《萧华画集》,2014年年底以来又获准拍摄电视文献片《萧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发立字[2014]38号)、编辑再版《回忆萧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字[2015]139号)。随着这些作品的陆续问世,较好地形成以萧华同志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萧华系列作品,从多角度勾勒出萧华同志光辉的一生。

1985年萧华同志逝世后,他在总政工作时的秘书李圭同志,及时协调约请萧华同志生前的一些老战友和曾经在其领导下工作过的老同志.相约出版一本回忆纪念萧华同志的文集。为此,许多同志写了文章。其中一些作者不顾年高体弱,抱病写作,令人钦敬和感动。这些文章.从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侧面,回顾了萧华同志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展现了萧华同志令人难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萧华同志多方面的才华。也寄托了作者们对萧华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1988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回忆萧华》,通篇充满了老同志之间浓浓的革命情谊。

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这本再版《回忆萧华》,增收了傅钟同志的《痛悼萧华同志》、宋树岐等的《萧华及其率领的八路军“挺纵”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萧霜的《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日子》、邹雅林的《坚持民族团结让利于民》,以及《萧华同志生平》和《萧华同志生平年表》,并在每篇文章前配了一张作者与萧华抑或与内容相关的历史照片(均由萧华同志家人提供),同时还对部分文章的作者进行了释注,使得本书更加符合阅读需求和习惯,也更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受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个别差错,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