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晨光明亮和煦,这是我第一天到污水处理厂上班。我的车驶进大门,见到一台废弃已久的压路机,有一群人正为它上漆。
我踏入办公室,问起为什么要给这台废弃机器上漆。同事告诉我,那台压路机已经太旧,需要报废,买台新的。
我听了更觉困惑,那为何要大费周章,为一台废弃的机器涂上新漆呢?
“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人解释说,“公共工程局会派一名工程师来签‘报废证书’。要是看到机器生锈,会责怪我们没有好好保养,机器才损坏。”
如此说来,机器坏了,就任由它风吹雨打。过一段时间,再为它上漆,避免受责罚。这造成一个双赢局面——工程师有充分的理由签下“报废证书”,不会责备工人,工人也能用上新机器。
这让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实地工作的人比你想象的要聪明。所以,不要只待在办公室,要到处走走,了解情况,了解工人的想法。另一方面,人们见到你愿意卷起袖子,亲力亲为,花心思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的处境,会更尊重你。
在污水处理厂担任机械工程师几个月后,新加坡发生了大水灾。这场大水灾,让我对“亲临现场、身先士卒”这一课更为印象深刻。当时,我负责为好几个污水抽水站安装机械和电力。
那天,只见大水溢出河堤,淹没了一个污水抽水站的巨型抽水机。抽水机处在抽水站的底层,我们必须将那里的积水抽出,才能重新启动抽水机。当我抵达现场,工人已在奋力抢修,他们用了几台移动式的柴油抽水机去抽水,但是这些机器完全没有用。
我要他们把几台抽水机连接起来,增强抽水力度,他们却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我当即感到困惑,难以断定我这样做是否可行。我迅速回想大学时代所学到的水力学知识,要他们照我说的去做。幸好,如我所料,一切可行。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工人心中的地位提高了。
和他们共事多年,让我领悟到人的共性:人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都想有出色的表现,把事情做到最好。人们渴望得到赞誉,期望在工作上得到认可,也都想品尝成功的滋味。因为成功能让他们倍受鼓舞、增强自信,进而催生动力和创意。毕竟,没有人想在工作中出错、出丑。
至于怎样营造一个人人都勇于尝试、不怕犯错的环境,是身为领导人面对的一大难题。只有在一个无惧尝试的环境,人们才能通过成功建立自信,才能安心地从错误中学习。
再深一层来说,我发现大多数人都不介意被人领导,但是在他们心目中的杰出领导人,是同时用心灵和头脑工作,不仅充满热情、机敏过人,还能帮助下属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好的领导人就是一位领路人、一位导师,他会指引人、体恤人、带动人,大家一同工作,鼓励人大胆创新、勇敢行动。
1969年至2006年,我当了37年公务员。在这段工作的日子里,我一开始就想着要成为领导人,而非跟随者。我认为自己也许只是第二名甚或是第50名,而非第一名。不过,名次不重要,真正能让我脱颖而出的,是开发独树一帜、只有自己才具备的特殊才能。而要这样,必须敞开心胸,虚心向人学习,向各处学习,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在做什么?其实,如果跟在人家背后能感觉自在,也没有什么要紧。只是,一旦自己身在最前面时,也要为自己敢于挺身在前,走自己的路,感到自在。这其实才是排名第一或不是排名第一的差别,这也是在未知的将来,取得永续成功或走向失败的差别。
这里,我以爬楼梯和乘自动扶梯来阐述上述观点。乘惯自动扶梯的人,来到一个只有楼梯的楼层,要爬楼梯,才能更上一层楼时会感到辛苦。因为他们不曾锻炼好自己的肌肉,来为攀爬楼梯储备体力、能量和信心。所以说,学习先进国运用自动扶梯上下楼梯是对的,也是好的,不过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肌肉和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P11-P13
今年66岁的林祥源,目前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集团总裁,这家公司替新加坡政府管理着超过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有研究机构估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管理的资产接近30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七大国家财富基金。
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林祥源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经济发展局是负责为新加坡政府吸引外资的重要机构。在2007年和2008年,经济发展局曾为新加坡取得外国投资承诺超过新币172亿元(约138亿美元)和180亿元(约144亿美元)。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2007年11月,林祥源成功击败拥有宽体飞机制造基地的美国,赢得世界主要飞机引擎制造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olls Royce)在新加坡设立该公司在英国以外的第二个飞机引擎工厂,这也是该公司在亚洲首个大型飞机引擎工厂。这项投资额达新币3.2亿元(约2.552亿美元)的项目,是新加坡宇航业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工厂每年可以生产400个飞机引擎,每个引擎定价是1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
1999年9月至2005年3月,林祥源是新加坡公务员首长,为新加坡政府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政策和制度改革。教育部长王瑞杰最近透露,至今政府部门拟定政策时,有采取以价值观为重的做法,高官不时还会说:“这很LSG(林祥源)嘛!”
新加坡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吉星2005年初在国会发言,特别提到公务员那种“政府什么都懂”的心态改变了。
2003年,他在美国探访10个年轻有为的新加坡企业家时,竟然没有人打算回新加坡发展,他们不相信自己回国后会有立足之地。在充满机遇的美国生活后,他们甚至认为回新加坡是一个错误决定。殷吉星同意公务员墨守成规,任何想法只要不是源自政府,不是由政府推动,都不是什么好主意。这是政府公务员对企业家独树一帜想法的一般态度。
不过,两年后,他发现情况改变了。他发现政府有了某些政策行不通时就“急转弯”的现象。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方面,政府改变了不信任私人企业和人民的心态,还邀请适当的私人企业人选协助政府制定政策。重大政策推出前,经常都会主动邀请公众给予意见。一个例子是经济检讨委员会的成立,政府广邀各阶层的国人彻底检讨经济政策,并提出革命性的改革建议。
他特别提到林祥源说:“在政府内部也存在自我审视的机制,比如公务员首长林祥源领导的亲商小组就检讨各个政府部门的既定政策,促使公务员改变旧想法,接受新点子。”……
这个小组组长丹尼尔说:“我们这样做不是要让任何人难堪,而是要表扬反应行动迅速和灵活的政府部门。”
林祥源还有一件英勇果断的事迹值得一提。
那是1991年3月26日晚上9时50分发生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惊险一幕。那天,有四人劫持从吉隆坡飞往新加坡的新航SQll7班机。在翌日清晨,由政府高级官员决定派出特别行动突击队员潜人客机,于30秒内成功击毙劫持者,还救活所有乘客。
林祥源时任国防部常任秘书,他于2010年接受《公共服务50年专刊》访问时描述,这四名劫持者要求释放他们在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同胞,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原总理贝娜齐尔·布托的丈夫。
处理劫机事件的专案小组,名为“执行小组”,是由一组专门应付突发危机的高级公务员组成。小组平日以内政部常任秘书陈振忠为首,那天刚巧他在国外,重任就交由林祥源主持。当时,内政部长贾古玛教授和国防部长杨林丰博士都赶到机场,他们和林祥源、三军总长黄维彬在一起,寻求对策,当时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是维护机上乘客的安全。
被劫持的飞机在樟宜机场降落后,劫持者要求和新加坡的巴基斯坦大使谈判,并要求给飞机加油,可以开到澳大利亚、伊拉克或利比亚去。数小时后,劫持者见巴基斯坦政府未作出妥协,先后将两名空乘推出机舱泄愤。
清晨6时43分,林祥源和三军总长黄维彬向贾古玛和杨林丰报告,事件已经接近危险状态。劫持者开始出现暴力倾向,他们把烈酒洒在机师座舱,并威胁将每隔1O秒杀掉机上一人。
林祥源眼见情况紧急,要求部长批准采取雷厉行动,在短短3分钟内经杨林丰同意。贾古玛询问黄维彬,他的人员是否已做好准备?在获得肯定的答案后,贾古玛下令采取行动,决定派出特别行动突击队解救乘客。
突击队员潜入客机,30秒内不但成功击毙劫持者,还救活所有乘客!
上午7点,在林祥源领导的“执行小组”谨慎而果敢的处理下,一场灾难顿时化解,劫机事件顺利结束。
这样的突发事件,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处理不当,只会招来祸害,这是林祥源为何永远要公务员及时为明天做好准备的原因。
2006年10月1日,你就要从行政服务部门退休了,我在此代表政府向你表示由衷的感激。感谢你在过去的37年,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杰出贡献。
这37年,你曾出任国防部、总理公署、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重要部门的常任秘书。1999年至2005年,你担任公务员首长。
这么多年的公共服务生涯,你创造了难以逾越的纪录,即你认识到新加坡面临的挑战,你为公共服务部门开拓了崭新的愿景,去应对挑战。你还为实现愿景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和计划,并从旁监督,直至它们成功落实。在你的领导下,新加坡公共服务变得更具前瞻性、更有远见、更能迅速应对变化,也更加重视工作表现,以服务至上、以客户为先,从而赢得了国际名声,备受赞誉。
任职总理公署常任秘书以及公务员首长期间,你为公共服务部门未雨绸缪,带领他们及时为将来做好准备。你所开展的“PS21”(21世纪的公共服务部门)计划,把各层次的公务员动员起来,一起去预判变化、去迎接改变和去执行变革。你也重整了公共服务的人事管理系统,使得公共服务在面对更变不休的就业前景时,更具竞争力和反应力。你推出了吸引并开发人才的新措施,得以为公共领域长期提供新的领袖,历久不衰。就任常任秘书期间,你建立了共同掌权与团队的精神,为创造一个网络畅通的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财政部常任秘书任内,你改变了政府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创新的举措,你激发了政府机构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并且善用财源,除了减少政府的财政风险,还建立起了高透明度的问责制。你所推行的“电子政府”,一直在国际评测中名列前茅,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你还引领财政部降低所得税税率,增强新加坡的税务竞争力,维持新加坡稳健的财政地位。
出任教育部常任秘书期间,你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运动的发起人,也是推介“国民教育”的领队先锋。你还通过多重管道来树立教师行业的尊严,其中有校长就职典礼与卓越教师总统奖。在国防部,你建立了一支强大可靠的新加坡武装部队,在每一层军阶上都选用能人。通过国防部生产力委员会,你动员起各级军官去提升工作表现。在国际防务关系上,你也和几个主要国家建立和扩展关系,并加强了联系。新加坡武装部队今天崇高的公共形象,少不了你在国防部时所建立的强大基础。
曾和你共事的每一名公务员都对你敬重有加,尊称你为良师、导师和启蒙师。他们切身体会了你对人的诚挚关怀,协助人们把自己的最佳状态贡献出来。你推动自己的信念,以激情、热情和诚恳与人沟通。你感染了年轻一辈的公务员去为国家服务,去为国家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我有幸能与你结识,并在你任职国防部、总理公署和财政部的30多年里,与你一起并肩作战。你精辟的见解、智慧和判断,备受倚重。你完美地诠释了行政服务部门的传统,对于你的忠心服务,我深表感激,并期待你能在经济发展局主席一职上继续发光发热。
祝福你。
无论你是一名跨国集团总裁、一名全职妈妈、一名急诊室护士,还是一名中学生,只要你想对周遭的人发挥积极影响力,欢迎你翻看此书。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每个人都有潜力去成为有思想的领袖、有影响力的人。
林祥源、林华敏所著的《怎样当领导》从理论、原则和经验各方面,对领导学作了精彩缜密的诠释。作者林祥源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集团总裁,曾任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公务员首长和多个政府部门常任秘书。
这本书一部分是个人传记、一部分是评论、一部分是阐述,它能让你的每一天变得有原则起来。作者对“领导”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他认为领导要像老师那样,以他人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臻于至善。
林祥源、林华敏所著的《怎样当领导》一部分是个人传记、一部分是评论、一部分是阐述,从理论、原则和经验各方面,对领导学做了精彩缜密的诠释。它蕴涵深刻见解,教你怎样去和人合作,怎样应对现实,也教你怎样去推动机构达成目标、预判变革和确保与时俱进。作者在书中生动描写了自己的职场经历:从最初在污水处理部门当一名工程师,到出任李光耀总理的首席私人秘书,之后与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吴庆瑞博士共事,而后接连出任国防部、教育部及财政部的常任秘书。他详细叙述新加坡领袖们对他富启发性的指导与启示,重新审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