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沉默女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国)玛丽·尼米埃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一直在想那个有着银灰色头发的男人是谁,也许是个作家。据守墓人说,那个人在我父亲下葬的那天见过他。我应该找到那次节目的录像带,也许城市档案馆里,或是媒体中心什么的有备份。我很想问问这个人,他是否知道,就在出事的当天,晚些时候在那个叫“青蛙罗杰”的餐馆原本有个聚会——我父亲约了一些朋友在那里见面,约的是将近午夜的时间——作为餐馆的名字,这的确有些滑稽,“青蛙罗杰”。这个地方一直还在。有传闻说这间餐馆的创建者喜欢送女客人一个玩具青蛙,作为交换,从女客人那里索要一个吻。据说是在面颊上的友好之吻,但是他会很快转过脑袋,让这友好之吻落在唇上。青蛙罗杰是个孤儿。每个星期四,他都会邀请二十来个孩子到他那里吃中饭。真的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希望自己有勇气去。在那里请原籍朗贝维埃尔的女小说家的儿子吃顿饭。桑西亚蕾的儿子。我必须得想起他的名字。我得找到他家。朗贝维埃尔,朗贝维埃尔在哪里呢?我不敢把我在网上查到的有关朗贝维埃尔的信息说出来。还不是时候,你很清楚朗贝维埃尔在哪里,在孚日山脉,你甚至有去那里的大巴时刻表,在你计算机的相簿里,还有那里的人欢庆自己地方节日的照片。“朗贝维埃尔,牛头之城”,这就是你输入搜寻关键词时,屏幕上出现的东西:有关熟肉制品行业协会游行的一整套资料。无处不在的牛头,就像放在装饰得非常隆重的装甲车上的战利品。可怜的桑西亚蕾,有那么优雅的笔名,一头公主般的头发和如此传奇般的死亡——但是我讨厌这个传奇般死亡的想法,不,在这辆被撞毁的车子里,没有什么所谓传奇性的东西,没有,只有血,碎铁片,警笛,救护车,回到朗贝维埃尔,面包店,熟肉店,鼻子里塞了西红柿、在颈部装点了一圈胡萝卜的牛头,完美的工作,处理身后事的完美工作。我迷失了,我不应该去想父亲四分五裂的身体。我在看这场事故,慢慢地回放。我可以尽可能细致地描写这场灾难的各个版本,就这样也能写一本小说。一本建立在花边新闻之上的书,每一次都从头叙述,就好像那些无尽的噩梦,橡皮筋把你的双脚拴在河岸上,你在噩梦里逆流而游。他的沉默和他的话语。汽车的味道和马达的声音。身体的游戏和精神的映射。这突然的闪现,害怕、尖叫和随之而来的沉默。我会想起父亲在认识桑西亚蕾时才完成的《达达尼昂》里的最后一句话:只有公路能够让生活平静下来。谁能知道在那辆阿斯顿·马丁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不确定是好的(也就是说在不知中有时会有一种神圣的益处),我也不再叙述这一切。我不去想象。我拒绝想象。我要像孩子一样,在想消失的时候遮住自己的眼睛,重复说:这和我无关。

今年,我是在万圣节时去的墓地。守墓人穿了新鞋,花店女老板有了两个助手,和她一样仔细认真,但是当然,在将“棉纱带”弄卷的时候,没有她灵巧——也许是她的女儿,或是侄女什么的,在这客流高峰挣点零花钱。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挣钱了,我也是。我在童话王国里扮演天使。装扮成一身白色,两扇真正的羽翅,还有一面小鼓,他们让我随着音乐的节奏敲击。我赤着脚在街头行走——穿鞋子的天使,不,那当然不行。当时我十五岁,喝着基尔酒,出去巡回演出时睡在卡车的后车厢里。那些关于父亲之死的文章里,没有一篇确切提到父亲当时的酒精度。我仔细翻过当时的所有报纸,没有找到。他们说他在上路前己经去过好几处新闻发布的酒会现场。应该找到警察局的报告,去请求诉讼机关,但是我应该以什么名义要求重新打开这卷宗呢?这数字肯定被记在某个地方。也许桑西亚蕾在出事的那天对自己的某个朋友谈起父亲时说过:“我终于能看到他肚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P10-13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的“父亲”是准?他凭什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凭什么是他的孩子?……玛丽·尼米埃的命运里有博尔赫斯式的迷宫,所有的“真相”都在迷宫的内部,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毕飞宁

目录

正文

序言

玛丽·尼米埃的《沉默女王》是如此地特别,在我的阅读记忆里,《沉默女王》别具一格。它是小说?显然不是。它是回忆录?散文?人物传记?都不是。一句话,它究竟是虚构呢还是非虚构呢?我真的吃不准。我为此专门和它的中文译者袁筱一教授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老实说,我们没能找到答案。好在我们一点也不沮丧,我们在另一个地方达成了共识,我们都喜欢这本书。

《沉默女王》出版于2004年。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我出版了长篇小说《平原》。关于《平原》写作的动机,我在人文版的序言里做过全面的交代。——它来自我的太太,准确地说,它来自于我太太三岁那一年就撒手人寰的生父。在《平原》的序言里,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丧父’这件事从来就不会因为生父的离去而终结,相反,会因为生父的离去而开始。”是的,童年丧父的人都有一种隐秘的冲动,他渴望在现实的世界里遇到他的父亲——在巷口的拐角,也可能是医院的屋顶。然后呢,拐角依然是那个拐角,屋顶也还是那个屋顶。

玛丽·尼米埃的生父死于车祸,那是1962年,玛丽·尼米埃五岁。我想强调的是,死去的那个人不只是玛丽的生父,他还是罗杰·尼米埃,一位三十六岁的、如日中天的小说家。我认为这是双重的不幸。当三十六岁的、如日中天的小说家死于非命的时候,传媒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力量,我把这种力量命名为“寻找真相的企图”。但是,正如哲学家所告诉我们的,语言从来都不可信,语言的力量在激发想象、在鼓舞虚构,而不是抵达所谓的“真相”。所以,玛丽·尼米埃的窘境就在这里,她的命运里有博尔赫斯式的迷宫,“真相”既不在迷宫的入口,也不在迷宫的出口,所有的“真相”都在迷宫的内部,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我们的“父亲”是谁?他凭什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凭什么是他的孩子9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化,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也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称得上“一个问题”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家其实都是孤儿,他有理由质疑血管内部急遽流动的液体,他有理由寻找血管顶端的那个永远也不可能存在的接口。

阅读《沉默女王》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那就是勒·克莱齐奥先生的《奥尼恰》。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好运,在手头同时拥有这两本书,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旨,那就是寻找,寻找血缘意义上的父亲。我想说,人类的悲壮就在这里——寻找通常没有结果。如果我们的寻找果真能有一个结果的话,这个结果就是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血缘的父亲之外,我们能感受到血缘之外的诱惑,还有血缘之外的召唤。这正是伟大的艺术所以不朽的真正秘密。伟大的艺术内部都有一个血统,神话般的血统,它叫西西弗。——石头当然会滚下来,但是,别忘了,每一次,都是艺术家亲手把它推上去的,人类最为动人的寻找与偏执莫过于此。

内容推荐

玛丽·尼米埃编著的《沉默女王》荣获2004年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和美第奇文学奖。小说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精巧结构和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一个敏感孩童在英年早逝的父亲阴影之下的成长,赢得读者和大奖评委的喜爱和赞赏。

编辑推荐

谜一样的称号,谜一样的父亲,从支离的现实和记忆的碎片里寻回的亲情,到底是张温暖的面庞还是个冰冷的噩梦。

玛丽·尼米埃编著的《沉默女王》同时折桂2004年梅第奇文学大奖、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

五岁时玛丽的父亲死于车祸。这位著名作家给他的女儿只留下了两份“遗产”:写作的天赋和对驾车的恐惧。除此之外,父亲是陌生的。玛丽成名之后,人们开始谈论她像她英年早逝的父亲。疑惑的玛丽决定重新认识这个很久很久以前她曾经叫爸爸的人。为此,她走访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寻找过父亲情人的儿子,尝试着回想起小时候母亲脖子上的掐痕,浸泡在浴缸里沾满血迹的白床单……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之中,这个时常出现在她梦魇中的男人走近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