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浮云半书(2草木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惟七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用盎然诗意书写盛唐传奇,以赤子之心携手知己同行。

《漫客小说绘》热榜连载——《浮云半书》持续加印热销,人气作家李惟七倾情力作,第二卷精彩再续!

《浮云半书(2草木卷)》描写的是年少时期的裴昀、杜清昼在师父张九龄的养育之下,逐渐成长,历经世事成为状元、探花,渐入朝政伴随天子,揭露身世之谜的故事。作为《浮云半书》的第二部也是前传,以唐诗为线索,提炼出了一段段动情理的故事,讲述了男子的责任、雅致、热血和真情。

内容推荐

李惟七所著的《浮云半书(2草木卷)》讲述:大唐开元盛世,张九龄的学生裴昀进士及第,被天子钦点为探花郎。春风得意的题名宴,他却见证一幕幕离奇之事接连发生——能障目的紫檀琴,能续命的菊花酒,能看到过去的风声木……从朝堂宰相到市井琴师,从温雅进士到冷峻金吾卫,玄妙的草木之物牵绊着各色人心,更隐藏着少年裴昀的身世之谜。

目录

琵琶行

蜀道难

白雪歌

题菊花

桃源行

鹳雀楼

章台柳

丹青引

乌衣巷

夜雨寄

附录

试读章节

裴昀觉得,每次遇到这个金吾卫,他都很倒霉。

第一次是科举大考的前夜,他在长安街上夜行,被宵禁巡逻的这家伙一箭射中手臂,只能打着绷带参加考试;第二次是杏园探花的路上,户部突然失火,他被对方拿兵刃架住脖子;第三次就是现在。

晴空万里,少年裴昀潇洒地策马而行,手执球仗轻松挥杆,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水花高高溅起,球仗脱手飞入了旁边的池水中!

努力练习打马球的裴昀衣袂飘举,像被一坨鸟粪砸中的白蝴蝶,从马上很没气质地摔了下来,狼狈滚了一身泥泞。

人生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当他准备悄悄爬起来,想装作什么也没发生时——抬头一看,这个金吾卫正笔直站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但后背却笑得直发抖。

士可杀不可辱,裴昀很风雅地爬起来,凑到对方跟前:“英雄贵姓?”

那人不理他。

“英雄你看到我的马球滚到哪里去了吗?”

那人目不斜视。

“英雄你看曲江的风景这么好,旁边这棵梨树,怎么不开花?”

那人额头的青筋跳动了两下。

“英雄你气宇轩昂,但不会说话,不会是个人俑吧?”裴昀说话间朝对方的肩膀摸去。

对方好看的剑眉一紧:“探花郎自重。”

“原来你会说话,不是哑巴。”裴昀顿时松了口气,欣慰地拍了拍身上的泥巴,“而且还认识我。”

裴昀是今年的新科探花郎。

作为新进士里的红人,他近日片刻也不得闲。相识宴、烧尾宴、闻喜宴、樱桃宴……除了各种宴饮之外,还要准备月灯阁打马球。马球这种运动最初是从军中流行起来的,可做阵前练兵之用,后来流传到宫中和民间,成为新进士聚会的习俗。

裴探花年少风流、琴棋书画都擅长,但他有个缺点——他不会骑马。

让不会骑马的人打马球,好比让不会游泳的人去玩跳水,会出人命的。为了不在月灯阁马球赛上摔死或者被马蹄踩成肉饼,裴昀只好先和他身下的西域骏马练一练。

谁知道马儿太不给面子,现在球仗掉进了水里,马儿没心没肺地悠闲吃草去了,他一身泥泞跑到池边,想看看能不能把月仗捞起来。

池水深不见底,趴在池边的探花郎愣了一下,只见水中央泛起一圈小小的涟漪,水底下有东西在游动。

是大鱼吗?

水中的游动的影子并不像鱼,水纹越来越大,渐渐变得如旋涡一般,隐约可见雪色鳞片起起伏伏,神秘的光泽仿佛将九天阳光都聚拢在一处,又像要将所有的光明都吞噬进深不见底的池心。

那个金吾卫的脸色一变,大步走过来,一把拉起还在发愣的裴昀,后者还浑然不觉:“怎么了?”

金吾卫将他大力拽得远离湖水,冷冷睨了他一眼,意思是:找死?

裴昀回头看去,只见那漩涡渐渐收拢,像是威严起伏的胸膛归于平静,朝阳下的湖水碧波荡漾,仿佛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之前水里那若隐若现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早春其实还冷得很,裴昀望着不见底的湖水,后背有点发凉。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听说开元八年,新进士们游曲江时,出过沉船事件,几十名进士全部葬身湖底。那时便有人传说,这湖中有东西。

神色冷峻的金吾卫皱眉:“以后不要来这里练马球了。”

“不练怎么行?月灯阁马球赛没几天了。”裴昀抗议。

“那么,不要靠近这池水。”对方转身走开,只丢下这一句话:“记住。”

——千万不要靠近这池水。

很遗憾,裴昀没有把这句话听进去。

月灯阁马球会如期而至。

春色似锦,新科进士们穿了英姿飒爽的胡服,高大的突厥与大宛马在赛场边排成队形,教坊的歌伎们演奏着雄浑的《秦王破阵乐》。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只听身后传来霸气的马蹄声。

人未到,声先至:“闲人回避!我乃是金吾卫旅帅江赜,今日我等要用月灯阁的场地!”

马匹横冲直撞进场地,扬起阵阵尘土,进士们纷纷狼狈躲闪,有几个差点被马撞倒——他们平日知书识礼,何时见过这样不讲理的阵仗?

领头的江赜扬鞭大喝,身后一众身穿铠甲的金吾卫紧跟其后,个个手持朱红色球仗,威风凛凛。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进士们虽然愤慨,却大多敢怒不敢言。

这时,只听一个气愤的声音说:“新郎君在此,尔等才该回避!”

说话的是新科状元郎杜清昼,他的个子不高,气势却比很多人要强硬。

“哦?这身长腿短的,看来是状元郎了?”对方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发出一阵嚣张的冷笑,“我就给你一个面子!我们来比一场,谁赢了就能用这个场子!”

P55-57

序言

之所以取《浮云半书》这么个奇怪的书名,与怪老头郑板桥有关。郑先生将隶书与行楷结合,弄出了一种介于楷隶之间的字体,因为隶书称为“八分”,这种字体就叫“六分半书”。

有段时间字体拟人很流行,其实我也一直觉得,男人与书法很像。

君子是楷书。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君子的特质,一似乎都能在楷书中得以勾画描摹。他方正平直,光华内敛,一笔一画端庄优美。

浪子是行书。他潇洒自在,才情流动,至性至情,既不会潦草难认伤人心,也不会严谨端方而至于无趣,风流意境误过多少红颜?

游侠是草书。我行我素的草书,是非对错都不如自由地书写来得重要。

文人是瘦金体。清瘦孤独的文人,将自己淬炼得薄而深,像刀锋一样纤秀凛冽,从而切开事实的肌肤,尝到真理的血液。或许,思想的利刃不时刺破繁华的生活与他的颈椎,有时疼到无法入睡、无法动笔。而灵感恰在这时醒来,就像险峭的两山之间一线缝隙,从绝壁而来,因为逼仄,所以无声锋利。

帝王将相是隶书。他庄重威严,不动声色,看似钝去了所有的棱角,却如庖丁解牛般清楚知道权力的每一根骨骼,掌握着看得见的高位和看不见的规则。曲直是非难辨,千秋功过难分。

那么我们的主角呢?

他似乎不能归类为其中任何一种,这种奇怪的“字体”,非隶非楷,于是就暂且借用板桥先生的“半书”来形容好了。

《浮云半书》写到第二卷,这一卷所有的篇名,都来自于唐诗。

盛唐诗歌浩如烟海,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李白的明月蜀道,白居易的青衫琵琶,岑参的瀚海阑干,王维的桃源空山……比之大唐的疆土更加宽广无垠。于是在本卷里,大家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唐诗篇名。然后,问题就来了,挖掘机……哦不,唐诗到底哪家强?

在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里,第一篇是张九龄的《感遇》。

其实张九龄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名声是比较清淡的,作为宰相,他的名气不及很多名臣;作为诗人,他的影响远不及李、杜,但偏偏是他的《感遇》,被列为唐诗三百之首。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宰相,悠然写下这样的诗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之心,如有人性;草木本心,恰如人心。美人是否会来攀折?且由他去吧。

张诗清丽,所写不过是春日的兰叶、秋目的桂花、江南的丹橘、故园的杨柳。他笔下草木皆有性情,四季皆有音律。

草木,草木。

我遥遥望见,在青涩的早春,少年打马走过江南,杏花与芳草都在烟雨中泼墨成画:

在汗水与血水一齐流过刀背的盛夏,漠北的胡杨树正在风沙里生长;

在坦诚的秋天,叶面叶背金黄赤裸,山像一架背满婴孩的脊背,每一寸颜色闹腾着啼哭一样响亮纯净的,金黄色的语言。

而冬天来临,原上的衰草被一把野火燃烧,四季荣枯,人生宠辱,永不停步。男儿流血的伤口涂抹在哪一树古老虬曲的枝头化成梅花?而最后一滴热血,又落在谁的眉间和心头,点成永世不忘的朱砂?

草木,草木。

我看到半人高的蓬蒿在仰天长笑,我看到千树万树的梨花倒映着春水,我看到古木参天的苍山雨痕,我看到通往桃源的石阶上落英缤纷;我看到唐时的少年,在灵魂的疆域上耕种,在三月的水边收获——章台的垂柳青青如旧,巴山的夜雨涨满秋池,相思的红豆落地成诗。水流带不走,千年时光也带不走,盛唐华章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些草木芬芳?

总有些东西,始终留存于历史的河流,也在你我的心头。

那是心上的诗篇。

你总会为一些梦而年少轻狂,总会为一些愿望奋不顾身,总会为一些美好心甘情愿,总会为一些人红了眼眶。总有相知的人,相遇在最好的时光。

一年时间匆匆过去,与“生肖卷”一样,“草木卷”或许仍会与你相逢在金秋。去年《浮云半书》出版之后,得到大家的支持,得以数次加印,这里一并感谢读者们、编辑们与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一直来温柔包容我的家人。

感谢时光与你们,让我最初灵感的火花一笔笔勾勒成画。

浮云无形,万物有情。

愿你心上的草原有梦想驰骋,愿你心中的季节万物生。

李惟七

2015年10月1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