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师文化编委会编的《论语心要》是南师多年来对《论语》讲录的合成。南怀瑾先生能够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里面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对于《论语》中同样的文字,南怀瑾先生有时会有不同的讲法,甚至抛开汉字标准注释,其目的是能让人们读懂他的“别裁”之意。
| 书名 | 论语心要(南怀瑾别裁参译下)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怀师文化编委会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怀师文化编委会编的《论语心要》是南师多年来对《论语》讲录的合成。南怀瑾先生能够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里面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对于《论语》中同样的文字,南怀瑾先生有时会有不同的讲法,甚至抛开汉字标准注释,其目的是能让人们读懂他的“别裁”之意。 内容推荐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领域。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解读《论语》,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论语心要》编委怀师文化编委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探寻南师精神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编辑了《论语心要——“别裁”参译》2,收集了《论语》后十篇内容。 目录 序言 先进第十一 素朴的美 知人论事 听话的颜回 孝子闵子骞 才命相妨的颜回 不问苍生问鬼神 生命的幽默 孔门弟子的素描 言语的艺术 子路的琴学入门 低昂失律的资质 儒家四相 颜回的空子路的有 不着痕迹的善人 应机施教 死有重于泰山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从政与求学 力挽狂澜的子路 谦谦君子的冉求 性天风月 春风化雨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静的修养 乾坤马一毛 顿悟与渐修 司马牛的问题 四海之内皆兄弟 白知者明 众志成城 内外兼修之谓美 历代兴衰的趋势 继绝传薪 书画琴棋诗酒花 吃饭大如天 知人易自知难 相对的人为政治 能平不平的子路 理难清 完美之不易 上不正下便歪 风吹草动 闻人与贤达 修养上的三岔路口 樊迟问“知”“仁” 交友的艺术 先天下之忧而忧 才难 子路第十三 孔子要正什么名 问舍求田 斗屋升基之争 政治、经济、文化 仁德须加累积成 正己而后正人 闲话一句 风头主义的英雄 画龙点睛 是不是“士” 有恒为成功之本 乡愿之见 国防第一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草泽中自有经纶 狼虎丛中安身 度德不量力 爱里生害 为政难做人更难 不学谓之贫 识人难识己更难 全才——智、清、勇、艺、礼 疑假疑真 挟兵自重 管鲍之交难 死生亦大矣 人尽其才 为正义而言 风云际会 为谁读书 称职的使者 宿将还山不论兵 思无邪 智、仁、勇 待人接物 夫子何为者 报怨与报德 存心自有天知 入山未必安心 大隐市朝 收场不易 不合时宜 圣人头痛的事 急功近利之徒 卫灵公第十五 又说一贯 使节的信条 长安居大不易 夏历与过年 时空问题 英雄无奈是多情 精神失落的病态 反求诸己 多为别人想一想 毁与誉 出入无车少马骑 小忍与大谋 几人忧道不忧贫 器小易盈 烫手的山芋 花果枝叶 季氏第十六 兴灭继绝 孔孟曾颜的通天谱 红蓝画线鬼哭神号 传统历史的资料 侵略者的遁词 老虎出笼珠宝完蛋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先知的预言 朋友之道 说话难难说话 谁人肯向死前休 怕的哲学 学问的条件 诗礼传家 称呼的礼节 阳货第十七 阳货的火腿 《三字经》与孔子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正反相依 重论诗教 面壁而立的悲叹 礼乐的基本精神 摆虚架子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患得患失 今古人物论 法尔如是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爱的回报——孝 麻将的学术思想 男人与女人 微子第十八 隐士与历史文化 众鸟高飞尽 王不留行 江山与美人 凤凰离乱不如鸡 处处关津处处寒 如此风波不可行 穷达行藏 时衰鬼弄人 周公遗训 子张第十九 有容德乃大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学问无尽岁月难留 体相圆融用之不穷 交浅不言深 大行与小节 学与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 难能可贵 继往开来 法律不外人情 成败论英雄 圣人无常师 宫墙外望 圣人心日月 欲赞无词 尧日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辨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试读章节 知人论事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那时候他的处境很困难,而所带领的一些学生都不离散,大家围绕着他,团结在一起。这是他晚年时候的感叹,他说当时随我在陈、蔡之间一起受难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了。这是他怀念故旧之情。当时跟着他的这些学生,都在某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也是孔子门下最有名的几个。孔子评论学生的成就时说,在品德方面最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在言语方面——当然不是现在的语文系,而是说擅长于说话的,有宰我、子贡两个人;政事则有冉有和季路;文学是子游和子夏。这里的四种,和上论中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配合起来,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就以孔子的学生来说,德行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做事。我们观察人才,尤其在学生里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品德非常好,但是绝不能叫他办事,他一办事就糟。所以做领导人的要注意,自己不能偏爱,老实的人,人人都喜欢,但不一定能够做事。有才具的人能办事,但不能要求他德行也好。 所以过去中国帝王,用人唯才,尤其处乱世、拨乱反正的时候,要用才,只好不管德行。我们知道,曹操下过一道征求人才的命令即《求贤令》,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文献,他说不问是偷鸡摸狗的,只要对我有帮助,都可以来投效。只有曹操有胆子下这样的命令,后世的人不敢这样明说,可都是这样做的。其次汉高祖主要只有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个人帮他平定天下。其中陈平曾为他六出奇计,在当时只有他和陈平两个人知道。当时汉高祖和项羽作战,要陈平对项羽做情报工作,而且用反间计,给了陈平五十镒黄金作经费。这时有人向汉高祖挑拨,说陈平盗嫂,是最靠不住的人。汉高祖对这个话听进去了,在陈平出去办事之前来辞行请示的时候,提起盗嫂的事。陈平听了以后,立即把黄金退还汉高祖,表示不去了。他说你要我办的是国家大事,我盗不盗嫂和你国家大事有什么关系?实际上陈平根本没有哥哥,当然也没有嫂嫂,而是别人捏造的,但是他不去辩白这一套,这就是有才干的人的态度。汉高祖非常聪明,马上表示歉意,仍然请陈平去完成任务,这也是高祖的英明之处。有些人则会因小失大,往往因为这些小事而误了大事。后来还有一个文学上有名的故事——张敞画眉。汉宣帝也是了不起的皇帝,张敞是当时的才子,后来成了名臣。他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太太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才去上班,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宣帝。一次,汉宣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夫妇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就好,我替太太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所以读书读历史,就是教我们要懂得人情,懂得做人做事。有时候一些主管,对部属管得太琐碎了,好像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当圣贤,但办事的人,不一定能当圣贤。我们在孔子的弟子中可以看到,德行有成就的人,言语不一定成功。而言语上有成就的,如宰我、子贡,在德行上不一定有颜回那么标准。政治有成就的人,气度又与德行善者不同。文学好,文章写得好,更不要问了,千古以来,文士风流,历史上文人牢骚也最大。这都是说人才的难求全。但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全才,不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都好的,实在少见。P4-5 序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年。一般认为,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收集孔子及其门下学生的言行,整理编撰而成。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扩展,其影响遍及政治、教育、文化、思想、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有关《论语》的注疏也累代不绝,各有解说。 有人曾把《论语》誉为中国的第一书。《论语》早已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巨大。英国近代文学家威尔斯(H.G.Weus)曾把《论语》列为世界十大书之一。三百年前,日本学者伊藤仁斋在他所撰的《论语古义》的首页刻有“最上至极,宇宙第一”八个字。 “对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南师从1962年起,曾经数次讲过《论语》,并于1976年正式定名出版《论语别裁》。在《论语别裁》前言中,南师曾特录宋儒陈同甫先生的精辟见解。如其告宋孝宗之说:“今之儒者,自以为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学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而于《论语》,则说:“《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学者求其上达之说而不得,则取其言之若微妙者玩索之,意生见长,又从而为之辞:日此精也,彼特其粗耳。此所以终身读之,卒堕于榛莽之中,而犹自谓其有得也。夫道之在天下,无本末,无内外。圣人之言,乌有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举其一而遗其一,是圣人犹与道为二也。然则《论语》之书,若之何而读之,日: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之所以把《论语别裁》定名为“别裁”,也正因为南师对《论语》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南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等各家经典的解读,融会贯通,正本清源,这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价值无法估量。 在讲述《论语·雍也篇》时,南师在谈到有关时代的演变与文化的传承问题时,曾说:“我曾和朋友们谈起,不要感叹,感叹是没有用的。历史无法拉回。我们死了,下一代照样活下去,照样又生下一代来。我们现在要尽到自己的任务,把我们所知道的,尽量交给后一代。他们去整理,他们去发扬,那是他们的事,不要担心。一定说‘人心不古’‘今不如昔’‘世道衰微’也不见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每代历史有每代历史的精神。所以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不单指这个酒杯。而是说变了,一切在变。就是这样一个感叹。” 就当前形势看,国家强调文化强国战略,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可以说,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都有开始起动之势。但如何找到契合点,读懂南师著作,真正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本质,为“我”所用,至关重要。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应时势之需和广大读者的盼望,继南怀瑾“心要”《师道》和《教育与人性》出版之后,我们又编译出版《<论语>心要一南怀瑾“别裁”参译》一书,希望能对广大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教师、工作人员,以及家长和学生等社会各界有所助益。 此书虽以《<论语>心要——南怀瑾“别裁”参译》为名,实为抛砖引玉,乐见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亦望更多学人深读南师原著,从“南师的”巨著之中探瑰识宝,以利于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及其创造性转化。吾辈才疏学浅,对于南师所言“别裁”大义,还只是隔山望海,祈望学界前辈、同仁不吝赐教指正,不胜感激。 二零一七年丁酉初春赵强序于羊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