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儒墨道法,先秦百家中的胜利者,中华精神的四根支柱,深入浅出的易中天式诠释本领,回归先秦、古希腊传统的对话体形式!

仅凭一本书,就从几乎一无所知,到把握儒墨道法的核心理念!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是易中天阐述儒墨道法救世之道的图书。全书行文精炼,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还原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历史情景与思想,以最当下的表述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堪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快捷版”。以“我山之石”攻“他山之玉”,终可“玉汝于成”。

内容推荐

公元前500年前后,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终儒、墨、道、法异军突起,成为映照后世的精神灯塔。它们既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也是形塑民族面貌的文化基因。

易中天著的《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通过犀利、幽默的问答形式,轻松点透四家学说——四家究竟孰足孰非?这世界该交给谁?为什么说救世要先救人,救人要先救心?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道家的主张,就是“不折腾,才有救”;治国不妨消极无为,做人没心没肺。孔子的道德主张,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还能治国?刑罚是公开的明控制,权谋是私下的暗控制。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常常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任何在人间建设天堂的主张,一旦实施,建设出来的都势必是“人间地狱”。以理杀人,用道德杀人,并不比用刀子杀人温柔。

易家之言,用活的语言讲活的道理。

目录

一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

 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急功近利

 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成王败寇

二 “资产重组”之痛

 礼坏乐崩,就是“政治链条”断了

 天下大乱,是因为要“资产重组”

 变革总要付出代价,问题是大小

三 急病撞着慢郎中

 孔子是第一个“救市者”,也是第一个“失败者”

 礼坏乐崩,就是礼也无法维持秩序,乐也不能保证和谐

 孔子的苦口婆心,只能是对牛弹琴

四 草根有话说

 孔子是“封建主义”,墨子是“社会主义”

 所谓“资产重组”,其实是“弱肉强食”

 在墨子看来,当时的社会完全没有公平和正义

五 墨子的“国企改革”

 墨子改革的重点,是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

 兼爱,是彻底改革的“治本之策”

 墨子一片好心,却是众叛亲离

六 爱,有没有商量

 墨家是“爱你没商量”,儒家是“爱你有商量”

 墨子虽然漏洞多多,却是一脚踩痛了儒家的鸡眼

 除非掉进井里,还得爱有商量

七 走东门,进西屋;打左灯,向右转

 以利说义,正是墨家高明深刻的地方

 墨子的三个办法,两个不靠谱,

 一个有问题不要简单地分什么“左派”“右派”,左右是会相互转化的

八 从君权到民权

 孟子认为,君主不合格,人民就有权革命

 作为“体制内”的改革者,孟子是走得最远的

 从君权到民权,其实是逻辑的必然

九 从平等到专制

 墨子的主张,名为“民主集中”,实为“专制独裁”

 建设“人间天堂”的结果,势必都是“人间地狱”

 理想应该也可以实施,但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强制推行

十 一毛不拔救天下

 只有人人“一毛不拔”,世界才有救

 杨朱的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实现“天下为公”,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

十一 这世界该交给谁

 最好的天下,是不需要拯救和寄托的

 把自己看得比天下还重,就可以托付天下

 越是想救治天下,就越不能把天下交给他

十二 不折腾,才有救

 天下大乱,就因为折腾

 折腾,是因为既自以为是又自作多情

 最好的治理就是不治理,最好的领导一定看不见

十三 你的笑容已泛黄

 误入歧途的人,走得越远,就越找不着北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社会,最好的人,都像婴儿

 后退没出路,道家有道理

十四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三家“坐而论道”,法家“横行霸道”

 诸子之争,缘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梦想”

 法家的“霸道”,其实就是“中央集权之道”

十五 “两面”与“三刀”

 掌牢赏罚之权,用好、用活、用够、用足

 君主集权,平治天下,首先得有权势

 明用法,暗用术,两手都要硬

十六 鸡蛋里面也有骨头

 法家是最成功的,也是问题最大的

 看出“制度比人可靠”,是法家的深刻之处

 韩非的“法治三原则”,也应该抽象继承

十七 人性是个大问题

 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所以人性是问题

 孟子的“人性向善”,为仁义道德提供了人性的依据

 荀子的“人性有恶”,为礼乐制度提供了人性的依据

十八 德治还是法治

 韩非“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动声色地说出了人性中的恶

 利害与善恶,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

 以法治国,以德育人,也许能行

十九 相信无尽的力量

 从“亲亲之爱”出发,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

 传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将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有“恻隐之心”做底线,就能建立完整的道德体系

二十 仗义岂能无反顾

 滥杀无辜是“不仁”,该杀不杀是“不义”

 义是一柄双刃剑,必须反思、清理和界定

 只有立足人性,才能高举义旗

二十一 若为自由故

 真实而自由,是庄子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

 只要主张真实和自由,就一定会主张宽容

 充当“圣斗士”,必然变成“卫道士”,甚至“杀人犯”

二十二 让我们荡起双桨

 面对先秦诸子,不妨“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

 科学、民主、法治,是我们今天的救世之道和强国之道

试读章节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

问:最近,你大讲先秦诸子,是不是想“救市”啊?

答:救市?救什么市?股市?楼市?奶市?哈!怕是管不了吧?远水不救近火嘛!再说人家又不是救火车、消防队。

问:不是吗?孔夫子怎么说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又何必多管闲事”。反过来,意思也很清楚——如果社会出了问题,我孔丘就不能不管。那么,孔子管了吗?管了。这就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当时世道不好;第二,孔子挺身而出。这不就是“救市”吗?

答:倒也是。不过不是“救市”,是“救世”。当然,打个引号,说是“救市”,也行。

问:其他人,也都这样吧?

答:应该说,最早是孔子发表了他的“救市主张”,比如以德治国、克己复礼、让世界充满爱等等,然后就有人出来支持或者反对他。先是墨家反对,后是道家反对,最后是法家反对。儒家自己这边,孟子和荀子支持。不过孟子和荀子,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也有争论。

问:对不起,先打断一下。你说“孔子最先发表救市主张”,难道老子不在前面?

答:恐怕有两个“老子”,或者至少有两个。孔子曾经问礼的那个,在孔子之前,或者同时。写《道德经》(《老子》)一书的,我想应该在孔子之后。这个问题,只要比较一下《老子》和《论语》两书的内容,就不难得出结论。简单地说,《论语》只是自说自话,基本上没有对立面;《老子》却是多处批判儒家,以儒家为靶子。批判者总是在被批判者之后,这是常理。如果要深究,建议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和李零先生的《人往低处走》,我的《先秦诸子》一书中也有说明。

问:这样一说,就清楚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恐怕就因为当时“天下无道”,社会出了问题,得有人来“救”,来发表“救市”的主张。这就有了先秦诸子。但如何救,救什么,问题出在哪,观点不同,说法不同,方案也不同。这就有了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是不是这样?

答:也是也不是。天下无道,需要“救市”,只是百家争鸣的直接原因,不是全部原因。他们讨论的问题,也不全是这个。不过,“救市”,确实是焦点。

问:核心就是“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

答:也不光是“拿什么来救”和“怎么救”的问题,还包括“救不救”。实际上,也有主张“不救”,或认为“没救”的。

问:为什么?  答: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坏透了,烂透了,根本就不可救药。

问:这是什么人的观点?

答:孔子时代的隐士。他们是“道家前的道家”,简称“前道家”。孔子为什么会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就因为有个隐士对孔子的学生子路说: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你们又和谁一起去改变?你们与其像孔子那样“避人”,还不如像我们这样“避世”。避人,就是拒绝与那些坏人合作;避世,则是拒绝与整个社会合作。为什么拒绝与社会合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根本就没救嘛!

问:天下无药可救,又怎么样呢?

答:能拯救的也就是自己。

问:这又是谁的观点?

答:墨子时代的杨朱。杨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第二是老子,第三是庄子。这三个人,观点并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拯救天下,先得拯救自己。不能拯救自己的,也不能拯救天下。相反,如果每个人都能拯救自己,天下也就不需要拯救了。

问:这可以说是“要救市,先救己”,对吧?

答:可以这么说。而且杨朱、老子、庄子都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如果人人都管别人,人人都来救市,势必天下大乱。结论也很简单:别救。

问:不救又怎么行呢?不救又怎么办呢?

答:所以儒家、墨家、法家都主张“救市”。其实道家也不当真“见死不救”,而是认为不能像儒家、墨家他们那样救。在道家看来,那不是“救市”,反倒是“添乱”。因此,要紧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不做,反倒有救。

问:不救之救?

答:是的。

问:不救之救也是救吧?

答:当然。

P2-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