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健吾年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维音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0月

本月,徐志摩接办了《北平晨报》副刊,使得他和蹇先艾等有了发表诗文的地方。李健吾的诗作《一个妇人的堕落》在徐志摩主办的《北平晨报》副刊上发表。他还参加了徐志摩主持的诗会“新月社”。

11月

8日,在《清华文艺》第1卷第3号上发表短篇小说《贼》(笔名川针)。但是,考人大学后,那位张传珍的女孩子就不再见他了,他是寂寞的,寂寞的初恋。

本年

写成了散文《心底的呻吟》,该文曾被朱自清批注,“写得出”。文中写道:

谁能告诉我?哦,灯下的孤影。

有人在院心徘徊,的确,低低的,正好和我心里的孤寂应

和:迟疑一下,我轻轻地推开窗户,外面是这样的漆黑。

一条什么影子在我眼前消逝了。

又是一阵风。好像要在我耳根叹息,叹息长途的漠漠;这

奇怪的生客,我把他关在窗的外面。我坐下,又听见种种的呻

吟……什么东西在我脚底下吱吱地叫唤?——好大的诧异,这

小屋那里有了生命!

我弯下了腰,瞥见些什么;呵,原来一片嫩绿的小叶……可怜你这浪子的生涯!

这些神秘而永久的静响,深深埋在我的心底。

1926年 20岁

(民国十五年)

2月

8日,为了给他最心爱的侄女儿李闻新增岁,完成了一个童话小故事:《一个极小极小的老鼠》。

本月,为筹措清华大学第二学期学费,李健吾到天津寻找父亲过去的朋友续西峰。续西峰过惯夜生活,一整宿躺卧在烟榻上与人聊天,他给了李健吾五十块钱。李健吾不便离去,整夜陪坐。清晨,李健吾买了站票回京,在寒风中立在车厢门口,三天后高烧病倒:肋膜炎(即肺炎),一侧好转,另一侧又发病,从肋膜炎转为肺结核。他先在校医院治疗,“随后又转向协和、首善(首善医院当时以治肺病出名,位置在今人民大会堂西侧),移向家中,只为求得病好,妈妈通宵伺候在我的床边”(见《西山之云.序》)。这次的疾病改变了李健吾原来爱活动、爱张罗的性格,开始习惯于寂寞,埋头读书、写作和独自散步。

在全休和后来的半休期间,李健吾完成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戏剧和翻译,其后不断在《清华周刊》《清华文艺》等刊物上发表。

4月  本月,李健吾完成小说《一个妇人的堕落——一封信》。

5月

本月,李健吾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西山之云》。蹇先艾评价这本小说,认为结构好,但是“大学生居然爱上一个乡下村女,这是很少见之事,而且把村女的程度也写得太高了,对话有点生硬不自然”(见《西山之云.序》,载《弘毅》第2卷第5期).

6月

4日,小说《一个妇人的堕落——一封信》及两部独幕剧《翠子的将来》《母亲的梦》同载清华周刊社编的《清华文艺》。早年的作品已经显示了他写作的特点:没有一点知识分子味儿,一色的京腔,善于用台词表述人物的心理。

10月

18日起,《关家的后裔》(小说)在《北平晨报》副刊第1459-146l号上连载。这篇小说他很看重,是一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刻画人物的小说。

P3-33

后记

这里我所想表达的是感谢。

我长期从事完全绝密的、与原子弹有关的工作,父亲直到最后时刻也不知道我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因为成年累月地出差忙碌,又隔着行业,我介入父亲遗作的整理编辑工作是很晚的,所以能把这部《李健吾年谱》整理出版,首先要把功劳归于小妹维永。她在父亲逝世后,在完成《文艺报》编辑工作的同时,像大海捞针一样对父亲的遗著进行了细致的资料收集工作,为李健吾作品(创作文集和翻译文集)的出版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到维永的艰苦工作,就又必须提到父亲的一些当年在世的挚友:叶圣陶、柯灵、于伶、陈复尘等等,是他们几乎手把手地把维永领进了父亲工作的领域,让她学会了如何从茫茫大海中寻找父亲的作品。我对他们那一代人的真挚友情,是深有感触和满怀谢意的。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韩石山先生,他的《李健吾传》是我进入父亲生活,特别是早年生活的“引路人”。为了完整地出版年谱,父亲的老家的运城博物馆和运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主办方主动提供我爷爷和四爷爷的资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李健吾的书信能够到手,要感谢的是父亲的一些老朋友和他们的后人,特别是他的一些早年的学生,如华铃、任明耀等等。他们听说要收集李健吾的书信,便把多年保存(这本身就不简单)的一封封信的复印件都整理寄给了家母。家母又不辞辛劳,在已经高龄的情况下,把相当一部分父亲的信件整齐地抄写出来,这主要是为了将来编者能够容易地辨识父亲晚年潦草的字迹。

出乎我意料的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和上海戏剧学院档案室在我冒昧地提出需要李健吾的相关资料和照片的要求后,认真地对待这项要求,并给寄了过来。我对他们是非常感谢的。

最意外的是,曾把父亲的文学评论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张新赞先生,在《李健吾文集》出版的最后时刻,找到了我,赠送了正式出版的他的论文,后面的附录是他花尽心血整理和核实过的《李健吾作品年谱》。这份年谱成了我最后完成这部书稿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我在这里向他表示无尽的谢意。

同时,感谢李文满(李卓吾的小女儿)、李养吾(李健吾弟)的夫人洪燕、我的弟弟妹妹、广西南宁的张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晓冬副教授和她的学生孙少伟,他们在我编著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翔实资料。

父亲的生活创作持续了两个时代,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动乱之中。父亲创作勤奋、作品繁多、活动面宽广,这使我要想对父亲有完整的了解,没有大家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份年谱的完成也是不可想象的。我再一次在这里对所有人表示感谢。

目录

1905年出生前一年-1915年9岁

1916年10岁-1926年20岁

1927年21岁-1937年31岁

1938年32岁-1948年42岁

1949年43岁-1959年53岁

1960年54岁-1970年64岁

1971年65岁-1981年75岁

1982年76岁

附:参考资料

李健吾的作品和译作(均为初版或初次发表)

后记

内容推荐

由李维音著的《李健吾年谱》翔实准确地再现了李健吾先生的生平经历。著者作为李健吾的后人,很多事情是亲身经历的,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真实准确。《李健吾年谱》可以为后人研究李健吾先生的文学创作,提供十分有利的资料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李健吾(1906-1982),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文学批评家,笔名刘西渭。著有长篇小说《心病》等。中国现代五大评论家之一,国内最早从事法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译有莫里哀、托尔斯泰、高尔基、屠格涅夫等名家的作品,并有研究专著问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李健吾年谱》由李维音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