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唱新歌颂党恩--西盟佤族自治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文学作品选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云南科技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苏然主编的《唱新歌颂党恩--西盟佤族自治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文学作品选》全面记述西盟县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构建美丽西盟的成就和经验。全书分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四章共18万字,图片100余幅。作品以“拼搏起航筑安居,再唱新歌颂党恩”为主题,通过文学的形式宣传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团结互助,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总结好典型、推广好经验,为千载难逢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讴歌、助力,为全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发挥其在西盟民房建设发展史上的存史等作用。

内容推荐

苏然主编的《唱新歌颂党恩--西盟佤族自治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文学作品选》以“拼搏起航筑安居,再唱新歌颂党恩”为主题。通过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形式宣传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团结互助,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为千载难逢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纪录历史、讴歌建设者作出的贡献,同时发挥其在西盟民房建设发展史上的存史、资政、教化作用。

目录

纪实篇

 情暖边疆

 班弄村建房记

 扎根生活沃土,助推安居家园

小说篇

 驻村日记

 老解放的新房梦

 安居乐业

 老兵盖新房

 他爹,回来盖房吧

 娜枫的春天

散文篇

 拼搏筑安居共圆中国梦

 牵手阿佤来

 送您一首歌

 圆梦

 西盟有个石头寨

 佤山民房变迁记

 佤山旧貌换新颜

 岩肯表哥

 缺一间新房的爱情

诗歌篇

 笑了

 诗记安居(组诗)

 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新居溢满新生活

 仰望佤山

 心相印(组诗)

 那个以树名命名的村庄(组诗)

 见证(组诗)

试读章节

人进人出的沧源县,显得十分的繁忙和热闹。我们的考察得到了佤族自治县老大哥的真心配合支持。当看到农村危房改造幸福工程建设,也就犹如看到了山寨里的老百姓满脸笑容,每一个笑脸都是幸福自然满足和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白。“杨副县长,沧源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幸福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杨宇书记诚恳地问道。“沧源变化是大一些,但日新月异还不敢说,特别是有的地方与西盟比还有许多的差距,如整个县城的民族风貌改造和基础建设,我们沧源就落在你们的后面。开门见山的说吧!危旧房改造,我们是上下联动,高位推动,规划引领,突出特色,齐心协力,集聚资源,健全制度,保障质量……”杨副县长娓娓而谈。

返回西盟已经是晚上8点,也正是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总方案的出台前,常委会议室的灯一直亮着,二十多个领导干部虽然身心疲惫,却还在你一语我一言的谈建议,说想法,放在面前的茶水在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忘了喝,思路伴随茶香飘逸一条条的溢出。近两个多小时,不时插话和广听建议的杨宇书记,清晰的作了一个简明小结,通俗易懂的归纳了:“党政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服务、社会参与、整合资金、统筹推进”的安居工程建设原则,满怀热情的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太阳在晨雾中还没苏醒升起,常委会议室就坐了满当当的人,我坐在一名县领导的后边,刚开始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多余。会议一时和风细雨,瞬间激动争论,有位县领导坦诚提出:“成立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再设工程建设指挥部。”话音未落,又有位县领导直言不讳的说:“领导小组就不要成立了,成立指挥部就行,免得机构重复,下设几个小组和办公室。”最后通过不同思想和不同意识的碰撞融合,统一了口径:成立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项目规划组、工程建设组、资金筹措组、物资采购组、宣传发动组、财务监督组、监督监察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我也被抽调到办公室,说是与原单位脱岗,在办公室做日常性的工作。

6月8日,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办公室正式成立,在县财政局五楼,召开了一个从相关部门抽来的二十多人参加的动员会。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动员会的召开,虽然牌子还没有来得及挂,但来自不同部门的新同志,人人都把大杂烩的综合协调办公室,作为合作共事、学习锻炼的地方,作为跨越式建设的舞台。八九个人的办公室,没有原单位的宽大,来人不断、电话不少的环境,各方面条件也无法与原部门相比,可也没人说一句苦,叫一声累,“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着,大家积极的对上当领导参谋,部门之间抓协调,对下用情搞服务。

一份份雪花纷飞似的通知、文件、传真,一个个火急火燎的会议,一份份满含真情的领导签批,都集中讲述2015年7月在西盟举行“全省安居工程建设启动仪式”的事。指挥部的每一个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乡镇、部门干部像热锅里的蚂蚁忙碌并紧张地在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又像一根根紧绷的弦发出惠农政策的绚丽音符,更像早出晚归的蜂群参与群众抬料筑巢。示范点,示范户,会场设置,交通道路,形象展示,宣传标语,工作手册,现场解说,会务接待,礼仪服务……都在集思广益的用心准备,也在不停的听到一级又一级的批评责备,这级说:“示范点建设太慢,不成规模,小打小闹,哪像示范点,是纯粹的小儿科。”那级说:“下雨怕什么!你们要学学外面干高速公路打隧道一样,搭起花塑料大棚挡雨建房,要创新方法,天晴下雨都要大干……”指导组、检查组来了一批又一拨,说的都是充满睿智的办法和鼓舞人心的话。

P6-7

序言

再唱新歌颂党恩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西盟县委书记 杨宇

2015年5月18日,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到西盟考察时提出“情往边疆洒、项目往边疆放、资金往边疆流,先要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事项办好,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让盂连人民更加团结和谐”的新要求。西盟县委政府攻坚克难,拼搏启航,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攻坚克难,拼搏启航,扎实推进农村安居房建设,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

紧扣县情,锁定目标

西盟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与缅甸隔河相望,全县国土面积1353.57平方公里,辖2乡5镇、3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367个村民小组,国境线长89.33公里;总人口94346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4人,占总人口的70%。县内居住着佤族、拉祜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4%;其中佤族占总人口的71.3%。世居的佤族、拉祜族的社会形态,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1954年创办第一所学校,1958年废除猎人头祭神的旧习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涉及2乡5镇、35个行政村、322个村民小组、有农村贫困危房改造11333户36365人,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底全面完成。

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明确“123456”工作思路,破解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困境。认准“一个目标”:在2016年12月31日以前,全面完成12846户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全县已录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农户信息1284.6户,开工率100%;竣工12451户,竣工率96.93%,。实施“两轮驱动”:基层党建、扶贫开发“双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中广大党员带头拆房、带头建房,带头让出宅基地,带头参与产业建设。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实现“四项提升”,即安居提升、产业提升、环境提升、素质提升。不少村组特色浓郁的崭新平顶房、砖瓦房拔地而起,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股份”的形式,发展养猪、养牛,种植香菇等产业。在每一个新村绿化种植一个会开花结果的品种,形成一道亮丽风景,为发展旅游业打好基础。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安居工程建设技术培训,就近就地打工赚钱,在施工队中占到了35%,日收入达到100元至150元。打好“五大战役”:即安居工程建设大会战、产业培育升级战、生态保护持久战、民生改善攻坚战、精准帮扶歼灭战。“六个实现”:即农村住房更安全,村寨环境更优美,群众出行更便捷,农民增收更实在,民生保障更有力,和谐社会更温暖。

……

严格监管。聘请监理公司严格按照通用图纸设计的抗震设防标准、民族特色风貌、厨卫入室等要求进行质量监督,加强统建、联建、自建房质量的跟踪监督。同时,按照制定的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培训方案,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乡(镇)、村(组)干部和包保队员的业务培训,举办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安全培训15期1689人次,制作发放《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民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挂图、光盘3697份,发放工程建设流程图450份,使每一名干部都懂得简易的建房程序,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全县35个建房行政村均成立质量监督委员会,每个村设2至4名技术监督员,认真履行职责。技术监督员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施工,抽查工程质量。安居工程建设互助联动小组充分发挥组内监督作用.层层加强监督力量,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推进,达到“保命房”的要求。

督促推进。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各工作时间节点,紧扣既定的目标任务,明确督查监察重点,深入各乡(镇)开展督查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每周一召开指挥部视频通报会,发挥“精准、快捷、节时、震慑”的重要作用。一是精准通报。根据指挥部督查监察组到各乡(镇)巡回督查发现收集和乡(镇)上报县安居办的好做法、好典型,对工程建设中质量好、进度快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个别单位包保队员不在岗,推进缓慢,资金兑现不及时等问题进行通报,提出限时整改。对重要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建房任务及时提醒,促使各乡(镇)各单位在强大的压力中,寻找突破,推动工作。二是快捷回应。在视频通报会上,采取视频切换,进行互动交流,乡(镇)提出的问题,参会的有关部门领导根据问题逐一解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解决和整改,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资金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三是产生震慑。大部分乡(镇)、部门包保队员、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能坚守岗位,主动作为,与村组群众同吃、同住、同建房。工作实绩看得见、摸得着。对个别认识不到位、组织措施不力的单位及个人,速度跟不上,甚至是政策不清、方法不当、进度不明或等待观望的,都通过视频会予以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大力宣传。为实现“精准安居”,县乡(镇)及时召开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摸底调查动员暨培训会,县乡(镇)包保队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政策宣传及摸底调查核实工作,广大群众认清政策,知道该做什么、怎么配合。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积极参与,加强典型宣传,采用汉、佤双语播报,播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新闻信息285条。制发《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手册》、《西盟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汇编》4200册,制作简报50期,手机彩铃2条,制作户外宣传标语120条、在木鼓网、手机报、“云南通·西盟”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发布信息189条。各级媒体刊播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稿件196条,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合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