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表情都很好奇并且开心,我应该没有打扰到他们吧?先到的小伙伴快吃完的时候,陆续又有人下楼,嗯,我觉得我的顾虑和处理方式很对。我可以让下午茶无缝对接进大家的午后工作时间,不突然,不仓促,就好像永远温柔的等待,就好像一句坚实笃定的话语,别怕饿,我在这里。我为自己的善解人意感到喜悦。后来有天,大家一边吃蛋糕一边聊天,有个程序员说。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上着班总是有人出去,一个接一个的,猛一抬头发现办公室里都没人了,我心想厕所也进不去那么多人啊,就出去看看。结果发现大家全都偷偷跑出来吃东西了……创意和灵感最澎湃的时候,怎么会看群消息呢?是我失策了。
在咖啡店做了两年服务员,我老板豆子说我“一个月要来三次大姨妈”,平均每个月只能有一周温婉可人。豆子严肃地跟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每个月来两次大姨妈就可以了。如果豆子见到我在北京的嘴脸,不知会不会感动到老泪纵横。初来乍到的我,为了维持小月口中“饭岛奈美”的日系清新与祥和,每天都穿着小碎花的棉布裙,对每个人轻言细语。浅笑莞尔,每晚睡觉前对着镜子,我都一定要感恩地对我的嘴和脸说,今天辛苦了!明天也要继续加油噢!因为跟大家都还不熟,每次投食完都会有些羞怯地问他们,好不好吃,有没有什么意见。可是程序员们的形容词真的很匮乏,“嗯嗯可以不错啊,好吃还行超棒的”——感觉可以写成对联挂在烘焙区,横批“呵呵”。不过也可能是跟我不太熟,伯提意见说错话伤害我这么温柔美好的小姑娘吧。可惜我的人物设定,暂时还不允许我掀桌子。
好在有银银。
银银是我当时精神上最大的慰藉。有天我做了手指饼干围边的樱桃夏洛特,要迁就饼干的缝隙去切蛋糕,我就只切了八块,平时公司每天都有三四五个人“在家办公”,来上班的也就六七八个。结果那天蛋糕端出来,唰唰下来十个人,我跟银银说,去厨房帮我把刀拿出来。银银说:“好!”转身冲进厨房,举着刀出来说:“要杀了谁?!”能有这样一个女孩,为了我的蛋糕甘愿去杀人,我真的很感动。
我做蛋糕裱花剩下的奶油,银银可以抱着盆子用刮刀刮着吃得千干净净,边吃边对我说,Jackie这个好好吃啊。虽然同样是说好吃,但银银的表情、语气、眼神和她的实际行动都充满了诚意,就好像一个天使般的脑残粉。所以,刚来下厨房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银银。晚餐小队里,因为我很喜欢去菜市场,又不用坐办公室。所以经常是我早上去菜市场买菜,下午5点多开始准备晚饭,等他们下了班,下楼就能开饭。银银每天早上来。一进门就跑到厨房里看看冰箱,问我今天吃什么。下午茶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跑下来,后来下午只要银银一站起来,所有人都会警觉地看一下群信息。晚上我做饭,银银也会偷跑下来在旁边帮我倒倒酱油,再帮我尝尝“倒得够不够”。同样是“帮我尝尝”,但费超和银银之间,差了不知多少个6。
我不喜欢被迫去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事和状况,更不能接受自己成为别人被迫接受的人事和状况。没有加入晚餐小队之前,每天到了下班时间,我就会跑出去。一个人逛逛超市,随便吃点什么当晚饭,在街上散步,一直到我觉得他们应该已经吃完饭各自回家,我才会回去。我很怕他们因为我住在这里而不得不邀请我一起吃饭,令大家都不自在,确切地说,我甚至不能接受“要不要邀请我一起吃饭”成为他们的一个问题。在他们开始做饭前离开,这样他们就不用去想这个问题,这样我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整个9月,我只是在缝花布和做下午茶。公司每周都有例会,每次例会的时候,大家会挨个说自己上周在做什么,这周准备做什么。我每次都是说,这周在做下午茶和装饰哪里,下周还是做下午茶和装饰哪里。
有什么意义呢?感觉大家都在给公司挣钱,我在各种给公司花钱。我按照我的喜好在改造和装饰公司,我拆了电视,他们看不了了,我把他们的球类玩具整理好放在地下室,他们每次拿都要下楼,从外面玩了回来,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手扔在客厅,要乖乖拿到楼下去放好。我做下午茶,他们来吃,开始也是有些新奇的,但他们本就不善表达,做了几次之后,态度更加平淡,我甚至不觉得他们有多高兴。而且吃完之后,会需要两个人留下来帮忙收拾,我又觉得好像占用了他们的时间,有一度炖炖还戒吃下午茶,理由是胖了好多,要减肥。我又觉得,我仿佛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毕竟长胖这件事对我来说,可是天大的事啊!他们会不会觉得,没有我更好?P44-47
Pan小月:那些寂寞又快活的厨子
认真算起来,我完完整整待在“山川与湖海”小院儿里的时间只有一年。这一年却是我注定和食物打交道的人生中异常珍贵的体验。
从在中戏念书的学生时代,到纸媒,到独立书店,我整个二十来岁的早期职业生涯,似乎都是在为后来的“吃喝大业”做铺垫。直到机缘巧合加入了下厨房,满腔不安分的热爱似乎才终于找到了落脚点。以美食为事业,得偿所愿。
2011年—2014年,是陪伴下厨房成长的三年。
2014年—2015年,有了“山川与湖海”。
2015年—2016年,回归下厨房大本营,见证她的进一步壮大。
整个2016年,我又有了自己的创业品牌“三刻321cooking”,一头扎进布满荆棘的半成品生鲜领域。
在山川与湖海的那一年,小院子是个算不得多雅致精心的场所,处处是日常生活的痕迹,客人们常说一走进来就像回到小时候的姥姥家。Jackie大概就是姥姥一般的存在,并不很善于招呼人,比起和客人聊天她总是更愿意躲在厨房认真做菜。但如果对方是家人朋友,原本也就不必刻意逢迎吧。
元旦的时候听了一位朋友的抱怨,控诉她在一家网红咖啡店的糟糕体验,诸如店里明明有空位,却让她等了整整四十分钟;好不容易排到后告诉她所有主食都已售罄;一份最简单的招牌甜点半个小时还没上;她实在饿得不行了央求店主能不能帮她泡碗面却被拒绝……
听到最后我也生气了。等位和上菜速度或许会有不得已的状况,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的是,卖食物的店家怎么能让客人在自己面前饿肚子呢?如果是Jackie,肯定早就端出小饼干来送给辛苦等位的人吃了。
她就是这样的人,面冷又毒舌,但心里柔软得不得了,对于“喂饱大家”这件事乐此不疲。我常常觉得她就是电影里那种会在大宅子门口施粥的姨太太,在她眼里,我可能是姨太太身边那个专职抱猫的丫头吧。她再努力也憋不出正房大太太那般端庄得体,但对待食物和食客却是足够用心的。是Jackie的话,纵然不会有如沐春风的服务态度,但至少绝不会容忍客人在自己面前饿肚子。
我离开小院儿回到下厨房大本营后,只剩Jackie一个人打理“山川与湖海”。后来我开始创业越来越忙,越发没有时间去帮她。有的时候会有其他同事朋友去帮厨充当女招待,陪她喝酒聊天,更多的时候只有她自己。
2010年我写过一篇庄祖宜《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的书评,题目是《那些寂寞又快活的厨子》。你看,我一直都这样认为,料理人啊,实在是一种寂寞的职业,但是寂寞又快活。 无论“山川与湖海”未来在哪里,都请快活,快乐地活。
Pan小月
2017年1月8日
Pan小月、Jackie著的这本《山川与湖海》是两个年轻女孩一段与食物打交道的人生。因为一道特殊的招聘,厨娘jackie辞掉了武汉咖啡馆的工作,只身来到北京,她遇到了在新兴IT公司“下厨房”大本营做内容主编的潘小月。小月说:“原本我们痴心妄想能培养出一个网红,结果她视虚名为粪土!Jackie在这个原本以为只能持续一年半载的Gap Year中,一待就是两三年,成了下厨房团队背后的小小传说。她在大别墅里做各种厨房实验、浇花逗猫、喂养程序员。又在一年之后和小月一起,在混乱中开启了一段四合院私厨小食堂的折腾人生。【煮碗粥,下碗面,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我们能把温暖、温柔,都寄托在一只碗里,吃下去,然后好起来。】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心思特别重的厨娘在食物间的纠结心路历程。分享了一个手快脑子也快的美食主编关于“在北京的合同开一家私房菜工作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记下了新鲜的食材、有趣的客人、北京各大菜市场秘闻;也述说了24个与厨房和爱有关的烟火故事。【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全书内容包括:与厨房和爱有关的烟火故事二十四个;【山川与胡海】不外传厨房必备用品及使用心得一大摞;【山川与湖海】秘制招牌菜十三道;“下厨房”APP传说中的员工餐食谱七个;【饭爷生活】无门槛20元代金券一张;全书裸背锁线小开本装帧,内附手绘四合院、厨房以及各类厨具线稿插图无数。
Pan小月、Jackie著的这本《山川与湖海》记录了一个心思特别重的厨娘在食物间的纠结心路历程;分享了一个手快脑子也快的美食主编关于【在北京的胡同里开一家私房菜工作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记下了新鲜的食材、有趣的客人、北京各大菜市场秘闻;也述说了24个与厨房和爱有关的烟火故事。
本书采用裸背锁线小开本装帧,手绘四合院、厨房以及各类厨具线稿图,插图精美。
这是今年冬天最温暖,也最美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