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衰落
齐桓公雄才大略,在管仲的辅佐下建立了骄人霸业,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然而,齐国自桓公去世后,发生了数十年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即五子争位,使得齐国的霸主地位完全丧失。晋楚两国强势崛起,成为争霸中原的主角。
此时晋国是中原的头号强国。虽然楚国自城濮之战后,其向北方发展的势头受到扼制,但它转而向东发展,着力吞并东方小国,国力不断增强。齐惠公三年(前606),楚庄王攻伐陆浑之戎,率军北上,在周王疆域之内横行无忌,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但此时楚国的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中原,最后只得退回。而秦国为晋国所阻,暂时无力向中原发展。中原地区便成了晋楚争霸的战场。齐顷公时,楚庄王打败晋国,称霸诸侯。齐国虽然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其国力依然不可小视,仍然是诸侯争霸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
齐桓公的霸业对其后世子孙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他们不断地求索。齐惠公去世后,齐顷公即位,齐顷公一改其父的作风,又按捺不住心中炽烈的称霸欲望。他对晋国高居霸主地位的现状很不服气,对诸侯听命于晋国无法忍受。齐顷公三年(前596),他便指挥军队讨伐莒国,以教训它倚仗着晋国的庇护而藐视齐国。齐顷公七年(前592),晋国邰克到齐国约会,齐顷公竟将对晋国的不服发泄到使者身上,将邵克大肆戏弄一番,邰克大怒,并誓报此仇。晋国对齐国的无礼也很不满,当齐顷公命高固、晏弱(晏婴之父)、蔡朝、南郭偃去赴会时,除高固中途逃归外,晏弱等均被晋国拘捕,幸亏楚国亡臣苗贲皇劝说晋侯道:“齐国国君因害怕晋国的无礼对待,所以不敢来参加会盟,而命令晏弱等前来,他们也知道定会遭到拘捕,但他们抱定了宁肯受侮辱,也不使两国国君断绝友谊的信念而来,如果将他们拘捕,就会让那些逃归的人有话可说,让参加会盟的人受到伤害,让诸侯恐惧。”晋侯听他说的有道理,便放松了对晏弱等人的监管,让他们逃归齐国。
齐顷公虽有争霸之心,但对晋国还是心存畏惧的。齐顷公八年(前591)春,晋侯与卫太子臧联合伐齐,齐顷公见势不妙,亲自去会见晋侯,并派公子强为质于晋。但齐顷公并没有因此而善罢甘休,又与楚国结盟。鲁国对齐、楚结盟深感忧虑,正如臧宣叔所言:“齐、楚结盟,我们鲁国与晋国也刚刚结盟,晋、楚正争盟主,齐军一定要攻伐我们。晋国虽然也会因此而讨伐齐国,但楚国人也一定来援救齐国,这样,势必是齐、楚共同攻伐于我们。”
正如臧宣叔所言,齐顷公十年(前589),齐军侵伐鲁国,并将龙地包围。齐顷公的宠嬖卢蒲在战斗中被龙人活捉。齐顷公与龙人商量,只要不杀卢蒲,彼此便可结盟休战,龙人不但不听,反而将其杀死挂在城墙上。齐顷公见状大怒,亲自擂鼓,齐军将士勇猛爬墙攻城,连攻三天,将龙地攻克,并向南攻至巢丘,向北侵略卫国。鲁、卫大夫往晋求救,晋侯遂派郤克率军前来救援,齐、晋两国终于暴发了鞍之战,齐军大败,齐顷公也差点儿被俘。
齐顷公只好派国佐对晋国施行贿赂,归还鲁、卫侵地以求和,郤克不听,道:“一定要以萧同叔子为人质,将齐国的地垅改为东西向,才可以和解。”国佐不卑不亢地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她是齐国国君的母亲,若按对等关系而论,那也是晋侯的母亲,而你却发布命令,让人家的母亲为质,这是以不孝令诸侯;先王疆理天下万物是因地制宜,以广收其利;你却命令将地垅一律向东,只以你们的兵车方便为利,不顾土地情况,是违反祖训的。最后,国佐又表示晋国一旦逼人太甚,齐国也不惜背水一战。P2-4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晏婴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他历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尽忠极谏,机敏善辩,政绩卓著,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历史上又一位有名的贤相。
据史书记载,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但他最终“身相齐国,名显诸侯”。晏婴生活于春秋末期,一方面,周天子的权力日渐衰落,诸侯之间战争频繁;另一方面,齐国自从管仲死后,齐桓公晚年昏庸,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导致齐国内乱和此后政局长期不稳定。
晏婴前后辅佐三位君主,虽然最终得到重用,但也受到过一些人的猜忌。齐国大夫高昭子曾经问他说:“子事灵公、庄公、齐景公,皆敬子,三君之心一耶?夫子之心三耶?”晏婴回答说:“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可见晏婴正是以同样的一颗忠心来对待这三位君主的,因而才能始终得到信任。
晏婴是以善谏而著称的。有一次,齐景公一匹心爱的马病死了,齐景公大怒,要治马夫之罪。晏婴对齐景公说:“这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而死,让我为您教训他一番,让他知道自己的罪过,再送去监狱治罪。”齐景公同意后,晏婴就对那个人说:“你有三大罪状:国君命你养马,你却让马病死了,这是死罪之一;你养死的又是国君最心爱的马,这是死罪之二;你让国君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后必然要怨恨我们的君主,诸侯听说后必然会轻视我们国家。你让国君的马病死,使老百姓对国君积下了怨恨,我们的军队也要被邻国打败,这是死罪之三。”齐景公听了长叹一声说:“请您放了他吧。不要因此而损伤了我仁爱的德行。”
还有一次,齐景公因晏婴的住宅靠近集市,要给他换一处住所,被晏婴拒绝。齐景公又笑着问:“你住的房屋靠近集市,你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晏婴回答说:“假肢贵而鞋子便宜。”原来齐景公滥施刑罚,常把犯人的脚砍下来,所以装假肢的人很多。齐景公明白了晏婴的意思,从此减省了刑罚。
晏婴还以在外交活动中机智善辩而著称。他曾经多次出使晋、鲁、吴、楚等国,每次都能机智应对,不辱使命。
总之,齐景公在晏婴的辅佐下,由于客观的原因,齐国虽没有称霸天下,但是无论内政外交在列国中都仍处在强势地位,保持了数十年稳定的局面。
晏婴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墨子继承并发展了晏婴的学说,创立了墨家学派。晏婴的许多言行和思想,如尚贤、节用、节葬、非儒、非乐、明鬼神之事、反对不义之战等,都被墨家学派继承和发展,几乎成为其主导性思想。所以,唐代柳宗元在《辩晏婴春秋》中,甚至提出应将晏婴列为墨家。
近三千年过去了,晏婴的形象依然高大、清晰,让人肃然起敬。
姜正成编著的《足智多谋(晏婴)》介绍:晏婴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墨子继承并发展了晏婴的学说,创立了墨家学派。晏婴的许多言行和思想,如尚贤、节用、节葬、非儒、非乐、明鬼神之事、反对不义之战等,都被墨家学派继承和发展,几乎成为其主导性思想。所以,唐代柳宗元在《辩晏婴春秋》中,甚至提出应将晏婴列为墨家。
近三千年过去了,晏婴的形象依然高大、清晰,让人肃然起敬。
姜正成编著的《足智多谋(晏婴)》介绍:晏婴前后辅佐三位君主,虽然最终得到重用,但也受到过一些人的猜忌。齐国大夫高昭子曾经问他说:“子事灵公、庄公、齐景公,皆敬子,三君之心一耶?夫子之心三耶?”晏婴回答说:“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可见晏婴正是以同样的一颗忠心来对待这三位君主的,因而才能始终得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