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澳洲的春天要来了,中国的七夕也到了,你爱的T。在哪里?
窗外,蓝天依旧,独自坐在清静的小院里,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观花红柳绿,拾眼望去,天上有大朵大朵的白云悠闲的飘过,仿佛春天正在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其实,每到这个日子,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曾经因为有着同样青涩而好奇的目光,与心中的他很快就走在了一起。那时的爱很简单,很单纯,总认为他就是你生命里的另一半了,别无所求。然而,时光流逝,回首几十年的光阴,在爱情的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起伏与坎坷,就像这四季人生,冷暖自知。
风,渐渐温和起来,绿意缠绕着枝头在城市蔓延,春天的意境总是最深的。偶见路边几个欢快的女孩谈笑风生地走过,青春可人的模样,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忽然觉得时光如白驹过隙,竟是如此短暂。远处,一对满头白发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街头散步,表情是那样平和与慈祥,看得出他们对彼此的爱早已深深地刻在了脸上。
多想,有那么一个人,也可以携手走在岁月的深处,陪你感受春夏秋冬的冷暖,陪你品味一粥一饭的平淡。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一种心灵上的长久陪伴。等我们老的时候,依然还会牵着彼此的手一起看日出日落,依然还会说我爱你。
看,时光多么温柔,浮嚣的尘世,也能喧中生静,静中生幽。所有的繁华,一朝一夕走过,一个情字缠绵成绕指柔,将一份安然的念,妥帖在等待的日子里,没有忧伤,相思成瘦。
七夕,长长的牵挂覆盖着烟火彼岸,太多的记忆,化作一痕春风,再一次轻拂我的脸。
玉兰花
院子里的那一树玉兰花终是开了,心中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树旁的小亭吹过阵阵微风,就这么洋洋洒洒地绿了春,催开了含苞待放的玉兰花。
许久未见玉兰树开花了,一大树一大树的,柔媚的粉白色,葱郁在草木之间,偶尔,还会有几只彩色的蝴蝶落在枝头上,时而歇息,时而又翩翩起舞。
眼前的画面是那样的静美,那样的温柔,感觉自己的心此刻也变得软软的。其实,到了这个年龄,本不该再钟爱粉色了,但那一树粉白的玉兰花实在是太吸引入的眼眸,它会让你想到春天里的一封情书,或是童话世界里的白雪公主。
春日里,有这一院子的玉兰花陪伴,让自己有了一份好心情,哪怕将来它会枯萎凋谢,我也愿将它们的花瓣一片片拾起,夹进我的日记里,留下这个春天最温馨美好的回忆。
陪伴奶奶最后的日子里 中国首都北京著名的长安街和东单公园,毗邻着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医院——北京医院,院内部分承担着外宾及高干的医疗保健任务。院墙里围起的高大洁白建筑群,看上去格外壮观与祥和,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幽静和一种慰藉平安的遐想。奶奶生病期间就住在这里,明亮宽敞的病房,先进的医疗设备,舒适整洁的环境,加之,当年邓颖超奶奶让秘书赵伟从中南海西花厅院内摘来的海棠花的点缀,伴着淡淡的花香,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夸张地说,这一切让奶奶的病情好了一半。
我是家中第三代五个孩子里唯一的女孩,所以,为了方便,非常有幸,那一年安排我在奶奶生病期间陪伴和照顾她的起居生活,每天近距离地陪在她左右,感受着浓浓的亲情,聆听着她的谆谆教诲。
病房里,阳光下,我坐在奶奶身边,陪她一起晒太阳,然后为她轻轻地梳理稀疏灰白的头发,奶奶总是用那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脸。(P314-317)
为女儿诗集点赞 陈凌霞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走进学苑出版社顿时心扉大开。典雅的文化氛围,令我这个资深“九三”入激动不已。学苑出版社作品层出,种类多,图书很有特色。
我是个喜欢读书、勤于试笔的人,中学时期就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发表短文,得到当时文学老师王冠正老师的夸奖,他时常在课堂读我的文章做范文,并鼓励我一定要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然而因家庭姐妹多,条件比较困难,我没能有机会上大学,却走进了食宿全包的协和医院护士学校。之后,我开始向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院刊投稿,并不断得到奖励,成为该刊的特约通讯员、记者。毕业后,我考取了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专业班,毕业后从事健康教育及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宣传、管理工作。之后还获得了高级职称,成为《健康报》《科技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以及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特约通讯员、记者等。至今,我虽年逾古稀,仍然敏悉周围环境,喜欢用简短的文字抒发情志。旅澳期间,我还试投一稿,不意获了奖。偶尔回北京,或者参加同学聚会,突发欢乐与悲伤之情时,我都会有感而作,一气呵成。
在澳大利亚悉尼城,满眼都是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绿树成排,嫩草茵茵,鲜花盛开,有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悉尼歌剧院扬起的风帆中弧尖耸,洁白晶莹,有如绽开的贝壳,又像是水面上一支硕大的睡莲……达令港内梧桐婆娑,多处水池流水深深,造型各异的喷泉美不胜收。著名的海港大桥,远望像一个大衣架,将被杰克逊湾一分为二的悉尼两岸连为一体。这座令人向往、宜居的城市,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人。
我还喜欢写写诗歌,总共有三百余首,算是自娱自乐吧。
写天气:
北京入夏悉尼冷,季节相反两座城。
鲜花盛开单衫短,落叶当衣刚入冬。
写观海之感:
遥望无边大海洋,城市好似在水上。
天水相连无边际,小人何须自猖狂。
写观花之乐:
一树红花最为俏,周围花朵为她笑。
粉黄白紫同绽放,入间美景真奇妙。
写观雨之情:
雨滴挂在高松上,晶莹剔透像珍珠。
阳光照射爝发亮,晨光美景独一处。
……
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深深感染了我的女儿吴江(即玛格丽特)。吴江是她奶奶冰心特地赠给她的学名。她在我的鼓励下开始练习写作,一开始,每个字、每个词、每段语句都念给我听,并共同切磋,我为她修改、点评,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断进取,诗文进入了正规且一发不可收。她那动情、贴切、优美的诗句不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并经常被收入散文吧和散文网等网站并在首页推荐。有时我也会被她的诗文感动得流下热泪。这就是作者的情感投入达到了她所期望的效果,作者与读者的默契犹如盐融于水,品尝到却捞不出来。有人说这是遗传基因带来的成果,我认为这只是一点先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立下目标,不断刻苦努力攀登,成绩才是最好的见证。
加入九三学社几十年,使我得到了锻炼,实现了人生价值,结识了许多有识之才、各界精英,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为九三学社在组织建设、人才推荐方面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如:经我推荐的委员有的人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区人大常委、市委常委、市委委员及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我也曾获得北京市统战系统先进个人、优秀社务工作者、优秀社员等荣誉。
感谢九三市委对我的信任和厚爱。文字最能表达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至善至美的最大传承。我在九三学社这个大家庭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也为我女儿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满足。女儿说:她这一切都是开始,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加油。女儿现在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为女儿点赞!
2017年4月10日
从小喜欢文学艺术的玛格丽特,生来聪颖,清纯靓丽,深受冰心的喜爱,她传承了奶奶冰心的衣钵,自2013年起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多发表于中国散文网、散文吧、中国文字缘等各大文学网站。在玛格丽特著的《玛格丽特诗文集》中,她的诗歌语言文字生动细腻、真挚感人,柔情似水,情感厚重,像在一幅静美的画卷中,享受着爱的纯真,让人在思念中把爱传递,又像一泓湖水清澈见底,在人心间流淌,耐人寻味,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扉。冰心曾经说过:“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的孙女玛格丽特现在还很年轻,正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把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让美丽人生在记忆深处永不消逝。
玛格丽特著的《玛格丽特诗文集》精心选择收录了作者的诗歌、散文、随笔等共计14辑、150篇,另含作者母亲为其所作《为女儿诗集点赞》一篇。诗人自2013年来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文多传达定居海外的游子对故土故人的思念,对爱、对人生况味的体验与感悟等,文字生动细腻、真挚感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