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协商既独具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政治智慧的共同结晶,契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国情。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形式,政党协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制度载体,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运行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大法保障,在中国的实践由来已久。王东勤著的《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按照“历史—理论—制度—实践—对策”的思路,分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基本结构功能、运行机制、政党协商实践(参政党与政党协商、“互联网+政党协商”)以及政党协商实施意见解读等九个部分对这一民主形式进行系统研究。
序
第一章 政党协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政党制度的缘起和发展
第二节 政党协商的探索与发展
第二章 政党协商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政党协商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节 政党协商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政党协商有利于国家政治制度健全与完善
第三章 政党协商的实体构建
第一节 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节 载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节 形式:政治协商
第四章 政党协商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政党协商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政党协商的特征
第三节 政党协商的优势
第五章 政党协商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政党协商运行的原则
第三节 政党协商运行的程序
第四节 规范并完善政党协商运作
第六章 参政党与政党协商实践
第一节 作为政党协商重要主体的参政党概况
第二节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现状
第三节 参政党政党协商能力建设
第七章 “互联网+”与政党协商实践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政党网络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第三节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参政党网络信息化的新发展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政党协商能力建设有待化解的现实问题
第五节 “互联网+政党协商”:参政党建设信息化的飞跃与拓展
结语 《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解读
第一节 《实施意见》颁布的意义
第二节 《实施意见》的特征和实质
第三节 贯彻《实施意见》的要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