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工作法”是一场开启全新思考方式的思维革命,以其简洁、严谨、高效的优点深受麦肯锡、谷歌(美国)、西门子(德国)、丰田(日本)、华为、万达(中国)等世界500强公司的精英人士推崇。西村克己著的《逻辑工作法》剖析了工作中常见的思维方式,并在MECE、金字塔原理、BCRS等理论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实用有效的逻辑方法,帮助读者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作难题,使工作简单而轻松。
| 书名 | 逻辑工作法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 作者 | (日)西村克己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逻辑工作法”是一场开启全新思考方式的思维革命,以其简洁、严谨、高效的优点深受麦肯锡、谷歌(美国)、西门子(德国)、丰田(日本)、华为、万达(中国)等世界500强公司的精英人士推崇。西村克己著的《逻辑工作法》剖析了工作中常见的思维方式,并在MECE、金字塔原理、BCRS等理论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实用有效的逻辑方法,帮助读者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作难题,使工作简单而轻松。 内容推荐 “逻辑工作法”是一场开启全新思考方式的思维革命,以其简洁、严谨、高效的优点深受麦肯锡、谷歌(美国)、西门子(德国)、丰田(日本)、华为、万达(中国)等世界500强公司的精英人士推崇,潜移默化地成就了他们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逻辑工作法》这本书里,畅销书作家、知名逻辑思考大师西村克己详细剖析了工作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在MECE、金字塔原理、ECRS等理论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实用有效的逻辑方法,帮助读者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作难题,制胜职场。 阅读这本书,将逻辑思维运用到工作中,颠覆传统的思考方式,让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目录 序言 第1章:避免被上司批评的思维方式 案例01出差归来的收尾工作——撰写报告书 不留死角的 MECE 式思考 案例02组内意见不统一时,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双向思考,不留任何死角 案例03上司突然来征求意见,该如何应对? 从三个方面着手,让 MECE 的实现变得更简单 案例04在某公司的新产品策划会议上 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全局观念 案例05被上司问到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时,该怎样回答? 按照顺序进行思考的“过程思考法” 案例06怎样开始一项新的工作? 开展新任务的必经阶段:计划 - 设计 - 实施 案例07怎样以领导的身份推进改革? 帮助培养全局观念的框架式思维 案例08接到提高利润的任务后,营业部门该做什么? 信息梳理的王道:逻辑树分析法 第2章:科学安排时间,避免无意义的加班 案例09忙忙碌碌中也有认真准备会议资料吗? 打好提前量,今日准备明日事 案例10手头已经有一大堆工作的时候,又接到了新任务该怎么办? 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 案例11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用 To Do List 列出需要做的事 案例12抱着“过会儿再修改”的心态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过会儿再修改”的心理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案例13身边的人怎么评价你的工作方法? 帮助提高工作业绩的 1 日 3 分法 /1 日 4 分法 案例14身为上司,应该怎样指导部下工作? 通过收益矩阵来判断是否实施一项大工程 案例15管理大型项目的经验 再庞大的工作量,只要分解成四步就能顺利开展 案例16提高工作效率的秘诀 占用一点点空闲时间,收获更多的空闲时间 第3章:让身边人刮目相看的思维方式 案例17为了提高营业额,召集部下们商讨对策 “发散—聚集”的思考流程,帮助我们活跃思维 案例18开会商讨关于革新性新商品计划的问题 从0开始思考,有效帮助发散 案例19分析出业绩不佳的问题所在 帮助我们进行发散的“头脑风暴” 案例20发现存在大量问题之后,首先要做的事 分组整理信息 案例21如何整理海量信息? 整理信息的捷径①:逐条整理法 案例22怎样借助便签来整理信息? 整理信息的捷径②:便签整理法 案例23如何解决开会时间过长的问题? 直球式思维方法:ECRS 法 案例24问题改善遇到了瓶颈,需要来一场彻底的改革 描绘未来状态,再进行验证的假设性思考 第4章:流畅、顺利地编写资料的写作技巧 案例25文章的简明程度有所不同 理解文章内容的机制 案例26如何写出一片言简意赅的文章?怎样认真地书写长文? 一句话讲一件事,这样的文章通俗易懂 案例27开始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写文章的便捷顺序 案例28如果必须要写出一篇长文的话该怎么办? 帮助安排文章结构的逻辑树分析法 案例29重要事项都写进文章里了吗? 在目录环节达到 MECE 状态才是关键 案例30不知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办? 帮助我们把要写的内容变得可视化的“关键词思维” 案例31写文章时有分段落吗? 一段只讲一件事,一段只包含几行 案例32自由调节文章篇幅的技巧 神奇的词语“例如”,帮你大幅增减文字数量 第5章:帮助不善言辞的人谈话不冷场的技巧 案例33一对一交谈的场合 交流是支撑人际关系的桥梁 案例34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也大有讲究 取得对方信任的对话方法 案例35怎样说服原本不理解自己的人? 打消对方的疑问,就很容易得到对方的理解了 案例36午休时间和同事没有话题聊怎么办? 如果你是个不擅长寻找话题和聊天的人,就多多提问吧 案例37巧妙地让对方说出内心想法的方法 开放式提问与收拢式提问 案例38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该怎么办 巧用关键词,不让对话中断 案例39不知道和初次见面的人说什么该怎么办? 让共同话题来点燃谈话的激情 案例40比起初次见面,第二次见面更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二次见面时,聊一聊上次发生的事,会提升好感度 第6章:说服对方的技巧 案例41企划书明明写得很精彩,为什么没有通过审批呢? 在当今时代,要学会利用展示的机会打败对手 案例42需要在不同于平时的场合做报告时该怎么办? 想要心态平和其实很简单 案例43怎样在短短几分钟内做一场完美的展示? 做好即兴演讲的方法 案例44怎样在上司或他人面前做一场为时几分钟的展示 把重要内容总结为三点 案例45善于说服的人与不善于说服的人有何区别? 让对方心服口服的一句话——“这是因为” 案例46怎样才能不被对方质问“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最后,用一句“综上所述”来提示结论 案例47说服对方的简单方法 说服过程①:并列型金字塔结构 案例48怎样进行复杂的说明? 说服过程②:解说型金字塔结构 试读章节 案例01 出差归来的收尾工作——撰写报告书 被上司指出不足、语无伦次的无逻辑君 无逻辑君讨厌出差,更讨厌写出差报告书。因为每次上司读完之后,都会提出各种问题刁难自己,比如“顾客的反应如何”“今后针对顾客的营业工作是怎么计划的”等等。这对于刚出差回来、累到半死的无逻辑君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痛苦,因此他十分讨厌出差。无逻辑君的牢骚 上司怎么老问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真讨厌! 这个讨厌的上司,就爱挑毛病,真烦人,问那么多细节根本就没必要,况且我从出差之前就一直胃疼……赶快让这个上司调走吧,烦死了! 事先做好准备、受到上司表扬的逻辑君 逻辑君所在的公司也要求出差回来之后提交报告书。确定要出差之后,逻辑君就把此次出差的目标提前记在笔记本上,在出差过程中,就已经准备好了报告书需要的资料。 出差回来之后,逻辑君在写报告书之前,首先会重新确认一遍事先记下的出差目标,再仔细想一想上司要了解哪些具体信息,并随手把想到的事情记下来。为了防止漏掉必要的信息,逻辑君还会为报告书编写一份目录。以上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才开始编写报告书的正式内容。上司看了这样的报告,称赞逻辑君此次出差收获不小。 逻辑君的主张:受到表扬,是因为预先整理了上司可能会指出的问题。 对于任何事情来说,确定目标都是最重要的。目标确定之后,还须对接下来要做的调查、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确保其中没有重复和遗漏,尤其是上司想要了解的信息。如果整理的时候忘记了,到时一定会被指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要事先调查好上司需要的信息,做到不留死角,这是有效避免遭到上司批评的诀窍。实现目标的第一步:用MECE式思考把握整体 无逻辑君之所以会被上司批评,是因为他写的报告书中遗漏了必要的信息。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首先要了解MECE这一概念。MECE是指没有遗漏和重复的状态。出现“遗漏”,就意味着产生了死角。例如,在做一件事时,只考虑好处,而忘记防范风险,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未曾预想到的失误。 另一方面,“重复”会导致做无用功,造成混乱状态。举例来说明:如果东京分店和横滨分店同时负责川崎地区的业务,那么作为顾客,并不知道该听哪家店的,并且,营业所也要负担双倍的营业费用,甚至不同的营业所之间还会产生矛盾。这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混乱。 做任何工作,都要先明确目标。上文中营业所的案例,其眼下的解决方法就是,明确东京和横滨两家分店各自的营业范围,做到各个营业所负责的区域没有遗漏和重复。 实现MECE状态后的下一步工作:排序 接下来请思考:各个分店应该将其负责区域中的哪些作为重点?举个例子,东京分店可能会将企业总部云集的23区作为重点区域。就像这样,用MECE式思考梳理一遍整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在可以用数字表示类别的案例中,MECE是很容易实现的。比如市场分类的方法之一,便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年龄是一种可以由数字来体现的要素,因此分类工作简单易行。而在分类标准不能通过数字体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MECE状态呢?这就需要再动动脑筋了。培养全局意识的重点在于,从日常开始培养用MECE式思维把握全局的习惯。 案例02 组内意见不统一时,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讲A方案的优点,并强烈推荐的无逻辑君 在讨论今后营业方针的会议上,大家众说纷纭,最终锁定了A和B两个方案。 无逻辑君心中坚定地认为非A方案不可。为了说服大家A方案是多么出色,他甚至准备了10页提案书。结果,他的提案遭到了上司和同事的反对,他们认为无逻辑君的见解“过于偏激”“太过主观、无法认同”。 无逻辑君的牢骚 上司怎么就不理解我的想法呢?真是个榆木脑袋。 A方案明明很出色,为什么上司就是不肯采纳呢?真是个顽固不化的人。同事们也合起伙来刁难我,太过分了。既然A方案不好,那就用B方案吧,随便你们,反正跟我也没关系。先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再推荐其中一种的逻辑君 关于今后的营业方针,经会议讨论,最终锁定了A、B两个方案。至于哪个方案更好一些,逻辑君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对比,缺点中也包含了对潜在风险的分析。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对比的方面,例如市场规模、经营资源的活用程度、从头开发的难易程度等十个方面,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还是A方案优势更明显,不过B方案也有可取之处。于是,逻辑君将A方案稍做改良,之后推荐给大家;同时,对于B方案,逻辑君也将其优点整理出来,方便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 逻辑君的主张:只有对比过两种方案的优缺点之后,才能做出客观评价。 再出色的方案也不可能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忽视缺点,单方面强调优点,自然很难得到赞同。正确的做法是:敢于将优点和缺点同时说明,这样才不会留有死角。将两种方案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结合两者的优点,再提出新的方案,这种做法会更容易被采纳。P2-7 序言 做完刚才这20道测试题,结果如何? YES的回答超过8个的人,已经步入了“无逻辑君”“模拟君”的行列,头脑中的信息杂乱无章,问题相当严重。用道路来打比方,他们的大脑就像欧洲旧街市的街道结构一样,全是一条条细长的小路,纵横交错,完全看不到前方会通向何处,更可怕的是,往往走到尽头才发现竟是死路一条。 可是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因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能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拼命寻找出口,满头大汗,结果却徒劳无功,最后还是迷了路,其实心里并不是想着要逃走。 YES的回答不超过7个的人可以归为“逻辑君”的行列。这一类人习惯用逻辑思维来考虑事情、安排工作,身边的人也会评价他们工作能力强并目做事麻利。 用道路来打比方,他们的大脑就像是京都或札幌等城市的道路结构:主路为东西或南北走向,道路与道路垂直交叉,并且每条路都标有序号,因此,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会迷路。这样的人,工作起来自然进展顺利,并且,他们懂得怎样的说话方式让人听起来觉得清晰明确。 YES的回答不超过3个的人,可以称得上“超级逻辑君…‘数字君”了。这样的人,头脑敏捷,擅长理论,善于整理事物,工作起来十分利索。但有的时候,因为他们太过于习惯用逻辑思维来评判周围所有的事物,这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到周围的无逻辑君们。 用道路来打比方,这一类人的大脑就像是高速公路。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效率极高。但由于工作能力实在太强,而被周围人所依赖,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只是有时候,上司和周围的人看不到他们的辛苦工作,反而会觉得他们每天只是穷忙而已。 本书共分为6章,结构设置如下: 第1章,避免被上司批评的思维方式。脱离逻辑思维的思考方式,是很容易产生死角的。例如,有的人在做一件事时,只考虑了这样做的优点,而没有考虑到风险和其他弊端,而这一点一旦被上司指出来,就会立刻变得语无伦次。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尴尬,事先要全面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MECE(没有遗漏和重复的状态)。 第2章,科学安排时间,避免无意义的加班。用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偏离目标的无用功,从而学会工作张弛有度、提高效率的技巧。 第3章,让身边人刮目相看的思维方式。每一天,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如果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或想不出好的点子,就只能止步于现状,停滞不前。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也是重要的一环。信息整理法对于高效开展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4章,流畅顺利地编写资料的写作技巧。一提起写文章就头疼的朋友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写作的技巧。正式开始写文章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编好目录。在编写目录的阶段,如果不能把文章内容确定下来,那么后面是无法写出大量文字的。 第5章,帮助不善言辞的人谈话不冷场的技巧。有些人在聊天时总是为寻找话题而苦恼,总觉得自己不善于聊天。其实善于聊天的人,是指那些会巧妙提问的人。努力成为一个这样的人,让自己不再害怕聊天。 第6章,说服对方的技巧。有些人不擅长在人前讲话。其实,只要别总想着“一定要让对方听瞳”或在心里念叨着“听我说,听我说啊”,就不会怯场。有一种说服他人的逻辑方法一金字塔结构法,学会了它便不再害怕演讲。 本书中会出现许多“无逻辑君”和“逻辑君”。你将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况下,他们分别采取怎样的行事方式,以及这些场合下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更有逻辑性等。 各位无逻辑君,请不要再浑浑噩噩地虚度时光了。当今的数字时代,如果再不把大脑梳理清楚,可就要变成老古董了。 各位逻辑君,你们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再深入理解一遍逻辑思维和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也可以看到成果。 各位超级逻辑君,可以快速阅读,跳过不必要的章节。对自己一直以来无意识地运用的思维方式进行系统的理解,会令你如虎添翼。 本书送给苦恼于“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总是得不到表扬”的各位。 2016年3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