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的故事》原是一部杰出的民间故事诗,约在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之间形成,取材十分广泛,主要来源于法国北部地区的民间传说。其作者有许多人,但绝大多数已经难以查考,后来有人把它改写成散文,作为一部生动优美的童话,流传于全世界。今天流传最广的版本就是法国女作家季诺夫人改写的散文体故事。由法国季诺夫人所著、廉东星编写的这个版本的《列那狐的故事(新课标珍藏版)/世界经典必读文学名著》一书通过动物的世界。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反映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列那是一只狐狸,他欺凌弱小,贪吃狠毒,做尽了坏事,他是可恶的;可是他在每一次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和聪慧,却又让人不能不佩服、喜爱。机智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本领,是孩子们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素质。列那从体格和力气方面无法和狼、狗熊等较量,然而他很少输给他们,凭的全是自己的机智。这种素质甚至比力量更为重要。
由法国季诺夫人所著、廉东星编写的这个版本的《列那狐的故事(新课标珍藏版)/世界经典必读文学名著》一书系精选了众多极富教育意义的世界文学作品,并加以改编,增加了阅读提示、阅读点拨等栏目,使之能够符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是孩子课外阅读读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章 列那诞生
名师导读
很久以前,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然后亚当又利用上帝的神棒创造了美好的事物,夏娃则创造了丑恶,而他们一起创造了什么呢?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人类。有一天,上帝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亚当,因为怕他寂寞,于是又捏了个女人夏娃和他做伴。亚当和夏娃生活在美丽的伊甸园里,每天快活地嬉戏。乐园里长着一棵能分辨善恶的果树,上面结的果实色泽鲜亮、香气四溢,真是诱人无比!可是,上帝却告诫亚当绝不可以吃树上的果子,否则就会丧命。一天,一条看守果树的蛇告诉了夏娃禁果的秘密,并怂恿她去偷摘禁果。贪嘴的夏娃不仅自己吃了禁果,还把果实分了一半给亚当。亚当禁不住诱惑便抛开了上帝的戒规,接受了她的美意。上帝看见他俩违反禁令偷吃禁果,一怒之下就把他们赶出了乐园。
亚当和夏娃被放逐到了旷野,摆脱了上帝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感觉真是不赖!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们又有了新的忧愁。因为以前在乐园里从上帝那儿得到的一切好处,现在都得不到了,他们不得不为了吃饭和穿衣去辛苦地劳动。这对于两个不太会做工的人来说,可谓是困难重重。
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人儿在受苦受难,慈悲的上帝并没有完全撒手不管。
这天傍晚,亚当和夏娃愁闷地坐在海边。他们为寻找食物而累得筋疲力尽,吃了几只海虾,肚子还是饿得咕咕直叫。两人谁都没说话,可心里却在转着同一个念头:生活啊生活,怎样才能变得富足,而且充满乐趣?
上帝走到他俩面前,对他认为罪恶较轻的亚当说:“亚当,独立生活需要很多的勇气和智慧,你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一个如意的世界。”亚当听了,惭愧地低下头去。
“这根神棒送给你,你只要用它轻打水面,就能得到一只有用的动物。但是,我得郑重提醒你,千万不要让夏娃就用他去打水!倘若她去打水,跳出来的动物对你绝没有一点好处。一定要记住啊!”说完,上帝就不见了,亚当发现自己的手里多了一根绿色的榛树棒。
夏娃对上帝的偏见有一肚子意见,可是,看着那根精致的树棒,好奇心就像火苗一样直蹿上来,她迫不及待地催促亚当:“快,快,快打水啊!亚当,用力打水!”
亚当将信将疑地举起树棒敲打水面。果然,奇迹出现了——一只母绵羊和她的小羊羔跳到了岸上。于是,困扰他们的衣食问题就同时解决了:柔软的羊毛可以做成舒服的衣服,新鲜的羊奶可以做成美味的干酪。而且,听着小羊羔“咩咩”的叫唤,就像听一首优美的歌曲呢。
“哇,我们的好日子来了!”夏娃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不安分的她便手痒起来,不顾上帝的警告,抢过神棒就使劲打水。可神棒刚一接触水面,从水里就跳出了一只龇牙咧嘴的狼,扑到母羊身上,叼起她就跑到了远处的树林里。上帝的预言灵验了!
“你看,这就是你不听从劝诫的结果!我们失去了一只多么珍贵的动物,现在可怎么办呢?”亚当从夏娃手里夺回神棒,气愤地向地面打着。这时他正站在海边,神棒的一端碰到了水,又一头狼一样的家伙跳了出来。
夏娃见了哈哈大笑:“看来,你用神棒的结果并不比我好,瞧……”话没说完,她就发现自己错了。那只狼一样的动物在亚当腿边亲昵地嗅来舔去,讨好地摇头摆尾。哟,他的尾巴竖得高高的,原来不是狼,而是一条健壮的黑狗。黑狗奔进树林,勇猛地和狼搏斗,从狼嘴里救回绵羊交给了主人。
有过这次教训,亚当再不敢让夏娃去碰一下神棒,生怕她再惹是生非,弄得不可收拾。他把神棒谨慎地收藏起来,自己用的时候也十分小心。后来,他用神棒弄出了马、牛、羊、鸡、兔等各种有用的动物,世界变得日益丰富多彩。而这些温顺的动物也个个相安无事,生活得和平美好。
夏娃这个不安分的妻子才不会甘心就此罢休,每次她都悄悄地跟踪去侦察丈夫藏神棒的地方。一天,趁亚当忙得无暇顾及神棒的当儿,她偷了神棒,飞快地跑去打水,把那些老虎、狮子、狗熊等猛兽,还有毒蛇、蝎子等有害的动物都弄到地面上来,而她自己也被吓得半死。幸亏这些动物一上岸就四散跑开了,躲藏在树林、草丛、洞穴中,伺机出击。可想而知,从此世界就不会太平了,你争我斗的麻烦事将层出不穷。
就这样,万物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那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狐狸列那呢?他的诞生则与众不同。他既不是出自于亚当的手中,也不是来自于夏娃的棒下。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那一次,夏娃偷了神棒又去打水,恰巧被亚当撞见了。(P1-4)
阅读导航
作品导读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的,通过一个动物的世界,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人类社会。列那狐首先是作为一个聪慧机智的贵族男爵形象出现的。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动物王国里,他与叶森格仑狼、勃仑熊等,都是国王诺伯勒狮的廷臣。诺伯勒狮国王横行霸道,独断专行。叶森格仑狼和勃仑熊为非作歹,强取豪夺。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列那狐与叶森格仑狼、勃仑熊、诺伯勒狮国王等之间的斗争而展开的。其中,列那狐与叶森格仑狼之间的斗争占了故事的主要篇幅。
列那狐的形象是复杂的。尽管故事里说他是贵族男爵,但他在与狼、熊、狮子和神父等的斗争中是一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捉弄国王,杀害大臣,嘲笑教会,几乎无法无天,他的胜利标志着市民智慧战胜了封建暴力;另一方面,列那狐又肆意欺凌和虐杀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很多没有防卫能力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都成了他的腹中之物,从这方面看,他又是城市上层分子的形象。
《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在法、德等国,列那狐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已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这些都是缘于故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只机警睿智的狐狸——列那的形象。
作者简介
季诺夫人,生活在12-13世纪的法国,是当时最知名的女作家。她受《伊索寓言》的影响,根据当时流传于法国的民间寓言故事,编写了《列那狐的故事》,以影射当时的法国社会。她把中世纪封建社会描绘成一个野兽世界,以狐狸列那和代表贵族的狼的斗争为线索,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辛辣地嘲讽了专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等人。
艺术成就
一、展现出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列那狐的故事》采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假托动物世界,以兽喻人,影射人类社会,从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败。从这本书里,我们很容易就能从这些动物的身上看到人们生活中的影子,有愚蠢贪婪的上层,有卑鄙无耻的贵族,有狡猾善变的市民,还有愚昧无知的下层。在作者的笔下,中世纪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样子就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在书中,列那狐的形象比较复杂。面对掌握权力的国王,他敢于捉弄对方,面对上层社会的狼、熊,他也敢戏弄,可以说他虽然是贵族男爵,但是却是一个反封建的人物。但在另一个方面,列那狐又肆意欺凌和虐杀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很多没有防卫能力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了他的腹中之物。从这方面看,他又是城市上层分子的形象。故事通过列那狐的经历,形象地反映出封建社会是一个黑暗的、充满欺诈、掠夺和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作者为中世纪法国惨受剥削和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发出愤怒的抗议。
二、带有民间元素,表现大众审美
《列那狐的故事》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所以说其中带有民间元素。作品中有一些故事的节奏很轻松,语言通俗易懂,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审美。故事将列那狐的幽默滑稽、肆无忌惮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世纪的文学里非常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