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基础理论及批评理论研究
影响中国中外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
文学批评理论化之使命及其策略
文学经济学作为批评范式的可能性
西方文学真实理论及其中国化演变
“象”,中国文学理论元范畴
论古代文论中的“象喻批评”与当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方法
“物”与文学理论建构
以“问题”为切入点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
——以“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为例
臻至“史”“论”的二元呼应
——文艺学中传统史学方法的运用
西方文论研究
新感性形式与审美距离
——马尔库塞距离思想的审美之维建构
审美乌托邦的理论重构
施莱格尔的“新神话”诗学及其“诗性共和国”理想
赫尔德:美的历史主义
赫尔德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论T.S.艾略特象征主义的宗教因素
论艾略特的诗学:以《传统与个人才能》为例
论拉丁字母的符号象征性
——从埃及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说起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崇高与优柔:苏东坡生命美学的内在张力
论“修身立本”:泰州学派王襞的哲学美学思想
论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之争的文艺论争意义
论陆士谔小说理念的现代性意义
论石涛“兼字”说理论构成及其艺术间性意义
“气”与中国古典美学话语之生成
——兼论中国现代美学话语建构的起点问题
古诗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以许渊冲英译《怨歌行》为例
图像与媒介理论研究
视觉中心主义何以可能?
——论西方视觉中心主义在中世纪的确立
图像对语言的逾越
——以明刊插图本《剪灯余话·鸾鸾传》的图文研究为例
《野草》语图关系研究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野草》插图本为例
中西近期电影叙述方式的异同
微媒体时代的中国油画及其传播
——以要力勇“拟象”油画传播为例
当代美学研究的媒介生态学视野
作家作品评论
论《赎罪》的叙事策略
情真质洁做忠臣: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黛玉形象论
国家不幸,“诗”家幸
——魏玛共和时期的政治与艺术掠影
论安冬妮·布登勃洛克的市民精神
特稿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文艺理论: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贺词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