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很想演戏,懂功夫
李小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人,对于年青人来说是很值得效仿的。他有眼光、有毅力,以及证明人只有集中做好一件事,才可成功。就是说,当你看准了一件事,自己投入兴趣,然后便勇往直前。
——周星驰
周星驰从小就爱看电影,除了卓别林的喜剧以外,便是王羽的功夫片,但真正让他爱上功夫,爱上演戏的则是李小龙。
在他的记忆中,那天的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大概是他9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和姐妹去看电影,电影院里放着的正是红极一时的《唐山大兄》,主演是李小龙。故事讲述的则是一个好打抱不平的华人青年郑潮安与掩护坏人做非法勾当的冰场老板展开大战的故事,情节曲折婉转,打斗场面惊心动魄,李小龙挥洒出的中国功夫刚柔兼俱,干脆利落,看得小周星驰热血沸腾,泪流满面,伴着那炯炯的眼神和迸发出的吼叫声,李小龙那炽热的精神瞬间占据了小周星驰的脑海,成了他的一切。
那是他第一次看李小龙的电影,却已被李小龙的功夫和精神深深震撼住,虽然那时的他尚年幼,但看完之后却觉得内心喷涌出一种力量,一种令人热血沸腾、充满斗志的力量。
那一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跟李小龙一样的中国人。当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正风靡海内外,继《唐山大兄》以后,《精武门》《猛龙过江》也接连播出,和其他同年龄的男孩一样,小周星驰将李小龙视为自己的超级偶像,但凡看到有关李小龙的报道、刊物,就会疯迷的去收集去读阅,每每出了新的电影海报,他就会冲去附近的电影院观看。他知道所有关于李小龙的传奇事迹,他想要看所有李小龙主演的电影,但那个时候他的家境并不富裕,母亲一人需要支撑一家四口的生活,所以并没有闲钱可以供他买电影票,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母亲和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熟识,因此,他便得到了更多看电影的机会。
因受李小龙的影响,小周星驰开始疯狂地迷上中国功夫,他幻想自己能成为一名武功盖世的高手,就像偶像李小龙一样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他求母亲给他买了个沙包挂在家里练拳,一有空,就会去空旷无人的地方模仿李小龙的招牌动作和吼叫声,偶尔也会和同年龄小朋友切磋武功。那个时候他的学习并不好,学校里便是这样,优秀的学生会被老师喜爱,学习不理想的学生便会被看不起,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虽然学习不在行,可武功是他的强项啊。
一日,他看到教室门口挂着一块标语牌,思忖着自己终于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强项,于是当着同学的面,他模仿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里踢烂东亚病夫的匾额一样,一个飞踢将教室门口的标语牌给踢了下来。关于当时的举动,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倒以此为傲,可很快,他便因破坏公物而遭受到学校老师的惩罚。
这一次的挫折没有让他放弃,他又重新找到新的方法来证明自己,他寻到学校的校长,向校长提出可不可以在学校开班收徒,教授武功。那个时候的他天真地认为自己的功夫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全世界的同年龄小朋友大概都没有他武功高强,他想像李小龙一样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但他没有什么可以贡献出来的,唯有这功夫。校长只是看着他,默默地,久久地,最后让他出去。
P14-16
一直以来,看一个人的电影总是很感动,一直以来对电影中的他总是很崇拜,把他演的电影一看再看,甚至日记本里都记载了很多他的影评。搜集过不少有关他的资料,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些资料能够起到作用,作为《周星驰: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一书的写作资料。
很显然,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几乎能了解周星驰的很多方面,但是再多的资料,也没法完完全全地了解一个人。所以书中所说有不尽然之处,为此请各位读者谅解。
虽然,我已参加工作多年了,对追星、追剧不再那么热心,也忘掉了很多追过的歌星、影星,但是脑海里犹然记得周星驰创造的那些角色“赌侠”“情圣”“周星星”“至尊宝”“凌凌漆”等。那些他演的角色在电影中的那些个搞笑的画面,以及让人一愣一笑的对白,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泯灭的记忆,陪伴我人生的每个时期。例如,年幼的我在看到苏乞儿豪气万丈的笑时,学模学样地哈哈大笑;中学时期的我,在看唐伯虎哭小强的时候忍俊不禁的同时懂得了一些成长的道理;毕业以后的我,看到小狄爸爸,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辛苦和不容易……
我想,不知从何时起,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已变得举足轻重,因为那些个角色也给了我人生启示,变成我克服困难、勇敢面对人生逆境的精神支柱。
不得不说的是,如今有着无数光环的星爷,最初也只是一个心怀梦想而一无所有的人。他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他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就像他为了做演员、做明星的梦想,一开始不得不去做“咖喱啡”(跑龙套),但是他心底一直坚信“我是个演员”。为此,他一直努力,卖命地“像一条狗一样”地演戏,总是抱着要把戏演好的想法,不断琢磨演戏的桥段和技巧,也不断地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后来还学了灯光、布景、摄像等技巧,使得他也跻身为演而优则导的大导演。于是乎,他给我们奉献了一个个由周星驰内心世界产生的电影,一部部华语影坛堪称神级的电影:《功夫》《少林足球》《长江七号》等等。后来,完全退居幕后的他,出品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够刷新当时华语电影的票房冠军榜,《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皆是如此。据资料表明:2013年《西游·降魔篇》票房破10亿大关,是当时一时无两的华语影坛票房冠军;2016年《美人鱼》在春节档一上映,票房就一路飙升,仅仅1天,便一举拿下华语影史最高首日票房,仅仅12天,正式登顶国内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一位,再一次成为票房状元,仅仅19天,票房累计达到30.05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坛的票房纪录。我想对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我都写在了这本书里。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拍好戏,才有钱。”
如果你是星爷的粉丝,本书一定有你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你可以学学他的认真和用心。学习他把路人甲的角色当成主演去演,学习他为了一个镜头,期望什么都能好一点点的认真态度,学习他完全让自己融人进电影角色里的发自内心的演绎。常听人说“人生如戏”,若是你当真这样认为,想过好这一生,做自己的英雄,何不好好学习他“演戏”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呢!
他是周星驰,以前人们叫他星仔,后来人们叫他星爷。有人说他是魔王,有人说他内心是个孩子。
他爱钱,他自己也承认爱钱,他觉得,这只是把事情做好,相应而来的。早年的他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是为了混饭吃啊。当问到他拍电影的周式手法和解读的时候,他说就是拍嘻嘻哈哈的东西。当问到他最喜欢自己拍过的哪个角色的时候,他说他也不记得了,拍了那么多了。问他最中意哪部电影,《功夫》《食神》《少林足球》……数着数着主持人和他都笑了,因为好像每一部都是。他拍了很多爱情戏,却还没碰到一个能和他相守一辈子的人。当问到他的感情时,他说如果可以,希望当初不是那么忙了。当问到他还会不会演的时候,他说内心的火一直没有熄灭。不得不承认,他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可超越的喜剧电影演员。
常常听人说,看他的电影,看着看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还有人说,他的有些电影,当时看不觉得,过几年却看到心里去了,泪不止一次流下来,看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心情。
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曾在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对话中,不断地强调,我年纪大了,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一瞬,他的回答打破了我内心的平衡,让我不禁为之感叹,为之心酸,也为之心疼不已。在所有星迷的心目中,他和他的作品一样,是不朽的传奇。不管是年少,还是现今,永远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向上的精神与感情。
我相信,通过回过头来看看他的成长之路,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再一次地从他的作品中找回自己,从他的人生历程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我也相信,每个读者都和我一样,期待他的新作品,甚至于急切希望他能够再回银幕一次,再带给我们更多的欢笑。当然,我更相信,他能够继续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如果陪伴也是一种成长,我想对星爷说,这么多年的一直陪伴,让我成长了不少,让我知道,没有梦想的人生和咸鱼没有分别,让我敢于为了心中的信念一直坚持。
在此,谢谢星爷,谨以本书向您致敬!
橙花著的《周星驰(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从周星驰的少年讲起,讲他儿时受过的苦、上学时的功夫梦;讲他毕业后为了梦想艰难奋斗的过程;讲他从事演艺后从星仔到星爷,由跑龙套的到蜕变成影星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人和事。并借此转达周星驰所领悟的成功秘诀,“一个平凡的人,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好一点点。”也借此提醒广大年轻人,“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橙花著的《周星驰(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揭示周星驰所领悟的成功秘诀。让你看到一个被人说“像狗一样的”跑龙套的人如何成为国际影星。
追星(周星驰)十多年的忠粉,一路而来点点滴滴的积累;钟灵毓秀的美女作家,历时两年用文字酝酿的醴泉。
向偶像致敬,为奋斗的自己找到成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