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天的欲望(精)/曹多勇作品精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多勇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人羊

这户姓麴的人家来大河湾落户,是在一年的夏天里。他家原本是船民,长年在淮河里打鱼为生。鱼少了,船破了,再难维持生计,干脆弃船上岸,做个种庄稼的农民。这家人不算多,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个孩子。船上人的长相有特点,凭借我们孩子的一副眼光也能辨别出。男人精干瘦小,头脸手脚黑不溜秋的。人们常常说,这人长得黑,黑得三把抓不出一道白印子,指的就是这么一种人。常年接触水,水锈顺着脚趾、手指慢慢洇染全身,如胎记一般,上了岸,没个三年五载休想消退去。女人也黑,还长着一副大屁股、一双大脚丫,走起路来像鸭子似的往地上一拍一拍的,一副大屁股也像鸭子似的左摆一下,右摆一下。两个孩子是挨着生的,大的个头不算高,小的个头也不瓤。有趣的是两个孩子各背着一只大葫芦。葫芦漆着大红漆,猛地看上去,像是背着鼓。船上的孩子都得背这样一只大葫芦,葫芦浮力大,孩子掉河里不下沉。这两只大葫芦护着这两个孩子的命,一背能背好多年。现在,两个孩子上岸了,大葫芦还背着,就成了船上孩子的一种标记。

公社干部领着这样的一户人家来大河湾,与大队干部指手画脚一阵子,就把这户人家安插进村庄的紧西头。我们这儿的人家紧依淮河,房屋盖在庄台上。庄台属于拦河堤坝的一部分,却要比堤坝高、宽。村庄的紧西头是村庄的末尾梢,再往西就剩窄窄的一道拦河堤坝了。这户姓麴的人家就暂时把一间茅草屋盖在这。

村大人与村孩子不一样,他们注意的不是这户人家的男人长得黑、女人走路像老母鸭,还有两个孩子身后各背着一个圆鼓鼓的大葫芦。他们嘴上念叨的是这户人家的姓。姓什么?姓麴。大河湾没有这种姓,周围村庄也没听说过有这种姓。麴,读着拗口;写纸上,生产队会计认不得,村学校老师也把头摇得像抽风。村人生意见,说天底下有那么多的姓,他们家偏偏挑拣一个谁也不认得的姓,这不存心跟我们作对吗?

麴,这个姓,他们自家人念“去”(qu)。“去”与“滚”同意,又与“屈”同音。村人说,有什么好“屈”的?别的村庄能收留他们家?村人又说,干脆姓“滚”算了,在大河湾觉得委屈,叫他们家滚得远远的。

大河湾就他们一家单门独姓的人家,又初初乍乍地来,肯定要受不少屈,遭不少欺。这么一种境况,这户人家早想到了——住是住进了大河湾,可要想融进大河湾,成为真正的大河湾人家,少说也得个三年五载呀。

这户姓麴的人家的大人隐忍着。

这户姓麴的人家的孩子也隐忍着。

农谚说,头伏萝卜,二伏白菜。那时候,土地归生产队集体管理。每户人家只有一点菜园地,叫自留地。这户姓麴人家来大河湾落户正赶上伏天里,生产队分给他们家两分地。这家男人赶一趟集,买回一把挖地的铁锨,买回一把整地的钉耙,买回一包萝卜籽,又买回一包白菜籽,就准备种萝卜、白菜了。他们家人吃过萝卜、白菜,却从没种过萝卜、白菜。一家人新奇得不得了,大人孩子一齐围拥进这两分自留地里,种萝卜,种白菜。这户姓麴人家把这两分自留地平均一分为二,一分地种萝卜,一分地种白菜。地挖好了,整好了,一家人却不知怎么把萝卜籽、白菜籽种下地。

女人说男人,你去邻居家行(请)个人来种。

男人摇摇头,不愿去。

女人说,你去邻居家地里看一看,别人家怎么种萝卜、白菜,我们家就怎么种萝卜、白菜。

男人又摇摇头,还是不愿去。

这男人说,我不信萝卜籽种地里能长出白芋,白菜籽种地里能长出花生。

最终这男人随便、马虎、不合章法地把萝卜籽、白菜籽种进地里去。

菜园地种上菜,女人找来两捆麻秸,挨排插出一道篱笆,拦鸡拦猪拦羊。这家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前前后后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两分自留地围拦住。不想这家男人看见了,却叫自家女人、孩子把篱笆拆下来。女人说,家家菜地都围着篱笆,就我们家不围,鸡猪羊一进来了。还能长出一棵菜?男人说,我们家的菜地不怕鸡猪羊,就怕村人想进进不来。女人糊涂了,不知男人说的什么理。男人说,大人进不来就算了,孩子想进进不来,戳烂胳膊腿,就不好说话了。

女人说,怎么个不好说话呢?我巴不得戳烂肚子,肠子流出来呢。

男人叹口气说,居家过日子,还是少一事比多一事好。

女人明晓男人的一颗心,领着自家的两个孩子把围好的篱笆拆下来。

几天过后,两分菜地里的菜籽发芽了。这时候,萝卜不像萝卜,白菜也不像白菜,只有一星一点的绿。风吹过来,颤抖一下;风吹过去,颤抖一下。纤纤弱弱的,怎么看都不像萝卜、白菜的秧苗子。

又过个十天八天的,两分菜地里的萝卜、白菜长出萝卜、白菜的模样了。萝卜的叶子毛茸茸的,白菜的叶子光溜溜的,见风见雨比赛似的往上长,满地洇染开绿,一篷一篷的,似一层流动的绿色云朵。

再过个十天八天的,两分菜地里的萝卜长得有手指那么粗;白菜也一棵一棵把叶片往大里长,乌油油的,喜人。

P1-3

目录

自序

人羊

幸福花儿开

春天的欲望

磨盘石

暖屋

青菜萝卜

暮晚的唢呐声

娶哑巴亲

心灵的墓碑

收拾他一顿

三月初一水根娘上香

桃花朵朵开

牙齿说话

活人

麦香

家诗

开口说话

年馍

会大餐

瓦凉

干净年

送亲

上矿

一个时代的清白

附:曹多勇2004—2014年发表短篇小说目录

序言

踌躇数日,不知这篇短文如何下笔。原因是面对短篇小说要想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难!短篇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怎样写好一篇短篇小说?等等。恐怕都不是谁轻易能够说明白的。你说短篇小说不求写全面的人生,只写人生的几个片段足矣。可分明又能找出写一个人一生的短篇小说佳作来。你说短篇小说只求故事的韵味,不讲故事的完整性。可分明又有大量的追求故事起承转合的短篇小说。足见无章法、缺范式是短篇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自己心目中的短篇小说经典,每一位作家都有着别样的短篇小说作品。我写短篇小说二十余年,自然而然地形成我的追求与个性。形式上,我喜欢质朴,不喜欢花哨;视角上,我喜欢第一人称,少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二人称;内容上,我只写淮河流域的人和事。

我觉得花哨的短篇小说形式,跟我的短篇小说内容不相契合,跟我的性格不相契合。花哨的形式是需要一个作家有足够的才情与智力。比如米兰·昆德拉。我读他的《被背叛的遗嘱》就分不清是在读文论还是小说。又比如我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喜欢对照读他的《小说的艺术》的部分文字。米兰·昆德拉对卡夫卡的智性解读,令我钦佩。之后,他依旧是他,我依旧是我,很难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

我之所以喜欢第一人称写作,是因为我想把自己摆放在和作品人物有切肤关联的位置上。我是他们的儿子、哥哥、弟弟、侄儿、外甥、表兄。最起码我也是与他们共饮同一条淮河水的远亲近邻。我喜欢写作有自己体温的作品。我喜欢消解虚构与现实界限的作品。在叙事策略上,作品中的“我”是内视角,作者的“我”是外视角。这样,外视角与内视角便有了一致性。我先用自己的情感去体悟作品中“我”的情感,再用作品中“我”的情感去体悟作品中的人和事。只有做到作者情感的真,才能做到作品情感的真。这是短篇小说的生命。

我出生于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她是我生命的源头,也是我小说的源头。从我写作的开初至现在,她一直紧紧地萦绕在我的笔端。离开生命的源头,我写小说就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小说是写过去。是写那些消失在时间的尘埃中而又留存在生命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人和事。写作的过程,就是回望的过程,就是呼唤的过程。看一看我们自己的生命一路从何而来,理一理我们自己的情感到底包含有哪些东西。

要问写小说之于我有何益处,最起码写作时我感觉生活是充实的,生命是安宁的。

是为序。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葛大店

内容推荐

《春天的欲望(精)》为安徽作家曹多勇的短篇小说集。书稿遴选了24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均取材于作者出生地淮河岸边的大河湾村。作者以其独特生动的口语化语言,极富魅力的叙事,生活化的故事情节,描绘了大河湾这块土地上岁月的沧桑与辛酸,刻画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存的坚韧与智慧,挖掘出人性中那些最隐秘最幽暗最高贵的部分。

编辑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曹多勇作品精品集:春天的欲望(精)》收录了当代作家曹多勇的短篇小说。内容包括《人羊》、《幸福花儿开》、《磨盘石》、《暮晚的唢呐声》、《娶哑巴亲》、《三月初一水根娘上香》等。

《曹多勇作品精品集:春天的欲望(精)》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