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克强著的《大通银号》是以平遥商家为题材的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大通银号》则是一曲对晚期晋商辉煌绩业和高风亮节的优美赞歌。作品从慈禧西行过平遥这个历史事件切入,以日军血洗平遥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为结尾,通过对大通银号兴衰过程的描述,真实、细微地展示了晋商银号时代大商家的生活场景和传奇般的时势行情,多侧面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恩格斯在给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到:“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长篇小说《大通银号》以大量的合乎时代典型特征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再现了清末到民国前期活跃在中国商业大舞台上的晋商丰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通银号》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克强著的《大通银号》讲述的是一段被世人淡忘了的历史。二十世纪前期,晋商进入到银号时代,开始了又一个辉煌期,然而这段历史被世人淡忘了。本书着力于追踪银号商人的足迹,以主人公裴冲的传奇成长经历为主线,以裴冲和他的四房太太的爱情故事为副线,全面展开了从清末到民国前期山西商人的活动舞台和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了晋商在民族灾难的摧残之下最终悲壮退出历史舞台的全过程,以传奇色彩塑造了一批商界英才和时代女性形象。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二日这天,丽日高照,暖风拂面。这天在平遥城发生了一件流传百年的大事,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幸平遥城,由此引出一段精彩的故事。
平遥城西大街上车水马龙,一辆油壁轿车子从一条巷子出来,由西向东而来。高头枣红马浑身油光闪亮,马脖子上套一圈拳头大小的铜铃,哗啷啷响亮。赶车人精神抖擞,头戴黑缎子瓜皮帽,上身穿一件对襟青褂,外套一件紫花马褂,腰间系一条独幅白布腰带。下穿一条青缎裤,扎着灯笼裤腿。脚蹬一双长鼻布鞋,手牵着马缰大步跨行。车板上盘腿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四十多岁,身穿兰缎子长衫,头戴镶玉黑缎帽,蓄着一笔唇须,脸上透着刚毅的气色。轿车子从鹦哥巷街口拐到南大街来,穿过金井市楼,穿过长街,来到一座豪华瑰丽的门面楼前,赶车汉子高喝一声:“驭——”车子停住了。
这是一座以西为正的一主两跨院落,主院起楼,五开间门面。高高的楼檐下悬挂一块大黑漆牌匾,上面刻着“大通”两个贴金大字。南北跨院各三开间,房脊稍低,拱托出主院门楼的高大,而整体上气势宏伟。从主院中间开着的柜房门可以看到里院的南北厢房和西主楼。西主楼雕梁画栋,下面是客厅,厅门上方挂一块横匾,上刻“大通堂”三个大字。厅前楼廊明柱上挂着黑漆金字瓦对,廊下摆两盆石榴。整座门面院落富丽堂皇,一看就是有钱的大字号家。
车板上坐着的中年男子姓陈名栋,字良弼,四十多岁,是大通票号的财东。陈良弼从轿车子上跳下来,拾级上得台阶,随手理一理头上的黑缎子镶玉帽子,甩一下辫子,随意抬头看一眼门上方的金漆牌匾,回身看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这时恰巧一辆白马轿车子从城隍庙街拐了过来,瘦个子赶车汉“驭——”一声,轿车子停在大通票号门口。车板上坐着的一位二十多岁的富家子弟,笑嘻嘻地朝陈良弼抱拳道:“良弼叔你好哇?”陈良弼一看,认得此人是晋裕票号的少主子财东刘富生。刘富生的老子刘龙早年是大胜绸缎庄的财东,刘龙下世后,刘富生少年得志。新近雷家倒了,刘家又接手下了雷家晋裕票号的全部银股。陈良弼看看刘富生志得意满的样子,笑笑说:“刘大财东这是要去哪儿呀?不进来坐坐?”
刘富生得意地说:“要到我家晋裕柜上看看去,今日忙,一会儿还得出城去一趟道虎壁呢。改天再拜访良弼叔哟?良弼叔再会了。”说着抱拳一揖。赶车汉赶着轿车子朝北走了。
陈良弼抱拳还礼,说: “再会。”看看轿车子走过去了,从容地回身跨步走进柜房来。
柜房柜台内,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伙计与一位戴着花镜的三四十岁的伙计正忙着打算盘记账清点银子,柜房里只听见算盘珠子的声音和银子的碰击声。
正清点银子的年轻人名叫邢东生,人们直呼其名东生。在东生面前的柜台上,放置着天平戥子,旁边的一只木盘里放着些散碎银锭。柜台后面的银箱开着,里面是大半箱子银元宝。东生正忙着清点银子,一抬头看见了陈良弼,微微一笑说:“东家过来啦?”说罢继续忙他的。
正打算盘的伙计姓范名泽,人们习惯称范先生。范先生停住打算盘,从眼镜上方看看陈良弼,赶忙站了起来,摘下眼镜,说: “东家过来了?刚刚周掌柜还念叨东家来呢。”
陈良弼说:“范先生、东生,潞安解银的镖车还没到?”
范先生说:“周掌柜也着急这事。潞安分号的密押三天前就专足来了,在老董手里。按正日子是昨日黑间就该回来了,至迟今日赶晌午到。东家且不用急,还有一个时辰呢。”
陈良弼掏出怀表打开看看,皱皱眉,说:“你们忙吧。”朝里院走来。
陈良弼进院来直奔西厅,挑帘进来一看,只见大掌柜周恒正在团桌上摆布一盘棋局。周恒见陈良弼进来了,说了一句:“东家过来啦?”仍然眼盯在团桌上的棋盘上。
陈良弼心里想,好我的周大掌柜哎,你人家倒是能沉得住气呀?到这阵阵啦还有心情下棋?他走到团桌前看看,棋盘上红棋仕相俱全,另有一马一炮四兵。而黑棋只剩孤将孤马。陈良弼说:“周掌柜好兴致呀,自个儿和自个儿下棋?”
周恒笑笑,说:“我估计东家会过来的。东家不妨解解这盘棋局?”
陈良弼此刻着急的是从潞安回来的二十万银子。他看一眼棋势,不经意地说:“嗨,明显是黑棋必败无疑嘛。哎?我说周掌柜,潞安镖银也该回来了呀?路上不会出点儿事儿吧?这二十万银子可是钦点通天的呀?刘师爷说今天銮驾就要到,万万含糊不得的呀?”
周恒是大通票号的大掌柜,字亚瑜,人称“二周瑜”,今年才三十四五岁,但从面相看准比陈良弼要大一两岁的样子。他这阵儿看似在玩儿布棋,实际也是在掐算潞安回来的镖车这阵儿到什么地方了,他心里也着急这二十万银子。周恒清楚这二十万银子的轻重,上个月省府李藩台李大人把平遥各家票号掌柜叫到太原,他多了个心眼儿,算计是为银子的事儿,就把东家陈良弼也拉上去了。李藩台大人很客气,先是给平遥商家戴了一通高帽子,最后点到正题,说是两宫西狩需向各家票号暂借些银两,请各家先报个数字。这些个票号掌柜一个个都是头顶上一敲脚板底当当响的人精子,谁也心里明白,说是西狩,实际是太后和皇上躲八国联军逃出来的,借上的银子十有九是大水漂。但是不答应又不行,数量少了也交不了差,各商家掌柜从心里不乐意出,都推说回去和财东商量之后再回禀藩台大人。陈良弼自已就是财东,再无推托,看看情势,和周恒悄悄商量。周恒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况且是皇家有了难,才向商家借银,也是不得已的事。既然明明白白说是借银,皇家说话肯定算数的,即使果真大水漂了,皇家有了难,作为子民孝敬点也是应该的,要我说就胆大些答应了吧。于是陈良弼索性果断地应承了二十万,李藩台大人拉长了的脸上这才有了点笑容。从太原回来后,陈良弼和周恒商量着从比较近一些的潞安分号解送二十万现银回来,特意请本县雷家镖局护送。说出的嘴,泼出的水,这二十万银子实际已经是皇家的了,是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的,搞不好是吃罪不起的。按时间推算下来,赶得早一些昨天晚上镖车就能到,至迟赶今日午时能回来。此时是已正,还有一个来时辰,聊摆一盘棋局稳稳情绪。周恒抬脸看看东家着急的样子,笑笑,说:“东台大人不要着急嘛,雷家镖局的南路从来是通的。”说着起身给陈良弼沏了一扣碗茶。
陈良弼坐在椅子上,手抚茶碗叹一声,说:“唉,眼下我最担心的是这二十万银子。老爷子比我还急,早阵儿就催我过来看看。怎么样?亚瑜?你人家可真的有大将风度啊?到这阵阵了还有心致玩儿棋?你果真不担心路上出点事儿?”
P2-3
一部被世人淡忘了的晋商银号辉煌史(代序)
——简评长篇小说《大通银号》的史学价值
段滋明
山西作家克强先生的长篇小说《大通银号》由香港大道出版社于2005年正式出版,这是作者以晋商为题材创作的一部六十多万言的章回体长篇力作,读罢最后一章,掩卷追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品中所描述的晋商大家的生活场景仿拂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作品中的商界人物仍然一个个活灵活现地与我对话。我为作品所表现的,以传奇现实主义为风格的艺术魅力倾心折服,为旧时代山西商家的崇高风范肃然起敬,为晋商所创造的辉煌绩业钦佩喝采,更为作者以一部文学作品昭示了一部被世人淡忘了的伟大时代而拍案叫好。
近年来关于晋商的史学专著出版了不少,如《晋商兴衰史》、《平遥票号商》等,在这些史学专著中,对于晋商的兴衰轨迹大体是这样描述的:晋商兴起于明初,到清代中叶,以道光三年平遥商人首创日升昌票号为标志,晋商迅速崛起,在此后的近百年间,晋商达到其辉煌的顶峰,曾执中国商业金融业之牛耳,小小的平遥古城成为大清帝国的金融业中心。清末到辛亥革命前后,山西票号相继全部歇业,晋商走向衰亡。
然而历史的真实果真如此吗?晋商果然是随着票号的歇业便走向衰亡吗?非也,历史的真实是这样的:清末到民国初期,社会的动荡,银行业的兴起和外国银行资本的大量涌人,对山西票号商形成强烈的冲击,保守的老一辈山西商人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大潮中没有与时俱进,未能切入现代银行业,以致于山西票号商失去了最后一块领地,在辛亥革命前后,所有的山西票号全部相继歇业。然而晋商并没有就此走向衰亡,新一代杰出的山西商人并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在票号歇业的同时,他们在票号的旧址上另起炉灶创办银号,开创了不亚于票号时代的又一个辉煌期。据克强先生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百川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中记载,民国十二年,平遥商人李毓温在百川通票号旧址创建永亨银号,开始了晋商的银号时代。与永亨银号同期创办的还有设在鹦哥巷的道生银号,设在米家巷的大来银号,设在衙门街的晋裕银号,后来又有永成庆、协和等十四家银号先后开办。小小平遥城同时存在十八家银号,后来又有山西省地方银行、汾河河务社和铁路银号这三家官办金融机构入驻平遥古城,而生意最为红火的是银号业家。晋商银号业仍然实行票号时代的经营章程,仍然实行银股人股制,仍然四年一个合账期,永亨银号最好的合账期每股分红达到一万银元,绝不亚于票号时代的业绩。如果再有若干年的和平发展期,平遥银号商人一定会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然而就在晋商银号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芦沟桥事变爆发,1938年正月十四,日军攻打平遥城,一颗炮弹打塌永亨银号的门面楼,穿透中院主楼,平遥银号业遭到毁灭件摧毁。伴随着深重的民族灾难,晋商最终悲壮地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晋商银号时代的这一段辉煌史,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人们淡忘了,甚至没有引起经济学家和史学家的注意。《辞海》中没有银号条目,《平遥县志》和《平遥古城志》中的解释说银号“是以熔铸碎杂银两为元宝兑换银两,并兼为商家保管银两的商业性组织。”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我不禁扼腕叹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精采悲壮的历史竟然被后人淡忘了,而且淡忘得干干净净。令人欣慰的是长篇小说《大通银号》终于出版了,这部作品以永亨银号为原型,作品的史学价值就在于真实生动地展示了一段被世人淡忘了的晋商银号辉煌史。
平遥古城是晋商文化发祥地,《大通银号》是日升昌故里作家创作的以晋商大族平遥商家为题材的第一部大份量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我曾拜读过作者发表在香港《中国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国金融两鼻祖》,和他写的另一篇文章《解读晋商》,在这两篇文章中,克强先生对早期晋商的伟大历史贡献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而《大通银号》则是一曲对晚期晋商辉煌绩业和高风亮节的优美赞歌。作品以主人公大通银号财东裴冲的成长为主线,叙述了一段跌宕曲折的晋商财富传奇,讲说了一篇四个美丽女子和一个优秀男子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谱写了一曲民族经济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大潮中浮沉升降的悲壮史诗,展现了一幅旧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精采画图。
传奇现实主义是长篇小说《大通银号》的一大艺术特色,作品从慈禧西行过平遥这个历史事件展开,以日军血洗平遥城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为结尾,通过对大通银号兴衰过程的描述,真实细微地展示了晋商银号时代的商场风云,再现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恩格斯在给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到:“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通银号》以大量的合乎时代典型特征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再现了清末到民国前期活跃在中国商业大舞台上的晋商美人丰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通银号》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我知道克强先生将自己定位为晋商作家,他创作的另一部晋商大作《汇通天下》也即将出版,愿晋商作家克强先生的文学创作事业收获更丰美的成果。
2005年月10月于平遥古城
从《大通银号》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王克强对传统小说不仅看得多,而且很有研究。传统小说的要素他都有。章回体小说的成就把中国文学推到了极致。克强的小说用章回体写,七十二章,每章的标题都很漂亮。通过大通银号的起伏,写出晋商在近代金融史上的位置,包括曲折的道路。
克强的《大通银号》注重人物刻划,不同的人物按不同的性格发展。他的小说很吸引人。人物的命运有各种不同的戏剧、闹剧,这些要素作品中都有。章回体小说是我们民族的大优势。语言也干净,场景很真实,把平遥的风土人情都写进去了。让读者不仅认识了晋商,而且认识了平遥。这是一部好小说。
——焦祖尧(当代著名作家,山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传奇现实主义是长篇小说《大通银号》的一大艺术特色,作品从慈禧西行过平遥这个历史事件展开,以日军血洗平遥城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为结尾,通过对大通银号兴衰过程的描述,真实细微地展示了晋商银号时代的商场风云,再现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
——段滋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