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始我们都是新的/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
分类
作者 沙戈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原罪

1983年,我的弟弟刚刚5岁。那个年代的孩子玩具不多,我的弟弟有两只木头手枪、一辆塑料卡车和一盒积木。他很快把这些玩具玩腻了,就跑到院子里,看看还能玩什么。新建的传染病房尚未竣工,家属院的里角有一个锅炉房,旁边还高耸着一座水塔,这些,使我的弟弟眼睛一亮。

他钻到传染病房的地下管道里,像钻进了一个巨大迷宫,在里面迷失了方向,他觉得,这很好玩。他在里面七扭八拐,索性不出来了。他还在里面睡了一觉,一点也不冷,一觉把天都睡黑了。

他藏在锅炉房的煤堆后面,巨大的山一样的煤堆。他挖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的洞,猫了进去,自己完全变成了“煤人”。他觉得这很好玩。然后和一群野猫抢夺食物,惹得野猫“妈呀妈呀”叫着欲群起而攻之。

他爬上几十米高的水塔,那是医院停水时的备用水塔,用途很重要。还没有谁敢爬上那座高塔,更没有谁敢站在那么高的空中,沿着那么窄的边沿转着圈喊叫,唱歌,还来回扭屁股。弟弟把地面上的人惊呆了,人们想喊,却都不敢出声,那么小个孩子,惊着了可怎么得了。有人叫来了爸爸。弟弟正得意呢,一低头看见人群里有自己的爸爸,就即刻住了声,一缩脖子,猴一般滑下了铁梯。

过了几天,医院吹下班号时,弟弟爬上家属院的墙头,盯住那一队下班的军人,待他们进门时,弟弟把憋了半天的一泡尿撒向了人群。

他挺着胸脯,来回甩着,尿线在空中抛出长长的“S”。

下雨了?有人抬头看天。天蓝得一丝云彩也没有。

可哪来的水呀?还夹带着蒸汽。人们又抬头四处找。

有人眼尖:“沙医生的儿子——沙医生的儿子——”

我的弟弟哧溜一下蹿下墙头,一溜烟儿跑到锅炉房后面的煤堆里了。

第二天,院长叫去了我爸爸。院长和蔼可亲地对我爸爸说:“沙医生,最近大手术不少啊,一站八小时,够辛苦的,我给食堂通知了,夜里的手术也要提供夜宵,不然谁能盯得住。”

我的爸爸心里十分热乎,作为一名外科主治医师,做手术是自己的责任,可是他也十分清楚院长叫他来的意图。院长看出了爸爸的窘迫,说:“不就儿子朝同志们撒了泡尿嘛,多大的事啊,你放心,我跟同志们保证过了,如果儿子再朝同志们撒尿,我就让同志们也朝他撒尿,呵呵……”

院长笑着开玩笑,我爸爸的表情更加凝固了。没等爸爸回来,我的弟弟就消失得无迹无踪了。医院太大,谁也不知道他藏到哪儿了。锅炉房煤堆下、传染病房地下管道、养狗房、鸡窝、水塔、湖心岛,他出没的地方实在过多,我们没法一一寻找。医院方圆有几站地大小,即便全家人散开了四处喊也难以听到。吃饭的时候,弟弟还没有回来,爸爸从牙缝挤出几个字:“别给他饭吃!”

天气愈发冷了,湖面已经结了冰,守湖的花农在湖面上凿开了几个洞,那是给湖里的鱼留的呼吸空气的鼻孔。我从我的窗户能看见湖面上所有的鼻孔,我数了数,一共五个,每个鼻孔像交警的岗亭那么大。

天色已渐黑了,弟弟仍没有回来。

我望着湖面,呆呆的,过了很久,倏地,手里的缸子咣当一声摔落在地上,我激灵了一下,冲出了家门。

我从二楼冲下一楼,我的眼睛就已经模糊了。我一边跑一边嗯嗯嗯地不知道是哭还是给速度加力。我的脸越来越凉、,由细细的两溜变成大大的两片。几个人回过头看我,我从他们面前风一样闪过。我的头发稀稀地飞散起来。我绕过家属院的正门,逆着围墙向湖边跑。

那条红砖铺成的小道,有一些砖块已经不规则地凹陷下去了,我一脚踩空,就跪倒了,我爬起来,跑得更快了。

很快的,我冲向湖边的绿色栏杆,像一个撑竿跳高运动员,翻过栏杆,腾空跳下两米深的洋灰高台,咣唧一屁股坐在了冰面上。

“沙老刚——沙老刚——”

我爬起来,朝着第一个冰窟窿边喊边跑。

“沙老刚——沙老刚——”

我朝着第二个冰窟窿边喊边跑。

我不停地摔倒,摔倒。摔倒的间隙,顺手捡了一根花农丢弃在洞边的木棍,这时候,我看见最远处的那个冰窟窿边站着一个女孩,大约七八岁。我一屁股瘫在了冰面上。

“沙老刚——沙老刚——”

我的喊声虚弱得连自己都几乎听不到了。

“姐——快来!”

那是我的妹妹。

“姐——姐——”

我的直觉得到了印证!当我站在自己窗前,呆望冰面上的几个窟窿,一种突发的感觉,使我鬼使神差跑到了这里。

提着棍子,我踉跄到了那个窟窿边。我的妹妹指着洞里。我看见我的弟弟整个身子泡在冰水里,两只手扒着洞沿,只有头和脸露在外面。

他紧抠着冰沿的两只手正一点点地滑下去。冰的边沿光亮无比,像抹了一层机油。我的弟弟一只手和另一只手快速交替着在油滑的边沿扒动。

他的脸全紫了,看见我,抖着嘴,说:“有鱼,有鱼……”

我的妹妹站在窟窿边哭。  我怎么还不给他棍子呢!我像根木头。

“姐——给不给棍子啊!”我的弟弟比我清醒。

P17-20

目录

◎开始我们都是新的

◎不能没有盐

◎原罪

◎隐藏的门

◎速度

◎生日魂魄

◎滴水的月亮

◎爱情价更高

◎无边的快乐

◎悲伤,不悲伤

◎给自己寄的包裹

◎胆怯

◎方圆一里地

◎紧箍咒

◎西天的边上——新疆笔记

◎时间·地点·人物

◎那些花儿——与砖雕有关的琐记

◎爱情长老了

◎花·骨头·泥砖屋

◎一半是抛弃,一半是拥有

◎我产下了一个婴儿

◎比缓慢更缓慢

◎酒吧就是用来离开的

◎想起曹雪芹与康熙

◎习习风吹——给散文家习习

◎记忆的尘土,雕刻的灰——悼画家韦尔乔

◎就这样把“高级灰”删除

◎轻柔含蓄不浮躁的假

◎城市里另一些花儿

◎亦正亦邪亦是爱

◎说说娄烨的《颐和园》

◎越爱越坠落——电影《蓝宇》和《洛丽塔》碎语

◎做一个爱玩的诗人

◎布尔津究竟在哪里

◎只爱一点点

◎练习怀旧

◎关于铁轨的笔记

◎喜欢扁扁的若干条理由

◎我穿过了时间,而不是世界

序言

承智慧世,回族文学之时代乐章

杨宏峰

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民族心理结构的重组与来自各种渠道的文化交汇,当下的回族文学正处于觉醒与嬗变、返璞与升华之阶段,明显表现出一种认知本土、多维建构之态势,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之成就。这是广大回族作家选择既开放又坚守之文化策略,以其先进性与科学性认知回族文学的价值取向与民族现代性之建构。

回族文学是中国文学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其历史悠久、区域性影响广泛,同中亚与西亚以及世界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同时拥有众多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传统,构成现代文学之雄厚基础,成为考察其回族现代民族性之前提与依据。华夏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而又极具特质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从古代回族神话、口头文学一直延续到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其间浩浩乎经历了几百年之历史烟云,成就了璀璨的回族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回族作家文学浸润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凸显着一股蓬勃鲜活之气。回族文学在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基础扎实、步伐持重,故成就突出,百花满园,涌现出了强大的文学队伍,老中青三代回族作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艺术共同体,共同体成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在文化想象与文化表达上具有一致性,皆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自我意识。他们共同努力,勤奋耕耘,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不断涌出,不仅在少数民族文学界形成优势阵容,在中国文学长廊里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宁夏人民出版社历来关注和助推回族文学的发展,力荐优秀作家与作品,为回族文化留下丰富的心灵传记与动人的时代乐章,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主张。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就曾推出一套“当代回族作家丛书”,相继编辑出版了木斧、胡奇、张承志、马犁、马连义、张宝申等在中国文坛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回族作家的作品。

后来,又陆续策划出版了一批以回族题材为特色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有力地促进了回族文学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的回族文学,在历史记忆、文化想象、族群认同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局面。文学的民族性是以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美学观作为一种本质性之精神实体,艺术地表达一定社会与民族独特的历史与精神生活,在精神与实践之具体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与深化,并在文学文本中圆满地得到反映。民族文学一方面体现民族历史、社会特征,另一方面展示地域文化形态,两方面皆存在于民族文学的每一个结构层面里,最终体现在多层面组成的民族文学总体风格特色中。一个民族总是生存在特定之社会环境中,传承着特定的文化基因,有同其他民族文化特定之交汇,这是寻觅民族文化心理轨迹之出发点。长期的游牧农耕文化铸就了少数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之特性,这就是少数民族文学生存繁荣之土壤。在民族社会生活之表层,揭示出一种深刻的意蕴,亦即那些能够左右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之特质,民族赖以生存之自然地理环境,特有之历史文化氛围以及特定的文化归属、情感归属、灵魂归属、信念归属、民族心理结构与民族性格。回族作家追溯本民族特定之精神文化与族群记忆,并对文化的积淀、地域的影响、生活的特质与当下现实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异彩纷呈的民族生活、特有的民族韵味,创作出了具有民族审美特质的作品。作品挖掘民族精神,向世人展示回族人民的勤劳质朴、豪爽宽厚、勇敢机智的性格内涵;让世人真实地了解到这一民族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之内在因素。与此同时,回族有着很强的内聚力,这是回族人民生存之需要。有许多有识回族作家反思内聚力之二重性,在讴歌本民族这种内聚力所形成的勤奋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同时,还揭示了这种内聚力的消极之一面,即它所带来的封闭、对新事物的不敏感等,皆是阻碍本民族进步之痼疾。很多回族作家的作品触及与揭示了这些心理细节之复杂内涵,这表明了回族作家已经认识到困扰本民族发展之因素,这种反思与觉醒,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每个时代的乐师,皆应弹奏出自己时代之乐章。时代精神既包含着现代意识,又囊括了当下人们可以感知的文学风格、审美习性、哲学思考、价值取向、社会情绪等多种社会基体中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这是形成民族性之首要一步,也是最关键之一步。如果没有这种身份上之自觉认同,也就不会有民族性之形成。但这里的认同,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之认同,不是那种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就是那个民族的简单表述,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即是说,认同共同体的历史记忆,认同共同体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价值,认同共同体的精神信仰;在想象中,将自己的命运与共同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信仰、情感、价值理念等归属于共同体中,从共同体中寻找历史渊源、精神渊源、文化渊源、情感渊源,在共同体中塑造与被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学的民族性是在文化想象中建构起来的。

决定一个共同体之成为共同体的是文化,体现民族文学中民族性的也是文化。民族文学怎样获得民族性,说直接一些就是怎样表达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从本质上来看,文化是日常性的,就是人们日常之生活,人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形式,人们的精神信仰,以及人们为表达精神信仰所创造的一系列仪式符号。建构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就是要求作家在文学中表达民族的生活,关注民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与现实处境,从民族之日常生活中发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皆是民族命运。而要表达民族生活,揭示民族命运,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回族作家有丰富的文化想象力与感受力,而这种想象力与感受力则是在回族作家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日常生活有皈依感之前提下才能获得的。回族作家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生活之认同,对于作品民族性之获得,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生活在自己的民族中具有更多的优点。它提供了被重要的他者承认的可能性,不管这个他者是自己的长辈还是同辈。他们理解我,就像我理解他们一样。而这种理解在我的内部创造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并非无足轻重的感觉……民族生活使个体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光凭自身不能体验的自我实现。”(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0页)当民族与民族生活对我们的回族作家有这样的意义的时候,回族作家创作中的民族性,就一定是一个自然之过程。亦即说,回到民族文化中去,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回到民族生活中去。这样,回族文学的民族性就一定能够得到彰显与强化,这是保证回族文学获得民族性之根本。

透过这些散发着浓郁回族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我们由衷地希望这套“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延伸至全国与世界。因为回族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对本民族的精神表达与民族性建构,还为构建文化强国贡献着独有的精神智慧;即便在全球化语境中,回族文学对维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并拓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化对话,仍有不可替代之效用。我想,这正是“智慧天下”之意涵所在。

内容推荐

沙戈编著的《开始我们都是新的》是“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散文集。文字清新优美、自然纯朴,其中的文章有关于历史的审视与思考,也有对现实和生活中所见所闻的阐释与见解。

透过这些散发着浓郁回族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

编辑推荐

沙戈编著的《开始我们都是新的》为“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中的一本,包括了作者沙戈多年来创作的散文、小说和读后感,其中大部分已经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字清新优美、自然纯朴,其中有关于历史的审视与思考,也有对现实和生活中所见所闻的阐释与见解。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