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画知识/青少年读点国粹知识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这本由夏阳编写的《国画知识》是“青少年读点国粹知识”系列之一,介绍了国画知识。

内容推荐

这本由夏阳编写的《国画知识》从国画历史、国画体裁技法、国画文化价值、国画欣赏鉴定等多方面向青少年讲解国画知识,让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国画国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

目录

第一章 诗书画印:中国画概述

 中国绘画统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的审美、教育和认识

 “笔”为“文房四宝”之首

 墨是中国书画艺术必备材料

 宣纸是重要的书画用纸

 砚是研墨、盛墨及舔笔的工具

 印章 是国画的最后工序

 颜色是中国画的重要元素

 裱褙是书画艺术的重要形式

第二章 源远流长:中国画历史溯源

 中国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的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形式的盛衰交替

 中国人物画的兴衰及演化

 中国山水画的兴衰及演化

 中国花鸟画的兴衰及演化

 中国绘画借洋兴中改革思潮

 中国画地域流派的新格局

 中国画革新创造的蓬勃时期

 新中国画运动的发端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画之争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画

 中国画的未来和展望

第三章 抒发性灵:中国画体裁技法

 工笔人物画具备完整的技法体系

 写意人物画不拘形式,强调传神

 山水画的核心是创造意境

 工笔花鸟画体现精工细丽

 写意花鸟画丰富的寓意联想

 动物走兽画特点非常鲜明

 动物画与花鸟画有重要区别

 哲学思想推动绘画理论发展

 宗教影响绘画的题材和内容

 伦理道德是中国绘画的核心

 中国画艺术万变不离其宗

 国画艺术不断吸收、积累和丰富

第四章 一脉相承:中国画文化价值

 中国画的美学思想核心

 中国古典美学三个黄金时代

 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绘画美学观的不同形态

 “和谐”精神和“道德”内涵深广

 中国画的基石“写意性”艺术观

 中国画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意象观念

 “线”创造了中国画的典型性

 中国画构图是借阴阳虚实

 中国画程式“无法而法”的境界

第五章 审美品味:中国画欣赏鉴定

 鉴赏才能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

 中国画传统的品鉴标准

 提升自身的鉴赏和明辨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中国画鉴定是一门专门学问

 中国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很重要

试读章节

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千年来融汇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素养、哲学观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自成体系,在世界艺术园林中别具一格。

明末,为了与传人的西洋画区别,中国绘画统称为“中国画”,泛指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不同类别。今之“中国画”,则单指传统笔墨工具创作的“水墨画”与“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等并列。按其创作体裁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宗教画;按其绘画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

“中国画”简称“国画”,犹如“国药”“国术”的称谓,是中国近代史中为区别舶来品而出现的,明确地和“西洋画”“朝鲜画”“东洋画”或“日本画”等画种区分开来,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更贴切地诠释它作为中国绘画中重要画种的角色。20世纪8D年代初期,海外画家打破国界和民族的藩篱,从创作媒材视角将“中国画”统称为“水墨画”。

27世纪的全球化时代,有必要重新界定“中国画”的含义,而不应局限于单一民族的属性。并非所有由中国人创作的画就称为“中国画”,而非中国人创作的画就不可称为“中国画”。什么是“中国画”?不能单纯地认定以笔、墨、宣纸等材料创作的画。或是以“卷轴”形式呈现的作品,又或是片面地将具备“诗、书、画、印”特征的文人画等同于“中国画”。今天,宏观的“中国画”包含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富于民族特性的元素,涉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特征,如美学观念、程式法则、表现技巧、风格形式和工具材料等。可以总结说,凡贯彻中华民族传统造型审美意识、表现形式特点和笔墨技法于一体的绘画都应该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位居中国文化建筑的顶层,必然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反映政治、经济的时代背景,也紧系着教育体系,对于审美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功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7.审美功能

优秀的唯美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这就是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让人认识抽象的真理,艺术则给予人了解形象的真谛,激发人的情感,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在现实社会里,艺术家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心目中的艺术形象,颂扬美好,鞭挞丑陋,达到陶冶情操和审美的目的。

2.教育功能

古人日“寓教于乐”,指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观赏者从画中得到教诲和感化。考据中国古代画论即可知前人非常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如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提到绘画的作用就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魏曹植于《画赞序》中也认为“存乎践戒者图画也”。南齐谢赫在《画品》的开头就提出了“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同样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画具有培养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功能,艺术家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人间高尚情操或民间疾苦,激发观画者产生共鸣的情感,达到启迪教育的目的。就如某些丑恶的人性,法律无法制裁,道德格言也难以感化,反而通过艺术形象的鞭挞和嘲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认识功能

反映时代性的最典型的中国画作品是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描绘了汴京(今开封)某个早上的生活瞬间。另有描绘历史人物的,如历代帝王图、古代圣贤图;或是反映地方性的,如描绘黄土高原、塞外风光;更有展现多元民族风土人情的;还有表现社会生活,描述自然山川风貌,特写动植物题材的。观赏者可以通过绘画了解不同的时代、地区、民族的生活情景,走进历史,认识现实,理解文化。这是艺术品给予我们智慧的认识。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