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百团大战
1940年春,日本侵略军纠集伪军,执行“肃正建设计划”,推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给抗日军民造成严重困难。
日军占领华北以后,挖壕沟,筑碉堡,不断修筑公路、铁路交通网,平原上的据点之间都有公路联络,有的一个据点分叉十几条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正太铁路是日军施行“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正太铁路东起石家庄正定,西止太原,全长240多公里,横越太行山脉,经过娘子关天险,是连接山西、河北两省,沟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联结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线的重要交通命脉。
日军企图通过施行“囚笼政策”这种方式把华北抗日根据地分割成块,在军事上实行分区“扫荡”,在政治上加强发展伪组织的“统治”作用,在经济上对抗日根据地加以严密封锁,隔绝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粮食运输,还企图把晋察冀的粮食运往日本,缓和日本国内的粮荒。
侵略者费尽心机,企图更尖锐地插入根据地,控制根据地。日军妄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
1939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已有近百个县城,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以后,抗日根据地逐渐被封锁、被切割,八路军的抗日活动困难,物资供应更为紧张。
1940年2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在部署反摩擦斗争的同时就提出,八路军各部队要对日军筑路的起止地点、修筑方法、沿路设施、守备兵力等情况进行详细侦察,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做军事准备。
4月1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命令,要求八路军各部队互相配合,从4月10日开始对日军的交通线发起总破袭战。
4月2日,彭德怀收到毛泽东发出的一封急电。毛泽东在电报中指出:
目前局势相当严重,蒋介石似已下了决心,即是挂抗日的招
牌,做“剿共”的实际。目前对我最威胁的是绥德、皖东两点。
毛泽东还提出,要以主力对付威胁延安的国民党第九十军;八路军除第三四四旅外,再抽调兵力南下华中,打通与新四军陈毅方面的联系。毛泽东还希望朱德早日动身到洛阳,同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摩擦,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彭德怀接到毛泽东的电报以后,即要求八路军有关部队集中力量对付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对日军发动交通总破袭战的计划推迟。这以后,八路军有些部队也出击了日军的交通线,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战役。 4月12日,毛泽东、王稼祥在给朱德、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朱总能否与卫一晤?”
根据毛泽东的意图,朱德总司令离开八路军总部王家峪,前往洛阳同卫立煌谈判。
5月7日,朱德一行渡过黄河。卫立煌得知朱德到来,早已派人到码头迎接。朱德到洛阳时,天已经黑了。卫立煌把朱德和康克清安排在自己的驻地住宿,以便互相交谈。
在卫立煌举行的欢迎会上,朱德特别强调了军队团结的重要性。朱德说:
共产党、八路军坚决要求这种团结,国民党的大多数需要这种团
结,只有日寇、汪精卫、汉奸、投降分子和摩擦专家害怕这种团结。
朱德强调,这种团结必须建立在进步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洛阳,朱德与卫立煌举行会谈,气氛很融洽。每天晚上,卫立煌都安排招待晚会,有时还请著名演员演出。卫立煌原来还准备就陕甘宁边区问题做些调解,蒋介石得知后立即打电报给卫立煌,说:“这个事你不用管。”
后来,朱德向党中央报告情况时说,洛阳是国民党特务机关集中的地方,但因为有卫立煌这个中间力量在,情况比西安还要好些。P24-25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我国将与俄罗斯等世界上曾经遭受过法西斯侵略蹂躏的国家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我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
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伤亡总数超过1.9亿人。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伤亡就达3500多万。在长达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军队灭绝人性,他们肆意烧杀奸淫,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了一个个无人区和万人坑,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导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仅南京一地,日军就一次屠杀了我手无寸铁的同胞30余万,其残暴兽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1
70年前的广大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可谓是可歌可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纪实》的初衷。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大部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以整个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刘干才、李奎编著的《亚洲惊天大战场》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血腥屠杀无辜百姓,肆意凌辱妇女儿童,疯狂掠夺各类财物等令人发指的战争罪恶史,通过描写那段悲惨的历史,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记住那段历史,勿忘国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侵略者,各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刘干才、李奎编著的《亚洲惊天大战场》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