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点亮人生(修订版)》的笔者黄林波精选了各个视角的代表性文章,其中有专家学者的专业论述,也有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还有作家、记者、时评人士和网友的建议感言。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书中选用文章多用故事和实际事例来阐释现代教育理念,诸多教育观点、教育思维、教育方法和异国教育风情让您耳目一新。
| 书名 | 好教育点亮人生(修订版)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好教育点亮人生(修订版)》的笔者黄林波精选了各个视角的代表性文章,其中有专家学者的专业论述,也有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还有作家、记者、时评人士和网友的建议感言。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书中选用文章多用故事和实际事例来阐释现代教育理念,诸多教育观点、教育思维、教育方法和异国教育风情让您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身为家长、教师或学生的您,一定期盼拥有一本这样的教育书籍;一是有趣、实用,启迪孩子心智;二是唯美、精炼,富有收藏价值。 黄林波主编的这本《好教育点亮人生(修订版)》正是满足您这一需求的教育指导书籍,选用文章多用故事和实际事例来阐释现代教育理念,诸多教育观点、教育思维、教育方法和异国教育风情让您耳目一新。《好教育点亮人生》既可以作为课外补充读物,也可以作为收藏书或馈赠品。 目录 从平凡到卓越的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好教育点亮人生”主题报告会演讲词 第一篇 从故事中感悟教育新思维 1.“小故事,大道理”老师和家长要学会讲故事 2.小学生发明“专利”的故事 3.从一个问号里挖掘出60亿商机的中学生 4.怎样才能小赚4.75亿美元 5.语言的魅力 6.让思维转过身来 7.把木梳卖给和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8.两个皮鞋推销员的故事与启示 9.一位公司总裁的用人奇招 10.凭什么“几句话”就能得到一艘船 11.两位富翁的“致富秘诀” 12.值钱的是手艺 13.三个泥水匠的前途为何迥然不同 14.管理之道重在具体落实 15.富翁为何需求助妓女 16.一朵玫瑰花引发的效应 17.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 第二篇 百家争鸣教育新理念 18.请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19.请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20.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1.缺点是个营养不良的优点 22.莫等“吃堑”才“长智” 2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改口”! 24.让孩子体验失望 25.“标准答案”正在磨灭最好的天性 26.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 27.有爱就会有一切 28.孩子跟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怎么办 29.老师觉得学生“不顺眼”怎么办 30.老师,您的眼里是否真有学生 31.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的奥妙 32.一味模仿耽误了天才 33.“遴选办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34.不要在必败的领域里和人竞争 35.坚持不一定非要到底 36.卓越来自对手的强大 37.美国“打小报告”的孩子为何反被惩罚 38.出了问题少责怪别人多检讨自己 39.良好的言行举止是最优秀的简历 40.无解的题目,中国学生为何竟“解”出来了 41.教育不能为培养少数精英而遗忘大多数 42.能写出10位科学家的小学生为何不到1% 第三篇 教育热点事件评论 43.中国教育的尴尬在于不敬畏老师 44.答网友:我们凭什么要尊敬老师 45.培育一流学生,教师需有职业幸福感 46.中国人的英语梦真的很遥远吗 47.不能“光骂”中国教育而没“行动” 48.中国教改不妨从改革教材和考试内容人手 49.奥巴马的教育新规让谁脸红 50.谨防校园“学霸”成教育管理“黑洞” 51.从“高中生杀死班主任”谈舆论导向失衡 52.“师生火拼”的困惑中国教育如何求解 53.如何让师生关系“拨云见日” 54.“南平噩梦”呼唤建立社会心理救助机制 55.欺凌学生的汪局长为何是“纸老虎” 56.“中国妈妈”有苦劳未必有功劳 57.中国需改革“方仲永式”教育系统 58.中国“虎妈”震惊世界 59.“虎妈”触动了美国人哪根神经 60.“虎妈”能教出有创新精神的孩子吗 61.从“虎妈”看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误解 62.社会适应能力比“虎妈”的技能更重要 63.为什么“虎妈”在西方显得匪夷所思 64.不必效仿“虎妈”,教育孩子最好“中西合璧” 第四篇 美国教育究竟“神奇”在何处 65.看似平淡实则经典的《美国学生品德规范准则》 66.为什么美国推行“平民教育”却精英辈出 67.美国七岁小女孩“创业”引波澜 68.美国人怎么教育“富二代” 69.为什么美国孩子的自立能力特别强 70.美国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 71.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需要“互补” 第五篇 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学校的成长故事 72.小学生作业类似竞选参议员 73.让人耳目一新的家长会 74.“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75.让孩子自我张扬来培养他的交际能力 76.老师布置的作业含有深刻用心 77.实现每一个目标都要靠自己努力 78.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爱心” 79.用诱导与强制两手塑造孩子的“高尚品德” 第六篇 日本、德国、犹太教育的特色 80.融东西方精华为一体的日本教育 81.中日少年在夏令营中的较量 82.比比中日历史试题孰优孰劣 83.为什么德国的技术工人世界一流 84.为什么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比例全世界最高 第七篇 若干实验和“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85.趣味教育理论八则 86.若干实验和“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87.“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88.“伤痕实验”告诉你心理暗示的作用 89.如何用好“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 90.利用“21天效应”促良好班风学风形成 91.教育的“鸟笼效应”和“数牛毛” 92.为什么这所学校培养的人才群星璀璨 93.为什么目标明确的人更容易成功 94.马拉松冠军的夺冠秘籍:分段实现大目标 第八篇 阅读写作感恩励志和综合 95.毛泽东孜孜不倦读书给我们的启示 96.语文,不需要课本! 97.书籍,犹如“房子没有窗户” 98.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99.老外为什么能发现中文的语法错误 100.致考生:供材料作文如何出彩 101.中国人学英语最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 102.生活因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103.毛竹气度是如何炼成的 104.值得一读的“教子备忘录” 105.妈妈,你腐败 106.挫折教育哪去了 107.低潮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108.习惯“被拒绝”让他成为亿万富翁 109.感谢——落榜! 110.伤口处能开出奇异的花朵 111.没有四肢的精彩人生 112.上帝啊,成功之门原来虚掩着! 113.我的“芝麻开门”的真实故事 114.大学生迷恋当官将影响中国的竞争力 115.谁来为月工资40元的代课老师说句话 116.不科学的规划潜藏巨额浪费 117.规则面前无权贵 第九篇 求解“钱学森之问” 118.荣誉被张冠李戴人才如何不寂寞 119.急功近利出不了大师 120.没有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出不了大师 121.从政治文化视角思考“钱学森之问” 122.美国名牌大学居然靠校友捐助支撑 123.从钱学森曲折回国看美国对人才的重视 124.中国大学如何走向良性循环 125.“潜文化”影响中国出大师 126.欲造杰出人才,根在基础教育 127.比较世界名牌大学的文化内涵 第十篇 守护教育之“魂” 128.古田会议精神对教育的启示 129.教育啊,别丢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130.“我爸是李刚”凸显中国转型期教育“软肋” 131.仇恨的怒火只会烧伤自己 132.善良的“蝴蝶效应” 133.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134.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什么 135.好官当抬头想民生,低头思群众 136.告别“拜金主义”的路上我们依然挥汗如雨 137.从古田会议精神再探“钱学森之问” 附录一 教育经典箴言 附录二 专家与青少年共话“网络素养” 附录三 谈谈青少年性教育 附录四 安全教育同学.请珍惜你的“千万财富” 编后语 试读章节 两位富翁的“致富秘诀" 渥道夫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担任收款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 “小伙子,我已将50美金交给您了。”中年妇女说。 “尊敬的女士,”渥道夫说,“我并没收到您给我的50美金呀!” 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了。渥道夫及时地说:“我们超市有自动监视设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现场录像吧?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妇女跟着他去了。录像表明:当中年妇女把50美金放到一张桌子上时,前面的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而这一情况,中年妇女、渥道夫,还有超市保安人员都没注意到。 渥道夫说:“我们很同情你的遭遇。不过按照法律规定,钱交到收款员手上时,我们才承担责任。现在,请你付款吧。” 中年妇女的说话声音有点颤抖:“你们管理存有欠缺,让我受到了屈辱,我不会再到你这个让我倒霉的超市来购买商品了。”说完,她气冲冲地走了。 超市总经理吉拉德在当天就获悉了这一事件,他当即作出了辞退渥道夫的决定。一些部门经理,还有超市员工都找到吉拉德来为渥道夫说情和鸣不平,但吉拉德的意志很坚决。 渥道夫很委屈。吉拉德找他谈话:“我知道你心里很不好受。因为我要辞退你,一些人还说我不近人情。”吉拉德走过去,和渥道夫坐在一起。他说:“我想请你回答几个问题。那位妇女做出此举是故意的吗?她是不是个无赖?” 渥道夫说:“不是。” 吉拉德说:“她被我们超市人员当作一个无赖请到保安监视室里看录像,是不是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有,她内心不快,会不会向她的家人、亲朋诉说?她的亲人、好友听到她的诉说后,会不会对我们超市也产生反感心理?” 面对一系列提问,渥道夫都一一说“是”。 吉拉德说:“那位中年妇女会不会再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像我们这样的超市在我们这座城市有很多,凡是知道那位中年妇女遭遇的她的亲人会不会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 渥道夫说:“不会。” “问题就在这里,”吉拉德递给渥道夫一个计算器,然后说,“据专家测算,每位顾客的身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而这些人又有同样多的各种关系。商家得罪一名顾客,将会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的潜在顾客,而善待每一位顾客,则会产生同样大的正效应。假设一个人每周到商店里购买20美元的商品,那么,气走一个顾客,这个商店在一年之中会有多少损失呢?” 几分钟后,渥道夫就计算出了答案,他说:“这个商店会失去几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生意。” 吉拉德说:“这可不是个小数字。虽然只是理论测算,与实际运作有点出 .入,但任何一个高明的商家都不能不考虑这一问题。那位中年妇女被我们气走了,至今我们还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因此无法向她赔礼道歉挽回这一损失。为了教育超市营业人员善待每一位顾客,所以作出了辞退你的决定。请你不要以为我的这一决定是在上纲上线、乱扯罪名。” 渥道夫说:“我不会这么认为,您的这一决定是对的。通过与您谈心,使我明白了您为什么要辞退我,我会拥护您的决定。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件,我应该怎么去处理?” 吉拉德说:“很简单,你只要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就可。你可以这样说:‘尊敬的女士,我忘了把您交给我的钱放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录像好吗?’你把‘过错’揽到你的身上,就不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在清楚事实真相后,你还应该安慰她、帮助她。要知道,我们是依赖顾客生存的商店,不是明辨是非的法庭呀!怎样与顾客打交道,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渥道夫说:“与您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谢谢您对我的教益。” 吉拉德说:“你是个工作勤恳、悟性很强的员工。若干年后,你会明白我的这一决定不只对超市有好处,而且对你有益处。按照我们超市的规定,辞退一名员工是要多付半年工资作为补偿的。如果半年后,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你再来我们超市。我们是欢迎你来的。” 渥道夫,这个20多岁的青年,无限感慨地离开吉拉德和他领导的这家超市。以后,他没有再回到这家超市,他筹集了一些资金,干起了旅馆事业。10年时间过去了,吉拉德、渥道夫都已拥有了上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一次集会上,渥道夫和吉拉德不期而遇。他紧握着吉拉德的双手说:“感谢您传授给我一个宝贵的经营诀窍,它使得我取得了今天的可喜成绩。” 吉拉德说:“你说这,让我感到迷惑了。我好像没有向你传授过什么诀窍呀?” 渥道夫说:“10年前那次长谈,您已经间接说出了您的经营要诀,就是尊重顾客,让每一个顾客满意地离开商家。” 吉拉德说:“你真是一位聪慧的人,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经营秘诀——秘不可传呀!” 随即,两人哈哈大笑起来。这天,他们谈得很开心。他们都是依靠同一秘诀,干出了如今辉煌的业绩。 P30-32 序言 智力有时是天生的,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 教育,在西方国家被称为“人生重新洗牌的过程”。实践证明:智力一般的孩子,如果教育得法,可以“笨鸟先飞”,成为有杰出成就的人;相反,天生智力超群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当,也可能无所建树甚至成为社会的祸害。所以说,不一样的教育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重分数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重智力轻品行,重知识轻创造。”这些本末倒置的教育理念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梦想!“理念决定行动”,可以说,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岂不是很值得我们回味吗? 近年发生的教育热点事件敲响了什么警钟?震惊世界的中国式“虎妈”教育值不值得效仿?美国教育究竟“神奇”在何处?日本、德国、犹太人教育有何特色?一些心理学实验和“效应”对教育有何启示?本书都可以找到答案。 挫折教育哪去了?中国人的英语梦真的很遥远吗?我们凭什么要尊敬老师?教育惩戒有必要吗?如何让师生关系“拨云见日”?针对这些家长、教师、学生关心的重点话题,本书毫不避讳地直面作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引起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为求解这一“世纪之问”,本书从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多角度进行了探求。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如何呵护我们的教育之“魂”?本书“守护教育之‘魂’”篇章,结合古田会议建党建军思想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让人感悟到重拾远比金钱更宝贵的道德和素养,才是解决当前层出不穷教育乱象的根本出路。 如何应对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网络?青春期的躁动,青少年宣泄和求助的途径在哪里?安全教育如何让孩子“人心”、“人脑”?本书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著名旅美学者薛涌先生说的好:“凡是那些能不停反省自己问题的人,总会比较成功;而那些放下自己的问题不管、总是靠用放大镜看别人问题而获得自信的人,则最终会成为失败者。”因此,本书更多地侧重于对我国教育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为了让文章面向大众读者,在不改变文章核心思想的情况下,本人对绝大多数文章从标题到文字都精心作了改调增删,有些还作了点评,希望原作者予以理解和支持。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绝大多数作者的简介附在文章后面),在此,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时间又仓促,编辑选录文章或有偏颇之处,有些观点也可能是一面之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另外,由于条件所限,个别作者资料和地址不详,请作者尽快与本人联系,以便奉寄样书和稿酬。 本书可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也适合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当作课外补充读物。 黄林波 2014年2月 后记 我从没想过自己这个文采并不华丽的人会和写作沾边,更没想过自己一个身份卑微的乡村教师要主编一本面向广大读者的教育指导图书。是编辑、读者和无数未曾谋面的网友的厚爱,拉着我这个草根作者一步一步往前走。也正是编辑、读者和网友的鼓励和支持,才使我下定决心主编一本具有草根风格,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教育指导图书。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感谢命运,卑微的地位使我与底层的人民群众有通同感。我情不自禁地说真话,道真情,为教育鼓与呼,为政府作镜鉴,给前行者以鼓励,给正义者以勇气,给弱小者以力量! 我的草根文章能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凝聚着众多媒体编辑的心血和智慧。正是他们的大手笔编辑,才使得《中国教育的尴尬在于不敬畏老师》、《中国人的英语梦真的很遥远吗》、《中国教改不妨从改革教材和考试内容入手》和《从古田会议精神再探“钱学森之问”》等文章通过广泛流传而对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一点儿促进作用。 每每接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素不相识的读者的电话、短信和邮件,感动之余,我更有一种“文章千古事”的重负。我深知自己的智商并不比别人高,所以我常常以“笨鸟先飞”来要求自己,多思考,多锤炼推敲字句,用发人深省又通俗易懂的文章来回报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 主编本书时,我更是如履薄冰,既要尽可能让收入本书的文章客观严谨,启人心智,同时又要让读者读起来轻松愉快。书中精选的文章,大多数标题和文字我经过深思熟虑后根据读者需要作了改动,希作者予以理解和支持。作者和读者朋友如有好的建议或意见,欢迎向我们反馈。我们将在再版时综合大家的意见加以改进。另外,由于条件所限,个别作者资料及地址不详,请作者尽快与本人联系,以便奉寄样书和稿酬。 黄林波 2011.3 书评(媒体评论) “《好教育点亮人生》从多个侧面反映‘好教育’对人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思考角度。” ——《中国教育报》 我把《好教育点亮人生》书中的一些观点介绍给学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学生由浮躁变得冷静,有无望转为期望,由冷漠走向热情。 ——一位班主任的体会 《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及其主题报告帮助我走出了教育的误区,明确了培养孩子的方向和思路。 ——一位家长的感言 《好教育点亮人生》是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之一。书中许多时评文章,关注社会现实,评析热点新闻,是写作议论文的经典素材。 ——一位中学生的评价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