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猎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解数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故乡的云

中国人的故乡都在农村,不管是历史的云还是现实的雾,故乡决定了你的起点、视野、标准和参照物。我离开解家寨,是沿着时代的路径出发的,至于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一无所知。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农村人。

我父母的结合,是典型的时代的产物。单从我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功劳。要不是时代使然,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认识,更不可能结合,又哪里来的我呢。用当时最流行的阶级观点来说,我父亲和母亲的出身,根本就不是一个阶级。我母亲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我父亲出生于一个纯粹的农民家庭。这样的家庭构成,在共和国的早期,没有一次政治运动不波及我们家。

我姥爷是个县级的地主。怎么地主还分行政级别吗?当然了,不是地主分行政级别,而是需要用行政范围来界定级别。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全国首富、县首富、村首富一样,过去的地主也是有大有小。我说我姥爷是个县级的地主,不是没有依据的。

一个是听我哥哥说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县阶级斗争材料中有对我姥爷的介绍,说他虽然不是我们县土地最多、财产最多的地主,却是我们县最腐朽、最没落的地主。因为只有他们家分大小灶,主人常年住在城里,最会享受,最富有剥削性。我们县第一台留声机,第一台发电机,第一台抽水机,都是我姥爷从外面倒腾回来的。在早年,那日本造的电动抽水机弄得邻居家土井里不出水,就是我姥爷的一大罪状。

另一个依据是,我姥爷家被砸明火的强盗光顾的次数最多。主要原因是有钱,没人。我姥爷一共有五个女儿,最后总算生了个儿子,就是我的舅舅。我母亲是他最小的女儿,比我舅舅还大了两岁。因为我姥爷家代代单辈儿传,男丁一直不兴旺。我舅舅作为一个男人不但不能在乡下顼门立户,在城里都是东躲西藏、深居简出的,生怕被谁绑了肉票。由于干顷地一棵苗儿,据说我舅舅小时候被宠得没有一点样子。在村里他想砸谁家的东西,管家就会说:让我们家少爷砸吧,砸了东家赔你新的。

女儿里只有我母亲是读过书的,并且陪着我舅舅一直读到了北京。

据我舅舅说,我母亲虽然一直陪护着她这个宝贝疙瘩一样的、唯一的弟弟,其实我母亲是看不起他的,总是笑话他上的朝阳大学是私立大学,不如她上的师大是国立大学。我只记住了这么个名字,我根本不知道当年的朝阳大学是个什么东西,就知道北京有个朝阳区。1990年我在新疆塔里木参加石油大会战,华北石油局的二把手陈经理是个老北京人,我们都叫他陈大爷,有一次闲聊时我说起了这段典故,陈大爷立即瞪大了眼睛说:你舅舅上过朝阳大学?

我说:是啊,我都没听说过,是现在哪个大学的前身吗?

陈大爷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接着说:你姥爷一定是个大地主吧?

不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我小时候就住在朝阳大学的边上,据说国民党有一半儿的伪县长,都出自朝阳大学,全是大地主的孩子1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时,我母亲和舅舅都还没毕业,班里很多反动学生在大军进城前跟着国民党南逃了,我母亲和舅舅作为进步学生留下来迎接解放,所以我母亲的学历只能算是肄业。解放时,我母亲和舅舅帮成了县里最早的教师。改革开放后,流落海外的一些“反动”学生第一次回国,省里、县里的接待空前隆重,他们在北京住的高级宾馆,我母亲这个当年的进步学生,都不能随便进入。母亲见过在美国做医学教授的一个女同学后,回来说跟人家根本找不到话说,此后就再也没有去参加过类似的活动。

我父亲,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出身的苦命孩子。我爷爷死得很早,我父亲是老大,下面依次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爷爷死的时候,父亲才十七岁,下面的弟弟妹妹都还没有长大,家里只有几十亩薄田,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艰难。因为爷爷去世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只有我父亲一个半大孩子支撑家庭,就难免受到村里族人的排挤和欺辱。虽然我并没记住受欺负的具体事例,但多少年里总是不断听到父亲和叔叔们,提起过去受其欠负的无奈和义愤。

P2-3

后记

过去的写作,不是为了在单位混个好岗位,就是为了评职称或升官。所以天天惦着要歌颂什么人和事。“七一”到了歌颂党,“八一”到了歌颂军,“十一”到了歌颂国。只要手稿变成铅字,就很高兴、很得意、很自负。从来想的都是怎么才能发表,并不考虑什么人在读,喜不喜欢读,读后有什么感觉。

这次写小说,却完全不同以往。我已离开岗位成了一个自由人,失去了以前所有的功利目的。我只关心有没有人看,好不好看,看不看得进去,其实这是一个更大的功利梦想。好在这才是写作的本质,更是小说的本质。

写出几章后,我就给我的网友康女士看,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挺好看的,还有吗?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肯定和鼓励。康女士不仅是我处女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也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和助手,她帮我挑拣错别字,还替我打印,她是我第一个想要感谢的人。

第二个就是我的好朋友陈锐,他是原石油工业部属企业首家法律顾问机构创始人。我给他讲了我写作的大概构思,我说,我的小说共四个部分,第一是我的童年和故乡,第二是油田生活,第三是下海经商,第四是在北京打工。他说,你又不是什么名人,把第一部分砍了,把第二部和第三部分整合在一起,第四部分可以自成一部。这家伙掐头去尾一下子就废了我第一部分十多万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是对的,我对他的文学鉴赏力很是信服。于是,我的写作一直在他的关注下进行,他不仅是我的指导老师,最后还成了这本书的出版人和经纪人。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的李朝全老师,他的鼓励和肯定,才使我真正有了写作的信心和野心,那可是来自内行和专家的评价啊。再一个,就是我上教育学院时的文学评论老师宇太先生,他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他如今是个网络名人,他对我的小说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有这么几个贵人相助,才有这本书,在此一并感谢了。

同时,也要感谢我生活中出现的那些可爱的女性,她们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主人,也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我在北京打工时的老板韩总,他不仅给了我时间和自由,他更是一个有哲学头脑的商人,他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为我的下一部长篇小说提供了很多观念和素材,是我尊敬、仰仗和信赖的朋友。

最后,感谢中国城市出版社李青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没有他的慧眼,这本书就无法与读者见面。

当然,最终的裁判是读者,感谢读者。

感谢文学,感谢生活。

解数

2014年6月28日干西安

目录

上部 情殇

 第一章 故乡的云

 第二章 一条叫泥浆的河

 第三章 初恋的感觉

 第四章 突出重围

 第五章 我的懵懂我做主

 第六章 钻井队和王司令

 第七章 命运女神像白衣天使

 第八章 邂逅吴淑嫒

 第九章 抢来的爱情

 第十章 爱被现实硌得好疼

 第十一章 团泊洼隐忧

 第十二章 强大的情敌

 第十三章 失去了灵魂的失败

 第十四章 莺飞草长四月天

 第十五章 沉沦与复活

 第十六章 夏天过去的时候

 第十七章 小男孩儿,你长大了

 第十八章 无缘之痒

 第十九章 沙海里有一座男人岛

 第二十章 还愿

 第二十一章 无奈秋凉

下部 问业

 第二十二章 石家庄,能圆我的大城市梦吗

 第二十三章 天蝎不是星座

 第二十四章 红学女和牛粪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古城新欢

 第二十六章 南京,南京

 第二十七章 人在旅途

 第二十八章 情侣大道

 第二十九章 扮演正派的男人

 第三十章 第三个黄金周

 第三十一章 这个冬天很冷

 第三十二章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第三十三章 啊,乌鲁木齐

 第三十四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第三十五章 在异地醒来

 第三十六章 这就是生活

后记

序言

唯有真诚(代序)

我越来越确信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所经历的这几十年的岁月是完美的,不是!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因为非常的不完美,我才觉得我所经历的这些岁月、我的人生、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就显得尤其伟大。我不要求,也无意说服别人具有与我相同或者相近的看法,但我的这种感觉和看法的确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肯定了。我甚至认为这种伟大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无法相比的。因此,我认为我是非常幸运的,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非常幸运的。我是用我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验、阅历和思考来说这番话的,我不是为了说给别人,我首先是说给自己的。下面请允许我说出我的理由。

说实话,我找不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个时代,也找不出哪个国家的哪个时代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和跨越,这种变化和跨越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物质的是从贫困落后到富裕进步的变化和跨越;精神的是从简单、苍白到复杂、丰富的变化和跨越。

人类的历史犹如闪着微光的无数文明的碎片,最终汇合成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慢慢穿透由愚昧和无知组成的幽暗夜空。每个人生都是这河流中的一滴水,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每一滴水的生命都非常短暂,但是每一个短暂的生命都有一个落差,而我认为我恰恰赶上了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落差,这个落差除了我们这一代人,其他人是很难理解的。

我出生于1963年,那时新中国成立才十多年,几乎是一个赤贫的年代。但是事后才知道,我的出生依然是幸运的,因为那时所谓“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十分著名的劫难,我故乡的父辈们对它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就叫“挨饿时”。就是说

“挨饿时,,我没赶上,我正好是“挨饿时”之后出生的,看起来和“挨饿时”没有关系的我,其实与“挨饿时”的关系很大。如果有人口统计数据一定会发现,1959年、1960年、1961年出生的人口非常的少,因为那三年我们中国人几乎都在挨饿,能熬过来的入就是幸运的,几乎没人有精力和心思制造孩子,有精力和能力制造并养育孩子的人家,就一定不是一般的人家了。“挨饿时”之后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口生育洪峰,1962年、1963年、1964年三个年头,只要是育龄夫妻几乎都有孩子出生。我正是在这个生育洪峰的顶尖上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叫解子石。

没有挨过饿虽然是我的幸运,但那仍然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年代,一般人家仅能糊口。“吃饱”曾经是我的父辈们长久甚至一生的追求,而“吃好”是我有记忆以来长期的梦想和追求。就像挨过饿的人见不得浪费能吃的东西,我是受不了浪费好吃的东西。因为长期向往好吃的东西,所以我长大之后有着非同寻常的对美食的欲望,克制这种欲望很困难,克制住的过程像向往的时间一样漫长。所以,我随着日子好起来就长成了一个大胖子,我只是不知道其他的胖子们,是否有和我一样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我因为生长在农村,又是那样贫困和保守的一个时代,我很晚才接触女人,对女人的向往和渴求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所以,我喜欢女人,喜欢欣赏和拥有女人,女性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宝贵的、难得的、重要且奇妙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则不同,他从小在美女群里长大,第一次遗精就有袭人女士来为他平息欲望,因此他无法积累起对女人的势能,所以他才能随便丢下富贵和温柔的生活而选择了出家。

因为我生长在贫困落后的农村,所以特别向往城市的繁荣和开化。我经历和体会了农村的落后,所以对先进的事物极其敏感。比如楼房,竟然一层层高耸入云,多么奇妙的房屋啊,一层人顶上就是另一层人,我从小生长在华北大平原上,村里人的平顶房几乎都是一般高,有时候为了谁家屋顶高出邻居一点,还要因此闹矛盾打架,这是平原人特有的现象,在山区和城市里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汽车,它一直是我对先进和发达的向往中,最具体的一个东西,但我发现对生下来家里就有汽车的现在的孩子们,却并不怎么把汽车当回事。

我从几乎是原始的、赤贫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进入到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这就是我说的那个空前绝后的跨越和变化。

彼时,我老家河北赵县的农村,比秦、汉时代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农民耕地依然在使用汉朝二牛抬杠的木犁和铁铧,古老的铁箍木轮车也随处可见。那时也有一个“四化”,我只知道其中之一是大车胶轮化,大车可不是大汽车,而是牲口拉的木板车叫大车,人拉的叫小板车儿。我小时候的农村人叫公社社员,用普通话说“社员”两个字,“就成了社冤”,他们不知道是出于自嘲还是幽默,只把这两个字用普通话发音,说:社冤,社冤,累死白干;社冤,社冤,莫人可怜。他们穿着衣不遮体的土布衫裤,住着被柴草灶熏得漆黑的土屋,半饥半饱地吃着一切能糊口的东西。当时社员的勤苦是现在的人所难以想象的,人们出门都背着个大筐,是为了方便把任何有用的东西都捡回家里来,能在土路上捡到牲口粪那是最宝贵的东西,青草可以喂猪、晒干可以引火和铺炕,树叶可以积肥,就是扛回一筐土也可以和泥、垫猪圈。

虽然农村落后和原始,但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还是在不断进行中。首先是电的使用,当电灯把古老的村庄照亮的时候,人们的兴奋和新奇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进步和变革都有代价,很快就听说了有人被电死,甚至电工被电死的事故。老人们才开始相信,那个小小的绳子是摸不得的,它竟然可以瞬间杀死一个壮汉。随着公社电影放映队的建立,看露天电影又成了我们的节日,村头上银幕一挂,感觉太阳就停止了转动,天黑得怎么竟那么慢。多少年里,我都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就是电影放映员了。

对于男孩子来说,最令人振奋和向往的还是机动车。最早的机动车,是每天来学校送信和报刊的小摩托,黑颜色的小车子像个大肚子细腿的螳螂,还带着脚蹬子,突突突突每天一来,我们就往教室外面张望,哪还有心思学习啊。一个同学的叔叔在县供销社开一个三轮的小卡车,他有时候会把车开回村里来,他一回来就抓紧用公家的车干私活,不是拉砖,就是运土。我们就过去看那车,有的同学就帮着干活,空车返回的时候可以坐在后斗儿里,高兴得好像凯旋的士兵。后来,只要那个小卡车一来,我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去帮忙,就为了体验那风驰电掣的兴奋和快感。不知是谁家在井陉煤矿有亲戚,每年秋天都会来两辆装满煤炭的解放牌大卡车,村民们就兴奋地把分到的煤块背回家里。矿上卡车走的时候会装满大白菜,装车的时候,我们就兴奋地跟着卡车在菜地里飞跑,生产队长黑子站在车门外的脚踏板上,挥舞着大手,扯着大嗓门指挥装车,那形象,那气势,真是威风极了。

村里的党支书是个老民兵出身,我们村还成了县武装部的民兵训练基地,武装部任部长的吉普车也就常到村里来,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想象着它的豪华和高贵。想着这辈子能不能也坐一回吉普呢,其实心里对此是没有一点儿把握的。有一天,任部长的吉普又来了,跟着他下车的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女孩儿,我们的眼睛一瞬间就被定格儿了,世界上真有这么好看的人啊!后来才知道,她是任部长的四女儿。任部长一共生了四个女儿,竟然一个比一个漂亮。任四小姐的倩影在我心里摇曳了好多年,直到打倒“四人帮”,落实政策后,我们同在纺织厂工作,见多了城里的女人,这个心结才慢慢淡化了。可见我已初蒙人事,有了另一种烦恼和期待。

在农村,虽然几乎每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但有件事肯定是城市孩子无法相比的,那就是能够看到各种牲畜和家畜的交配。像生产队的牛、马、驴,还有人家里养的猪、狗、羊等,我都知道它们交配的特点和习惯。我们老家把这种事叫浆牲口,浆牲口的时候,男孩是可以在旁边看的。而女孩看到这些就会惊慌失措地跑开,她们这样做,也恰恰说明她们已经懂得了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种猪,是有人家专门喂养的,据说每天都要给它炒黑豆吃,主人家经常赶着它走村串巷去各家交配,那就是它的专业工作。看到它我心里不禁想,这个工作比电影放映员的工作还要好啊!

由此,也诱发了我对生命现象的关注和热衷。农村人家的厕所是不分男女的,有时候看到带血的草纸,从那形状就可以想象它的使用部位。但是,一个未谙人事的懵懂少年,终究无法想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来得到了哥哥的一本《生理卫生》书,认真钻研了生殖系统一节,才弄明白了男女的区别和特点,才知道女人每个月都要出一次血的,同时不免庆幸自己生成了男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也令人恐慌和惊奇。第一次遗精,还伴随着花儿梦。但是,我很快就学会了手淫,遗精的事就不再发生了。其实,手淫几乎是不用学的,进入青春期,那个东西,心理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憋涨的感觉,自然忍不住去抚弄它,快感随之就产生了。知道这件事的具体动作并形成模式,是有一次看到村里一个坏小子,在抚弄一条大公狗的阳具,那狗一副很舒服很受用的样子,他猛撸一会儿就突然停止,那狗的屁股就对着空气疯狂扭动抽送,围观的人就哈哈大笑,他们就是为了欣赏公狗的着急和淫荡。

手淫这件事困扰了我很多年,做完后身体里总是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有时候还感到疲劳,就担心会对身体有损。不做又总是想,做了就懊悔不已,自责自己意志薄弱,属于流氓行为。开始写日记后,就用一个符号代表自己的这种行为,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下决心杜绝,又不断地故态复萌,形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怪圈。后来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了对这件事的专家问答,当时还是典型的手淫有害论,专家认为手淫不但对身体有害,还影响记忆力,不利于好好学习,是意志薄弱、低级下流的行为。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报刊上才有了手淫无害的探讨性说法。自己多年的实践,也没发生具体的不良后果,心里才逐渐把这个事情放下了。

随着身体的成长,村里一些比较私密的事也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以前大人们说的那些我们听不懂的话,现在也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什么谁和谁靠着,谁和谁是傍家儿,谁偷人,谁养汉,私生子、拖油瓶等,也都知道了它们的具体含义。在村里即便是最讲政治的年代,这些事也是无法杜绝的。由于空间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在农村这些事情做得再隐秘,也是无法长期隐瞒的。看似封建传统的农村,也有它非常宽容和人性的一面。村里还用一句专门的话来描述这一现象:大村多,小村少,哪个村也跑不了。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事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些男女关系的发生,都有一些为人所知的潜在的原因,不是翻脸吵架,是没人好意思去故意揭露这种关系的。

任何人的出身和童年记忆都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那是他人生的底座,底座到顶点的距离就是他的人生价值。从始点到终点,你经历了多少变化,体会了多少事情,感悟了多少经验和教训,对人生有多少阅历和体验,那就是你多大的人生价值。因此,出身这个底座是人生的一极。是我们能看得到的、不能忘记和忽视的、势必影响你终生的一极,而另一极就是你生命的终点,也是你一生命运的落点,你可能看得到,也可能看不到。因为你可以设计、安排,或者等待你的终点,但你的终点也可能会猝不及防地突然来临。所以,任何人的出身和童年记忆都是极端重要的,那是一条河流的源头,一棵大树的根系,一个房间的门户,一座建筑的基石。

我虽然在老家只有短短的十六年,在农村生活总共也不足十年,但是我的一生都不能走出它的影响,它是我一个永恒的坐标和基点,我理解和看待任何事物都将以它为基础和参照物。因为我的起点低,所以我的空间大。我知道什么是落后,所以我对任何社会进步都保持着特殊的敏感和激情。我经历过贫困和无奈,所以我对屈辱和痛苦,磨难和挫折,具有先天性的承受力、忍耐力和足够的宽容。

我曾经痛恨农村生活,但现在我感激它。

春节期间,我做粮商的哥哥说:今年我俩抽时间去美国玩儿一趟吧,我出费用,向往了国外那么多年,看看美帝国主义到底是怎么生活的。我说,以前是向往他们的高楼大厦和满街小汽车,如今我们国家也成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可看的,又不会外语,像傻子一样跟着个小旗子走来走去的,我想看美国什么东西还不如在网上搜呢。

我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农村孩子,到远离故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并逐渐进入城市,逐渐远离了土地。我不仅吃到了很多东西,见到了很多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体会最深的,还是我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女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是纠结和矛盾的,自然的我和社会的我始终在冲突、在对立,在对立中冲突,在冲突中对立。男女关系是人类的原点,也是世界的交叉点,人类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就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样,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很容易区别的。但是,只有男女关系很难区别到底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男女关系,或者不妨直接说就是性关系,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也可以说即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交会和融合。总之,在人类的性行为中,物质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分离是荒谬的,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性是纯精神的,任何人都可以和古今中外自己心仪的人做爱了。如果性是纯物质的,我老家的光棍儿有句笑话说:买块肉,扎个眼儿,不就和女人一样了吗!其实,农村的光棍儿也知道,那怎么能一样呢,要是一样他就不那么说了,世界上也就不存在光棍儿了。所以,我顽固地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是在这个地方交叉的,也是唯一的交会之处,其他的地方都是分离的。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不幸还是幸运,我经历了极端的压抑和极端的放纵。

所以我想写书。我想写我的人生,写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不是因为我的人生有多么成功,多么辉煌,不是。我其实是太平凡、太普通了,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还是后来自己经商,还是现在给人打工,我都是极普通的。上学没有做过尖子生,上班也没让领导待见过,自己经商总是磕磕绊绊,给人打工更是战战兢兢。但是,我还是想写我的人生,想写的冲动一直折磨着我。就是11I为我有幸经历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就算我这样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生,也生出了一种不平凡的感觉和激情,我是平民的代表,我代表着平民的生活、阅历和喜怒哀乐。

我只能写我自己,只有写我自己我才能有话说,才能有好多好多的话和故事说给大家。我也知道写作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更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做好的事情。但是我有信心写出我的人生,因为我从内心里只服气三种人:一是有高尚德行的人;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三是真实和真诚的人。前两种我自知是做不到的,我能做到的只有真实和真诚。

那么,我将写什么呢?我想遵循三个线索来写:一、一个农村孩子对城市的理解和向往,进入、融入、深入城市的过程和感悟。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二、一个农村孩子灵与肉的纠结和释然的过程,情和性的冲突与和谐,克制与放纵的矛盾和统一。用自然主义的写作态度,不刻意渲染,也不有意回避,情和性是人性的深层反映,缺少了这方面的内容,不仅是不完整的,更是不真实的!三、一个人,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代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大量对各种事物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不求正确,但求真实;不求深刻,但求诚恳。

老实说,我也曾经尝试过小说的创作,但是,那种想象和虚构的人物、故事与情节,总是感到云里雾里的让人无法把握,没有限制的自由行走,其实反而往往走不远,就像广场虽然平坦,却永远没有道路更适合行走,尤其是远行。所以创作就像做加法,构思什么就写什么。而我写自己纯粹是做减法,因为漫长的人生在我的心里积淀了太多的东西,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琐碎的、不够生动和典型的东西去掉,只留下符合我写作宗旨的,有趣的,印象深刻且独特的东西呈现给大家。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在记忆里越来越模糊的东西自然是需要裁汰的东西;相反,记忆里越来越清晰的东西显然是需要保留和写出来的东西。再加上我真实和诚恳的写作原则,写出我的人生简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有没有人愿意出版这样一个东西?即使出版了能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能不能为出版商挣到钱?这些虽然很重要,却不是我首先考虑的,也不是我最需要的,我最需要的就是把自己真实地写出来,因为我的平凡,所以我太需要这样的表达了。

我的人生虽然并不独特,我写我并不独特的人生,也许才是独特的!

这部小说虽然只是我一个人的琐碎故事,但却是在一个伟大时代的背景下发生的真实人生。它是我-+A的史诗,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看起来是在讲我自己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讲一个时代的故事。我是渺小的,而时代是伟大的;我是短暂的,而历史是长久的;我是简单与平凡的。而社会是复杂和多彩的。

你拥有的不见得是你的,只有你经历的才是你的。

解数

2011年5月19日于北京天坛东门

内容推荐

解数的《猎城》是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离奇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该书写了一个农村孩子对城市的理解和向往,进入、融入、深入城市的过程和感悟,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用独特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农村孩子灵与肉的纠结和释然的过程。情和性的冲突与和谐,克制与放纵的矛盾和统一。作者用自然主义的写作态度,不刻意渲染,也不有意回避。

主人公解子石,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村来到石油城生活背景下,经历了坎坷的初恋,一段偷来或者抢来的爱情。在历经磨难终于收获爱的果实的时候,阴差阳错,又遭遇了强大的情敌,一个以宽容、执着、自责和自虐为武器的情敌。失恋的痛苦,引起了同班女生田苗的同情和爱,她用自己的身体摆渡他的痛苦和绝望,引导他趟过情和欲的河流,从而使他恢复了自信和活力。事后他发现这是一种特别的爱,一种令人感动的付出和奉献。

毕业前,一个偶然的机遇,解子石又认识了美术班的美女金慧,他为了保住金慧的处女之身,两人经历了极端的压抑和变相的放纵。这是与田苗爱他相反的一种爱,其心理和生理的付出更加痛苦和残酷。但这就是那个时代似乎唯一正确的选择。金慧因为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把这种煎熬和放纵的细节,像意淫一样讲给了自己上高中的妹妹金馨,从而在她的心灵深处栽种下了解子石的名字。多年后下海经商的解子石,在南京见到读研究生的金馨,引发了三次“黄金周”疯狂之爱。

是情?是欲?是爱?也许都是,抑或都不是。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质疑了所谓爱的伟大和性的浅薄,探索了爱和性的本质。

从油城到省城,解子石在商场上因为不肯染指女员工,带来一连串的误解、仇恨和背叛,导致合作失败,生意面临破产。二次创业,业务刚有起色,却因为与女合伙人的亲密关系,无法规范和制约对方的行为,合作破裂,与千载难逢的机遇失之交臂。女人啊,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男人忠诚于自己的爱人,回家后表现拙劣,受到误读和指责;背叛爱人,反而表现优异,得到满意和肯定。男人啊,你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上帝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男人和女人呢?!

男女关系是人类的原点,也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交叉点。主人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矛盾和痛苦的。情和性是人性的深层反映,缺少了这方面的内容,不仅是不完整的,更是不真实的。

你拥有的并不见得是你的,只有你经历的才是你的。

多少人在向往和眷恋着城市,城市又能带给人们些什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猎获了什么!

编辑推荐

解数的都市题材长篇小说作品《猎城》讲述了多少人在向往和眷恋着城市,城市又能带给人们些什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猎获了什么!

情活着,爱活着,欲也活着。

这是一部自我解剖,甚至自宫、自残式的自传体小说。这也是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离奇故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