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出版界(精)》为著名文人高长虹的文集,收录其散文、杂文以及诗歌等作品。主要内容为记述民国时期出版界的历史,以及部分的人物评论、论战文章。高长虹本身为民国出版界重要人物,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其文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出版对出版史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 书名 | 走到出版界(精) |
| 分类 | |
| 作者 | 高长虹 |
| 出版社 | 三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走到出版界(精)》为著名文人高长虹的文集,收录其散文、杂文以及诗歌等作品。主要内容为记述民国时期出版界的历史,以及部分的人物评论、论战文章。高长虹本身为民国出版界重要人物,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其文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出版对出版史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高长虹编著的《走到出版界(精)》收录《艺术批评与艺术》、《艺术界》、《今昔》、《科学书的贫乏》、《文化的论战》、《不装腔作态》、《给鲁迅先生》等150余篇杂文,其中大多是与鲁迅先生论战的文章。 目录 卷头语 借郭涂若诗代序 艺术批评与艺术 艺术界 今昔 科学书的贫乏 中国艺术的姿势 读《谢本师》 小书局 文化的论战 文化讨论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不装腔作态 革革革命及其他 莫泊三及其不幸 再读《兰生弟的日记》 希望科学出现于中国 写给《彷徨》 与春台讲讲《语丝》 书的销路与读书 未名社的翻译,广告及其他 关于性 旧事重提 给鲁迅先生 给韦素园先生 评《情书一束》 没有几种好的定期刊物 忠告《一般》的记者 虚伪非作品,真实且说话 从校对说到女作者 《向导》与《醒狮》 读《马丹波娃利》 略谈《广州文学》 学点主观吧 关于《闪光》的黑暗与光明 《莫泊三的诗》与《欧儿拉》 关于郭任远及其著作 北新书局的好消息还不是最好消息 为投稿《狂飙》者略进数言 题《郭沫若文艺论集》 舆论不死 我之考古谈 送全平 谨防冷箭 1926,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 《狂飙》周刊计划中的新花样 《现代评论》的又一希望 咄!商务印书馆乃敢威吓言论界吗? 再谈《广州文学》及其他 “模仿”与“创作” 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作物 又来凑一次热闹 关于《沉钟》 《语丝》果真要静默了吗? 南京的青年朋友们起来吧! 杭州与我无缘 怀田汉 谈谈翻译 中国与俄国 关于“论人类的行为” 访鸣着 关于《狂飙》 张竞生可以休矣 思想上的《新青年》时期 介绍中华第一诗人 靳云鹏先生的说话 《吴歌甲集》及其他 时代的命运 琐记两则 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 晴天的话 《语丝》索隐 公理与正义的谈话 请大家认清界限 与岂明谈道 如何提倡世界语 《父与子》 历史即神话 “长虹给他母亲的一封信” 与评梅论悲剧 领袖主义 《十字街头》答萍水 《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强盗》的比较及其他 饭颗山头逢杜甫 我在“十字街头”贴招子 一个二十九岁的青年同一个三十岁的青年攀谈 自画自赞,自广告 新时代的消息 由太戈尔而至《雨天的书》 青年作者将是世界作者 我们的性生活 我走出了化石的世界,待我吹送些新鲜的温热进来! 名字的退化或进化 《猛进》第五十四期目录预告 Gog01启事 一人对话 赠小老头及其傻瓜 断续之声 特别声明 寄到八道湾 请疑古玄同先生自己声明 疑威将军其亦鲁迅乎 “天才”一下子 1.一鼻孔出气的人有两张嘴 2.我原来是天才 3.两面等于一面日所谓一面之辞也 4.大鱼与小鱼 5.鲁迅梦为皇太子 写给《少年歌德之创造》 再寄八道湾 所谓自由批评家启事 女士与文学家的心 取消批评工作 介绍《硪珈》 多数是对的 时间里的过客 阶级与思想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答周作人 《新青年》时代的喜剧 思想上的反动派 游离艺术与劳动艺术 政治与批评 科学这样说 派别 经济与艺术 从北京寄到广州 我之政治谈 再谈批评 《青鸟》与《曙光》 我的旅舍在那里 建设在民间 穷人的世界 德谟克拉西的倾向 让我把安那介绍给维特 同情与赏鉴 古代的三大杰作 思想的地方色彩 一个灵魂便是一块骨头 实验教育 有永久价值的时评 中国的美国人 《查拉图斯特拉》与《资本论》 《结婚的爱》 黄祸与酋长思想 戏答 也是戏答 埃及古歌译呈刘处士 1.厦门通信 2.《阿Q正传》成因 3.《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4.新的世故 5.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 6.我的答复 (上诸文从略) 试读章节 什么是艺术批评呢?艺术批评是对于艺术如何产生的一个说明。这是一件很烦难的工作,一个艺术批评者必须具有对于艺术的鉴赏,又必须有充分的关于人生的科学的知识。如其没有第一个条件呢,那是所谓科学的批评。然而,没有鉴赏,则不懂艺术,又如何能够批评艺术呢?如其没有第二个条件呢,则那又是所谓印象的批评,印象的批评,其本身也只是艺术,那如何又能算做艺术批评呢?所以,艺术批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但这样艺术批评,我还没有看见过。 欧洲普通的艺术批评,大抵常分科学与印象两派。属于科学派的,大抵不是艺术家,所以也没有相当的艺术的鉴赏。艺术家而兼做批评的,则又常属于印象派,对于所批评的艺术为不必,对于艺术的“观众”则无用。然而两派又各自固守着阵地,不肯前进,也不肯后退,其结果自然是相互的灭亡。近来不知道有没有新的艺术批评出世,但我见过一篇表现派的艺术批评,则并不是我之所谓新的。 俄国的艺术批评,比较肯着眼于实际的人生,所以比较有特殊的色彩。然直到马克司主义的艺术批评出世后,仍然没有走到新的艺术批评的路上,近来又一切都支配于权力之下,怕更没有什么希望了。 说到中国来呢,则更卑之无甚高论,现在还没有艺术批评。 然而,也并不是没有貌似的艺术批评。反倒常听见艺术批评家叹气:“中国没有艺术哪!”中国有没有艺术是另一件事。再说如其不是我们所认为艺术批评家,则他的一声叹气决不会使我们疑惑真是没有艺术。但是,既然自己以为是一个艺术批评家了,则又何必定要批评新出的作品,中国向来还没有过艺术批评,难道一个新的批评家刚一出来,便连一点材料都找不到了吗?几曾听见过天文学家叹气:“天空没有星哪!”几曾听见过生物学家叹气:“地球上没有生物哪!” 近来在《创造月刊》上看了成仿吾的两篇文字,我以为作者是在那里背历史,谈道德呢!不但离我所希望的艺术批评很远,便在欧洲那些较高明的艺术批评家中也没有这样陈腐的议论吧!然而作者偏正是中国的自谓艺术批评家者之一呢! 艺术批评是那样烦难,然而我们在普通谈话里所碰到的,批评又何其容易呵!一个人时常把一篇作品大略一翻,他便说话了,而且他所说的,好像他真以为是确乎如此也者。至于我们在普通出版物上所看见的,关于批评的文字,我们也看不见说明,而只看见估价,这大概是属于商业派的艺术批评吧! 在《醒狮》周报上看见过刘大杰的一篇文字,据说,中国现在已经有纯文学和国民文学两派在对立着,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但是,我偏不曾看见过。 P1-3 序言 有喜欢同死唇接吻的王姬, 有喜欢鞭打死尸的壮士, 或许会来到我的墓头, 把我的一些腐朽化为神奇。 化腐朽而为神奇,原本是 要靠有真挚的爱情,或者敌意—— 这是宇宙中的一个隐谜, 这是文艺上的一个真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