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魔戒》《霍比特人》和据其改编的系列电影在全球大获全胜,其所带来的奇幻冒险风潮席卷全球!
人们不禁想要探究,是怎样的人生、学识和智慧才可以支撑想象力在中土世界这个奇幻大陆上的驰骋?翻开《魔戒的锻造 今天,很难想象没有托尔金创造的中土大陆以及精灵、魔法师、霍比特人的魔幻文学世界会怎样。从坦布里奇韦尔斯到多伦多,从京都到开普敦,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早在电影大获成功之前,书版的《霍比特人》和《魔戒》就已享誉全球!
马克·夏皮罗著的《哈利·波特背后的魔法师--J.K.罗琳传(精)》,观点独到,推陈出新,它将完整而精炼地体现托尔金如何锻造“魔戒”和“霍比特人”,如何铸就传奇的一生。
哈利·波特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狂热追捧,它的创造者J.K.罗琳,是一名真正的魔法师,一位可以栩栩如生地回忆起小时候那些疯狂的、美妙的,有时还是困难的日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因此,哈利·波特是如此生动与真实。从孩提时期,作为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孩子而显得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到一位面对残酷生活,担负起所有责任的单亲妈妈,J.K.罗琳和她的故事带领粉丝们一同分享。
马克·夏皮罗著的《哈利·波特背后的魔法师--J.K.罗琳传(精)》讲述了J.K.罗琳成名背后的故事,并且对哈迷们提出的问题一一揭晓。
第一章 哈利狂潮
有的时候,眼前的世界会变得令人困惑;它并不重视公正与友善。在真实的世界里,美满的结局寥寥无几。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会时不时地,渴望逃离进入魔幻的世界—一个万事随心、一切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完美结局的地方。
我们一心相信童话世界中的神奇动物,渴望魔力、好友和邪不压正的力量;我们想象着能够手持宝剑,屠杀恶龙,或者赢得某位公主的芳心。拥有在空中飞翔,举起高楼大厦的能力也都曾浮现于我们的脑海。
这是我们为什么会热爱超人、彼得·潘、《欢乐满人间》中的玛丽·波平斯和《指环王》中费罗多等人令人惊奇的冒险,也是我们全部都变成疯狂的波特粉丝的原因。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最爱的魔法师,一个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的13岁英国孤儿—哈利·波特,未来的探险。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作者,J.K.(乔安妮·凯斯琳)罗琳,是一位已有孩子的成年女性;她通情达理、谦虚、务实—拥有作为一位好母亲和社会一员应有的素质。她喜欢在家乡,苏格兰爱丁堡的大街上徘徊。会在喜爱的咖啡店坐上好几个小时,喝着咖啡,观察周围的世界。
J.K.罗琳几乎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在梦想。她梦想着遥远的领土,现实生活之外的好人、真正邪恶的坏人,和讨人喜欢、试图理解这一切的儿童。但是J.K.罗琳与众不同的是,当她拿起笔和纸并开始创作哈利·波特历险记的时候,她将自己的梦想化为现实。
她会开始微笑,她那会说话的双眼,在波浪般长发的衬托之下,显得更为闪闪发亮。她的笔闪电般横扫纸张。她心目中那扇通往神奇的梦幻世界的大门正在敞开,而她即将穿门而过。
当J.K.罗琳坐在她最爱的写作之地—尼科尔森咖啡店,赋予哈利·波特新生命时,她就好似变了一个人;因为如果要创造哈利和他的好朋友罗恩·威斯莱和赫敏·格兰杰的冒险之旅,罗琳就需要抑制成人的理念,而变成那个相信一切的孩童。
当罗琳全心全意成为这个孩子时,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而且将会发生。
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开篇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它的非比寻常。开头对哈利的人物介绍并不令人愉悦。他是个孤儿,已经在残忍的姨妈和姨父家中楼梯下的储藏室生活了10年。但我们很快就发现哈利并不是寻常人,他是魔法师的儿子。但是,哈利对自己的能力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一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巨人出现,交给哈利一份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开学后,哈利有了朋友、敌人、奇妙的力量和除掉隐藏在学校深处的邪恶的使命。最后总的来说,朋友们团结一心,邪恶被暂时驱逐,一切好转。
《哈利·波特与密室》也同样精彩。成长中的哈利在与朋友们再一次挑战邪恶的同时,年轻的他开始更多地了解这个新世界。在罗琳生动的想象力中,他发现了周围每个角落里的惊喜。有会回话的日记,已死却仍在继续教书的教授和那些在夜深人静时,为了梳妆打扮而苏醒、肖像画上过世多年的前辈。
P1-3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利·波特》粉丝。我从8岁开始接触《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当时,我随出国访学的家长到一个英语国家学习一年,邻居的小女孩要和我玩当地盛行的哈利·波特游戏,我觉得很陌生,也很难用英语与她玩起来。但是之后的日子,我开始一本本地阅读《哈利·波特》的英文原版书,听斯蒂芬·弗莱(StephenFry)惟妙惟肖的英式口音朗读版,看《哈利·波特》电影,不夸张地说,我读《哈利·波特》不是一遍而是几遍。几年之后,重新回到那个英语国家准备读中学,再次见到当时的小玩伴时,当年不知道如何玩的我,已经成为一个对哈利·波特无所不知的行家,没有人要求,但是我可以大段地复述、背诵原文中精彩的段落。入学之初,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反复地听斯蒂芬·弗莱英式口音的朗读版,我的英语口音让外国的老师不禁问我是不是从英国转学过来。
哈利·波特伴随着我的成长,现在来翻译《哈利·波特》作者的传记,这是一件很辛苦,但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机缘巧合,我能够从J.K.罗琳所缔造的哈利·波特的世界学到很多,我也希望自己从一个受惠者成为一个美好事物的传递者。翻译J.K.罗琳传记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再一次回昧中国的古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可以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J.K.罗琳的一生彰显着一种可贵的坚持的精神:贫贱的生活不曾改变她致力于写作的梦想。
在翻译过程中,我常想,如果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没有被世人认可,如果她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那会怎样?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注定没有像J.K.罗琳所经历的那么波澜壮阔,但是不论怎样的人生,我们都希望那是有意义、有内容的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活着。
符瑞祯
2017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