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阴阳剑胭脂盗/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顾明道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顾明道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书中所用的单一观点(主观笔法)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阴阳剑胭脂盗》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一。

内容推荐

顾明道著的《阴阳剑胭脂盗/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全书共收录了阴阳剑和胭脂盗两部小说。《阴阳剑》共二十回,内容包括《送人头英雄救子 比剑法小侠会名姝》《老侠客苦心谈往事 疯道士巧计骗黄金》《指迷路月夜拜奇人 陷机关石房适怪杰》等;《胭脂盗》是作者的遗著。民不聊生,乡里之间,常有打家劫舍,城市之中,时闻越货杀人,此书共十二回。

目录

阴阳剑

 第一回 送人头英雄救孝子 比剑法小侠会名姝

 第二回 老侠客苦心谈往事 疯道士巧计骗黄金

 第三回 指迷路月夜拜奇人 陷机关石房适怪杰

 第四回 赤手救娇娃英雄肝胆 苦心试情侠美女襟怀

 第五回 空卷寒云丹心如皓月 薪添炉火碧血溅青锋

 第六回 黑夜挥刀奸雄欣报怨 铁床槛凤侠女痛离魂

 第七回 鹃声鸣子夜泄漏机关 地室锁英雄安排坑堑

 第八回 设局诈暗赚临波仙 惹情丝虚布疑云阵

 第九回 孽报循环痴娘迷色网 花枝招展和尚陷情关

 第十回 进美酒妙使鸩人心 巧报仇合用阴阳剑

 第十一回 疯和尚佛殿战芸香 小侠客僧房飞血剑

 第十二回 玉龙寺情侠诛淫僧 天王殿英雄擒恶伙

 第十三回 诚可通灵井中得古剑 祸难预测郊外遇强人

 第十四回 盗衣橱教徒遘险 见人皮侠女惊心

 第十五回 纯阳庙小侠客祭灵 方家村老英雄遇害

 第十六回 燕叱莺嗔街头逢美婢 鸾囚凤槛帐底唤文君

 第十七回 薛天左帐外泄真言 许香珠愁边使妙计

 第十八回 玩鸡蛋英雄显绝技 举炉鼎小侠运神功

 第十九回 显法术教徒中计 放金镖穆女诛凶

 第二十回 小侠快歼仇剑飞血溅 英雄难报德玉殒香埋

胭脂盗

 序

 第一回 桃花坡李翠娃劫镖 迎宾馆梁同器惊艳

 第二回 秦掌柜黑夜追娇女 红姑娘白日留嘉宾

 第三回 慈母爱娇女促成鸳鸯侣 落花逐流水初试云雨情

 第四回 小英雄处处遇艳 胭脂盗个个多情

 第五回 争丈夫姊妹吃醋 做调人母女为媒

 第六回 李德山拒婚责云妹 秦家妈劫婿赠玉姑

 第七回 破劫案胭脂盗避祸 退强敌铁臂弓施威

 第八回 夺佳婿大闹迎宾馆 缔良缘双奔太原城

 第九回 秦玉燕诉冤闹蛾儿 包定六求计钻地鼠

 第十回 杀虎岭力擒胭脂盗 黑柳林巧遇红胡子

 第十一回 闹蛾儿倾心花花豹 朱红英投奔杨柳村

 第十二回 姊姊多情遭毒手 弟弟立忠诛仇人

试读章节

第一回 送人头英雄救孝子 比剑法小侠会名姝

月蒙蒙,星闪闪,钟初鸣,更五点,霜落空山,寒生幽涧。隔林木叶萧疏,小桥水声呜咽。这桥西有三间麻石砌墙茅盖瓦的屋子,屋门虚掩,隐隐约约,从里面露出一线的灯光来。门外有座长方式的土坪,土坪靠涧处,有一株大榆树,四围都绕着许多小榆树,虽被寒霜压得枝秃叶落,仍像那诸孙罗抱阿家翁的样子。

一少年身上披了件英雄氅,脚下踏着双绾芒鞋,手里握着一支风飕飕寒闪闪的宝剑,在这样的寒夜里,穿过榆树,竞似风飘黄叶般。惊得树上的寒鸦,都扇起翅膀来,在他的头顶上,盘旋飞绕,喳喳的一阵叫了过去。那少年危立在石桥L,舞起手中的剑,青光闪动。那剑舞得像游龙相似,越舞越快,越快越多变化。剑光上贯注全身的气力泼了碗口大的花。

正在舞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忽听得有人扬欬一声,这声音好像由屋门外传来的,余音嘹亮,同铜磬一般的响。少年急忙收剑入鞘,回到门前,见那两扇板门大开大放,房内的灯光,被微风吹得闪烁无定。在门外东张西望,看不见什么人。纵上屋瓦,也没有看到人在哪里。少年仍转身跳下平地,走进门来,只管摇着头,心想这贼来得稀奇,本地方有不端的人,毋论我没有听过这样响的嗽声,他们该有些惧怕我,不敢在我跟前卖弄,外来的江洋大盗,不知道我家名气的,如何肯到我们这种穷人家动手?旋想旋走人自己的卧房,且看少些什么。看床上的被褥宛在,有二十两银子,放在枕底下,也不曾移动。再看对面的房,仍然深锁得紧紧的。

少年暗暗叫了声作怪,忽然发觉房中木桌上面却多了一个青布包裹。少年解着包裹,且看里面包些什么。谁知不看犹可,这一看,不由吓得浑身直抖起来。原来那布包里是颗须发交并而血肉模糊的人头。人头旁边,放着一纸名片,被红血沾染了。那人头的模样酷肖他父亲的面目。最令他注意的是人头顶梁门上有一处刀伤的旧痕。

少年还想他的父亲本领大,不会杀死在人家手里。虽然顶梁上瘢痕宛在,但天下同相貌的人,又何尝没有?心里转出个试验方法,咬破手指,将指上的鲜血,点点滴滴,洒在人头上。看手指上的m,浸在人头血肉模糊的地方,如油人面,不是他父亲的人头是谁呢?心里阵阵酸痛,忍不住放声号哭起来。再揭开名片,虽然名片血渍沾染,但看出那上面写着山西狄龙骏五个黑字。少年虽不知道狄龙骏是江湖上哪一派人,总因这狄龙骏是他杀父的仇人。狄龙骏居然将他父亲刺杀了,把人头送到这里来,扬欬一声,便去得毫无踪迹,连瓦上地上的浓霜都看不出些须足迹。他父亲平时的仇人当中,就有狄龙骏这般胆量,也没有这般本领。

少年号哭到天明时候,便想杀父的仇人,既是山西狄龙骏,这仇人的线索,便已有了着落,纵由今天哭到明天,便由明天哭到后天,就哭上三年六个月,依旧报不了父亲的大仇。要报我父亲的大仇,就非得到我方仁伯那里,凭我这点本领,虽不能独力手刃仇人,若得方仁伯出山援助,这样不共戴天的大仇,也许有报复的时候。我虽未同方仁伯会过面,听我父亲平时说,他原是太原方家村人氏,唤作神剑方继武,在北五省地方,很享着鼎鼎的大名。我这次到太原去,请方仁伯出山,方仁伯的胸襟胆量,决不致庇护同乡的恶霸,抹杀我父亲同盟的义气。但我父亲此番到四川阴平去,看视我的妹子,出行五日,计程尚未出安徽境界。我父亲在本省决没有能杀他的仇人,这仇人当然是山西狄龙骏。现在我的妹子并不知父亲死在仇人狄龙骏手里,我更不必到阴平去,将这样冤仇告诉我妹子,叫她心里伤痛。总因我妹子这时的本领尚及不上我,她师父又是个与物无争与人无忤的人,我便到阴平去,激动我妹子的孝心,她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决然到太原去寻仇人狄龙骏。凭她的本领,岂但不能手刃父仇,反因她同行露出马脚来,坏了报仇的事。(P3-5)

序言

顾明道和他的小说(代序)

张赣生

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能与“南向北赵”并称的武侠小说作家只有顾明道。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江苏苏州人。他八岁丧父,自幼体弱,上学时膝部患骨结核(中医所谓骨痨)致残,行动依赖拄拐。他毕业于教会所办的振声中学,因学习成绩优秀,即留在该校任教,并受洗为基督教徒。1922年,范烟桥移居苏州,范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曾与友人组织“同南社”,诗酒唱和;这时又于七夕会同赵眠云、郑逸梅、顾明道等九人组织“星社”,以文会友。顾氏由此结识了一批文友,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未超出这个小团体的范围。顾明道因一直希望医好腿疾,所以结婚较迟,抗战爆发后,他和母亲、妻子全家移居上海,苏州的家产毁于战火,从此落入贫病交加的处境中。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战前一直在苏州振声中学执教,迁居上海后一面写作,一面仍自办补习学校,招生授课,直至肺结核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才停办。病重时生活无着落,全靠朋友周济,终年只有四十八岁,身后凄凉。

了解了顾明道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小说。

从顾明道一生经历来看,腿残、留校执教、参加星社,这三件事深刻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事业。民国初年的上海,盛行哀情小说,即文学史上称之为“淫啼浪哭”的时期。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同时连载,随即又连载李定夷的《霣玉怨》,流风所被,一片哀音。顾明道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开始试写小说,那时他只有十七岁,尚未成年。他的处女作是短篇言情小说,发表在高剑华主编的《眉语》月刊上,这是一份以知识妇女为读者对象的刊物,脂粉气很重,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阐明办刊宗旨的《宣言》,其中说:“花前扑蝶宜于春;槛畔招凉宜于夏;倚帷望月宜于秋;围炉品茗宜于冬。璇闺姐妹以职业之暇,聚钗光鬓影能及时行乐者,亦解人也。然而踏青纳凉赏月话雪,寂寂相对,是亦不可以无伴。本社乃集多数才媛,辑此杂志,而以许啸天君夫人高剑华女士主笔政。锦心绣口,句香意雅,虽曰游戏文章、荒唐演述,然谲谏微讽,潜移转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每当月子弯时,是本杂志诞生之期,爰名之曰《眉语》,亦雅人韵士花前月下之良伴也。”看了这篇《宣言》,读者当能了解此刊物的性质。顾明道在191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时,选中这样一个刊物投稿,也就表明顾氏本人的性格难免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我指出顾氏性格中的脂粉气,因为这决定着他文学作品的基调,丝毫也没有嘲讽顾氏之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他的性格,这没有什么可嘲讽的,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事实。郑逸梅在《悼顾明道兄》一文中提到两件事,其一为:“明道最初的作品,刊登在许啸天所辑的《眉语》杂志上,该杂志多载女作家的文字,他就化名梅倩女史,撰着短篇小说。有一位读者,是登徒子之流,写信追求他,缱绻缠绵,大有甘伺眼波之意。明道接到了信,大笑之下,用梅倩具名答复他。那个登徒子欣喜欲狂,寄给他一帧照片,请他交换‘芳影’,并约他会晤某园。明道到这时,才用真姓名自行揭破。这一段趣史,明道时常讲给人听的。”其二为:“《江上流莺》稿成,我曾为他写一小序,有云:‘江山摇落,风雨鸡呜,我侪丁斯乱世,应变无方,干禄乏术,臣朔饥欲死,乃不得不乞灵于不律,红茧缫愁,绿蕉写恨,借以博稿资而活妻孥。社友顾子明道固与予相怜同病者也。’明道读了,亦为之感喟百端,不能自已。”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人民生活困苦,对此局面“感喟百端”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过分挑剔;但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就难免少些丈夫气了。以上两件事都可证明顾氏确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顾明道养成这样一种性格,固然与前述民初上海文坛的时尚有关,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唯其如此才配称为“才子”,少了贾宝玉味道就被视为粗俗;但是就顾氏本身的内因而言,腿残对他心理上的影响,恐也不容忽视。肢体的残疾不仅影响着顾明道的性格,也限制着他的行动。郑逸梅《悼顾明道兄》一文说:“这时他在吴门振声中学担任教务,因不良于行,往返不便,所以他住在校中。”顾氏是一位多半生未离他那中学小天地的人,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既不能与同时的“南向北赵”相比,更不能与后来的“北派四大家”同日而语。对于这样一位学生出身,生活面狭窄,又多愁善感的作家来说,写言情小说自然是最方便的,他可以坐在家里凭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只要情感诚挚,哪怕写的只是他个人的小天地,也总会有其可取之处。但自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引起轰动之后,报刊编者和出版商均热心于武侠一途,顾明道为适应这一潮流,便也改弦易辙,于1923年至1924年在《侦探世界》杂志发表武侠小说。1929年,他由杭返苏,途经上海,与当时主编《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星社文友严独鹤相会.恰逢《快活林》需要连载长篇武侠小说,严约顾撰写,这就促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荒江女侠》的问世。

《荒江女侠》刊出后竞大受欢迎,同年冬,上海三星图书局向新闻报馆购买版权出版单行本,至1930年8月已翻印四版,1934年11月更达到十四版,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销行数。可见其轰动的程度。由于此书畅销,顾氏也就续写下去,共出版了六集,并被友联公司改编为十三集连续影片,上海大舞台、更新舞台也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风靡一时,大有凌驾《江湖奇侠传》之上的势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理解。当时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南向北赵”的作品,向恺然连缀民间传说,自有其吸引人的一面,但却少了点爱情纠葛、哀感顽艳;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据说原有不少狎媒的描写,因而触犯禁例,出版时经过删削。顾明道于此际把武侠、恋爱、探险等成分捏在一起,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满足了十里洋场那特定读者群追求新奇、热闹的要求,正如严独鹤在《荒江女侠序》中所说:“以武侠为经,以儿女情事为纬,铁马金戈之中,时有脂香粉腻之致,能使读者时时转换眼光,而不假非僻之途,不赘芜秽之词。是以爱读者驰函交誉。”

顾明道用以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办法是写“冒险”,他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与外人坚拒,为祖国争光者。余又著有《金龙山下》一篇,可万余言,则完全为理想之武侠小说也,刊入《联益之友》旬刊中。又曾写《黄袍国王》长篇说部,记叙郑昭王暹罗之事,曾刊《大上海报》,后该报停版,余亦中止,他日拟出单行本以飨读者矣。又新著《龙山争王记》,则方刊于《湖心》周刊中,该刊为西湖小说研究社出版者也。曩年余为《新闻报·快活林》撰《荒江女侠》初续集,尚得读者欢迎,今由三星书局出单行本,三集亦在付梓中矣;又为《小日报》撰《海上英雄》初续集,则以郑成功起义海上之事为经,以海岛英雄为纬,以上两种皆由友联公司摄制影片。又尝作《草莽奇人传》,则以台湾之割让,与庚子之乱为背景也。”(转引自郑逸梅《悼顾明道兄》)所谓“冒险体”或“理想小说”,显然是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观念,是指类似斯蒂文生《宝岛》或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体裁,譬如他所著的《怪侠》,写一个身负绝技的革命者,失败后率党徒逃亡海外,去非洲探险,与当地土著争斗,称雄异域,即是一例。

就顾氏的为人来说,他是一个正直、爱国的书生。“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顾氏写了《国难家仇》《为谁牺牲》等小说,表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顾氏一生写过五十多部小说,以武侠和言情为主,也有社会、历史、侦探等作,他临终前,春明书店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江南花雨》,这本小说具有自述的性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