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经民间艺匠创造,无论单体与组团,均沿袭着数千年传下来的尺度制约,于是尺度约定了人们的审美共识,渐次亦成习惯或曰标准。尺度是空间的灵魂,也是乡土建筑不朽艺术生命所在。它亲昵环境,和衷时间,酵发情感,于是在它后面升起一轮七彩光环,那便是乡土建筑文化。它们展示了一个时代。它的残缺、剥蚀、歪斜不是对现代生活的干预,而是历史与文化的凝固,一种遥远美妙的带诗意的信息凸显与唱吟。
作者季富政在接触到乡土建筑后深深被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味所感染,对巴蜀城镇和民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著成这本《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希望与读者共享那份感受。
四川盆地内没有自然聚落,只有市街形态出现的特殊聚落——场镇。加之四川人口多、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在清末,场镇数量已达4000多个。显然,这是一笔巨大的空间财富,作者数十年间跑了1000多个场镇,从中提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十个作了极富个性的精彩叙述和论证。好多文章就是在现场写的,所以又感到特别鲜活与生动,是小城镇与场镇爱好者独特的高尚人文享受。
民居部分是作者精选多年民居研究中的力作荟萃,特色是把视野拓展得很宽;川黔边境岩居、云南聚落、氐羌民居、客家民居……而且这些都与巴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明察秋毫,再条分缕析,读来使人回肠荡气,芬芳馥郁。
《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是作者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的续集,可供建筑、城市规划、历史、社会、民俗、艺术等学科和部门之用,更是人文旅游专业人士深层次探索的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