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饱受争议。他历经四代帝王,参与签订了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被弹劾八百多次,却从未被扳倒,稳居权力中枢四十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权臣。
李鸿章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他是如何做到的?
李兵编著的《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中国企业营销实战兵法)》中,汪衍振先生为您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揭示了他是如何运用智慧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政治、洋务、外交的困局,虽谤满天下,却能建功立业,最终成为被慈禧太后称赞“再造玄黄”的晚清第一权臣。
阅读本书,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权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
本书与《乱世能臣左宗棠》《一代名臣曾国藩》合称“晚清名臣系列”。
《孙子兵法》虽然是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总结,但其所阐述的竞争原理也适用于现代战争和任何对抗性的竞争领域。市场与战场有太多相似之处,就某种程度而言,市场可以说是战场的演变。
李兵,潜心研究《孙子兵法》十余年,努力将心得实践于企业营销与管理之中。本书是其多年研究与实践智慧的高度凝结,从战略、管理、细节三方面,通过“兵法白话”“战争解读”“营销感悟”模块,将《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营销和管理融会贯通,为企业家、管理者把握市场竞争规律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新启发、新思维。
《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中国企业营销实战兵法)》通俗晓畅、深入浅出、简洁生动,对市场竞争规律与营销策略的高度概括,让人醍醐灌顶。置身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你能从老干妈、加多宝、万达、华为等企业的惊险拼杀中感悟兵法智慧,把握市场竞争规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解读】
设计正确的战略规划后,要实现战略目标,还要注意战略执行。战略执行的保障,首先体现在核心团队的志同道合:在信仰理念和战略规划方面达成共识。
刘备能成就一番事业,核心团队的志同道合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情投意合。《隆中对》后,张飞和关羽对诸葛亮有一些情绪,刘备对两人交代: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你们两人不要闹别扭。后来刘关张三人对诸葛亮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反观孙权和曹操,在核心团队的志同道合方面就比不上刘备。官渡之战,因为曹操的实力相比袁绍不在一个层次,战争之初,曹操很多高层军官写信给袁绍投降。曹操火烧乌巢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在袁绍办公室发现了这些投降信。曹操很有智慧,看也不看就直接烧掉了。曹操占领荆州后,孙权接到曹操的挑战信,孙权政权内部就出现了两大帮派:投降派和主战派,而且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还一度占上风。
【营销感悟】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企业领袖要成就一番事业,还得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团队。史玉柱能东山再起,史玉柱有“四大金刚”不离不弃;马云能成中国首富,马云有“十八罗汉”始终对他言听计从,唯马首是瞻。国美曾经是中国家电市场的老大,在家电零售平台呼风唤雨。但现在的国美被苏宁超越,被后来者京东超越。国美的挫折自黄光裕和陈晓的矛盾开始,黄光裕进了监狱后,仍然把持国美的决策权。按陈晓的意思,国美已达到一定规模,国美的下一步是防守,把现有店的业绩做大;另外,为提高核心团队的积极性,要给核心管理层分配国美的股份。而黄光裕的想法是,国美要继续快速扩张,黄光裕及家族要控制国美绝对股份,宁愿给高管付高薪也不愿配激励股。黄光裕和陈晓两人对国美战略规划方面的矛盾导致国美出现严重内耗,错过了电商转型的大好时机,国美的江湖地位也一落千丈。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兵法白话】
运用战术,其实就是实施阴谋诡计。所以有实力要假装没实力,采取某个方案要假装不采取这个方案,在近处要假装在远处,在远处要假装在近处,敌方好利要设法诱导,敌军混乱要趁机攻取,对方实力强大要注意防备,对方攻势凶猛要暂时回避,敌将易怒要设法挑逗,对方谨慎要设法骄纵,对方休养生息要设法使之劳顿,对方团结要设法使之离心离德。攻打敌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敌方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击。军事家指挥决胜的奥秘,是只可意会而很难言传的。
【战争解读】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南逃,数十万百姓相随,曹操派遣曹纯率领虎豹骑急追一天一夜,于当阳长坂追到刘备,刘备军大败。张飞保护着刘备冲出包围圈,但赵云和刘备夫人、儿子等人都不知去向。不久,大将糜芳跌跌撞撞地跑来说:“赵云投降曹操了!”刘备不信,大声说:“不要瞎说,他是我的患难朋友,绝不会背叛我的!”张飞在一旁听了,说:“我去找他!”说完,就带着二十几个骑兵,赶到长坂桥。到了长坂桥,张飞想,要是遇到曹操大军,该如何是好。突然,张飞的眼光扫到了长坂桥东面的一片树林子,他心生一计,连忙叫几个骑兵到小树林里去,每人砍下一捆树枝,拴在马尾上,不停地来回奔跑,搞得尘土飞扬。从林外远远望去,好像树林里埋伏着很多人马似的。大将文聘率领曹军来了,他一眼望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丈八蛇矛,骑着马立在桥上。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朦胧一片,形迹十分可疑,文聘便勒住马,不敢贸然前行。过了一会儿,曹操的八员大将都来了。他们一看,桥上只有一个张飞,心里猜想:“是不是诸葛亮又用了什么计?”他们不敢前行,在桥前排开一字阵,急忙派人报告曹操。曹操得到消息后,迅速策马赶来。张飞隐隐见到曹操军中有青罗伞盖和旌旗,心想是曹操到了,于是厉声大喝:“我是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都很恐惧。曹操急忙下令去掉伞盖,回顾左右说:“我以前曾听云长说,他的义弟张飞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就像探囊取物。今天遇到他,不可轻敌。”话还没说完,张飞睁着圆眼又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撤退之心。张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于是挺矛又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这是什么原因!”喊声没停,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从马上摔下身亡。曹操吓得回马就走,于是诸军众将跟着曹操一齐向西撤退,张飞就这样喝退了曹操追兵。
张飞原本是个屠户,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长坂桥一役,张飞用二十几个骑兵的马尾拖树枝故弄玄虚,大声怒喝吓退曹兵。一方面说明张飞大智若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兵不厌诈的道理,善于欺骗对手、迷惑对手才能以弱胜强。P9-11
前 言
《孙子兵法》与中国梦想
对于《孙子兵法》,我们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听过很多关于《孙子兵法》的传奇故事,在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孙子兵法》的信息和新闻。对于《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经典格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胜而后战”“上兵伐谋”……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部兵书,中国历代军事家都非常推崇它。明代军事家茅元仪甚至认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意思是说,在《孙子兵法》以前的兵书,《孙子兵法》总结到了,《孙子兵法》以后的兵书,没有能超越《孙子兵法》的——我认为这是对《孙子兵法》最为中肯的评价。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名气很大,在国际军事领域也是声名显赫。《孙子兵法》在唐代传到日本以后,日本的军事家称《孙子兵法》为“天下第一兵书”,日本人称《孙子兵法》为“兵经”,称《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为“兵圣”。明末清初,《孙子兵法》经传教士传到欧洲,欧洲的一些军事家包括法国皇帝拿破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孙子兵法》的一些观点感到非常惊叹和欣赏。《孙子兵法》由欧洲传到美国后,美国的很多军事家、军事院校甚至好几位美国总统都非常重视《孙子兵法》,重视《孙子兵法》的学习和运用。 《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影响广泛,而且在现代商业领域也是备受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很多企业家都是军人出身,他们把《孙子兵法》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竞争,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不仅自己重视《孙子兵法》的学习和运用,还要求公司所有高层都要学习《孙子兵法》。他曾经在公司高层会议上这样强调:中国的《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科特勒是世界级的营销大师,他曾经评论说中国是世界生产车间但不是营销车间,但是当科特勒接触到《孙子兵法》以后,他认为自己对市场竞争理解的深度不能和《孙子兵法》相提并论。
在近十年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孙子兵法》一直位居前列。在中国,现在《孙子兵法》研究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流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是从事《孙子兵法》应用研究的全国性组织机构,中国大多数省都设有《孙子兵法》研究会,甚至很多地级市和县级市也开始设立《孙子兵法>研究会,如山东省《孙子兵法》研究会、济南市《孙子兵法》研究会、广饶市《孙子兵法》研究会。另外,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正在开办《孙子兵法》培训中心,山东有中国《孙子兵法》研修基地,江苏有中国《孙子兵法》研究院……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每年要举办一次中国《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无论是国外专家还是国内专家,能受邀参加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山东和江苏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场面非常隆重的孙子国际文化节。中国很多大学都开办国学院,这些大学国学院一般都开设《孙子兵法》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的高级总裁研修班,也开设讲《孙子兵法》的课程……
一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兵书,一部只有近六千字的<孙子兵法》,凭什么能穿越这么长的时间,凭什么能穿越这么广的空间,凭什么在军事领域和商业领域都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也就是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哪里?
我个人理解,《孙子兵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把中国春秋时期及春秋时期以前的战争规律总结到了竞争哲学的高度,并且文辞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悠长。其所阐述的原理,不仅适用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也适用于现代战争和任何对抗性领域。在市场竞争年代,《孙子兵法》为我们研究市场竞争规律提供了最好的参考和借鉴。对国家而言,市场是战场的继续,在核威慑力存在的背景下,国家竞争力的重心已转向市场。对企业而言,市场是战场的演变,因为市场与战场有太多相通之处。
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庖丁解牛》,庖丁之所以能神乎其技,按庖丁的话讲,就是因为他非常熟悉牛体结构。一头牛在没有被解剖之前,在其他人眼里是一头完整的牛,但在庖丁的眼里,已经是一头分解的牛:牛皮、牛肉、骨架。所以在解剖牛的过程中,庖丁顺着牛体的结构解剖,能够游刃有余,显得非常轻松、自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遵循相应的规律,一个军事家要熟悉战争的规律,一个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要懂得市场竞争的规律。
市场竞争规律是客观存在且经得住市场检验的逻辑思维体系,就一定程度而言,《孙子兵法》就是讲述市场竞争规律的哲学。我们观察总结市场现象,学习感悟《孙子兵法》,就能体会市场竞争规律的存在。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只要我们能把握市场竞争规律,就能处变不惊;市场竞争现实残酷,只要我们能把握市场竞争规律,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运作千头万绪,只要我们把握市场规律,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孙子兵法》与西方营销理论的区别 西方营销理论通俗易懂,我们花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基本读懂,而且西方营销理论已经通过西方市场经济的繁荣得以验证。而中国的《孙子兵法》晦涩难懂,我们花几年甚至花一生的时间来研究也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么作为当代中国企业家,作为当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我们有没有必要花时间花代价学习《孙子兵法》,或者说研究《孙子兵法》与西方营销理论有何区别?……
历史上的刘伯温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称得上神机妙算,他了解朱元璋的个性,也知道明朝建立后功臣位高权重的下场。可尽管他归隐田园,尽管他不问世事,但朱元璋还是对他放心不下,直到刘伯温忧郁成疾、病死南京后朱元璋心里才踏实。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不仅对功臣耿耿于怀,而且大都忌讳兵书战策的流行和传播。枪杆子里出政权,旧的政权因战争而消亡,新的政权因战争而兴起。如果兵书战策得以流行,老百姓都读《孙子兵法》,都懂军事权谋,这样就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孙子兵法》类的权谋书籍,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隐学”,所谓“隐学”,就是不能见光、不得公开普及的学问。所以中国明代中期以后,积贫积弱,夜郎自大,面对西方的军舰和枪炮,清军一败涂地。
当代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落后,不是《孙子兵法》不优秀,而是以前的中国企业家不重视或没有真正了解《孙子兵法》。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拨乱反正,开始改革开放,开始搞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成长的时间只有近三十年。中国企业成长之初,中西方的贫富差别极大,基于西方国家经济的繁荣,中国企业一般注重引进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论。剖析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现状,我个人认为有三大原因:一是中西方企业发展的机遇不同,二是中国企业的发展缺乏原始的资本积累和相应的政府保护,三是不太重视对《孙子兵法》等中国竞争哲学的学习,中国人以西洋拳来对付西方企业,失败是理所当然。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论显得力不从心,中国企业家的目光开始瞄向《孙子兵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和推崇《孙子兵法》。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文选》很多章节引用了《孙子兵法》的观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中国访问拜访毛泽东,蒙哥马利当面称赞《毛泽东文选》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巨著,毛泽东笑着回答:因为你没有看过中国的《孙子兵法》,你看过《孙子兵法》,你就会认为我写的书没有啥了不起。改革开放后,鉴于日本经济的发达,邓小平指示一批中国企业家到日本考察学习,这批企业家考察后向邓小平汇报说,日本企业家交流时经常引用《孙子兵法》的观点,邓小平很震惊,我们在向日本企业家学习,日本企业家在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当时邓小平是中央军委主席,他命令中国军事科学院组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从事《孙子兵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朱镕基任国务院总理时还兼任清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他多次在开学典礼上表示:当前中国最缺少既懂马克思主义又懂《孙子兵法》的企业家。
进入21世纪以后,《孙子兵法》在中国受到空前的重视。政府支持、民间倡导、有关学术团队和课程数不胜数。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作为中国元首第一次访问美国,他送给美国总统的国礼就是一本丝绸包装的《孙子兵法》,胡锦涛主席这个举措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因为中国人正在读《孙子兵法》(法国皇帝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东方的睡狮,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颤抖。拿破仑晚年还说:我要是早点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我的事业就不会如此失败)。
以前的中国政府严禁《孙子兵法》传播,现在的中国政府倡导《孙子兵法》研究。以前的中国人没机会学习,也没机会应用《孙子兵法》,因为以前的中国是农耕社会,农民学习《孙子兵法》对种地没有任何帮助;而现在的中国人处在市场竞争时代,当代中国企业家面对的是全球一体化的广阔市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现在的中国人既有机会学习《孙子兵法》,也有机会实践《孙子兵法》。
分析《孙子兵法》研究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孙子兵法》研究在中国的普及和流行,未来的中国品牌一定能称雄世界,伟大的中国复兴梦在21世纪即将成为现实。
后记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孙子兵法》即将列为中学课程教材,在2015年9月正式进入课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这是大势所趋;民族文化正在复兴,这是众望所归。不过,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或兴趣都更多流于形式,这是目前民族文化复兴中令人尴尬的现实。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但是当今十几亿中国人,真正完整读过《孙子兵法》的有多少?能够背诵《孙子兵法》的有多少?能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灵活运用的又有多少?
曾经在韩国交流《孙子兵法》,很多韩国企业家不会讲中文,但是引用《孙子兵法》原文时,却能信手拈来,而且说得字正腔圆……反观中国人对《孙子兵法》的热情和行动,感觉就是“叶公好龙”的现实版。
从1999年开始读《孙子兵法》,到今天已经连续坚持读了十多年,其中的原因没有太多高大上的理由,只是单纯觉得好玩。研究《孙子兵法》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个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童子功,没有国学功底。所以听说中学教材将增添《孙子兵法》等国学内容,我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
由于历史和社会制度的种种原因,《孙子兵法》一直没有得到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正式或真正的推广,尤其是独尊儒术的封建王朝,认为《孙子兵法》是一种“诡道”而加以禁止。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了解到国外《孙子兵法》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遂倡导组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时也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镕基在清华经管学院对博士生反复强调:“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既懂外国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2006年4月,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送给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国礼就是《孙子兵法》在习近平时代,《孙子兵法》被列为中学教材……历届新中国领袖人物对《孙子兵法》越来越重视并大力推广,伟大的中国梦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民族复兴指日可待。正如拿破仑所说:“一旦中国这头睡狮醒来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正是因为研究《孙子兵法》的机缘,才使我有幸结识陈连富将军和陶汉章将军,两位老将军给予我的支持、鼓励和期待实在是超乎寻常……过去的点点滴滴,令我毕生难忘。另一位给我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很大帮助的人,便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闻洁老师。闻洁老师可以说是我的伯乐,她是一位资深的也是相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人。我写的第一本书——《竞道:(孙子兵法)市场导读》,就是由她亲自主持策划出版。洪兵老师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博学多才,平易近人,当年热情为《竞道:(孙子兵法)市场导读》作序推荐,彼情彼景,感怀至今。
实践出真知,我对《孙子兵法》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感悟,一方面是前辈老师的指导,一方面是市场营销的亲身实践,感谢下列企业家为我提供兵法实践的机会,这企业家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刘小涛先生(原深圳一致集团连锁药业企划小组组长)
夏乐冰先生(原中银集团董事长)
翁斌先生(半边天药业集团总裁)
方中华先生(原中国高科集团总裁)
李景华先生(原广西灵峰药业总经理)
何和美先生(广东新天然药业董事长)
朱振诚先生(原昆明中元堂民族制药总经理)
张琼芳女士(原昆明群芳药业总经理)
陈忠先生(昆明绿海云丹贸易公司总经理)
李传喜先生(广州美豪服装品牌设计公司总经理)
刘志锋先生(“白雪映象”品牌负责人)
丁继龙先生(“食真田园”品牌负责人)
李少华女士(“泮塘”品牌负责人)
杨青香女士(“黄梁”品牌负责人)
查方春先生(“爱可吻”品牌负责人)
秦长春先生(广西冰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谌志刚先生(“百田森”品牌负责人)
夏国欣先生(“谷香果乐”品牌负责人)
陈章博先生(广州上兵伐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皮坤先生(奥玛集团常务副总裁)
以我个人对《孙子兵法》的体会看来,《孙子兵法》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门成功学,不过与美国的成功学不同。美国的成功学是绝对成功学,《孙子兵法》是相对成功学。成为李嘉诚、马云、孙正义……这就是绝对的成功。这种成功,是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实现的春秋大梦。学习《孙子兵法》,感悟竞争规律,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潜力,及时把握机会把自身的天赋与能量发挥到极限,这是相对的成功,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中的个人理解。《孙子兵法》的研究类书籍很多,而能真正应用到市场营销的却很少,编写本书的初衷,就是力图剖析《孙子兵法》的内在系统及《孙子兵法》对市场营销的实战意义,希望读者喜欢并指正书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