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韵律结构看形容词
论亲属语言演变链
学习张斌先生的创新精神更新汉语句法的分析思路
论句式义的分析问题
现代汉语可选论元转换为必有论元的三种途径
重度—标志对应律——兼沦功能动因的语用性落实和语法性落实
语气词的位置选择和限制条件
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角度看汉语补语问题
现代汉语结果补语的客观义和已然义
从标记词“的”在相关分布中的隐现与位置看汉语前加词的性质
汉语“主宾句位高效”的类型特征
句末语气词及其句类系统
“指称”的含义
事件称谓性NV构式及其指称功能解析
也说“‘了’”的行、知、言三域”
心理空间概念的整合:汉语新型“最+NP”结构的名词性
语用平面中的语篇起始标记衔接语探讨
汉语中有屈折形态吗?
同位结构及相关问题——兼论三个平面的分与合
句内隐含与自指
人称代词的语用分析
“一时”和“一刻”的多角度考察
板块、凸显与“的”字的隐现
“A为N所V”结构的功能及其渊源
与副词“都”相关的强调结构
说“来得”
赋值的观念
第二语言教学:形式与意义的博弈(一)——教学法与学习者的视角
语法分析中要重视种种“区别”——从区别“抽象的句子和具体的句子”谈起
张斌的功能观和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理论的研究进程
后记